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唐神相

正文 第五章 痛析亂因 反躬自省(1) 文 / 銥星876

    3

    太子李亨心裡卻不認同父皇這些看法和作為。

    此時,太子李亨在馬嵬驛驛站的另一邊的房間裡,也輾轉難眠,心緒難平。

    「近段時間以來,局勢變幻莫測,以致最終釀成了如今不可收拾的危局,都與父皇一意孤行,不聽從臣兒與大臣們的建議有關啊!

    父皇對安祿山反叛形勢的錯誤分析與估計,對平叛形勢的錯誤判斷,聽信國舅的讒言,無端猜忌哥舒翰,一再的失誤,才最終釀成了潼關兵敗,造成如今不可收拾的危局啊!

    可是,父皇是否已經反省到朝政的失誤呢?

    早些時,父皇曾經下詔,打算讓臣兒這個太子,這個有名無實的帝國儲君,去監督國政,而由父皇親自率領討伐大軍,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前去御駕親征安祿山。

    可惜,父皇再也沒有當年的決斷了。父皇既沒有年青時的勇氣,也沒有了年青時的銳氣了!

    最終,父皇卻被貴妃姐妹的一陣哀求、哭泣聲,打亂了陣腳,把討伐賊人的重要國策擱置了。

    父皇猜忌臣兒,一直都以為,只有貴妃兄妹,對陛下才忠心耿耿。

    父皇認為,貴妃兄妹阻止他御駕親征,是一心為陛下這個皇帝著想,一心考慮到皇帝的安危,對陛下這個皇帝,是一片丹心!

    如今,經歷這麼多的大事以後,父皇能夠清醒,能夠漸漸清楚地認識到,貴妃兄妹的意圖嗎?

    父皇啊,父皇,不是臣兒搬弄是非,顛倒黑白,你其實只是貴妃兄妹,謀求和保持榮華富貴的一枚棋子啊!

    父皇啊,父皇,你知道這點嗎?

    父皇啊,你可知道,為什麼潼關會突然失守嗎?

    都是陛下猜忌將領,慢待士卒的顢頇舉動,傷了將士們的心啊!

    父皇啊,父皇,你可知道,朝廷的舉措,將士們寒心,讓將領們憂心啊!

    各級部門官員的貪腐,邊令誠等奸宦,對領軍統帥和將領們的敲詐勒索,更加讓全軍官兵,憤怒怨恨,最終使士氣低落,軍無戰心。

    將士們見賊生畏,沒有了從前的勇氣與膽略。

    不僅如此,父皇你後來,還一心聽從國舅的讒言和密報,強令潼關守將哥舒翰大帥,立即率軍,向叛賊崔乾祐發動攻擊。

    父皇啊,父皇,你一向英明,深明韜略,難道你不知道,國舅與潼關守將哥舒翰將軍固有的矛盾,以及國舅挾私報復的事實,會影響平叛大事嗎?

    ]看書。網最快『痛啊!

    就是奸佞誤國,才最終造成了大唐君臣,拋棄國都,拋棄社稷,拋棄祖宗墳墓,倉皇西逃的危局啊!

    父皇啊,父皇,你今天意識到了這些嗎?

    唉,我們大唐帝國的命運,究竟會怎樣呢?難道老天爺,真要滅亡我們大唐帝國,讓叛賊興起嗎?」李亨似乎在面對面地與父皇談著話。

    李亨可能沒有想到,父皇此刻,也和他一樣,是思緒萬千,難以入睡。

    想起潼關失利的件件往事,李隆基是越想越痛心,越想來越後悔。

    李隆基的眼前,又浮現出了六月十三日那天白天,那一幕難忘的情形。

    六月十三日那天早上,李隆基的御駕一行,順利地抵達了咸陽的望賢宮。咸陽的望賢宮,距離京師長安,大約二十公里。

    李隆基滿心希望的,咸陽郡守,咸陽縣令,盛大歡迎的場面,並沒有出現。

    咸陽郡守,咸陽縣令等官員,皆棄職潛逃,不見了蹤影。

    李隆基的侍從宦臣,前去傳旨,召喚咸陽的地方官吏,前來接駕。居然沒有一個人出面,響應皇帝的旨意。

    聽見高力士的匯報以後,李隆基怒恨交加,禁不住大聲地責罵起來:

    「一群卑鄙無恥的東西!你們怎麼敢擅離職守呢?朕真是瞎了眼了!

