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江南我來了 文 / 雨天下雨

    僅僅是一個小時後,參謀部總長方壁永就是拿著這份戰報直接進入了趙東雲的辦公室內,這剛進門就是滿臉喜色道:「大總統,和州捷報!」

    正在批示公`的趙東雲抬起頭了:「哦,和州那邊打勝仗了?」

    雖然他的語氣顯得平淡,但是臉上卻已經是露出了喜色。

    方壁永也是道:「是大捷,第四軍的第九師昨日開始發起反攻,並有今日徹底全殲敵軍兩江第七師,敵軍師長雷震春戰敗自殺!」

    聽到全殲這兩個字,饒是這幾年已經鍛煉的心志堅定無比的趙東雲也是忍不住的一下子坐起來:「全殲了敵軍第七師?」

    「千真萬確,這是前線村帥發回來的捷報,您看看!」方壁永此時也是有些顧不上禮數了,直接上前就是把還散發著墨水香味的電報遞給趙東雲。

    趙東雲接過來後先是一目十行的掃視了一邊,隨後又是仔細反覆看了幾遍,最後終於是放下了電報:「好,這個潘巒清果然是個猛將!」

    「這是大好事,得好好的宣傳,以激勵我軍士氣!」這不怪趙東雲狂喜,因為這乃是奉軍入關以來,算得上是首次包圍並全殲敵軍一個師了,以前雖然重創了不少,也成建制的消滅過敵軍一個師甚至更多的部隊,但是卻是從來都沒有過像現在這樣直接包圍並全殲敵軍一個師的。

    趙東雲說罷後覺得還不夠,當即又是喊了一聲:「楊先生,進來!」

    隨後,楊德彪就是走了進來,他剛進來呢,趙東雲就道:「給銓敘處傳話,授潘巒清勳三位,授一星白獅勳章。」

    一旁的方壁永聽到趙東雲的話,也是忍不住的露出羨慕之色,雖然蘇系裡頭被授予勳三位的人數並不少,武官員在內已經有將近二十人被授予了勳三位,但是要知道潘巒清兩天之前才被剛剛授予勳四位啊,這才間隔了不到兩天,估計前往授勳的人還沒抵達前線給潘巒清正式授勳呢,這立馬又是變成勳三位了,這兩天之內連接升了兩個勳位,這也算得上是蘇系裡破天荒的頭一次了。

    同樣讓方壁永羨慕的還有那枚一星白獅勳章,奉軍裡雖然早早就施行了勳章制度,按照軍功大小授予勳章,但是目前來說,最頂級的金龍勳章暫時還無人能夠獲得,就連白獅勳章的二星、三星都沒人獲得,目前奉軍裡頒發出去最高級別的就是一星白獅勳章了,此種勳章最早獲得的乃是顧藍玉,此外還有六人獲得了該勳章。

    現在潘巒清成為了第七個獲得該勳章的奉軍將領,這代表著什麼?代表著他的戰功已經足以擠進奉軍裡前十之列。

    不過方壁永羨慕歸羨慕,卻是也認為潘巒清獲得一星白獅勳章乃是實至名歸,雖然和州、當塗一線的渡江戰役參與戰鬥指揮的高級將領眾多,第四軍軍長孟恩遠、第九師師長林永權都是實際指揮官,但惟獨潘巒清一直戰鬥在最前線,率領第十七旅守住了至關重要的三天時間,保障了特遣工程團順利搭建浮橋,隨後在反攻當中,第十七旅在傷亡已經較大,狀態較差的情況依舊能夠發起猛烈攻勢,直接迫使敵軍第二十五團成編製投降,進而造成了兩江第七師的全線崩潰,為全殲該師創造最直接的有利條件。

    這一樁樁功勞拿出來,都足以在每一個將領的資歷簿上寫上濃厚的一筆,而潘巒清卻是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全部做到了。

    毫不客氣的說,第四軍之所以能夠渡江成功,能夠包圍並殲滅兩江第七師,潘巒清當屬首功。

    至於其他的幾個高級將領,比如孟恩遠和林永權,頂多算是統籌有功而已,而其他幾個較低層次的軍官,比如參戰的幾個團長,如方慶坤之流,他們雖然也算有功,但也只能算是戰術上的功勞而已,並不足以影響全局。

    趙東雲對於有功將士的獎賞向來是大方的,除了潘巒清外,其餘的有功將士也是一柄封賞,只不過沒有潘巒清那麼顯眼而已。

    而且潘巒清以及方慶坤等少數幾個人還得到了最重要的一個獎勵,那就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表現了自己的能力,從而進入了趙東雲的重點栽培範圍。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趙東雲是有打算把潘巒清、方慶坤等幾個人進一步提起來擔任要職的。

