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返戰國

正文 第233章 :韃靼兵勢 文 / 古武

    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作為這次對韃靼人作戰的主帥之一的戚繼光也反對對韃靼發動戰爭,而更出乎我的意料,反對這次作戰的不僅僅是戚繼光一人,薊遼保定總督譚綸以及宣大總督王崇古還有大同巡撫方逢時還有朝中的張居正高拱等人都反對這次作戰,估計現在支持作戰的除了隆慶皇帝之外,就剩下那些除了拍皇帝馬屁之外什麼都不知道的奸佞之徒了,不過現在最讓我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那個叫做趙全的漢人,聽說這廝是一個白蓮教徒,一提到白蓮教徒,我總是想起清朝時期各種各樣的白蓮教起義,可能是我out了,沒想到明朝就已經有白蓮教這麼個東西了,而且白蓮教的起源還可與追溯到南宋時期,如果不是丁士美告訴我這些,我這輩子可能都不知道這些東西。

    「趙全,這人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我低頭沉思,在京城的時候,丁士美就沒少跟我說關於這個趙全的事跡,據說,趙全剛剛叛逃到蒙古的時候,正好趕上俺答汗腿部有疾,略懂醫術的趙全冒死入應州買藥,治好了俺答汗的病,俺答汗因此與趙全親近,漸漸視趙全為心腹,而在這一時期,因為政治的**,邊地的漢人大量的叛逃到蒙古,再加上蒙古人連年寇邊掠奪人口,蒙古地區板升大量興起,趙全等人取得安答信任之後,開始在豐州地區大展宏圖,板升之地逐漸興旺起來,而隨著板升之地興旺所帶來的問題就是勞動力的不足,這是一個十分現實而又要命的問題,因此,這些叛逃的漢人頭目經常挑唆蒙人入境,劫掠口內青壯年勞力,並為之出謀劃策,提供各種情報,製造利兵堅甲,雲梯沖竿等作戰武器,提供各種戰術建議,大量人口的到來,開墾了蒙古地區的荒地,這些地區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俺答汗對於農業的興趣,他為此不斷開闢可以供漢人耕種的地界。而農業的發展也壯大了俺答汗的實力,在得到好處的之後,俺答汗越發的信任趙全,據說每有戰事,俺答汗甚至親往趙全家商議。自此後,蒙人歲掠華人勞力以千萬計,也就是說,自從白蓮教趙全等人叛逃歸蒙,明代中後期三邊遭受更大的威脅,防禦更加困難。站穩腳跟之後,趙全等人野心逐漸膨脹,他們試圖擁立俺答汗為帝,並為俺答汗建起九重宮殿,而他們稱王,也建起了規模不小的土堡,當時趙全就有人口萬眾,周延數十里,馬匹五萬,牛三萬頭,谷二萬斛。正是在這些人等的串通慫恿之下,蒙明關係更加緊張,和解更是無望,對於趙全,大明朝廷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有人甚至說道「韃靼不足懼,奈何有趙全」,還有人說道「趙全之害甚於韃靼。」大明朝廷一直想要除掉趙全但就是沒有方法,幾次派人暗殺都無功而返,而這次把漢那吉歸降,正好為大明朝廷除掉趙全提供了一個契

    看書]網網游kanshu*

    機,只是隆慶皇帝卻要以戰爭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讓邊關諸將大傷腦筋,用戚繼光的話說就是「趙全不除,邊關永無寧日。」

    我雖然不知道這個趙全是何許人也,但是聽禮部侍郎丁士美以及名將戚繼光都對這個趙全如此評價,我不得不對這個人重視起來。

    日上三竿,戚繼光的大軍啟程,因為順路,我和戚繼光一同前往大同府,在接到隆慶皇帝命其出兵的聖旨之後,戚繼光率領三千人前往大同府,這些兵士大多操著一口濃重的南方口音,有的時候我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這年頭有沒有什麼普通話的概念,讓我和他們之間對話產生了一點障礙,聽戚繼光介紹,他現在率領的人都是浙江人,我這才想起來,戚繼光在擔任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諸軍事之後,好像以北方兵紀律散漫苟且偷安為理由,從東南抽調了三千浙江兵,這應該就是那三千浙江兵了吧,看他們在風中瑟瑟發抖的樣子我就好笑,這裡可是北方啊,用南方兵在冬天打仗,在厲害的士兵估計也得跪地唱征服吧。

