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權色

正文 第089章 吏治五疏 文 / 彼岸三生

    暴斃而亡,其實就突然猝死的意思。

    在史書中經常可以看到這個詞彙,一般是指背後有一連串的政治與陰謀鬥爭,史官不敢寫真正的死因。

    所以在此處以暴斃,作為生命的終結。

    但一般來說「暴斃」=「你懂的」

    所以葉宇才覺得這其中必有什麼陰謀,否則一個活生生的女子,為何就突然死於牢中。

    但是經過尤褒的大致講述,以及牢頭、仵作的回應之後,林薇菡的死因似乎沒有任何疑點。

    不過葉宇仍舊不甚放心,讓小梅檢驗一下林薇菡的屍身,最後確定生前沒有遭受騷擾之後,葉宇這才放過尤褒等

    不過他並沒有放棄這件事,於是抱著林薇菡的屍身,前往城中的醫館。

    而歸其原因,就是葉宇始終不相信林薇菡會暴斃,府衙的仵作他葉宇信不過。

    但可惜的是,城中幾家醫館的大夫,都未能查出林薇菡的真正死因,也更沒有絲毫的中毒現象。

    葉宇瘋狂地跑遍了幾乎所有醫館,而所有的大夫都是說法一致。

    這一刻葉宇漸漸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雖然他不願意相信這個結果。

    炎炎夏日,南方的天氣格外的悶熱,而葉宇卻抱著林薇菡的身子,靜靜地坐在山頭上,俯瞰遠處的臨安城陷入了沉思。

    林薇菡就這樣安靜的躺在葉宇的懷裡,雖然身子已經散發出了些許異味,但葉宇卻沒有絲毫的在意。

    對於懷中的女人,葉宇雖然沒有動過感情。但當聽到死訊的那一刻,他真的有種心如刀割的感覺。

    望著那落日的餘暉,山風習習吹過,一滴淚從眼中滑落,晶瑩剔透,清碎在手心……

    葉宇緊緊地握緊手中的書信,竟不由的潸然淚下。或許是被心底的另一種感受所牽絆,一生都無法擺脫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葉宇盯著書信中的八個字,傷感的搖了搖頭默然良久。

    傳說曇花和佛祖座下的韋陀尊者,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故事,所以曇花又叫韋陀花。

    很久以前,曇花是天上的花神,她天天開花,四季都很燦爛。

    後來曇花愛上了每天為她澆水除草的男子,然玉帝得知之後,將男子被送到普陀山上習佛,並賜名韋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卻前塵。

    而花神,則被貶做一年只能開一次的曇花。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

    而花神卻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

    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

    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

    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採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卻始終沒有記起她。

    這個典故葉宇豈能不知,但是林薇菡的這封信中,卻是情意綿綿讓他感懷至深。

    葉宇深知這是用曇花與韋陀的故事,比喻她與他的過往……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薇菡一死,只為前緣;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嗎?葉宇內心在反覆的問自己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葉宇看著懷裡沉睡的林薇菡,淡淡一笑:「睡吧,忘記所有的煩憂……」

    安葬了林薇菡之後,葉宇一直很消沉,他不相信林薇菡暴斃而亡,但是炎炎夏日屍體腐爛,葉宇也只能放棄繼續追查的打算。

    生前不能安生度日,若是死後不能早早入土,葉宇實在是於心不忍。

    書信是婢女小梅轉交給他的,說是受了林薇菡生前所托。

    而從信中,葉宇也大致知曉了林薇菡的過往經歷。

    林薇菡生於玉器世家,其父林鴻更是江南有名的玉雕商人,一手雕刻的本領遠近聞名。

    林家家大業大,但林鴻唯一的遺憾就是,年過半百卻膝下無男丁。

    這對於古代人來說,沒有子嗣繼承香火與家業,始終都是不美之事。

    但這種事情終究是強求不得,久而久之林鴻也就認命了。

    可是一個男子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林家的命運。

    孫銘,是一個沿街乞討的流浪人。林薇菡見孫銘很是可憐,於是便心生憐憫收留家中做個家丁。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孫銘不僅相貌不俗,更重要的是勤奮好學,尤其對雕刻方面很有天賦。

    所以林鴻不忍他的玉雕技藝後繼無人,於是便收了孫銘為徒弟。

    時光荏苒,孫銘在林家呆了兩年,幾乎將林鴻的本事盡入囊中。

    林鴻欣慰後繼有人的同時,打算讓孫銘入贅到林家,而林薇菡情竇初開,也是對孫銘生有好感。

    可悲劇就這麼發生了,沒多久便有賊人潛入林家。

    讓林家沒有想到的是,孫銘卻是這群賊人的內應。而潛伏兩年的目的,除了學習玉雕之術,更重要的是林家的傳家之寶——千手觀音

    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千手觀音,可謂是價值連城稀世之寶,因此這件傳家之寶,藏匿的地方極其隱秘。

