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中外英雄傳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眾罵貪官 文 / 平房種

    一清早,贛榆縣城文峰塔前就擠滿了人,四周村落的老百姓,紛紛來到這個有宋繼柳和鋤奸隊這個保護神,全力保護的村地方,打聽小鬼子進攻的消息。眾人心想:「發大水爬到屋頂上,過一時算一時吧!」

    又是幾團逃難的人家湧入城區,從他們的行李來看,大多都是較為富裕的家庭。他們擠在大街倆邊,歇歇腳,一面狼吞虎嚥地喝著討來的生水,一面用疲憊的聲音回答人們各種詢問。

    「這種日子真是沒有辦法過了!」難民中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婆向老百姓們訴起苦來,「這叫什麼事呀?成天提心吊膽亂跑,生不如死。若不是這幾個可憐的小傢伙拖著腿,我早就在過黃河時跳下去啦!」老太婆說著,不由大哭起來,淒慘的淚水落在腳邊一個躺著小男孩子身上。

    小男孩子可能是老太婆的孫子,聽到這個哭聲,眼睛也開始紅了起來……

    老太婆的話引起了村民的同情和感觸。一個青年婦女十分氣憤地接上說:「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咱老百姓遭殃。這些年來,納糧交稅,養了那麼多兵馬,都是些白吃乾飯的飯桶。小鬼子一來,跑得比兔子還要快,老百姓大瞪著雙眼叫壞蛋禍害。」

    「別說這些惱人的啦,再說就要氣死人了!」人群裡響起雷鳴般的聲音。

    人們的目光立即被這個聲音吸引了過去。

    說話的是個二十二三歲的小伙子,結實的體質,寬廣的胸脯,濃眉大眼中透出一股英雄氣概。他叉開雙腿站在那裡,像正義的孫悟空,兩個握緊的拳頭半懸著,擺出一副戰前的架勢。

    小伙子不在意人們驚訝的目光,放大聲音地繼續說下去:「那些國民黨當官的,平時對老百姓本事可大了,聽到炮聲,就腳底抹油——竄了,連兔子都追不上他們。咱們老百姓是白養活他們了,真還不如喂條狗,狗還不咬主人的同時還能看看門哩!」

    「楞種,別這麼胡亂瞎說。」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慌忙拉了他膀子一下。

    小伙子正在氣頭上,瞪了中年漢子一眼,不以為然在甩了一下被拉的膀子說:「大,俺們沒有什麼可怕的!」這幫王八蛋狗官怕小鬼子,還不興人家老百姓說說。」

    「高大朋大侄說的對!說的都是大實話呀!」人群中又響起了一個洪亮的聲音。大家一聽這熟悉的聲調,就知道這是宋得森。

    宋得森是宋繼柳的大大,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好打抱不平,原贛榆地區青幫秘密頭目。他五十多歲,有膽有識,大家有事特喜歡找他商量。在青口四周十幾個鄉里威望特別高。

    「再說國民黨帶兵的,除了萬毅團長等個別正直的軍人之外,又還有幾個清正廉潔的?吃空名,扣軍餉,借新蓋營房之機,大搞房地產生意,把擅賣老營房的錢款私分或直接裝進自己的腰包。」

    「不錯,是這麼回事。」小伙子道。

    得森又道:「他們把軍隊看成了搖錢樹,哪還有心思,搞真正的軍訓,更沒有膽子同小鬼子真槍實彈地硬拚。總歸一句話:民國這個大堤,已幾乎被螞蟻搬空,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老宋的話音剛落,突然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得森,下不能犯上,這是孔子賢徒子貢的美談呀!」

    大傢伙一怔,順著聲音望去,仔細一看說這番話的是大地主、鄉長吳明示。

    吳明示身著嶄新的中山裝,雙手反背在腚後,伸起公雞脖子,乜斜著母狗眼,臉上流露出不大自在的眼色。

    「國難當頭,俺們這裡也只有國民黨的朱愛周縣長真心打小鬼子,可是你們這些讀過聖賢書的老太爺們,又有幾個真心幫他抗日的?別穿大褂日狗——說人話不干人事!」村民李二十憤憤不平地說。

    面對這沒鼻沒眼的攻擊,吳明示被罵得狗血噴頭,真想大發雷霆,可讓憤怒的老百姓給鎮住了。只好尷尬地站在那裡,像只敗陣的公雞灰溜溜地想溜。突然,一聲馬叫從背後傳來,讓理虧想溜的他嚇了一大跳。一支馬隊從街的一邊開來。

    走在隊伍前頭的,是個三十多歲的青年軍官,健壯的身材,濃眉大眼,舉止莊重。走在此人後面的一人,年紀和他不分上下,面型和體型也相差不大,行動灑脫,帶著一定的風度。

    宋得森撥開大家,迎上前去,親切地招呼說:「朱縣長,劉主任,你們來啦。小繼柳他們吶?」

    朱愛周指揮隊伍休息。劉寄萍快步迎上來,握著宋得森的手,熱情地說:「宋老先生,你老好呀!」他迅速地掃了大家一眼說:「小鬼子離這裡不遠了,宋隊長正帶人步步阻擊他們,大伙為什麼還不快撤?」

    「大傢伙正為這事抓瞎哩。」宋得森說。他靠近一步,放低嗓子,「劉主任,大伙正一籌莫展。你是不是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發動一下子?」

    「是宋大哥呀,你也在這裡。」高大叔笑呵呵地打著招呼。

    「俺這才剛到。」宋得森邊擠過來邊笑著回答,「剛到就聽到了大朋侄子在這裡罵人。」他瞅著大朋笑笑,大朋委屈地瞪了對方一看。然後,把本以握得很緊的拳頭,又用力地握了握。

    「這些狗日的是該狠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嘛。不去用槍口對著小鬼子,只用屁股對著侵略者,這能叫老百姓不罵娘嗎?!」

    「對,對對……」人們不斷地點頭多日來總是這樣,每聽到炮彈的爆炸聲,沿海地區的居民便到處逃難。他們像一群受驚鳥兒,從關外跑到關內,往往是躲過小鬼子的東洋刀,卻又碰上了兵匪的大砍刀。百姓也不是不知道破屋遇到大雨天,房裡沒有干地方。然而又有什麼辦法呢?發大水爬到破泥屋子頂邊——等死。

    宋得森掃了一眼眾人,接著說:「關於官場上的事,本人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點的。就拿咱們原縣太爺嚴懲濟寬來說吧,他平時待老百姓可狠毒了,不單單欺壓百姓,更是愛財如命。他只知道枕著小老婆和小情人的胳膊睡覺,從不給老百姓干實事,就是干了也只是應付上面的花架子,並只在形象工程上下功夫。」

    「誰說不是!」一小伙子道。

    宋得森又掃了一眼眾人,道:「此人,從沒真正地幫老百姓幹一件好事,就是幹了一點所謂的好事,也是從中大撈一把,大拿回扣。前幾年,贛榆的所有工程,哪一樣不是他嚴濟寬家人幹的,叫他的家人幫他貪污。其實,他嚴濟寬並不是太聰明的人,只不過把一個只值一塊錢的活,叫他的家人去幹後,叫政府給十塊錢罷了……」

    「媽媽呀,我說他的幾個弟弟和老婆為什麼都來贛榆了,原來是為了幫助他搜刮民財的呀!」人群中有人打斷了宋得森的話。

    「這樣一來,就是上峰來辦他的事的話,也不算他貪污,同時還能躲過懲罰!「「啊,手段還真高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