    八天之後,大軍抵達了大同府,大同府是歷代名鎮,盛唐時期,曾為從長安通往北部外族的必經之路,到明時,已成了西北防禦的重鎮。久經歷代修葺,大同府牆高河深,堅如鐵壁。大明朝立國之初承襲行省制度,改大同府為承宣佈政使司。大同路於洪武二年改為大同府,屬山西承宣佈政使司。大同府轄渾源州、應州、朔州、蔚州四州及大同、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七縣。明實行衛所制,大同鎮為九邊重鎮之一,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揮使司設在大同。永樂七年設鎮守總兵官,為鎮之最高指揮官。成化十年設巡撫;正德八年設總制。所轄大同前、後衛,大同左衛、雲川衛,大同右衛、玉林衛,陽和衛、高山衛,天成衛、鎮虜衛,平虜衛,威遠衛,井坪千戶所等十三衛所,八百二十三座堡寨,三百零七座墩台。其地為今山西外長城以南,東自冀、晉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帶。明初在此屯田,為京師西北屏障。明洪武五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圍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甕城、吊橋、城壕。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樓.不僅城防設計固若金湯,為我**事重鎮的典範,而且整體佈局如"鳳凰單展翅"。成化二十一年築長城,嘉靖年間先後三次修築長城,萬曆年間又兩次修大同邊牆。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稱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置分守冀北道,駐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駐朔州。

    我們抵達大同府的東門,早有大同巡撫方逢時和宣大總督王崇古出城迎接,而隆慶皇帝的另一路兵馬薊遼保定總督譚綸的軍隊則還在路上,確切的說還沒有出發,隆慶皇帝的三路兵馬,第一路是大同府當地的邊兵,第二路就是戚繼光的兵馬,第三路就是薊遼保定總督譚綸的兵馬,因為戚繼光所部多為南方浙江兵,隆慶皇帝不怎麼看重,所以這三路裡面重要的就是第一路和第三路,為了對抗俺答汗在大同府外集結的重兵,宣大總督王崇古徵調了大同府十三衛所中的六個衛所,分別是大同前衛、大同後衛、大同左衛、雲川衛、大同右衛和玉林衛,共計三萬三千六百人,在加上一部分私人武裝,大同府現在的兵力大概在三萬六千左右,而薊遼保定總督譚綸的這一路兵馬則徵調了京畿地區大約七萬兵馬,在邊關集結十萬大軍,隆慶皇帝看樣子是準備大幹一場了,如果他知道他手下的將領打算不戰而降服俺答汗的話,他會不會氣得吐血,這個我不敢想像,一個皇帝吐血的樣子,一定會很好看。

    我以為戰爭還很遠,但是戰爭其實離我非常近,在抵達大同府的第二天,我就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抵達大同府的第一天,王崇古和方逢時就設宴為我們接風,第二天,我閒來無事,登上了大同府的北門城牆,大同府外是一片曠野,已經是十二月了,曠野上的積雪,白白的,很是好看,積雪上還有人馬的腳印,冬日的陽光暖洋洋的,十分愜意,正當我享受這份愜意的時候,突然前方煙塵大起,多年的作戰經驗,這是戰馬奔馳所產生的煙塵,現在是冬天,地面上只有一層薄薄的積雪,馬蹄揚起積雪,直接露出了積雪下的土層,黃土又被馬蹄揚起,產生了大量的煙塵。而且看著煙塵的量,不像是一兩個騎兵所能揚起的,而我也沒聽說大同府有騎軍出城。

    「不好,是敵人,快關城門。」我下意識的大喊著,周圍的士兵先是驚愕,之後很快就明白過來了,腳下的城門發出吱呀的聲音,厚重的城門砰地一聲關上了,城門剛剛關上,那些騎兵就衝到了城牆下,隨著他們的臨近,我看清楚了他們,這些是蒙古人,是蒙古騎兵。

    我把著城牆向下看去,黑壓壓的人群,一瞬間就鋪滿了整片曠野,我掃視著城牆下的蒙古騎兵,這些騎兵當中大部分都沒有穿什麼像樣的盔甲,尤其是衝在最前排的騎兵,出了一定頭盔之外,身上就沒有一件像樣的盔甲,後面的蒙古人還好一點,身上還有一點盔甲,隨人他們的盔甲不相同,但是他們的裝備卻一樣,腰間是蒙古人那標誌性的彎刀,柴油幫助他們稱霸歐亞大陸的復合弓,身後背著三個箭囊,戰馬上的掛著一個小型的狼牙棒,他們手中還拿著一把長刀或者長槍。

    「這就是韃靼人的兵勢,真是壯觀啊。」我不由的感歎著。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