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權色

正文 第194章 妄談而已 文 / 彼岸三生

    在孤狼的陪同下,葉宇來到了字畫攤前,環顧了一遍所掛的字畫,倒是有一副丹青頗有意境。

    「這心懷天下圖,畫中人是……」

    這男子沒有抬頭,而只是筆勢稍稍停頓,隨後口中唸唸有詞道:「相桓公、霸春秋、一匡天下名千古。」

    葉宇一聽這幅上聯,尋思其中典故,頓時就明白了這畫中人物。

    覺得這個年輕人挺有意思,於是靠近這幅丹青面前仔細觀瞧。一邊欣賞,一邊自言自語回應道:「富民眾、強家國、九合諸侯順八方!」

    「這位公子好文采!」這個賣字畫的男子,顯然對葉宇能夠出口對出這等氣勢的下聯,也是感到頗為驚訝。

    「此畫乃是在下根據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的想像圖……」

    葉宇笑了笑道:「原來真是幫助齊桓公九次號召天下諸侯,尊崇周室共禦外夷,匡正天下大業的管仲!」

    「不錯,管仲乃是在下最為尊崇之人,因此才繪了這幅丹青。」青衫男子放下毛筆,抬眼打量了一番葉宇。

    葉宇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致,隨即反問道:「據我所知,曾經孔子、孟子兩位聖人,都對這管仲口誅筆伐過。兄台既是讀的儒家聖賢之書,卻尊崇管仲,豈不是……」

    「兄台此言差矣,讀聖賢之書乃為修身,在下尊崇管仲,乃是管仲習的是法家之術。儒家與法家其實並無門庭之別,若要治理天下,在下以為,法家要勝於儒家!」

    「哦?這話倒是稀奇,你就不怕你方纔之語,遭來諸多文人的斥責?」

    青衫男子輕搖折扇,一臉無畏道:「在下不過是道了一句實話罷了,儒家經典雖是頗多,但若論治國功績者,孔子、孟子、以及後來的七十二弟子,又有多少成就高於管仲的?」

    「再者,學術終究是學術,豈可與治國混為一談?管仲治國不拘泥於形式,助齊桓公成就霸業,這就是治國之大才!試問,孔子,孟子這等學術先師,可以使天下繁榮富強?以在下愚見,未必!」

    青衫男子這一席話,可是讓葉宇心頭猛然一喜。因為眼前這個人果然不同一般,就是方纔這番言論,已經是格外的超前的思想了。

    其實葉宇的心中很是贊成這種言論,管仲是開設青樓妓館的鼻祖,雖然這有些敗壞風氣,為世人所不齒。

    但不可否認的是,管仲此舉是利國利民之舉,既減少了男女苟且通姦的刑獄案件,也為國家增添了龐大的稅收。

    最為可笑的是,自命清高的文人,經過千年的思想轉變,青樓妓館儼然成了附庸風雅之所。

    葉宇輕輕地拍了怕手,稱讚道:「果然見解不凡,兄台如此尊崇管仲,想必也是心懷天下之人。」

    青衫男子拱手鄭重問道:「這位公子過譽了,在下百里風,不知閣下是……」

    「敢問百里兄,你以心懷天下為題而繪製管仲圖,但不知在你心中,當今天下,如何?」

    葉宇沒有自報姓名,而是反過來詢問起了這個青衫男子。

    「當今天下……」

    顯然葉宇的問題讓百里風感到意外,但稍稍愣神之後,便深意笑道:「區區平民豈敢妄談天下事,公子取笑了。」

    「哈哈哈!百里兄,我大宋對於文人言行可是寬厚,只要不是有辱君王之言行,即使你妄談又有何妨?」

    葉宇說到這裡,似有挑釁之意道:「除非,是我看走眼了,百里兄也不過是腹中空空別無他物……」

    「公子真是咄咄逼人。」

    百里風微微露出一絲苦笑:「若是在下說,十年之內天下必將大亂,不知公子覺得,在下是不是在胡言亂語?」

    「哦?何以見得,還請百里兄賜教!」

    百里風擺了擺手,打開桌上的折扇,自顧的扇著,頗有幾分飄然:「賜教不敢當,先說說遼國吧……」

    「遼國被金國吞滅之後,契丹皇族耶律大石,率部眾在西北可敦城重建國祚。歷經三世,如今遼國耶律夷列已經殘年垂老,而子嗣皆為年幼,十年之內若是病故,勢必會引起遼國皇族爭鬥!」

