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刑警1985

正文 第1章 序言與簡介 文 / 胡焱東

    2002年底的某一天,我突然感覺人老了,心想不定那天早晨就沒有醒過來,於是,我就想還是要在死之前寫出一部書來還我少年時的一個願。於是,我將從前寫的中篇小說《保險櫃被竊之謎》《毛全才之死》《紅楓奇案》合三為一進行改寫為一個長篇,更名為《警察第三梯隊》,兩個月後,約10萬多字的一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算是寫出來了。當時我很有成就感,於是就即興寫了一首詩:

    少小成名少,老成仁又是暮秋葉兒黃與落,行將就木。四五十歲人無建樹,再怎麼努力過,怎麼看又似是把歲月蹉跎,心底難過。這麼過是過,那麼活是活,人的一生追求輝煌,那怕曇花一現,也強過一生一世默默無聞地活著。實際上人生在世,心底只要有目標,一直堅持拚搏,過去了歲月都不算白活與白過。

    2005年網絡文學的發展已具成熟期,我也跟風弄了一個博客,就在博客上寫小說。在一面寫小說時我又把《警察第三梯隊》發在天涯上。後來又發在新浪百樣文學版上,可一個月過去了,點擊率才一萬三千多一點,這說明讀我小說的人好少好少,我很失望。再後來我發現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至少我還有期待。

    又後來,有網友說總感到我的這部《警察第三梯隊》沒有寫完,於是,我就不斷地加寫,幾易其稿,10萬字變成20萬字再變成30多萬字。直到2013年六月我的這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36萬字的更名為《刑警》才得已完成。

    這部寫刑警的長篇小說前後花了我10多年的時光與心血。有網友說,我這部書是寫得不錯,可我永遠也成不了作家。因為,如果是換他寫,最多半年就可以了。人和人是有區別的,我寫這部小說時既有對文學的熱愛又有對文學的一顆敬畏之心。

    在這部長篇小說裡,寫刑警時,我曾在幾個主人翁身上挖掘愛情的真諦,結果發現,要真講愛情,也不容易,因為愛情回歸到社會與經濟基礎相接軌時,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情了。寫著寫著,有時竟然淚水濕了我的眼睛。我寫的故事主人翁之一的雲霧庵,是從鄉村走出來的一位年輕警察,他懷揣著要做個正直人而又要有所作為的理想,溶入到這個大都市,結果總是「進步」不了。另一個主人翁是吳大豪,他出生於工人家庭,生長於城市的一個年輕警察,懷揣著一個要當更大的官兒的目標,投入這個城市公安機關的刑偵部門。他工作上拚搏,奮鬥;對上面巴結,討好,甚至謅媚;對於不公正的待遇,委曲求全;妄圖實現自己當更大官兒的目標。可在現實中要實現自己理想的目標,只能是叫他等待。豈知這等待,比等一個孩子到老死還難。於是,他迷茫,苦惱,甚至痛苦,可還得努力工作。另外一個是小說故事中期出現的一個主人翁叫王長增,他是一個犯了婚外情過錯受了處分的警察。當他的人生處於低谷時調入重案隊。他用他自己的人生哲學處世為人,終使他走出困境。至於女主人翁們,就不一一說了。她們會隨著故事展開而介紹出來。總之,他〈她〉們的愛情,情人,妻子,丈夫,在開放經濟大潮的衝擊下,逐漸顯現出他們的不同的人生態度與觀念。當官為什麼,人活著為什麼?

    本

    ,有些故事,看起來是寫案件的,其實不是,我只是通過寫案子,去挖掘關於「人性」的東西。在這部小說裡,有的警察,我是作為「邊緣警察」來寫的,他們有些辦案的手段,從「法」的角度看不行,但從「理」看,又是行的。我就是通過寫案件來挖掘關於人性的東西。文學不是說是「人學」嗎?,關於寫人物性格,寫「人性」的作品,總還是受歡迎的,儘管這幾年來,受美國《魔戒》的影響,如今,玄幻,穿越,重生之類充斥文壇與鋪張網絡。從來文章千古事,惟有一個情字叫人傷,叫人共鳴,叫人悠

    看書/)網網游*仕途的陞遷。幾個主人翁從探長升到副大隊長、到大隊長、再到副支隊長,客觀地反映了一九八五,八六年代那個時期上下級之間,人和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等等。

    三,情感,年輕刑警的情感糾葛。刑警作為人的載體,既然就在煙火紅塵中,也就必然要演繹出如同常人一般愛情的情感故事來。我寫這《刑警》時,曾試圖在幾個主人翁身上挖掘愛情的真諦,結果發現,要真講愛情,也不容易,因為愛情回歸到社會,與經濟基礎相接軌時,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情了。寫著寫著,有時竟然淚水濕了我的眼睛。

    總之,我是用這三個相互聯繫著的、密不可分的脈絡或者說是主線,將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代〈註:重文憑,昨天還是一個科員,次日就當上了副局長〉那個比較特殊時期的青年男女的人生觀、世界觀,愛情觀和價值觀,有血有肉地在這《刑警》一書中展現開來。

    四,其實我最想要說的是,寫此《刑警》,我一改從前寫警察故事的藍本,以不同的視角,從不同的角度,以人為本,著力描寫了江南某市刑偵支隊吳大豪,雲霧庵,任婭婭,韋蓮娜,商君,王長增等基層刑警的工作與愛情。現將幾個主角人物作一個簡介:

