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量行 文 / 我當之神
興奮過,迷茫過,苦悶過……也想過過要放棄,也想到過宏圖偉志,然而,腳下的路,依然在延伸,我也將繼續為了人生之路而奔走,或許風雨兼程,誰讓我選擇了遠方。把這些收集起來,曾經,他們都帶給我些許的體會。未來的某一天,或者不再寫作了,或者……回頭,至少能看到往昔……
我看散文創作的量與質
文/周振華
充滿辯證法的事物,總引人不盡地揣摩與思量。散文創作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在未達到一定的量之前,休想談質。就算是有了一定的量,以至達到了相當的量,如果屬主觀認證的範疇,也只能說是自我感覺良好,由量向質的轉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所有藝術行當,都要經過反覆打磨的程序,需要艱苦細緻一絲不苟地打磨,需要忘我投入全神貫注地打磨,散文的打磨當然也需要這樣的精神,甚至更加超越,因為我們刻畫的是文字藝術。打個比喻,一個駕車走過一千公里的人,非要和駕車走過十萬公里百萬公里的人比經驗、比技術、比瀟灑,比老練,那是比不得的。在散文創作上如果一味地想當然,抄近路,取捷徑,很可能欲速則不達。初學者被打回來的大量退稿或稿件石沉大海的情況(眼下大多不退稿)或許說明這一點。
怎麼理解散文創作的量呢?根據我個人這些年的寫作經驗和做編輯的經驗,我認為至少應包括三個方面的量:一是總量;二是創作量;三是有效量。「總量」是個廣義概念,包括創作之前,創作之後的「量」。這一前一後的「量」合為一個創作的總量,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幫襯,缺了哪塊的量,都不是完整的量,都會影響向質轉化的速度與進程。創作之前的量主要包括作者的閱歷、經歷、知識、悟性、天賦等要素以及素材的準備量,生活的積累量,修煉的時間量。這些量具備後,才夠開始創作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