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毒行天下

正文 序章 天逸寺 文 / 夢惜新月

    山風呼嘯,掠過那巍峨的天目山脈。引起一陣不知名的野獸狂嘯不止。天目山位於中原偏南的地域,背靠南方蠻夷之地,面對中原重鎮祁陽城,城旁是貫穿中原大陸的河川洪川。洪川兩岸氣候溫和,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十分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是以先民們在這裡定居發展,形成了富饒的中原地域。而洪川的發源地便是這雲霧繚繞的天目山脈。如果說洪川孕育了中原,那麼天目山則孕育了洪川。天目山連綿起伏,綿延百里,峰巒聳立,其中較高的幾座山峰直插雲霄。一年四季雲氣只能在半山腰處環繞不散,便有天氣晴朗的萬里無雲之日,也只能朦朦朧朧的看出山的輪廓。平日裡只見,白雲繚繞在山腰處,不能一窺廬山真面目。山中奇巖怪石,急湍瀑流美不勝收,更有奇珍異獸,天材地寶數不勝數。

    天目山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先天環境使它成為了許多修真人士的棲身之所,而又有許多自知無法參透天地造化的大能之人在自己壽元無多時便想開宗立派,使自己的道法不至於斷了傳承,也為了能夠在這滾滾如流的歷史潮流中留下些足跡。於是千餘年前在天目山掀起了修真界的血雨腥風,甚至一眾魔修也妄圖染指,經過一番龍爭虎鬥,最後神僧普逸以無上心法化作彌陀金身力退各路強敵得以在這裡建宗立派。

    普逸神僧取天目山的「天」字,與自己俗名蕭逸中的一個「逸」字,建立了佛寺——天逸寺。此後普逸廣收門人,講經誦道渡化世人,相安無事轉眼已是百年,天逸寺在普逸的弘揚下蒸蒸日上,在修真界已是小有名氣。忽然一日,烏雲遮住了太陽,壓向天目山,萬籟俱靜,山中群獸彷彿知道要有大事發生,全部躲在巢穴中瑟縮著。天逸寺的僧人全都聚在寺廟的前堂跪拜在佛祖前低聲誦讀著經書,聲音低沉彷彿於門外呼嘯的山風連成一片,想!看^書」^網最快、千餘年的歲月洗禮,已然成為當世的正道領袖之一,其中僧眾每日誦經詠道,打坐參禪。雖不知寺中僧人將普逸神僧留下的修煉到何種境界。但數千年來不論修真界如何的動盪,甚至魔道大舉入侵,都沒有動搖天逸寺的根本,反將魔教逼退後又迅速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可見天逸寺僧人並不曾在修煉之路上懈怠,相反天逸寺各代方丈都是大智慧之人,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更加奇妙無窮,更接近於那傳說中的天道。而天逸寺也成了眾多修道之人心中嚮往的聖地,也是眾多凡人參拜之地。

    天下之大,難以丈量,便是這中原浩土都大的難以想像,其中奇山異脈就更非天目山一座,而與天目山相同的是,眾多奇山異脈也都被大大小小的宗門佔據著,其中又有兩座名聲不弱與天目山的名山——九仙山,崑崙山。其中九仙山顧名思義九仙山中最高的山峰有九座。九座山峰高聳入雲凡人抬頭望去根本無法判斷誰更高,上古先民認為這九座山其實直通九天之上,上面分別住著九個神仙,故名九仙山。一位姓葉的修仙大能來到這裡後驚覺此為仙山,便在這裡修仙悟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宗門——赤靈門,但在百年前此宗門便因內亂分裂成立九個中等門派,而門主一家更是下落不明。現在九仙山被九個中等門派各自佔據著,九個門派雖彼此之間相互爭鬥,但當有別的門派想要入駐九仙山,九個門派也會聯手迎敵。如此一來九個門派雖然沒有一個可以獨佔九仙山,重現當時赤靈門的風采。但九仙山也牢牢的掌握在了這九個門派手中。崑崙山被道家修真門派——玉華宗佔據,因為天逸寺僧人一貫不喜問世,所以玉華宗和赤靈門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正道領袖。玉華宗也想過要統一正道,但遭到眾多中小門派的反對,天逸寺和赤靈門更是直接施壓,無奈這才作罷,但近年來赤靈門內亂分裂,已經無法擔當正道領袖,而玉華宗門派興盛,天才輩出,隱隱有超過天逸寺的勢頭,誰也不能保證,玉華宗不再動一統正道的念頭。

    方今之世正邪兩立,仙魔並於世。正道雖有天逸寺,玉華宗和赤靈門三大門派但魔教已有玄血宗,萬毒門和恨天宗與之爭鋒。正魔兩道自上古時代爭鬥不休,雖說邪不壓正,但雙方爭鬥中皆無一方敗退,雙方便僵持了下來。中原極北之處便是魔教興起之地,其中大山大川亦是數不勝數,其中又以狐岐山最為聞名。而此山正是魔教—玄血宗的山門所在。但和正道相同的是雖然玄血宗為魔教領袖之一但卻無法統一魔教,因為不只是有其他不弱於它的魔教分支——萬毒門,恨天宗,而且大大小小的魔教宗門太過眾多。縱使想要一統也是一番手腳,而且還有正道各門各派虎視眈眈,因此便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我們的故事便是在這時開始的: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