    你們這些享受朝廷俸祿的傢伙,一個個可都是朕一心厚待的人啊!

    你們可都是年年享受著朝廷的厚祿,享受著朝廷無數恩賜的人啊!

    在這危急的關頭,在這國難當頭的緊迫時刻,你們為什麼,個個都像安祿山叛賊一樣,忘恩負義呢?

    你們為什麼要棄職潛逃,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想到履行自己的責任,堅守自己的崗位呢?」

    「陛下,不要生氣,聽見賊聲,就棄職潛逃,乃是這些人求生的本能。

    他們逃了,陛下生氣也是無用,不如樂觀對待,等待他們悔悟之時。

    此時國事維艱,正是用人之際,如果他們依然不改悔,陛下再嚴厲懲罰他們為是。」高力士勸慰道。

    「愛卿所言有理。朕只是有些憤憤不平。唉!」李隆基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

    「愛卿啊,到了此時,朕才隱隱地意識到,大唐帝國大廈的根基,支撐大唐帝國的官僚系統,其實早就已經出現問題了啊!只是朕一時糊塗,沒有意識到這一嚴峻的問題。

    想起這個問題,朕是多麼懊悔啊!

    朕其實早就應該明白,官吏們的貪鄙**,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有利就奪,無利則躲,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能恪盡職守,才是帝國出現危機的主因啊!」

    「陛下英明,所見極是。陛下就不要自責了,都是那些臣僚們,不瞭解陛下的心意啊!」

    「安祿山啊,安祿山,你這個蠻夷狗賊,朕待你一向不薄,你為什麼要反叛朕呢?」

    朝廷厚待安祿山的種種往事,一下子湧現在了李隆基的心裡。

    李隆基的心情越發煩躁與氣惱。他怒火中燒,不住地破口大罵起來:

    「安祿山啊,安祿山,你這蠻夷狗賊,幾十年來,朕一向對你寵信備至,何嘗虧待過你啊!你為什麼要犯上作亂呢?」

    想起安祿山的種種卑鄙行徑,李隆基的悔恨與憤怒的情緒,越發不能自制了。

    高力士默默地躲在旁邊,聽著皇帝像山野鄙人一樣,辱罵著安祿山,並不時地附和著罵上幾句:

    「安祿山狗賊,你真是沒有一點人性啊!你所有的榮華富貴,高官爵位,都是來自於朕的賜予啊!

    可是你,為什麼卻豬狗不如,背信棄義如此呢!你的無恥悖逆之心,真是令人髮指啊!

    難道真是人們所說的,蠻夷小丑,狼子野心嗎?

    你從一個蠻夷小卒,被朕提拔到了節度使高位。朕待你如子,甚至超過了朕的孩子。

    為什麼你這個狗賊,卻依然要與朕作對,反叛朕呢?難道真是勃勃野心,迷惑了你的心智了嗎?

    你讓朕七十高齡,卻要為你顛沛流離,御駕西幸。

    想起往事,朕為自己沒有見人之明,是多麼地後悔啊!」

    回想種種不堪回首的往事,剖析自己在處理安祿山問題上的種種失誤的舉措,李隆基內心的愧悔,越發地強烈。

    李隆基對安祿山的忘恩負義和背信棄義,簡直恨入了骨髓。

    李隆基不時憤怒地揮動著他的手臂,大聲地怒罵,似乎是想用手緊緊地揪住安祿山,撕個粉碎。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