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兩漢往事

正文 第十二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 文 / 閒雲漫關

    呂產「矯詔」的辦法是進宮控制皇帝、奪取玉璽,然後提筆寫幾道聖旨,拉攏一些人,再砍掉一些人。對呂產來說,這似乎沒什麼難度,他現在軍政大權一手抓,「矯詔」也不過是順手牽羊的事,合情合理。

    而陳平既沒兵也沒權,竟然也冒出了這種想法。就算自己也起草一道假「聖旨」,總的蓋個章吧?你說他現在連宮門都進不去,竟然準備用「矯詔」這一手,著實令人費解。

    也許有人會說,陳平不是吃錯藥了吧?這完全在癡人說夢。

    事實上,陳平並不是在說夢話,他還真有這個本事。原因其實很簡單,他這兩年拉攏來的人比較多,其中不乏有用之人。

    有個叫紀通的人該派上用場了。

    紀通他爹叫紀成,在還定三秦時戰死。紀通順理成章地繼承了老爹的遺志,跟隨劉邦鬧了幾年革命。劉邦稱帝后,紀通被封為襄平侯。

    這個人在史料中只露了一次頭,隨後就再也沒有亮相。但他這次露頭,卻極其關鍵,把陳平那個毫無道理的想法,變成了合情合理的「事實」。

    實際上,這個人並沒什麼特別之處,不算什麼牛人,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如此關鍵,得益於他的工作性質——主管符節。

    「符節」代表兩種東西。

    「符」,通常以竹、木、銅等材料製成,上邊刻字,分成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上邊有命令事,或者調兵時候,雙方合符檢驗真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虎符」。

    「虎符」傳說是西周姜子牙所發明。由中央政府發給掌兵大將,其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虎符專事專用,每支軍隊都有相對應的虎符。

    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於是常將兵符鑄刻成虎形,因此稱之為虎符。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在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

    虎符到了隋代被改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又將其改為魚符或兔符,甚至龜符。而後這些原本用於軍事調動的信物甚至成了某種身份的象徵。到了宋代,它雖然作為調兵的信物,但仍配合書面文件一起使用。到了後世它逐漸演變成令牌等物,這種動物形狀的兵符才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節」,通常由竹木或金屬製成,上端有旌飾。古時由使者所持,作為憑證,替皇帝跑跑腿、傳傳話。後世也被文書、令牌所代替。

    也就是說,符節是代表皇帝的信物,是很特殊的物件,而紀通的工作職責就是保管這些東西。當然,「虎符」那種極關鍵物件,他紀通是沒資格染手的。但縱然如此,就已經夠用了。就是這麼個文秘一樣的角色,在這次博弈中起到極其關鍵的作用。

    根據陳平的安排,紀通持節陪著周勃闖進了北軍,當然,還帶了一些人手。進來後,周勃毫不客氣下了第一道命令:中軍升帳。

    諸將本以為「升帳」的命令是呂祿下發的,慌慌忙忙趕來後,被眼前的場景弄懵了。

    大帳內甲士林立、刀劍輝映,太尉周勃黑著臉坐在案後。

    諸將到齊後,紀通持節往前一站,大大咧咧吼了一通自編自導的「聖諭」。

    一群大老粗們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聽周勃說話了,「擁護呂氏的坦露右臂,擁護劉氏的坦露左臂。」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周圍那群手持鐵質物件的傢伙,終於明白這是搞政變來了。

    這些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很清楚當今是劉家的天下,該站在哪一邊,似乎是個不太困難的選擇題。並且,諸將中,絕大部分都是跟隨周勃的老人,既然周老兄發了話,自然義不容辭。更何況,背後刀槍林立,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沒必要拿著自己的性命和周勃開玩笑。

    因此,這群人紛紛坦露了左臂。

    而此時的呂祿還被蒙在鼓裡,在自己的大帳自斟自飲。

    呂祿畢竟已在北軍經營了兩年,呂家嫡系盤根錯節,為防兵變,周勃沒敢造次,在升帳前就派酈寄和一個叫劉揭的人跑過去忽悠呂祿。

    在呂祿大帳,酈寄頗為關心地說了這麼一句話:「皇帝已派太尉掌管北軍,催你就國,快還將軍印綬。否則,大禍臨頭。」

    呂祿的腦子本就不太好使,且喝了點酒,更是昏昏沉沉的。聽完酈寄的話,呂祿心裡哇涼哇涼的。然而,滿心哇涼的呂祿,卻抱著印綬軟磨硬泡,就不願意把交出去。

    和顏悅色的酈寄把呂祿忽悠的暈頭轉向,但就差那臨門一腳,幹不成事。

    如此一來,身邊的劉揭急了,他是個直性子,趁呂祿不備,一把搶過印綬,扭頭就跑。

    呂祿混了這麼多年,還頭一次碰到當面搶劫的。這是個老實人,他沒再去考慮如何搬回局勢,而是慢慢地底下了腦袋,灰溜溜地離開了軍營。

    也就在諸將撂胳膊之時,劉揭高舉印綬,送到了周勃的案前。

    北營軍權,順利過渡到周勃的手上。至此,呂家的勝算已幾乎化為烏有。

    陳平和周勃的舉動我介紹了這麼多,大家可能會納悶,呂產現在在幹什麼?北軍發生這麼大的事,他呂產竟然紋絲不動?

    事實上,他是一無所知。只能說,陳平和周勃出手太快,從得到曹窋的消息,到掌管北軍,也就那一兩個小時。這辦事效率,是呂家兄弟不曾料到的。說實話,周勃這次奪軍,真是太順利了,順利的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在這兩個小時內,呂產在幹什麼?

    說白了,他什麼也沒幹。

    呂產這輩子就是吃了猶豫的虧,每件事幹得都是磨磨唧唧。賈壽建言後,呂產認為有道理,但他依然拿不定注意。他記得姑母呂雉駕崩前,曾囑咐他絕不可離軍。

    而現在賈壽建議他進宮。宮裡面雖然安插有自己人,但畢竟不是太牢靠。到底該不該邁出這一步,讓他舉棋不定。

    他的這種辦事效率,注定了呂家的敗亡。呂家兄弟也僅能鬧騰到此了。

    如果呂產一直拖在南軍,牢牢掌控這支軍隊,似乎他還有一線機會,雖然贏面並不大。

    但他最終做出了決定:進宮。

    這個決定本身並沒錯,但時間錯了,簡單點說,他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他頻繁的漏洞百出的決定,把自己一步步逼上了絕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