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妖嬈毒後

正文 第21章 .成人之美 文 / 薛靈芸

    「皇兄來了,快請上座!」繞過屏風,劉旭一眼就看到了在外殿等候的劉皓,一把上前拉過他的手,將他讓到大殿首位的賓客席上,早有宮女上前奉上茶水點心。

    「我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還望六弟萬勿推辭!」未及坐定,劉皓便起身,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

    「關於佟側妃之死,並涉及太子妃之事,臣弟近日也有所耳聞。」眼見劉皓一臉焦急,聽罷他講述完事情的前因後果,劉旭表面上仍是不動聲色,若有所思道。

    「我知道,在我們眾兄弟當中,唯有六弟你最是博學,無論文才武略均是我們眾皇子之首,因此,也最深得父皇喜愛。所以,今日愚兄冒昧前來,只求六弟你看在你我兄弟一場的情分上,在父皇面前,為夢暄多多美言幾句。」劉皓說完,當即拱手作揖,欲躬身答謝,卻已被劉旭扶起。

    「皇兄與太子妃情深意重,人盡皆知。至於佟側妃之死,許是意外,也未可知。和太子妃,亦未必真的有牽連。只是,如今佟相國因此稱病不朝,又恰逢契丹犯我大漢邊境,一時之間,前朝後宮諸事牽涉在一起,才令父皇勃然大怒,一氣之下,下令處斬太子妃。不過皇兄放心,等過段時日,父皇的怒氣消了,說不定就會回心轉意。即便皇兄今日不來,臣弟亦會藉機在父皇面前為太子妃求情的。」拍著劉皓的肩膀,劉旭堅定道。

    「有六弟這番話,我也就放心了!」劉皓再次拱手作揖,臉上終於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你我是至親兄弟,何須言謝!」兄弟二人再次攜手,相視而笑。

    親自將劉皓送至府門外,看著他的身影遠去,劉旭這才轉身回府。不想,才剛轉身,就聽得身後有叫喊聲傳來:「王爺請留步!皇上有旨,宣齊王即刻前往御書房商議政事!」

    劉旭回頭,只見一個公公在鄧管家的帶路下,正氣喘噓噓的走到他的跟前,當即打開手中的聖旨宣讀。

    「多謝公公,本王即刻前往!」劉旭上前,一手接過聖旨,「有勞公公一路奔波勞累,還請去王府小坐,歇息片刻!」

    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想著此次進宮,若不是為了沈夢暄之事,便是與契丹征戰一事,一念至此,劉旭也就全然放鬆了,嘴角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意。

    「王爺,難道您真的打算待會兒覲見皇上的時候,替太子妃求情嗎?聽說,這兩天來,不但太子殿下,就連皇后,甚至佟貴妃都為此事前去求見過皇上,但據乾清宮執事公公們說,他們都先後被轟了出來。依奴才愚見,要不,咱們也別再去碰這釘子了!」馬車在宮門口停了下來,劉旭下了馬車,逕直前行,隨身侍奉的小夏子跟在後頭,小心的勸道。

    「本王明白你的擔憂,但是這次,本王心意已決!」劉旭轉身,給了小夏子一個成竹在胸的自信笑容,示意他不要擔心。

    「此次契丹一事,朝中眾臣分成了議和,主戰兩派,對此,你有何看法?」劉旭才剛跪安,宣帝便已揮手命他起身,當即發問道。

    「回父皇,兒臣主戰!此次契丹犯我邊境,亦並非是第一次了。早在半年前,邊塞守軍將領霍昕便有奏折呈報契丹犯我邊境,欺壓百姓一事,此後,類似之事便接連發生。時至今日,契丹膽敢再三越界侵犯,恰恰是因為之前我大漢一向主張以和為貴,一味縱容的結果,還望父皇明鑒!」劉旭冷靜的,有理有據道。

