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震春的謹慎 文 / 雨天下雨

    看著遠方陸續出現的皖軍士兵,方慶坤臉上露出了一絲愁容!

    自從午後時分開始,他的陣地前面就是陸續出現了大量身穿深藍色軍服的皖軍士兵,如果說這些皖軍部隊一抵達就發起進攻的話,那麼還是好事,因為這就會形成一種添油戰術,這對於兵力較少的奉軍渡江部隊來說是好事。

    然而讓方慶坤憂心的是,對面的皖軍並沒有說著急發起進攻,反而是在距離奉軍幾千米外就是停下了腳步,然後一邊是做著各種進攻前的部署,一邊是等待後續部隊的抵達。

    當方慶坤嘗試著發起主動進攻時,由於距離較遠,加上地勢開闊導致對面的皖軍能夠及時反應過來,並做出相應的戰術部署進行針對,成功的迫使了方慶坤停下了主動出擊想法。

    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對面皖軍越聚越多,從一開始的一個營,再到一個團,再到一個旅,這還不算,最後方慶坤是從自己的望遠鏡裡看到敵軍炮兵部隊也是出現了。

    「現在開始,真正的考驗就要來了!」方慶坤雖然心中有所擔憂,但是在部下面前,他卻是收起了這些擔憂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展現自己的自信!

    在方慶坤的自信影響下,第三十三團的軍官們雖然也是心中打鼓,對後續戰事有著諸多的擔心,但是也沒有出現什麼亂七八糟等不該有的想法。

    而軍官們的穩定,也是直接穩定了士兵們的信心!

    畢竟普通士兵們可不知道他們即將面對的是敵軍超過一個旅兵力的進攻,他們只能從軍官口中得到片言隻語。

    而軍官們對他們說的都是不用擔心,等他們上來我們就幹他娘的,不用擔心,我們的援軍已經快要抵達,等我們的主力大軍渡江過後,這整個江南都是我們的了。

    然而也有一些比較機靈的士兵沒可以從軍官們不經意表露出來的緊張表情和遠方不斷出現的皖軍士兵中發現,這一次的情況和往常有些不同。

    最大的不同,這一次竟然己方沒有主動發起進攻,這對於第九師的以往戰史中可是很少出現的事情。

    不過看出事情有所不同的士兵到底是少數,大部分士兵還是按照軍官們的指令在挖掘著戰壕,構築防線。

    而在距離西山數公里外的馬鞍山,第十七旅的臨時指揮部們,作戰參謀們已經忙成一片,傳令兵不斷的跑進跑出,這些傳令兵們乘騎著花費了極大代價才運輸過江的戰馬奔波在這一片小小的灘頭,及時的傳遞回各種戰報,同時把潘巒清的各種作戰命令傳輸給前線各部的軍官們。

    指揮部內,潘巒清也是神情慎重的坐在主位上,而下方則是第三十四團的團長曲干雲上校,第十七旅參謀長曲誌慶上校以及第十七旅的其他軍官們。

    「三十三團那邊的壓力還是過重了,加上他們的彈藥消耗極大,士兵歷盡多場戰事後體力消耗極大,士氣也有所下降,如果只讓他們單獨抵抗兩江第七師的主力部隊進攻,恐怕還是過於勉強了!」曲誌慶上校面無表情說著。

    潘巒清當即道:「三十三團那邊雖然困難了點,但是我們只有一個旅,不僅僅要防備這個兩江第七師,我們更要預留出足夠的兵力來阻擋來自東面的皖軍部隊。和西邊的皖軍反攻部隊只是兩江第七師不同,這東邊來的可是第四師的部隊。」

    「我想第四師是什麼樣的部隊也不用我多說了,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潘巒清如此說著:「現在敵軍還沒有發動大規模的反撲,我們還有一定的時間,只要等北岸的我軍炮兵部隊部署完畢,那麼我們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火炮支援,到時候打起來就容易很多。!」

    奉軍的炮兵部隊部署比之前預料的更為困難,在昨天的時候,奉軍的炮兵部隊還部署在六七公里之外,雖然經過昨夜和今天上午的機動,但是晚間本來就走的不多,等差不多到岸邊的時候,又是發現泥土較為泥濘,諸多火炮的炮架車輪都是深深陷入了泥土當中,任憑挽馬怎麼拖拉都是拉不出來,最後不得不抽調大量的士兵去幫忙。

    然而如果奉軍要部署的火炮只是一兩門的話,那麼問題還不大,但關鍵的是奉軍需要前置部署的火炮可是高達數十門啊!

