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兩漢往事

正文 第十四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 文 / 閒雲漫關

    劉恆這個人看似老實本分,比較靠譜,群臣也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才把他請來的。而事實上,這個人並不簡單,在誠實的外表下隱藏著極深的城府。不得不說,群臣們是看走了眼,一些人是要吃虧的。

    劉恆很快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在其踏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就以自己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表演,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

    劉恆,真正站到了舞台的中央。

    劉恆是在深更半夜被請進未央宮的。進宮後,他很快進入角色,一點也沒把自己當外人,屁股還挨到板凳,連夜下發四道命令。這讓群臣猝不及防。

    第一道: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

    第二道: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

    宋、張二人,都是跟隨劉恆進京的嫡系人員,這兩個人及時上位,對劉恆來說,意義重大。第一道詔令,架空了太尉周勃,成功接管軍事大權。第二道則接管宮廷安防,順利掌控朝廷。

    劉恆突然來這一手,大出群臣所料。這些人抓破腦袋都沒想到,這個老實巴交的年輕人,抓起權來真是雷厲風行,一點也不含糊,

    就在群臣驚詫之餘,第三道命令下發了:著周勃誅殺劉弘兄弟四人。

    一直以來,都以忠厚老實而面世的劉恆,現在突然下了殺手,一點也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讓一些人不寒而慄。

    劉恆這麼做要說也是出於無奈,畢竟劉弘是曾經的皇帝,只要他活著,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這對劉恆,以及陳平、周勃等人來說,無疑是一顆定時炸彈。與其留著他使其爆炸,不如趁早讓他熄火。褪了毛的鳳凰不如雞,而被趕下台的皇帝連褪毛的鳳凰都不如,應該說,劉弘只是個「玩偶」而已,他從來沒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就在一些人惴惴不安時,劉恆的下發了第四道詔令。這道詔令閒扯了很多,內容很長,但核心思想實際就一句話:群臣誅殺呂氏是合法行為。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棋。

    前別探討過,「群臣誅殺諸呂」這件政治事件,從其開始起就沒找到一個合適的「油頭」。說白了,這只是一次有組織無紀律的利益爭奪戰。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個說法,就算忽悠不了別人,娛樂一下自己也不錯。勝利後的群臣就抱著這種態度,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搞開了。對群臣們來說,其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趕劉弘下台、讓劉恆即位。

    事件的走向似乎完全按照群臣們的想法進展著,這讓很多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但大出群臣所料的是,劉恆並不是個軟柿子。剛進宮,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就大張旗鼓地下詔令,以迅而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掌握朝廷軍事大權。

    劉恆並沒給群臣揣摩的機會,也在第一時間公佈了群臣這次政變的合法性,並對很多人給予了表彰。當然,劉恆為表示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也需要及時承認群臣們的那次無組織行為。

    就這樣,連打帶拉,唬的群臣一愣一愣,既不敢放肆,又不會引發二次革命,一舉穩定了朝局。

    由此可見,劉恆的確是搞政治的高手。他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兄弟我可不是個軟柿子,眼裡揉不得沙子,都老實點,別整日想著鬧事。

    穩定朝局後,下邊的工作就有些流程化了。

    第一步是大赦天下,籠絡民心。

    在這一條中,包含了三個字:酺五日。解釋起來,就是讓老百姓聚飲五天。

    應該說,這三個字,完全是可以用令外一個成語來解釋的——普天同慶。

    之所以會有如此效果,還需要從漢代法令上進行探尋。漢朝法令明文規定:百姓不得三人以上群飲。也就是說,就算婚喪嫁娶,想要喝點酒,還的兩個兩個來,如果超過三人,可能酒還沒喝完,就該去吃牢飯了。

    現在,劉恆給他們一些機會,壓抑多年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三五成地群聚個小會、喝個小酒。嘿嘿,不犯法。

    籠絡民心,原來如此簡單。

    第二步是大封天下,穩定朝廷。

    在這個環節中,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歡樂的人有很多。

    劉澤就是其中之一,他第一個被提名,改封為燕王,地盤擴大了一倍。

    其次是跟隨劉恆進京的六個人,均列九卿,進入實權部門;

    再其次是灌嬰,更進一步,官拜太尉;

    還有很多不怎麼起眼的人,均晉封列侯,其中那個叫劉揭的人(曾搶奪呂祿將印),也被封為陽信侯。

    簡單點說,那些曾經不被看好,甚至是名不轉經傳的小人物,均實現了華麗的轉身,都比較歡樂,這些人漸漸地成為劉恆的忠實追隨者。

    但犯愁的人也不少。

    陳平就是一位。這位老兄從頭忙到尾,本以為劉恆老實,並且自己還救過他的命,應該容易掌控。可沒想到,看似老實巴交的劉恆,三下五除二就架空了周勃,勢頭更是咄咄逼人。如此一來,圓滑的陳平又一次察覺到了危險。

    應該說,「鳥盡弓藏」這個成語他領悟的很透徹,因此,他及時放低了身份,在劉恆面前說了這麼一句話:「誅呂氏太尉功多」。

    這句話說完後,陳平從右丞相的位置上下降半格,屈居左丞相。

    在隨後的日子裡,陳平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察言觀色、虛於周旋。可以說,此時的陳平無疑是最犯愁的一個。

    第二個犯愁的人就是周勃。

    劉恆登基後,周老兄自我感覺良好。而劉恆似乎也配合了他的這種感覺,封其為右丞相。

    三公之中,以丞相為尊。周勃從太尉到右丞相,職務似乎是升了。然而,這次微妙的崗位變動,讓他遠離了軍權。

    他一輩子和軍隊打交道,現在讓他待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位上,似乎應該高興一些。然而,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在這個位置上,他將漏洞百出、敗筆連連。之所以會有這麼個結果,原因其實很簡單,他不適合。更加不幸的是,劉恆很清楚他不適合那個位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