    1,雲霧庵,是從鄉村走出來的一位年輕警察,他懷揣著要做個正直人而又要有所作為的理想,溶入到這個大都市,結果總是「進步」不了。雲霧庵,這是個有些另類的刑警,他有著聰明的頭腦,卻玩世不恭,他用自己的智慧偵破了一個又一個案子,自己卻不貪功,還屢犯小錯。這是個被我賦予了色彩的人見人愛的警官,在他的身邊,圍繞著幾個追求他的、和他有著各種說不清的關係的女人,小人物的情感歷程,成就了這本書的另一亮點

    2,吳大豪,他出生於工人家庭,生長於城市的一個年輕警察,懷揣著一個要當更大的官兒的目標,投入這個城市公安機關的刑偵部門。他工作上拚搏,奮鬥;對上交往方面巴結,討好,甚至謅媚;對於不公正的待遇,委曲求全;妄圖實現自己當更大官兒的目標。可在現實中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目標,只能是叫他等待,豈知這等待,比等一個孩子到老死還難。於是,迷茫,苦惱,甚至痛苦,可還得努力工作。總之,吳大豪是個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幹警,從副大隊長到副支隊長,每一步都讓他費盡心思,舉步維艱,不得不忍受、不得不等待,生活中充滿了無奈,然而卻又充滿了機遇與希望。我在這個人物身上將機關仕途的更迭、辦公室裡面的勾心鬥角、權力場的角逐演繹了一番、當然,談不上淋漓盡致。

    3,另外一個是故事中期出現的一個主人翁叫王長增,他是一個犯了婚外情過錯受了處分的警察〈受處分之前系派出所副所長〉。當他的人生處於低谷時,調入重案隊。他用他自己的人生哲學處世為人,終使他走出困境。

    4,任婭婭,系吳大豪的女友,市人事局長的女兒,讀過電大,人長得漂亮,能歌善舞,還「雪萊」「舒婷」……

    任婭婭讀過電大,有一個電大文憑,這是那個年代的烙印,現在的八零九零後大概已經沒有這個概念了!雪萊、拜倫、普希金、泰戈爾等等都是那時候的青年人的偶像;舒婷、顧城、北島、席慕容這些詩人也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他們都裝在中學生的書包裡,都印刻在懵懂少年的心田里。那是個用十四行詩來裝點心靈的時代,現在,還有人知道或者用心去讀「十四行詩」嗎?

    5,至於其她女主人翁們,我就不一一說了。她們會隨著故事展開而介紹出來。總之,書中幾十個人物,他〈她〉們的愛情,情人,妻子,丈夫,在開放經濟大潮的衝擊下,逐漸顯現出他們的不同的人生態度與觀念。當官為什麼,人活著為什麼?

    最後要說的是,本小說《刑警》,有些故事,看起來是寫案件的,其實不是,我只是通過寫案子,去挖掘關於「人性」的東西。在這《刑警》裡,有的警察,我是作為「邊緣警察」來寫的,他們有些辦案的手段,從「法」的角度看不行,但從「理」看,又是行的。我就是通過寫案件來挖掘關於人性的東西。文學不是說是「人學」嗎?,寫人物「性格」,寫「人性」的作品,總還是受歡迎的,儘管是受了美國《魔戒》的影響,如今,玄幻,穿越之類充斥文壇與鋪張網絡。從來文章千古事,惟有一個情字叫人傷,叫人共鳴,叫人悠長。

    一個叫蛋炒飯的網友在書評中說:「作者並非為了案子而寫案子,這本書也絕不是一本偵破文學。其實我直到看完了甚至都不覺得作者是在寫警察、寫刑警。作者只是通過這樣的載體,在表達他想要表達的意境,作者寫的是人性。寫人性的善惡美醜,寫人性的世態炎涼,而這些則成為了貫穿全書的主線,成為的這本書的靈魂。

    「作者巧妙地將他所要介紹出場的兩位主人公(寫這個評的時候,只看到兩位主人公的出場,後來知道還有一位,當時我還沒有讀到),穿插在一個接一個沒完沒了的案子中,逐漸將人物的特點個性豐滿起來、鮮活起來,讓讀者感到這就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普通人,那麼的呼之欲出,那麼的伸手可觸。

    「也許這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一種意境吧,我試圖去讀懂他,但是,我卻只能理解這麼一點點。大半個世紀的生活底蘊的厚積薄發,不是我這樣的學識淺薄的後生所能夠參透的。最後要說的是,這不是一本一般意義上的網文,這本書更加屬於傳統的實體文學,儘管作者在極力賦予它一些網文的元素,但是我想要說,胡焱東作者,你就保持它的生活原味吧,讀這本書,會讓我們去觸摸人性的本色,去思考『為什麼活著』這樣的永恆的主題。一位哲人說得好:我索求我得不到的,我得到我不索求的。也許這就是生活給我們的答案吧。

    坐在樓下的大排檔,一壺老酒,一碟五香豆,和好友聊著過去的歲月,品味著煙火紅塵中的風流往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耳畔傳來葉倩文的經典老歌:紅塵滾滾癡癡情深聚散終有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夢裡有你追隨,我用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

    蛋炒飯最後說:「好了,這本書作者還在寫著,我也還在讀著,類似讀後感一樣不知深淺地寫下這些青澀的文字,算不上書評,聊且當作與作者的交流吧。」

    最後作者我要說的是:若感書荒唐,但求莫思量。真有較真者,端誤汝時光。文章千古事,難過是情傷。偶有一段情,於是著書上!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