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第九師的反攻 文 / 雨天下雨

    「目前我軍的局勢還是比較危險的,雖然已經得到部分的兵力和補給上的增援,但是敵人的增援也同樣沒有停止過,根據我軍偵查騎兵回報的消息,敵軍在東南方向又一個旅上來了,目前該旅的番號不明,來著應該是兩江陸軍的某一個旅。同時在西部,第四混成旅那邊通報,蕪湖的敵軍第二混成旅已經消息了蹤跡,他們應該是朝著我軍而來了。」

    作戰參謀簡單的解說過後,一旁的潘巒清首先開口了:「權帥,依照職部之見,等待明天一早,我們就主動發起進攻,從敵軍補充了和第七師的結合部發起突破,進而分割上述兩部,各個擊破。」

    林永權沒有直接決定什麼,而是把頭略轉第十八旅旅長孫翰臣身上,孫翰臣乃是奉軍裡的老資格將領了,早年雖然和王士珍、王英楷走的比較近,但是後來和陳光遠等人一樣徹底倒向了趙東雲,成為奉軍的早期重要骨幹將領,歷任第三協第六標第三營管帶,後任錦州巡防營第二標統帶,後該部改稱奉天第一混成協,其依舊留任第二標統帶,後奉軍常備軍成立,擔任奉天常備軍第一鎮第二協統領。

    奉天常備軍第一鎮後改稱中央陸軍第九師,第二協改稱中央陸軍第十八旅,其依舊留任第十八旅旅長,並任職至今。

    乃是奉軍內的老資格將領了,資歷可以說絲毫不差於那些奉軍師長的。

    孫翰臣看見林永權的目光,就是知道這個林永權又是想要把壓力轉給自己了,不過和林永權共事多年,他也知道林永權的底細,知道硬要林永權做出什麼決定的話,多半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當即道:「如今我軍雖然比較疲憊,但是士氣尚可,我十八旅的狀態依舊不錯,待今夜休息過後,補充了足夠的彈藥和補給,完全有能力對敵軍補充旅和第七師之間的結合部發起進攻,屆時只要第十七旅牽制要當面敵軍,那麼我就有信心帶著部隊打一個迂迴突襲!」

    「只是,我們要向那個方向迂迴?」旁邊的方慶坤也是開口問道。

    「自然是挑軟的柿子捏,我們往右面迂迴,屆時和十七旅的三十三團打一個配合,爭取最短時間內擊潰當面的兩江第七師,而三十四團這邊則是要牽制住第四師的補充旅,以保障我旅的左翼安全!」

    「依照我們現在的兵力恐怕還是少了點吧!」方慶坤又問。

    此時,一旁的林永權也是開口了:「現在形勢對我們而言已經比較有利,是時候讓那些皖軍知道我們的厲害了!」

    奉軍的厲害不在於防守能力有多強,而在於它的進攻能力,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等這幾支奉軍主力部隊都是以擅長進攻而聞名的。

    林永權做出了決定之後,第九師上下就是迅速準備了起來,首先是從後方抽調了部分新兵以補充損失不小的第十七旅已經第十八旅,然後就是利用這寶貴的一夜大量囤積作戰武器,尤其是彈藥。

    晚間,第九師的一個山炮營也是成功渡江,下半夜開始,又有一個原本屬於第一混成旅的山炮營開始渡江,受限於第九師原本裝備的兩個野戰炮營短時間內無法渡江,所以為了增加第九師渡江之後的炮火火力,孟恩遠是親自抽調了第一混成旅的山炮營臨時劃歸第九師指揮,不然的話第九師單憑自身的一個山炮營,是很難提供充足的火力的。

    奉軍裡的裝備編製和老北洋時代極為類似,每一個師的炮兵都是按照一個山炮營和兩個野戰炮營配屬的,而混成旅則是看情況,有些裝備一個山炮營,有些則是裝備山炮、野戰炮混合的一個營。

