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唐神相

正文 第十二章 茫然無計彷徨 (1) 文 / 銥星876

    1

    卻說六月十五日那一天,李亨在馬嵬驛,被馬嵬驛的父老鄉親,盛情地挽留了下來。

    到了傍晚時分,傾盆大雨就從天而降,開始一直下個不停,李亨憂慮萬分。

    李亨雖已下定決心,要留下來堅守和抵抗叛軍,但卻又彷徨無計。李亨也不能夠確定,自己的隊伍,究竟應該向何處去暫避安身才好。

    見大雨滂沱,李亨當即下令道:

    「諸位將士,如今大雨傾盆,道路泥濘,行軍不便,請諸位將士,立即停止前進。

    大家都到馬嵬驛附近的村莊中,去尋找民房避雨住宿。住下以後,各自到百姓的家裡,去尋找食物和飲水。不得擾民,亂我法紀!」

    諸將得令,立即率領各自的部下,尋找房屋駐紮,佈置警戒。

    李亨把自己的總部,安排在了一個李姓財主馬嵬驛士紳李謙的大院裡,張良娣等眷屬們,安排在了內宅裡。

    李家的莊園,坐落在一個小山腳下,背山靠水,環境非常清幽隱秘。一條小路,通到山上,給人十分安全的感受,李亨見後,十分滿意。

    馬嵬驛士紳李謙,已經七十多歲,鬚髮皆白,但卻精神奕奕,十分健談好客。

    士紳李謙見太子一行,光臨李家大院,登時感到蓬蓽生輝,榮耀之至,立即熱情地招待接應,安置太子眷屬。

    李亨十分感激,不停地道謝。

    等大家安頓好以後,李亨下令,召集禁軍將領武威將軍陳立和,武衛將軍張秋志,武衛將軍張志軒,廣平王,建寧王和李靜忠等人前來,召開緊急的軍事會議。

    大家聚在這一處簡陋的民房大院裡,烤著衣物,喝著熱水,等待著會議開始。

    2

    天黑了,李亨的長子廣平王李俶,見眾將已經到齊,就急忙對父親說道:

    「殿下,諸將已經到齊,請殿下指示!」

    李亨看了看眾將,心情複雜,見諸將都在認真傾聽,李亨稍稍放心。

    他稍息一下,然後以沉重的心情說道:

    「諸君,如今叛賊猖狂,局勢難測,本太子的心裡,非常憂慮。

    諸君都十分清楚,我們這支隊伍,本太子率領的這兩千禁軍將士,根本就不是安祿山叛賊的對手。

    我們的這兩千禁軍將士,要想與實力強大的叛賊將領孫孝哲、崔乾祐所統率的,數十萬燕軍大軍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

    我們的這支隊伍,就是要想自保,也是困難萬分啊!

    所以,本太子以為,我們當前最迫切的任務,一是想盡千方百計,去努力地擴充,壯大自己隊伍的實力,二是尋找一個落腳之處。

    諸君見多識廣,足智多謀,可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幫助本太子度過危機?」李亨對諸將講道。

    聽了太子的話語,諸將卻沒有多少反應,大家猶豫不決,也不知道究竟應該到何處落腳。

    廣平王李俶有些著急,他突然站起來,催促諸將說道:「各位將軍,殿下憂慮的很對。

    如今天色漸晚,皇上一行,已經漸漸遠去,而大雨又開始下個不停。

    安祿山叛賊的動向不明,此地不可久留。我們必須首先尋找一個前進的目的地,一個安身之所,早作打算才是。

    如果我們這樣漫無目的地四處亂竄,必然是死路一條,落入叛賊的魔掌。

    請問諸位將軍,你們大家,可有什麼好的打算和建議,能夠給殿下提出呢?我們到底應該向何處進發呢?事情緊急,請諸君不吝賜教。」

    大家面面相覷,束手無策,一個個沉默開來。許久,太子和廣平王李俶,都沒有聽到回音。

    等了一會,建寧王李倓,似乎靈光乍現,計上心來。他突然站了起來,大聲地向父親建議道:

    「太子殿下,大哥著急的很有道理!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兒臣有個意見,不知可行?

