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蜀山異聞錄

正文 第十五章 洞中奇幻仙境(一) 文 / 迷奇夢蝶

    隊員們急忙奔上前去一看,那黑幽幽深不可測的水池裡,就只剩下地鼠人跳下水時掀起的巨大浪花了。

    隊員們無可奈何,對著水裡放了幾槍,被忙忙趕來的專家學者大聲制止:「別開槍!千萬別開槍!那會傷著他們的…」

    隊員們這才停下手,抬起頭定睛仔細觀看這裡:好傢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多宏偉的洞窟啊,這兒簡直就是一個洞內世外桃園、蓬萊仙境。

    洞中面積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平米那麼大,圓周長最起碼也有十五、六千米長,且呈九層圓形穹窿結構,中間還有一個五、六百米直經那麼大的圓形豎洞,通到高度超過幾千米以上的什麼地方,彷彿直通天上靈宵寶殿似的,黑洞洞的,既望不見頂,也看不見亮光。

    這兒空間空曠無比,像個巨形原野,洞廳可真像是個微縮的半球社會啊。地上、空中怪柱林立,鐘乳突兀。

    「哎,大家快看啦,那擎天的玉管,有點兒像男人底下造人那玩意兒呢。」陳紫陌開起了玩笑。

    「你還真逗!別說,那玩意兒還真像,你看它的下方,從洞壁上似巨幕飛瀑傾瀉在地下凝聚堆砌,形成珊瑚色一般的圓形冰雕,真如我們男性那睪丸的樣子!」孟初寒也笑嘻嘻地回應道。

    「不過,它倒更像一座座雪鍾倒扣在地,玲瓏剔透似玉田晶花,交相輝映。」這是陸芳洲的比喻。

    洞中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形狀有圓形、十字形、渦形、瀑布形、螺旋形…

    「你們瞧見沒有?這個像盛開的大理花,那一個又像鶴立雞群的鬱金香,嗨,這朵,你看見沒有?像不像含苞打傘的田田蓮荷花?」陳紫陌又說道。

    「你小子倒是想像力豐富!還別說,真的相像哩!你看這個,更像生動有趣的人類在那裡燒香拜佛,哎,看見那朵沒有?像不像美猴攀樹摘桃?」孟初寒回話說道。

    「確實像!像極啦!再瞧這堆石花,好神奇呵,簡直就是觀音大士坐蓮頌經念訣,普渡慈航啊…」陳紫陌也回應著孟初寒的話。

    「再瞧這面的,多麼像雙龍戲珠,雙獅搶寶,好活潑、好動感呀,哎呀?!同志們,這裡還有的更加灰諧風趣的哩,你們看這幅石花,它像不像騷公公背兒媳婦?……」孟初寒驚奇而大膽地比喻說。

    「老孟啊,連這個都聯想到啦?實踐出真知!你們家是不是經常上演公公背兒媳呀?」陳紫陌挖苦地打趣道。

    「去你的!你們家才天天上演騷公公背兒媳呢!你可真不要臉,一點都不浪漫!」孟初寒假裝生氣地回應道。

    「我考!就你浪漫?哎,老小子呃,你看看這個奇偉異怪的鼕鼕,像不像你媳婦兒那桃花洞?那一簇簇凝聚堆砌物,真像是她的那**,這含苞打傘的田田蓮荷花,像不像你媳婦兒那大、小*唇?…」陳紫陌故意挑釁。

    「好你個龜兒子,怎麼說話呀?狗日的,請你說話文明點兒!」孟初寒似乎急了,罵道。

    「還文明點兒?你那話是文明詞兒嗎?還罵別人不浪漫呢,自個兒倒抽起自個嘴巴來了!」陳紫陌反唇相譏。

    「打比喻沒有你那麼打的!你怎麼不拿你家媳婦兒那鼕鼕打比方呢?」孟初寒紅著臉爭辯道。

    「考!打個比方還那麼斤斤計較,真不是大老爺們兒!好吧,就當它是我媳婦的那玩意兒,又能怎麼樣?」陳紫陌大度地調侃道。

    「這不就結啦!那我就好好看看你媳婦兒的『桃花庵』,你當真不生氣?!」孟初寒得寸進尺。

    「去你的!我沒那麼小氣!你就可勁兒地瞧!…」陳紫陌樂哈哈地回應道。

    大夥兒看此處洞體為多層樓式結構,有上下有九層,一層為地下暗河的流水及

    ;^看書!網仙俠kanshu^離子的水溶液沿洞頂的裂縫往下滴流時,因二氧化碳溢出,它會在洞頂上凝結或滴落下來沉澱凝固,還原成太酸鈣。」

    「哦,原來如此!」

    穹頂中央就是筆力挺拔的鵝管,鵝管直徑多在180—200厘米之間,個別鵝管有3米以上,鵝管上在穹頂上,下在水池中,是沿水池的四周矗立拱衛的潔白無瑕圓形鎮水神針,如此眾多的鵝管拱衛一個面積巨大的水池,共同組成了一副氣勢恢宏的天然畫卷,宛如西方上流社會的歌劇院或宴舞廳或皇家浴堂。

    穹頂與鵝管上下映照,渾然一體,在水中形成了一座如夢如幻、五光十色的「神奇宮殿」,廳中的這個巨大圓型沉水池,暗河從中穿過,水池直徑至少有380至420米那麼大,池深尚不知道。

