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31、逼宮?兵諫!(二) 文 / 鹽焗雞蛋
「皇上,不好了,門外有大量的軍校學員坐在外面,高舉橫幅,抗議我大唐和吐蕃和親!」一個宮廷宦官喊道。
而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顯然對於這個消息有些吃驚,然後大聲問道:「他們想要幹什麼?他們想要造反嗎?」
「皇上,看樣子也不像,他們並沒有攜帶武器,只是在外面靜坐而已。他們聲稱要絕食抗議,要讓皇上取消和吐蕃和親的計劃!」宦官說道。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顯然他對於居然有人過來絕食抗議,這個簡直是有些不敢想像啊!李世民更沒有想到,自己做出了決定,居然還有人敢如此反對。究竟是什麼人這麼剛烈,竟然要用絕食抗議來反對自己的決策。不過李世民卻沒有擔心,因為他們沒有攜帶武器,只是靜坐而已。那這個也就說明他們沒有造反的想法,那事情還可以挽回,並不算是什麼大事。
「讓長安的武侯衛,去驅散他們!」李世民隨口說道。
武侯衛是負責長安治安的,而黃公民門口也是他們負責的範圍,讓武侯衛來驅散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而那個宦官很快就去傳令武侯衛,來驅散這些軍校的學員。可是,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
「皇上,不好了,本來武侯衛是想要驅散他們。可是武侯衛的軍官士兵聽說他們是想要抗議皇上和吐蕃和親,所以居然也扔下了武器,然後一起加入進來抗議了!」宦官說道。
「武侯衛也加入了?」李世民吃驚的問道。
李世民本來以為只是一群軍校的學員加入,可是現在居然負責長安治安的武侯衛也都加入了?不過李世民很快就明白了,武侯衛雖然是負責治安的,可是他們也是軍人。只要是軍人,聽到了和親是為了保衛國家和平,那代表國家不信任他們,這個足以讓他們感到恥辱了。和親。這個對於外國人來說也許不算什麼,可是對於中華來說可就是莫大的恥辱了。中國哪次和親,幾乎都是對外妥協,而且都是中原處於弱勢的時候才會選擇和親的。所以,和親這兩個字代表的意義不一樣,代表的是華夏無數男兒的恥辱。所以,現在那些武侯衛的軍官聽到了有人抗議和親,居然不予驅逐,反而丟下了武器加入了抗議的隊伍,這個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可是。更麻煩的還在後面。
「皇上,不好了。神策軍,龍武軍,還有別的幾個軍的人都在過來集合,準備一起絕食抗議。他們要求皇上,停止和吐蕃聯姻。如果皇上要保衛邊疆,他們願意為皇上效死。保衛邊疆,不需要通過和親。」宦官說道。
「啪啦!」
李世民把一個瓷杯砸到了地上,然後怒道:「他們這是想要逼宮啊!誰這麼大膽子。居然要逼宮?還有,他們想要造反嗎?」
那些宦官都不敢說話了,他們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居然會有人想要示威逼宮。一般來說。逼宮都是出現在王朝末年,皇權不振的時候。可是現在太平盛世,居然也出現了逼宮,這個也太荒唐了。而且逼宮的理由居然是皇帝想要和外國和親。國內的軍隊不贊同,所以居然來絕食抗議逼宮。這個簡直是喪心病狂,值不值得啊!
「皇上。要不要從玄武門離開?萬一它們發瘋了,那恐怕就慘了。」一個人宦官問道。
顯然,現在的情況有些詭異,讓這些宦官都有些擔心皇帝的命運了,居然說想要離開皇宮去躲避一下。
「皇上,事情好像沒有那麼嚴重,他們都是有紀律的。每一個人過來的時候,都被檢查身上,確保沒有武器之後才坐下來的。所以,他們都是沒有武器的,事情恐怕還沒有那麼壞!」一個宦官說道。
李世民聽到了對方沒有攜帶武器,這個讓他放心了不少。沒有攜帶武器,那說明他們並沒有太多威脅,隨便一個侍衛都能夠殺死他們。而他們也是想要說明,他們並不是想要造反,而只是想要皇帝收回成命。
「是誰在組織的?誰有這麼大的能耐?」李世民問道。
「皇上,不知道啊!我們只是知道,最早是由軍校學員組成,後來軍隊裡面的軍校生畢業的軍官也過來了,最後不是軍校畢業的軍官也過來了。接下來,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過來,想要勸說皇上放棄和吐蕃聯姻。」
李世民突然大罵:「景文,你好大的膽子!」
現在聽到了是由軍校生挑起來的,那恐怕傻子都知道了是怎麼回事。軍校裡面,能夠有如此威望,並且能夠煽動那麼多軍校生的軍官過來逼宮的,除了李世民也就是景文了。可是李世民不會自己逼宮自己,那也就是景文了。所以,李世民就算是再慢一拍,也知道了是景文在搞鬼。
「景文啊!本來朕還以為你膽子小,可是沒有想到你才是膽子最大的那一個!可是,你為了一個和親,你認為值得嗎?」李世民突然嘀咕道,也不知道在詢問誰。
李世民都有些替景文感到可惜,因為逼宮可不是小罪名啊!如果這種情況,扣上一個在軍隊裡面拉幫結派,意圖圖謀不軌都是可以的。到時候即使李世民再寵愛景文,可是文官都足以要逼死景文了。景文冒著那麼大的風險,就是為了勸說皇帝不要繼續和親,這個李世民都感覺有些不值得。和親的又不是景文的女兒,景文何必如此「剛烈」的要選擇逼宮呢?逼宮的大臣,自古以來能夠有幾個好下場的呢?可是景文居然為了一個和自己無關的事情逼宮皇帝,這個顯然是有些讓李世民都替他感覺虧。
可是景文也就是這麼的「蠢」了,居然為了這點「破事」就逼宮,簡直是令人無法理解。
「讓左右千牛衛和左右監門衛,給朕出去殺!看誰還敢來逼宮!」李世民突然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