    孫銘這兩年在明探、暗探之下,才找出藏匿千手觀音的地方。

    所以,林家被洗劫一空,除了不在家中地林薇菡,其餘眾人全部死於刀下。

    所以林薇菡一直覺得,是自己引狼入室,才遭來這樣的慘劇。

    之後孫銘消失的無影無蹤,就是官府也不知這幫人的動向……

    火化父母之後,混混噩噩不知該如何存在於天地之間,這才有了清流河投河自盡的一幕。

    離開清分流縣,一路來到京城,不幸被拐入青樓,本是富家千金的林薇菡,自然是才貌雙絕,因此成了暗香浮的三大花魁之一。

    本以為此生報仇無望,只能做一個風塵女子,可是一個姓肖的男子出現,改變了她的命運軌跡。

    不僅包下了她這個花魁,而且還幫助林薇菡追查孫銘的行蹤。

    之後才知道這個孫銘改名換姓,如今成了江南一大玉器富商,並且以大量錢財,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

    而就是如此,姓肖的男子卻輕而易舉的解決了此事,這讓林薇菡十分的感激對方……

    葉宇看完書信之後,才真正體會到林薇菡的遭遇,坎坷程度與自己也是不遑多讓。

    不過讓葉宇略感生疑的是,這姓肖的男子究竟是什麼人,竟然有如此大的手筆。

    可惜的是,林薇菡的信中,對此並沒有過多的描述。之後詢問小梅,小梅也是不知細節。

    罷了,人都死了,還想那麼多做什麼。

    轉眼之間,就到了秋天,近日趙有特地向葉宇詢問了治國之策。

    葉宇對於眼下的朝廷現狀,提出了吏治五疏

    嚴貪贓之法、重官吏考核、裁汰冗官、嚴格官吏選拔、禁朋黨之風……

    所陳述的五項策略之中,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裁汰冗官。

    在臨安城內,頂級高官們整天無所事事,在辦公桌上越積越多的文件哪怕真的堆成了山,他們也視而不見。

    因為要辦工的話,會被人看不起的。而能被看得起的事情,就是黨派之間的互掐。

    換成民間的說法,那就是狗咬狗

    而這種情況,是官制臃腫、繁瑣、低級的主要原因。

    所謂人多不於活,推卸責任,就是這個道理。

    在外地,各級官吏們只於兩件事。鑽營投機,以便升職;巧立賦稅強求豪奪,以便賄賂。

    朝廷成批量地擁有這種臣子,而更加悲劇的是,這種官員的規模每時每刻都在迅猛地增長中。

    在京的官員,臨安城裡就有四千餘人。這還只是在職的,各種候補官員保持在八千人左右,時刻準備著加入『公務員,隊伍。

    而地方官員的數量更是無法統計,只是浙東路7個州的不完全統計,在冊官員就達到了臨安城的總和。

    可以想像,整個長江以南,會是個怎樣的官場世界。

    這些官員的臃腫積累,猶如蛀蟲一般,時刻蠶食著看似繁華富足的南宋王朝。

    宋朝的俸祿統計,北宋初全年不過150萬貫,平均每月2。6萬貫;神宗時每月增至3萬貫;

    趙構的紹興時代增至每月8萬貫,輪到趙奄是每月20萬貫。

    地盤縮水了,土地變小了,官員反而增加了,工資變得膨脹了

    而這還只是基本工資,不包括各種各樣超級豐厚的封賞。

    至於軍隊,就變得更加的離譜,號稱兵強馬壯的四川宣撫司統兵7萬餘,各級將官達到17700平均每個軍官領的兵不到4個

    原本一方百姓只需養活十位官員,而如今百姓沒有多,官員卻增加到了一百餘人,這九十多人的俸祿從何而來?

    羊毛出在羊身上,歸根究底受剝削的還是老百姓。後世史學家整日閒的沒事,統計著兩宋時期的富足空前。

    卻不知道這種富足,只是徒有其表罷了。兩宋時期的百姓是富足,但也衍生了這些官員的多番盤剝。

    所以要想擺脫這一惡性循環,五項策略之中,當務之急就是裁減淘汰一批無用的官員。

    否則長此以往,朝廷遲早會被這些人徹底拖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