    人們找來一根100米攀巖繩索,綁上石塊投入池中,繩子放完了也沒探到底,莫非這就是傳說中蜀龍山的地下龍宮?但這一泓清水,水面開闊,平滑如鏡,黑幽幽,深淼淼的,實在有些讓人可怕。

    「這些中空的鵝管,是石鐘乳發育過程中最初的形態,屬於重力水沉積,它看上去像一段段中空透明的玻璃管,它自洞頂向下生長,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而它周邊枝杈橫向生長,彷彿不受重力控制的沉積物,名叫捲曲石,是毛細水沉積的結果,被稱之為『定水神針』。」天文地理專家孟初寒解釋道。

    而專家陳紫陌也說:「明代徐霞客就曾對它進行過這樣的描述:俱長六七寸,中空如管,外白如晶,天成白玉搔頭也。」

    大家放眼望去,被稱之為「定水神針」的鵝管,株高起碼超過100米,比30層樓房還要高,身形卻如此苗條,最細之處只有180厘米。

    尤其不可思議的那株直徑超3米的大石筍,簡直就像顆銀杏樹,下粗上細,分了許多節,每節都生有葉片狀的碳酸鈣沉積物,大的葉片長約540厘米,我們常見的梧桐樹葉也只有它的一半大小。

    這些葉片晶瑩有光澤,是飛濺水和毛細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晶體,樹身銀光閃亮,晶瑩剔透,樹形呈寶塔狀,樹身上得有2000多層花瓣,重重疊疊,層層怒放,看上去既綺麗又纖穠。

    孟初寒同時感歎道,「對『定水神針』來說,要長到100多米長,大約要耗費幾千萬年的時間甚至更久,而要形成這樣勻稱纖細的身形,就意味著在漫長的幾千萬年中,洞頂滴水一直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同時它洞底的地殼岩層也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否則,只要一場不大的地震,這纖細的生命就會夭折,而這裡的銀杏樹一樣的石花,就是我們見過最好的洞中碳酸鈣沉積形態。」

    陳紫陌也跟著幫腔:「像銀杏樹的這根鵝管,形成至少要經過三個階段:早期是洞頂滴水形成一個個滴盤,滴盤重疊後才成為塔狀石筍;後來滴水又緩慢流淌,對下部進行溶蝕,分割成松球狀石筍,最後,頂部的水又使葉片加快生長,形成瓣狀石筍,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可見它的形成是多麼的艱難。」

    陸芳洲也說:「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在銀杏樹鵝管的下方有兩株倒塌的花瓣狀石筍,銀杏樹就在倒塌的石筍上生長起來了,因此,我們可以稱它為『傳代樹』,由此可見,大自然的新陳代謝真是永無止盡啊。」

    而另一位動物學家侯鏡如則盛讚道:「把銀雨樹稱為國寶還不夠,應稱之為地球之寶,無價之寶。」

    而散漫矗立在鵝管旁邊外一圈,圍成各封閉半封空間的是數量龐大的巨型石筍石柱,百十根石柱像塔一般呈現出晶瑩剔透的塔色,或踞或立,或直或曲,恍如一個個金甲天神。

    一群石柱分隔的廳堂其間,遍佈各種石筍、石柱、石帷,形態各異,參差錯落,如同跳動的音符,匯成節奏的海洋。

    「每個石柱上面間距不等地開著月奶石形成的石蓮花,由幾百片石鐘乳組成的高60至100米,長18米的石幔,它的生長年份起碼也得超過三千萬年。」陸芳洲解釋道。

    「那可真是古老神秘而漫長的歲月啊!」特戰隊隊員感歎道。

    「說它漫長,只能相對於我們人類出現的短暫活動歷史而言,相比起宇宙地球四、五十億年的形成史來說,那僅僅是短暫的一瞬!」

    大家放眼望去,每個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自然景觀,也都是玲瓏剔透、花彩多姿、類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滯水沉積而成的高大潔白的石筍、石竹、石鐘乳、石幔、石瀑布、邊槽、石壩、石梯田等。

    也有滲透水、飛濺水、毛細水沉積形成的眾多石花,石枝、捲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並有晶瑩的鵝管、珍珠寶塔、采光壁等,還有數量眾多的五彩石旗和美麗的石盾,如眾星拱衛,好不華然。

    「好一個神奇的石花世界,猶如神仙洞府一般!」孟初寒由衷地讚道。

    「這裡會不會住著神仙?」有個戰士竟然好奇地問道。

    「這誰知道啊,即使有神仙住著,咱們這些凡人也看不到呀!」專家們也幽默地調侃道。

    「孟老,你說,這裡會不會有原始人類或其它動物們住過?」特戰隊隊長劉寒光問道。

    「何以見得?」

    「你看啦?先前咱們不是追蹤地鼠人,這才來到這兒的嗎?既然地鼠人在這裡出現,那有沒有可能這兒是某些原始人類曾經居住過的洞穴呢?」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作為這麼精美的一個石花洞窟,完全可以被遠古人類或其它動物當成遮風避雨之所,只不過我們今日只是匆匆一見,沒來得及發現任何蛛絲螞跡,留待以後作詳細考察時,相信會有重大發現的!」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kanshu.)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