    「皇位之爭進而引發各方勢力紛爭,而毗鄰在旁的夏國與諸多部落,就會乘虛而入,一場戰爭則是在所難免……」

    百里風侃侃而談鞭辟入裡,葉宇聽著卻是眼前為之一亮,對於知曉這段歷史的他來說,其實心裡很清楚,不久的將來西遼勢必會發生皇位之爭。

    作為歷史的旁觀者,雖然葉宇記不清楚是哪一年,但也算有著先天的優勢。

    而眼前這個百里風,生在當下卻能看到這一層,就已然說明一點,那就是這個百里風不是讀死書的書生。

    歷朝歷代的開國宰輔,都不是文華蓋世之輩,但卻有著洞悉一切的敏銳觸角。

    對於這些人而言,讀書不過是他們思考事物的媒介,而不是最終的歸宿。

    所以這些人,大多都是篩選下來的落第之人。

    葉宇在一旁暗暗沉思,百里風又說到了西夏。

    「夏國地處於幾面夾擊之間,當今夏國皇帝乃是以文治國,若是將此法行諸於中原以及我大宋,根植在此倒也無可厚非。」

    「然夏國乃是遊牧民族聚集而成,若要以文治國談何容易?李仁孝此舉雖好,卻也引得矛盾暗潛醞釀已久。而其弟越王李仁友,雖是恭順備至,但年少崇尚武力,心性豈能輕易改之?故而以在下愚見,過不了多久,夏國王宮也不會安寧!」

    葉宇眉頭微微一挑,饒有深意的問道:「百里兄就如此確定?要知道這夏國皇帝李仁孝,可正值鼎盛之年。」

    「呵呵,在下也不過是妄談而已,既然是妄談,也只是一種猜測,粗淺的分析罷了……」

    「那倒也是。」葉宇釋然一笑,隨後示意百里風繼續。

    「再說說長江以北的金國,金國皇帝完顏雍雖不是喜好戰爭之人,但其子孫卻多是狼子野心。我大宋若要以一條長江作為天險,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葉宇指關節輕輕地擊打著桌面,面無表情地問道:「若非百里兄對此深有研究,恐怕也難以有此高論!」

    「公子過譽了,自在下十五歲遊歷於山河大川之間,對於十年所見所聞略有心得罷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百里兄這番高論,即便是我大宋朝野之臣,也不見得有人能有此體會!」

    葉宇感慨稱讚之餘,隨後回歸話題:「對於我大宋朝野,百里兄又有何看法?」

    「不過十六字而已。」

    「哦?哪十六字?」

    「黨同伐異,根基難成,今後兩代,心餘力微!」

    百里風的十六個字,給葉宇的感觸很深,又見百里風欲言又止,似有未盡之意,於是追問道:「百里兄,似乎言猶未盡。」

    「國祚兩百載,苟延殘喘至今,又豈是外在的因素所致?」百里風說完這些,便不再多說一句。

    其實這句話,葉宇聽得很明白,那十六個字不過是表面因素罷了。其歸根結底,是因為大宋的政體本身就是個畸形胎兒。

    太祖趙匡胤為了鞏固皇權,重文輕武立為國策,這麼多年內部是很穩定,但外敵的襲擾更是傷透民心。

    此舉,究竟是得,還是失?

    在葉宇看來,這無非就是一種自私的心理作祟。為了鞏固趙家的江山,將這項以文治國的國策慢慢成了畸形。

    天下絕非一家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道者失之。

    而趙家為了這一己之私,使原本崇文尚武的漢人國度,漸漸地失去了漢唐本有的血性,淪為偏安一隅的喪家之犬。

    這種代價換得趙家子孫穩坐江山,享受人間極樂之福,實在是太奢侈了……

    百里風似乎今日興致很好,起身將那副《管仲圖》捲了起來,然後放在葉宇的面前,笑著道:「公子若是喜愛,贈送於公子也無妨。」

    百里風的話倒是讓葉宇頗感意外,於是問道:「百里兄以賣字畫為生,若是不索取錢資,又如何度日?」

    「丹青再好,也要有懂它之人,才會彌足珍貴。否則,與一張白紙何意?」

    「以百里兄之意,我就是那懂畫之人?」葉宇此刻坐在了男子對面,饒有興致的問道。

    百里風又放下毛筆,衝著葉宇笑了笑:「單憑公子方纔那副下聯,就足以說明了一切……」

    「可是這幅畫,我並不想要!」

    百里風抬起頭,疑惑地看著葉宇一眼,隨後卻又灑脫道:「這裡有不少字畫,公子還可以看一看別的畫作。」

    葉宇搖了搖頭,隨意地掃了攤位一眼,遺憾道:「這些畫太過庸俗,平心而論,我都看不上……」

    「但不知公子需要那位名家字畫,在下雖說不才,對於臨摹各家筆跡倒是有些心得。」

    「那就畫一幅《紹興雲煙疊嶂圖》,不知閣下可否?」

    「這……」

    清風吹過,百里風恬淡的臉上,頓時有了一絲愕然。

    他靜靜地打量著眼前的葉宇,心中在揣測一件事情。

    猶豫了片刻,口中詢問道:「不知公子為何要這雲煙疊嶂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