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綁定幸福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刮目相看 文 / 金易土申

    第一百四十七章刮目相看

    華秀芬報到那天,萬素芹把她介紹給了全廠工人。工人們竊竊私議:「這個黃毛丫頭能幹出什麼大事,上不了幾個月班,就會主動離去,咱們拭目以待。」

    意想不到她第一天就下車間轉了起來。她來到一洗床旁,見操作工不在,她就不聲不響幹了起來。那位工人返回來見老闆助理幫他幹,他深受感動頗不好意思說:「我擅離職守,華助理,你不但沒批評我卻幫我干。」華秀芬通情達理說:「我知道你一定有急事才暫時離崗,我替代是應該的。」那位工人說「我內急,我誤工會補回來的。」華秀芬嫣然一笑說:「官急沒有屎急,這盡屬正常,不必自責。」那位工人心中熱乎乎的,對她刮目相看,拉近了二人的距離。

    她來到一車長桿的車床旁,大家都知道「車工怕車桿。」這句話反映出車削「細長桿」的難度。由於「細長軸」的特點和技術要求,在高速車削時,易產生振動、多稜、竹節、圓柱度變和彎曲諸缺陷,要想順利把它車好,的確技術性較強,那師傅不知是擺老資格還是欺新來的廠長助理是個涉世未深的姑娘,一竅不通,或許真的不懂,向華秀芬提出幾個急需解決的難題。華秀芬作講解,高速車削「細長軸」時應注意的問題——

    1、機床調整。車床主軸與尾座二中心線的連線與車床大導軌上下左右必須平行,允差應小於0.02mm。

    2、工件安裝。在安裝時,盡量不要產生過定位,用卡盤裝夾一端時,不要超過10mm。

    3、刀具。採用or=75°∼90°偏刀,注意副後角a′0≤4°∼6°,千萬不宜大。刀具安裝時,應略高於中心.

    4、跟刀架爪在安裝好後必須進行修整,修整的方法,可採用「研」、「鉸」、「鏜」等方法,使跟「刀架爪」與工件接觸的弧面r≥工件半徑,千萬不可小於工件半徑,以防止多稜產生。在跟「刀架爪」調整時,使「爪」與工件接觸即可,不要用力,以防竹節產生。「爪」與工件接觸處可塗少許潤滑油,減少「爪」與工件之間的摩擦力。

    5、輔助支承。工件的長徑比大於40時,應在車削的過程中,增設輔助支承,以防止工件振動或因離心力的作用,將工件甩彎。切削過程中注意頂尖的調整,以剛頂上工件為宜,不宜緊,並隨時進行調整,防止工件熱脹變形彎曲。

    一切準備就緒後,她就作操作,她開動車床,鋒利的車刀,割劃著金屬,發出「陣陣」尖銳的叫聲,摻雜在機器的轟鳴聲裡機器上的鋼鐵好像破了的磁帶一樣飛出來,飛舞著掉在地上,一卷卷的,有時候還冒著一些煙,就像剛剛燒退去的火焰……工人們都拍起手。

    那位工人心服口服不好意思說:「華助理,想不到你的技術比我還好。」華秀芬溫良恭儉讓伸出手握住對方的手說:「五相學習。」那位工人心悅誠服,只覺她漸漸高大起來。

    華秀芬又往前走,來到一車床旁聽著車床聲音有些不對,突地站住了,喊:停!並招手示意。車工馬上停了車,華秀芬馬上去搜索,發現車床的絲桿已損壞,於是馬上處置,把一場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華秀芬對技術員引導:「工人一般在工作時不會心掛二頭,旁觀者清,你們作技術工作的,應常常進車間巡視,聽車床的聲音,看運轉是否正常,應深入觀察工人們的操作情況,觀察工人的操作動作是否規範和正確,不規範不協調就要耐心指導,給予糾正,發現問題立即解決。」那位技術員聽著只覺心頭熱烘烘的。

    離下班還有一個小時,她來到一大車間,工人們正忙得不可開交,卻見一台機床正停著,操作工阿姨已在清潔車床。

    那位阿姨見來了新官,嚇得心卜通卜通直跳,心想今天一定要挨批評及扣獎金了。她不好意思正想再開動車床。華秀芬卻溫柔敦厚說:「阿姨,別幹了,你一定已經高標準超額完成任務了吧?」那位阿姨面孔紅撲撲問:「華助理,你怎麼知道?」華秀芬嫣然一笑說:「我也當過操作工,你如果質量不好,不超額完成任務,你是決計不會早停車等下班的。」旁邊的一位技術員說:「對,她一直是高質量超額完成任務的。」於是華秀芬就招呼大家全部停車,圍到早停車的那位阿姨周圍,看她操作表現。只見阿姨駕輕就熟操作機器,手腳靈活地幹活,全身輕鬆如蜻蜓盤旋。工人不停地點頭,並搬起成品端詳了又端詳,真是既快又好,嘖嘖稱奇。

    華秀芬說:「你們忙得大汗淋漓,精神可嘉,可你們看阿姨,年齡最大,速度最快,卻沒有出汗,就像蜻蜓盤旋一身輕。」大家要阿姨介紹經驗,阿姨不善言辭,只舉了一個例子——

    鄉下插秧有人插得如木匠彈線,況且速度特快,有人卻插秧如蛇游水,況且特慢,為什麼速度、質量懸殊?因為插秧工序多,質量要求高,得全身靈巧配合,稍有不足,就得影響全局。操作工也得相當一部分手工配合,這也與插秧一樣,手急眼快,全身靈巧,才能輕鬆自如,既快又好,反之哪一環不足就得減速。工人們齊鼓掌。

    找不足,大練環環熟練基本功,車間搞得紅紅火火,大大加快了進度。早停工的阿姨更加發揮了自己手腳利索的特長,刷新了紀錄。華秀芬總結出了經驗,手急眼快,全身靈巧操作法在全公司推廣。生產轟轟烈烈,定額翻番。那位阿姨成了先進典型。

    華秀芬發現,廠裡的工人很多只有初中水平,理論基礎差,工作憑經驗。所有的計量單位還使用拼音標記,不使用國際法定計量標識。計量單位掌握不好,就無法認識新的圖紙,自動裝置也操作不好。發現這個情況後,她及時向萬素芹及她丈夫匯報,並提出了開辦免費培訓班的設想。

    出乎意外,二位老人哈哈笑說:「我們就是覺著力不從心,才招你來,你放心大膽干吧,我們作你的堅強後盾。」

    說幹就幹,華秀芬在廠子裡辦起了工人基礎理論免費培訓班,讓工人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學習。她除了自己當老師外,還到自己的老單位請博士生來上課。深受歡迎,職工求知慾強,都自發的參加學習培訓。

    培訓班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畢業生」,令工人們對她刮目相看,刮目相待,她深受工人們的愛戴尊敬,也讓生產效率上了一個新台階。

    本文來自小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