    「之前霍昕的奏折,朕也看過。但朕權衡再三,若是一旦與契丹開戰,難保齊晉兩國不會趁火打劫。但如今,契丹已私自將我北疆靖州之地佔為己有,正如你所說,開戰已是別無選擇!」宣帝點頭,讚許了劉旭的分析。

    「那如今,讓父皇憂心的,可是領兵人選?」明瞭宣帝的決定,劉旭當然明白今日父皇召他前來的真正用意。

    「朕縱觀朝廷上下,卻是無人可用。蕭大將軍雖是驍勇善戰,但如今,卻是年歲已高。一旦派他帶兵前往塞外,便是在告訴齊晉等國,我大漢如今朝中空虛,無人可用,定會趁機出兵來犯!」宣帝歎息一聲,轉身道。

    「父皇英明!況且蕭大將軍如今已是手握重兵,位高權重。父皇若再將兵符交予他手,難保朝中不會有人非議,亦難保不會有人趁機造反!」劉旭亦當著宣帝的面,毫無顧慮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憂慮。

    「你心中所慮,朕心中亦有數。但若是再選其他的年輕將領,一來只怕是威信不足,不足以號令全軍;二來,朝中不少武將私下都和佟相國私交甚密,此次又涉及佟湘菱一事,難保他們不會被佟相國挑唆,在軍中生變。」宣帝說到這裡,停下腳步,殷切的目光再次落回到劉旭的身上。

    「父皇若是信得過兒臣的話,兒臣願親自領兵,誓破契丹!」劉旭當即跪下,毛遂自薦,直視宣帝的眼中,寫滿堅定和自信。

    「你這話倒是和皓兒說的一樣,昨日,他也曾來乾清宮求過朕。要朕許他,領兵前線,為沈夢暄將功抵罪!」宣帝再次扶起劉旭,卻是詢問的神色。

    「兒臣不知太子妃身犯何罪,亦不懂後宮是非。兒臣只是覺得,若是當真能由皇兄帶兵出關,那自是再好不過。太子親自領兵,士兵們必定會士氣大振,也讓契丹明白我大漢捍衛疆土的決心,不敢再犯!」劉旭迎著宣帝試探的目光,一字一句道。

    原本以為,父皇此次召他前來,是器重他,想要他領兵出關。不曾想,原來父皇想聽的,只是他對於皇兄的看法。即便皇兄再怎麼任性,再怎麼不濟,在父皇眼裡,他永遠都是最好的!

    「是嗎?你也贊同太子領兵出關?」宣帝直視著劉旭的目光,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皇兄自幼聰慧過人,縱是偶染微恙,卻並不妨礙他征戰沙場。父皇若是不放心皇兄的身體,兒臣願為副將,和皇兄一起奔赴前線,同生共死!」縱是心口不一,縱是心有不甘,劉旭仍是一臉平靜。

    「你當真願居於皓兒之下,心裡就沒有一絲的怨言?朕知道,無論文才武略,還是在朝中的人品威望,你都遠勝於皓兒。如今,卻要你來輔佐皓兒,你可曾怨恨朕的不公?」宣帝定睛看著劉旭再次抬起的堅定眼神,一字一句,緩緩道。

    「兒臣自幼和皇兄一起長大,早就視他為長兄,更從未有過半點覬覦之心。父皇若覺得兒臣心有怨恨,那也是為了母妃!父皇,已經許久不曾去過秋凝宮了,兒臣告退!」劉旭迎著宣帝質疑的目光,沒有絲毫的迴避和猶豫。

    想到多年來,母妃一直默默的獨居於秋凝宮,無人前去探望,更無人關心,他的眼眶不由得微紅。再不多言,劉旭躬身退出了書房。

    劉皓,是你逼我的,你既然要自投羅網,那我只有成全你!劉旭在心裡默念道。走出宮門,不由得想起了那日,沈夢暄說過的話:要想徹底打倒一個人,就必須先投其所好,成人之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