    而考慮到這種炮兵火力配置在北方平原地區使用還不錯,但是到了南方,尤其是即將進入南方丘陵、水網、山地等地形作戰之後,野戰炮的機動能力勢必會受到極大的限制,統帥部已經是開始考慮進一步加大某些南下部隊的山炮配置數量,減少野戰炮的數量了。

    不然的話,這種兩個野戰炮營、一個山炮營的部隊在南方地區作戰會受大極大的機動限制。

    得到了兩個山炮營增援後,已經渡江的第九師總算是具備單獨發起進攻的能力,而不用和之前一樣只能限定在長江沿岸作戰,以便得到北岸的炮火支援。

    次日早上八點,部署在長江北岸的奉軍六十餘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相繼開火,而這也就宣示著第九師已經是正式進入了反攻階段。

    而之所以沒有和以往一樣在黎明前夕發起進攻,這倒不是因為第九師不想玩黎明前夕進攻,而是因為那個時候第九師還沒有準備好呢。

    要發動師級規模的進攻,是需要長時間的準備,不是說林永權說進攻就可以進攻了,為了準備這一次的反攻,第九師忙和了一整夜,除了運輸補給了大量彈藥外,還把兩個山炮營,一個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營給運輸過江。

    等到這些武器和彈藥運輸過江後,有的繼續往前大約五公里進入前線,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等到第九師準備完畢的時候,這都已經早上七點多了,可以說第九師是在崗準備完畢,就是立即發起了進攻!

    隨著北岸的野戰炮開火後,已經過江並靠近部署的兩個山炮營的三十多門山炮以及十餘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以及數量更多的八十毫米迫擊炮也是相繼開火,幾乎是一瞬間裡,對面的皖軍陣地上就是落下了數百發炮彈,而隨著炮擊的持續,在後續短短十分鐘之內,奉軍的各式火炮就是朝著對面的皖軍陣地發射了數千發炮彈。

    在火炮持續發射的時候,前線第九師第十八旅第三十六團的步兵團也是開始了衝鋒!

    奉軍的進攻和其他軍閥部隊不太一樣,其他部隊的進攻大多以營團為基準,而且衝鋒的時候雖然會分散開來,但是詳細看的話其實還是普法戰爭時期的

    老一套散兵線戰術,講究的是規模浩大,同一時間可能在長達數公里的戰線上同時發起衝鋒。

    然而大規模裝備輕機槍的奉軍,其進攻戰術是不一樣,奉軍進攻向來不喜歡大規模的全面進攻,一般都是玩重點突破。

    具體上就是以班組輕機槍、連轄六十毫米迫擊炮為核心,同時奉軍有著習慣那就是,前線指揮官喜歡把裝備,尤其是迫擊炮和機槍都集中到某一支部隊,然而用這支部隊充當尖刀,撕破敵人的某一點防線,最後以點帶線徹底突破敵軍的方向。

    這種戰術往往就能夠在一個步兵營裡集中超過一個團的機槍和迫擊炮,尤其是輕機槍,正常編製裡是每一排才一挺,但實際上奉軍實戰實用中,尤其是採取重點突破進攻的時候,往往是抽調其他部隊的輕機槍,然後充實到進攻部隊裡頭,做到每一個班都有一挺重機槍。

    現在第九師的進攻就是如此,擔任進攻主力的第三十六團雖然只有區區三千人不到,但是後方卻是足足有一百多門火炮為他們提供火炮支援,另外他們自身還集中了超過二十門的八十毫米迫擊炮,其衝到主力進攻部隊的第一營更是做到了每個班都轄有一挺輕機槍,每個連都轄有三門六十毫米迫擊炮。

    當第九師把絕大部分武器裝備都加強給了第三十六團後,這也就導致了第三十六團的火力實際上是要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軍隊。面對這樣火力的進攻,哪怕對面是第四師補充旅這樣的強軍也是難以抵擋。

    昨天的時候,皖軍第四師補充旅讓奉軍第九師第十七旅體驗到了當初第四師橫掃南方的那種猛烈攻勢,然而時來運轉,現在的第四師補充旅也是嘗到了奉軍那強悍的進攻能力。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如今對陣的第四師補充旅和第九師,其實相對於防守能力來說,他們都是更擅長於進攻的,唯一的不同就是,第九師擋住了第四師補充旅的進攻,但是第四師補充旅卻是沒能擋住第九師的進攻。