    潘巒清接到來之居仁堂的電報後,只是看了一眼他就知道,未來的一師之長距離他已經只有咫尺之遙了。

    不過雖然已經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他,但是現在對於潘巒清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收拾掉兩江第七師之後,他還得繼續率領部隊一路西進,根據林永權的最新命令,他需要繼續西進佔領當塗。

    第十七旅繼續行動的時候,第十八旅也是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了對面的皖軍第四師補充旅上頭,自從奉軍突破了第四師補充了和兩江第七師的結合部後,第四師補充旅也嘗試過反攻,但是面對奉軍第三十五團的防守,短時間內根本沒有突防的可能性,再者兩江第七師敗的實在太快了。

    上萬人的兩江第七師,竟然一整天時間都沒能堅持下來就被全殲了,這給一旁的第四師補充旅官兵們造成了極大的震撼,所以開始主動撤退。

    這個時候,第四師補充旅的指揮官們也知道,單單憑借他們是無法把奉軍阻擋在馬鞍山一帶了,更別說發起進攻把奉軍趕下長江了,為了保存實力,第四師補充旅一口氣朝著東南方向撤退了十五公里,以便和後方增援過來的其他皖軍部隊匯合,重新組織防線阻擋奉軍的攻勢。

    兩江第七師被殲滅了,第四師補充旅主動撤退了,這就讓一直處於危機之中的奉軍渡江部隊得到了第一次真正的安全時間。

    &

    nbsp;林永權率領的第九師並沒有隨著第四師補充旅的主動撤退而發起追擊,而是只前進了數公里,把灘頭防禦縱深擴大到十公里之後就是停了下來。

    第四軍需要時間,第九師也需要時間!

    之前的第九師歷盡多日苦戰,雖然取得了殲滅兩江第七師的傲人戰績,但是自身的傷亡也是極大,渡江的一萬餘戰鬥兵員,如今已經只剩下八千人可戰之兵而已。

    第九師需要時間來補充兵員,讓士兵們恢復體力,更重要的是重新補給彈藥和等待兩個師屬七十五野戰炮營過江。

    不然的話,只帶著山炮營和迫擊炮,又遠離北岸的炮火支援,第九師可就得不到足夠的炮火支援了。

    這年頭的戰爭,火炮乃是關鍵中的關鍵,基本上在可能的情況下,任何將領都不願意選擇在沒有火炮支援的情況下單獨讓步兵發起作戰。

    皖軍主動撤退,奉軍沒有大規模追擊,於是乎這一場持續了將近五天的渡江戰役算是落下了帷幕,後續雙方將會圍繞著另外一系列的戰術目標進行戰鬥,但是就現在而言,第四軍的渡江已經算是完美成功!

    隨後的兩天,第四軍的大量人馬和物資繼續渡江,好幾萬人擁擠在和州、馬鞍山這一片長江南北兩岸的小地方裡,大量背著槍的士兵們踏上浮橋朝著南岸走去,而一旁則是肩挑或者推著獨輪車的民夫們把大量補給送往南岸,同時特遣工程團又是經過兩天的緊急施工,終於是再一次的加固浮橋,使得這條浮橋的強度已經足以通行那些沉重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浮橋一加固完畢,早在一旁等候的野戰炮營就是開始渡江,挽馬拖拉著沉重的火炮或者彈藥車走上還顯得搖搖晃晃的浮橋,然後緩慢的通過長達四公里的浮橋,雖然中間出了一些小事故,導致一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掉下了長江,連帶拉跑的多匹戰馬也是落江淹死外,絕大部分的野戰炮還是安好無損的渡江了長江。

    而隨著第四軍的大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也是順理渡江長江,也就代表著第四軍已經正式跨過了長江天塹這道天險,兵鋒直指皖系的統治核心區域:江南地區!

    跟隨者火炮一起渡江的孟恩遠也是終於第一次踏上了江南的土地,站在江南的土地上,彷彿呼吸的空氣都格外的清新!

    心情大好的孟恩遠翻身上馬,伸出右手指向南方:「江南,我孟恩遠來了!「

    身旁跟隨的幾個軍官們也是趁機拍馬屁!

    「此戰我軍一舉渡江成功,而且還全殲了一個第七師,此等戰功自古往今也是少有的了,放眼國內諸將,再也無人能比肩村帥如此巨功了!」

    「是啊,我等入關以來轉戰直隸、河南、江蘇、安徽四省,連戰連勝未嘗一敗,他日權帥登頂元帥之位指日可待啊!」

    屬下們的恭維讓孟恩遠心情變的更好了,他自己也是覺得自己領軍入關以來戰功算得上是奉軍第一人了,未來大總統要授奉軍諸將元帥軍銜的話,自己肯定是有資格拿一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