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深宮鬥,美人謀

正文 124 蒙古女人 文 / 聰心

    陪著佳儀公主回去,好生安慰了她才離去。

    回到毓慶宮已是傍晚了,忙乎了這麼久,我也覺得有些乏了,容夕給我沖了杯參茶來,道:「娘娘忙乎了一天,也累了吧,喝杯參茶提提神可好?」

    我點點頭,道:「這也好。」接過便呷上一口,入喉清涼滋潤,感覺甚好。感有些頭痛,用手輕輕的按摩著頭部。

    月嫻見得,過來關切道:「涓兒,頭痛病又犯了吧。」說罷幫我按摩起來。

    我道:「這兩年就是這樣,煩心事多了頭部就會漲痛。看來也是走向衰老的跡像了。」

    容夕聽得,臉色微微一變,旋即回復過來。道:「娘娘風華正茂,何有衰老之說。」

    我苦澀一笑,道:「本宮今年都二十九了,不知不覺的都這麼大的年齡了。」停頓一會,又道:「明年就是康熙三十年了,到時花骨朵般的新人又要進宮了。」

    月嫻感歎道:「是啊,如今皇上六年才選秀一次,想想上次新人進宮,彷彿也是好久的事了。」

    這時,如常在進了來,一進來便抽泣不止,道:「良姐姐。」說罷,便淚流滿面的跪倒在我身旁。

    我見得,蹙蹙眉問道:「如兒,你一進來便行這麼大的禮,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如常在抽泣不已,道:「幕容官女子要把我打入冷宮。」

    如常在入宮已六年,也由當初的小女孩成長為大人了,可性子卻依然沒變,還是那麼的小孩子心性。康熙待她,新鮮勁過後,如今的寵愛也不過爾爾,只是她好像並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現下見得她嚇得驚慌失措的,急聲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常在泣聲道:「是剛才我在路上遇到慕容官女子,她對我出言不遜,我氣不過,便說了她兩句,她一怒之下,便讓人打了我的奴才,還命人捉我到冷宮,我掙扎開後,便跑來毓慶宮了。」

    我聽得,微怒道:「她一官女子位分,連嬪妃都算不上的人,怎能把一個常在罰進冷宮呢?」

    如常在聽得,搖頭道:「良姐姐,你有所不知,她如今得皇上寵愛,又是德妃娘娘眼裡的紅人,可囂張了。就連勤嬪姐姐都讓她幾分。」

    勤嬪與我同年晉封,如今一晃這麼多年過去,縱然晉了嬪位,可康熙對其的寵愛也不過寥寥可數的幾個月,如今卻要看一個官女子位分的女子。也當真心酸。

    我執起她,好生安慰了一翻。對容夕道:「去喚慕容官女子來吧。」

    容夕得令便下去了。

    良久,容夕回來稟道:「娘娘,慕容官女子說身子不適,實在走動不了,待明天見好些再向來娘娘請安。」

    我聽得,怒道:「一官女子位分的人,卻也敢違抗本宮,她的膽子越發大了。」

    容夕道:「要不奴婢再讓人去傳她來。」

    我略略思索一小會,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慕容官女子因有德妃撐腰才膽敢公然違背我的旨意,如今佳儀公主的事康熙尚未下決定,絕不能再節外生枝。但慕容官女子也實在不知好歹。便道:「慕容官女子是德妃提攜的,就把此事告訴德妃吧,讓她過兩天親自來毓慶宮給本宮一個滿意的答覆。」慕容官女子不懂分寸,但德妃入宮年多,深知宮規,我以貴妃位分向她下命令,她自然是不敢公然違抗的。

    容夕得令便又去了。

    如常在臉色微微發白,我安慰道:「沒事的,姐姐不會讓你去冷宮的。」

    如常在點頭道:「謝良姐姐。」

    這麼一鬧,天色也越發暗下來了。我道:「天色不早了,今天你就別回去鹹福宮了,就在毓慶宮休息一晚吧。」說罷便讓月嫻扶了她去毓慶宮的偏殿休息。

    月嫻替如常在打點好後,回來道:「想來如常在也真的被嚇著了,我幫她鋪好被子,又好生安慰了她,她才肯睡去呢。」

    我看一眼月嫻,苦澀的道:「宮廷生活了幾年,如兒的性子還是像從前剛入宮時一樣,沒有變過。」

    月嫻也失笑,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頓了頓又道:「幕容官女子當真越發過份,聽聞自晉封以來,經常對宮人動則打罵。如今居然敢欺負到比她位分高的常在頭上了。」

    我漫不經心道:「一個狐假虎威的人罷了。」

    月嫻道:「確實是。但皇上近來很是寵她。聽聞德妃還向皇上進言晉她為答應位分呢,皇上當時也頗為動容,不過恰好皇太后在,皇太后勸了皇上,皇上才作罷。德妃為此還不開心了一陣子呢。」

