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臨安3 文 / 谷風
3.
又過了一些時日,那老婦的眼疾漸漸痊癒了。這天趙大郎又捕捉了十餘尾上好的金色大鯉魚,笑瞇瞇地來找辛無病,趙大郎對辛無病道:「辛兄弟,你們兄妹真是神仙下凡,給我們夫妻帶來了好財運,老母的眼疾也治得好了,這幾日手氣也特別旺,捕捉得好鯉魚,肯定能賣個上好的價錢。」
趙大郎喜滋滋地又道:「我和娘子商議,說什麼也要感謝辛兄弟一番,明日正好逢集,我們想請辛兄弟兄妹到集市上,去扯幾尺布來,眼看天就慢慢冷了,我家娘子做得好針線活,就為辛兄弟兄妹二人添件冬衣,不知辛兄弟意下如何?」
辛無病笑道:「趙大哥客氣,在下兄妹二人在此勞煩趙大哥一家,好吃好喝,心中早就過意不去了。趙大哥手頭並不寬綽,怎好再讓趙大哥破費,趙大哥還是做正事要緊,此事休要再提。」趙大郎好說歹說,辛無病終是不肯。
安芷馨見辛無病極力推辭,在旁道:「無病哥哥,趙大哥也是好意,你就應承了吧。」
安芷馨倒不是貪圖小便宜,只是眼看冬天就要到了,辛無病身上還是夏天花如雪給他買的那套,經過這些時日顛沛,已經破爛不堪了。她早就憂心這個冬天怎麼過,如今見趙大郎主動提出為他們添置衣物,如何不歡喜。
辛無病本來就很聽安芷馨的話,見安芷馨如此說,看她的幾件衣服也是夏天的,她身體比自己柔弱得多,早就該添置衣物了,就道:「趙大哥執意如此,小弟就卻之不恭了,在下就多謝趙大哥了。」
趙大郎眉開眼笑道:「兄弟,這就對了,在趙大哥這裡你還客氣個啥,要是兄弟不嫌棄的話,這裡就是兄弟你的家。」辛無病見趙大郎語氣至誠,心裡很是感動。
第二日起來,四個人高高興興地收拾打扮了一番,趙大郎夫妻抬了魚,留下老母守船,領著辛無病兄妹一起向集市走去。
這集市是湖邊小鎮,名喚響溪。離湖邊不近,四人緊趕慢趕早飯時才到,四人來到鎮上,魏青見那響溪鎮和桃源又不相同,鎮子是那種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四通八達的水網遍佈,小橋、流水、柳樹、烏篷船、古鎮交相輝映,讓人頗感心曠神怡。
只是那小鎮上的人比桃源的人顯得要貧窮很多,到處都是沿街乞討的丐兒,辛無病心裡不禁有無限的感慨,要不是遇到好心的趙大郎夫妻,自己和蕊兒的命運也不知怎樣,多半也和這些乞丐差不多,趙大哥一家真是扶危救困的好人。
四人來到魚市就被一群魚販子給圍了起來,看來趙大郎在魚市聲譽極好,他的魚很受這些魚販子的看好,兩三下就把魚賣出去了。
那魚販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頭上挽了一個髮髻,背上背了一個斗篷,腳上穿了一雙草鞋,粗胳膊大手一看就是一個鄉下的苦力人。
販子邊秤魚邊道:「大郎,你
看書網,;仙俠/事後,一定回來陪大哥大嫂。」
趙大郎驚道:「辛兄弟,你到底有什麼事要辦?大哥能不能幫上兄弟你。」
那柳大嫂白了一眼丈夫道:「辛兄弟說有事自然有事,你干莫非要問得那麼清楚。」
辛無病道:「大嫂莫怪,趙大哥也是好心。」趙大郎一笑道:「還是辛兄弟知道我。」
卻說四人賣了魚,又去店舖裡扯了布。方才到店裡來吃飯,趙大郎要感激辛無病為老母醫眼之功,盡點了些大酒大肉,辛無病如何肯依。只是要了幾個饅頭和粥飯。
趙大郎想不到辛無病如此懂事,對這孩子頓時產生了敬畏之心,覺得這孩子一身正氣,頗有俠士風範,少不了唏噓感歎一番,頗覺相見恨晚。
四人正吃著飯,就見四個打扮怪異的人走進店子中來,安芷馨臉色陡變把頭一低,讓過了那四個人,辛無病情知又異,但對四人均不識。
四人進入店中,要了一些酒肉,眼睛賊溜溜地卻在客人身上打轉,安芷馨此時一付農家女打扮,四人在她臉上轉了很久,卻沒有把她認出來。
趙大郎四人吃過飯,出了那店子,夫妻倆見那四人賊目鼠眼,盡在辛無病兄妹倆身上轉悠,生怕生出事端來,沒敢再耽擱,便走捷徑回蘆葦蕩去了。
四人走在路上,此時也是下午時分,天空中朦朧的霧氣盡皆散去,露出一輪金燦燦的明日來,在這晚秋的下午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和愜意。
趙大郎夫妻怕辛無病兄妹誤會,就假裝不知道,沒有提那四個人的事,夫妻倆走在前面,讓這兄妹倆有個說話的機會。辛無病落在趙大郎夫妻倆的身後,輕聲問安芷馨道:「蕊兒,那四個人是不是永樂幫的?」
安芷馨點點頭輕聲道:「這四人我小時候見過,他們是姓聞的貼身衛士,經常耀武揚威地在總壇門口轉悠,我認得他們,他們卻不識得我。」
辛無病不解地看了安芷馨一眼,心中馬上便省悟,這永樂幫幫規森嚴,這種付幫主的貼身衛士,地位和身份都相當卑微,如何能見到幫主家眷,對安芷馨自然不識。
原來安芷馨幼小時,安淮勝經常帶她到總壇玩兒,對那些貼身衛士很是面熟,安芷馨年紀漸大,去總壇的機會就少了,在加上秦琪思想守舊,一般不讓安芷馨出門,常言道女大十八變,安芷馨這些年變化挺大,故而這些衛士對她並不識得。
辛無病這日回到船上,思來思去總感不妙,看來聞正賢還不死心,還在到處查找他們的下落,辛無病思慮了一番,覺得不能再在趙大郎家裡呆下去,就向夫妻二人辭行。
趙大郎夫妻執意挽留,怎奈辛無病心意已決。趙大郎一家好生傷感了一場,好說歹說又留了一日,夫妻倆悉心地為兩個孩子準備了路上應用之物,方送出蘆葦蕩來。
兩個孩子告辭了大郎一家,逶迤向臨安行來。這越往前走,地勢也就越平坦,人煙也就密集起來了。就這樣春去冬來,經過近乎一年的艱難困苦漫漫長路,他們終於走到了臨安,看見了臨安城那巍峨高大的城牆了。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