    為了給南岸的第十七旅提供充足的炮火支援,以減輕第十七旅兵力過少,彈藥緊缺的劣勢,第四軍可是彙集所有野戰炮,不僅僅有第九師自身的兩個野戰炮營,就連第十四師的一個野戰炮營也是被抽調了過來,三個營就是四十八門。

    這些七十五毫米的野戰炮別看個頭似乎不大,但實際上重量並不輕,一個個都是一噸重左右的傢伙,加上又在泥濘野地上進行機動,那速度慢到難以讓人忍受。

    此外奉軍的炮兵部隊還遇上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預先算定的炮兵陣地都存在土較軟,而火炮陣地是需要一堅固、穩定的平地,這也就迫使奉軍為了構築炮兵陣地花費大量時間。

    這一樁樁加起來,也就導致了奉軍的炮兵部隊前置部隊遇上了極大的麻煩,預定中午十二點之前就要佈置完畢的,但現在都已經下午十四點了,奉軍只把一個營的火炮順利準備好,其他兩個營的火炮還在後頭呢。

    密集的火炮支援,乃是第十七旅能不能守住灘頭陣地的關鍵!

    在北岸的炮兵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潘巒清的第十七旅情況可以說是很不樂觀。

    「西邊的兩江第七師已經主力逐漸彙集了,旅長你看是不是讓從我的團裡抽調兩個營去增援三十三團,這邊留下一個營預備不測?」

    潘巒清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轉頭問道:「往東邊派出多少偵騎?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回來嗎?」

    一旁的

    曲誌慶道:「我們已經往東邊派出了九名偵騎,都是軍部從全軍從挑選出來最精銳的偵騎,但是目前依舊沒有消息傳回來!」

    為了支援第十七旅渡江後的情報收集能力,孟恩遠特地下令從第九師、第十四師、第一混成旅下屬的騎兵團、營裡精挑細選了十多位最為精銳的騎兵。給了把這些騎兵以及傳令兵們的戰馬送過江去,第四軍可是抽調了數艘大船用於運輸戰馬過江。現在渡江部隊裡,連潘巒清這個高級將領的坐騎都沒帶過江來,更不要說其他的中下層軍官了,目前只有傳令兵、偵騎的坐騎才隨同部隊一同渡江。

    潘巒清道:「既然如此,那就現在東邊保持警戒,你的三十四團準備準備,抽調一個營支援三十三團,另外再派一個營東進。」

    潘巒清目前手中可用的兵力滿打滿算也就六個步兵營而已,現在四個都是準備放在西線,只在東線放一個營而已,至於剩下的一個營則是他手中最後的預備隊了,而這個預備隊是不到最危急的時刻決不能動用的。

    潘巒清做出了這個決定後,第三十四團的第二營就是迅速按照命令前往東線的人頭磯,以增援第三十三團!

    隨著第十七旅進行著兵力部署的時候,馬鞍山西面的人頭磯外的某個小山頭,一群身穿深藍色軍服的皖軍高級軍官們也是舉著望遠鏡觀察著人頭磯方向的奉軍部隊。

    雷震春身穿老北洋時代的深藍色將官作戰常服,帶著陸軍中`將的肩章,只不過他這個中`將和皖軍、晉軍等很多將領的軍銜一樣,都是屬於軍閥私授,他在京師陸軍銓敘處那邊的軍銜乃是陸軍少`將,這個少`將軍銜乃是1906年底共和之處,王英楷、段祺瑞、趙東雲、王士珍等人達成秘密協議後,和其他軍閥的將領們被授予的,至於再後來趙東雲主政京師的時候,趙東雲自然也不會給雷震春等人進行什麼授勳。

    所以當代除了奉軍外的其他軍閥將領,大多是擁有兩個軍銜,一個就是地方軍閥私自授予的軍銜,另外一個就是在陸軍部銓敘處正式登記的軍銜。

    雷震春去年任職兩江陸軍第二師師長,江北戰役後兩江陸軍第二師被擊潰,甚至可以時候是被全殲了,但是段祺瑞也知道第二師被擊潰錯不在雷震春,所以第二師被擊潰後,這個雷震春也沒有被冷落,而是被直接調往剛成立的兩江第七師任職師長。

    站在雷震春左右的自然就是兩江第七師的軍官們。

    這些人一個個都是拿著望遠鏡觀察著數公里外的人頭磯上的奉軍,良久後他們才是相繼放下望遠鏡。

    雷震春道:「部隊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先派一個營上去試探試探他們的火力,再讓後方的炮兵部隊準備後,隨時進行炮火覆蓋!」

    雷震春雖然此時手擁七八千兵力,但是在江北一戰中,奉軍的強悍戰鬥力帶給了他極深的影響,在加上當他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奉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第九師時,他就是更加謹慎了,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兵力超過對方就貿然發起進攻。

    得雷震春的命令下,皖軍很快就是有一個營前出!

    方慶坤此刻也是看見了對面的奉軍發起了進攻,作戰經驗豐富的他自然知道這應該是敵軍的火力試探部隊,所以他當即道:「傳令下去,不要擅自開火,給老子放進了打,重機槍打了第一波後立即轉移陣地!」

    隨著雙方的作戰命令相繼下達,很快雙方的前線部隊就是展開了第一次交火!

    槍聲和爆炸聲再一次在這個小小的人頭磯上空響了起來!r1058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