    殿下啊,堅守潼關的二十萬部眾,主要是河西,隴右兩戰區的人馬。

    自從桃林兵敗,潼關守軍被安祿山叛賊的手下將領崔乾祐的大軍擊潰以後,兩戰區的殘餘部眾,有很多人向叛賊崔乾祐投降。

    而河西,隴右兩戰區,留守各自戰區總部的官軍將士,他們的父兄子弟,很多都投順了叛賊崔乾祐,留在了叛賊營裡。

    如果我們貿然前往河西,隴右兩戰區避難,兒臣恐怕他們河西,隴右兩鎮的人心不穩,可能會發生難以預測的變化。

    兒臣私下以為,我們萬萬不可重涉險地。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到河西,隴右兩戰區去暫避。

    那麼到了現在,我們就只剩下一條路好走了,那就是立即到朔方戰區去暫避,召喚和等待全國各地的勤王大軍。

    兒臣記得,殿下您從前曾經擔任朔方戰區節度大使時,每逢春節,朔方戰區的文武官員,都會呈遞名單,向殿下拜年。

    那時,殿下常常叫兒臣負責接待的事宜,兒臣至今還約略記得,殿下的那些朔方部下們的姓名。

    朔方戰區的行軍司馬裴冕,是世家之後,一向忠貞可靠,兒臣聽說那裡,正由裴冕在主持大局。

    朔方戰區不僅離我們的距離最近,而且那裡人飽馬肥,將士們忠誠可靠,有利於我們積蓄力量,東山再起。

    兒臣以為,我們不如先去投奔朔方戰區,等到站穩我們的足跟以後,我們再商議討賊大事。

    安祿山盜賊鼠目寸光,只滿足於已有的成果,並沒有什麼深謀遠慮。

    兒臣已經從探子那兒得知,叛軍攻破潼關以後,一群盜賊匪徒,正忙著在長安等處,四處搶劫擄掠,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拓展地盤,奪取土地,也沒有時間來追趕我們。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兒臣建議,我們不如利用叛賊,忙於搶劫擄掠,沒有時間追趕我們的這個空擋,先行前去搜羅潼關之戰的敗軍,彙集我們的有生力量。

    然後,我們再集結隊伍,前往朔方戰區暫避。

    等到我們的力量強大以後,我們再慢慢妥善地計劃,我們的大軍,如何討伐安祿山叛賊的問題。

    兒臣以為,這是上等策略。」

    廣平王李俶,以及掌閒廄李靜忠等人,都非常贊同建寧王提出的戰略。諸將也沒有意見。

    「好極了!」大家一致贊成,「建寧王所見極為高明,就照此辦理最好。」

    太子李亨立即拍板決定道:

    「既然諸君沒有異議,就這樣決定。

    幾天幾夜,我們都沒有睡上一個好覺,吃上一頓好飯。今晚老天助我,馬嵬驛的鄉親們熱情,我們正好趁著暴雨,好好地休息一晚,吃上一頓。

    諸位將軍,請安頓好各自的部下和隨軍的眷屬,約束好他們。吃完飯後,命令他們準備好明天行軍所需的軍糧食草以後,才能夠休息。

    明天早上,我們就率領我們的兩千禁衛軍人馬,先向長安附近挺進,沿路招兵買馬,召集潼關的散兵。

    一方面,我們可以到探聽盜賊的虛實;另一方面,可以搜羅我們急需的潼關殘軍。

    任務完成以後以後,我們再從奉天(陝西乾縣)北上,前往朔方戰區。

    武威將軍陳將軍,麻煩你派出幾個有經驗的士卒,天亮以後,攜帶本太子的秘密書信,前往嵩山等地,尋找、邀請李先生等人,前往本太子的駐地,輔佐本太子。」

    計議已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