    我冷冷一笑,道:「皇太后向來不理會六宮事,如今會向皇上進言,想來也是過於看不過眼了吧。皇上向來敬重皇太后,皇太后發話,皇上自言不會駁了她的面子。」

    月嫻點點頭道:「皇上對皇太后的孝心也是難得的了。」

    停頓一小會,我道:「我也有好些天沒去探望過皇太后了,明天我們做些奶酪給皇太后帶去吧,順便陪陪她老人家。」

    月嫻道:「這也好,你自晉封以來,皇太后待你也是很好的。」沉吟一小會又問道:「那佳儀公主的事你可有打算?」

    我道:「我能做的,也佐不過這麼多了,至於皇上應不應允,就看佳儀公主自己的造化了。」

    月嫻歎口氣,道:「我瞧著那衛撩也不錯,年紀輕輕,一臉的英氣與正氣,雖只是名侍衛,但他若真心待佳儀公主,也未必不可。只是,皇上到底也有皇上的道理,畢竟佳儀公主是如今大清唯一的公主。」

    我道:「是啊,但愛情不分貴`賤,兩人若真心相愛,有時,平凡平淡點也是好的。」說罷,正好與月嫻四目相接,月嫻頓時失落的垂下眼眸。我心裡又不免得一陣歎息。

    翌日,我與月嫻來到慈仁宮。孝惠皇太后見得我到來,甚是開心。我剛進門,她便微笑道:「良兒,你有好些日子沒來了,這段時間在忙什麼呢?可是嫌棄哀家這老婆子,不願來慈仁宮了?」

    我屈膝行一禮,道:「臣妾這些日子忙,也就少來向太后娘娘您請安了,還請太后娘娘怒罪才好。不過臣妾心裡也上時時掛念著太后您的呢。」

    孝惠皇太后含笑道:「如今你與德妃一起攝六宮事,自然忙的了,只是哀家老了,不免有閒得慌的時候呵。」

    我微笑道:「太后娘娘你哪裡老了?看你這皮膚保養得這樣好,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你跟臣妾是一樣的年齡呢。」

    孝惠皇太后笑道:「就你會哄哀家開心。」

    我讓月嫻取出奶酪,道:「太后娘娘,你嘗嘗看合口味不。」

    孝惠皇太后夾起來一塊,咬一口,吞下後,道:「放眼整個後宮,就你做的奶酪最合口味,也最有咱們蒙古的味道。」說罷,轉而輕輕一歎息。

    我見狀問道:「太后娘娘,怎麼啦?怎麼歎息起來了呢?」

    孝惠皇太后放下奶酪,歎口氣又道:「大清王朝,向來由蒙古的女人統治後宮。這是先帝未入關時便有的潛規則了。有當年的孝端文皇后和後來的孝莊太皇太后,甚至哀家。如今皇上立了不是蒙古的皇后,都先相繼過早離世。本宮心裡有時也有一些不好的念頭一閃而過呵。」

    我聽得,心頭微微一喜,如今整個後宮的嬪妃中,也只有我一人來自蒙古,我雖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可也終究是來自蒙古的。我若找到人在前朝替我說話,再就著孝惠皇太后的念頭,她在後宮替我說話,再加上我如今在後宮中的地位,後位競爭的勝算也就多幾分了。

    我讚許道:「大清入關以來,國家越來越強盛,三任皇后都年紀輕輕的便過早仙逝,也當真可惜了。」

    太惠皇太后聽得,一臉擔憂道:「不能再讓這種悲劇發生了。皇后是一國之母,每次有皇后仙逝,終會影響民心。這樣對皇上的影響也不好。」

    我把孝惠皇太后的表情盡收入眼裡,心裡暗忖:皇太后也確是善良的人,康熙並非她所親生,她卻時時掂念著康熙,難怪康熙會如此的敬她,孝她。

    我苦澀一笑,附和道:「是啊,這對皇上的影響的確不好。聽聞朝中大臣對立後之事也頗有說法。」

    孝惠皇太后點頭道:「哀家也聽說了。都說後宮不得干政,但立後也算是後宮中的事,看來哀家要找個時間跟皇上談談才好。」

    我聽得,心頭更是欣喜,恭聲道:「臣妾在民間時便聽聞皇上與皇太后母慈子孝,如今入宮數年,親眼目睹了皇上與太后娘娘的母子情分,當真如此。這實在是太清臣民的福氣呵。」

    縱然是恭維的話,但孝惠皇太后依然很是開心,道:「皇上自小就是個好孩子,實在讓人心疼到心底處去呵。」

    我微笑道:「這也得太后娘娘你是位慈母啊。」

    太后滿意的笑笑,轉而又歎息道:「先帝去得早,自去世後,皇上與太皇太后及哀家便是相互著過來的。這一路來,走過許多的困難。幸好太皇太后聰敏,皇上聰明,才有今天的大清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