    自從第九師發起正式大規模反攻後不到兩個小時裡,其前鋒進攻部隊第三十六團就已經連續向前突進了大約一公里,摧毀了第四師補充旅的兩道防線,殺傷敵軍至少四百人。

    而這還不是關鍵,更關鍵的第三十六團的突進,已經是切斷了第四師補充旅和兩江第七師的連接,這兩者的結合部已經是被第九師捅破,而後第十八旅的第三十五團也是跟入,進一步擴大了這個結合部的缺口。

    截止到午時十二點,奉軍已經是成功打開了一個寬約一公里的缺口,並向前突進了大約三公里。

    而這還沒有完,得到第十八旅進攻順利的消息後,潘巒清率領的第十七旅也是朝著正面的兩江第七師發起大規模進攻。

    作為配合,第十八旅的第三十六團開始向右迂迴進攻,最後和第十七旅形成了兩面夾擊的態勢。

    也許參與作戰的第九師總兵力不如第四師補充旅和兩江第七師加起來那麼多,但是通過第三十六團突進迂迴後,卻是成功和第四師補充旅和兩江第七師切割開來,並在嗎,某些局部關鍵戰線上形成了兵力優勢。

    尤其是兩江第七師的右翼之第十三旅一團,更是遭到了來之奉軍第三十六團、第三十五團、第三十四團的三面夾擊。

    這兩江第七師雖然是段祺瑞寄予厚望組建的部隊,裝備水平和訓練都不算差,但是到底是第一次參加大規模戰爭,經驗嚴重不足,再者該部已經是連續經過了多日苦戰,傷亡較大,此時遭到奉軍三個團的夾擊,根本是不可能抵擋下來。

    僅僅是兩個小時,該團就是徹底崩潰了!

    得知敵軍右翼崩潰後,潘巒清果斷的又投入了第三十三團,進一步加大對兩江第七師的攻勢。

    這個時候,如果從地圖上看,奉軍以第三十六團為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箭頭沿著花果山、西山一帶突襲。第三十五團則是在第三十六團身後,於花果山、慈湖一帶抵禦著第四師補充旅的反撲。此外奉軍之第三十四團則是在雨山湖西岸朝著兩江第七師發起正面進攻,第三十三團則是在人頭磯一帶朝著兩江第七師發起進攻。

    爆發激戰的戰線幾乎蔓延十多公里之寬。

    而在這一場雙方的激戰當中,兩江第七師卻是右翼被擊潰,導致第三十六團一路朝著西南快速突襲而無人能阻擋。

    如果放任奉軍第三十六團繼續向著西南方向迂迴的話,那麼他們就能夠一路繞道兩江第七師的背後去,到時候整個兩江第七師就會遭到來自背後的夾擊,徹底落入奉軍的包圍圈。

    「該死!」雷震春憤怒的把手中的望遠鏡給扔下,然後翻身上馬:「傳令第十四旅,立即朝我轉進集中!」

    一旁的副官聽罷後面露疑惑:「現在讓第十四旅撤退的話,恐怕會遭到敵人的追擊啊!」

    雷震春卻是冷哼一聲:「再不走就得被人家包餃子了!」

    隨著雷震春的一聲令下,兩江第七師就是迅速從前線撤出,撤退的過程中自然免不得會遭到巨大的傷亡,然而遭受一部分的傷亡和被包圍全殲相比,那並不算什麼。

    雷震春一心要走,林永權卻是要把他給留下,當即下令第十七旅發起猛攻追擊,同時讓第三十六團加快迂迴的速度,試圖攔截住西逃的兩江第七師。

    下午三點,位於雨花胡南面三公里的梅山,第三十六團就是和兩江第七師猛烈的撞擊到了一起!

    一個要走,一個要逃,這就導致了雙方根本任何的退路,一碰上就是各自拿出了渾身解數,進而爆發了慘烈無比的戰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