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渡前夕 文 / 雨天下雨

    蘇系的財政情況歷來都算不好,缺錢的問題幾乎貫穿了蘇系的所有發展時期,然而蘇系的發展確實不會因為財政情況不好就停滯下來。

    軍事上,哪怕是當代蘇系的軍事花銷已經遠遠超過了蘇系財政所能承擔的上限,但是擴軍和戰爭卻是一直沒能停下來。

    從1906年十月開始,蘇系掌控的野戰部隊從三師三旅擴張到如今的九個步兵師、七個步兵混成旅,兩個騎兵旅、八個巡警騎兵營、兩個**重炮營、四個重型迫擊炮營的編制

    上述部隊儘管部分存在缺編,比如第十五師目前就只有一個不滿編的旅而已,連師長都沒有,盧永祥麾下的第一師也是不滿編,缺少了一個炮營,剛投誠的張殿如部第十六師只有萬人規模,軍械極度緊缺,火炮只有區區一個營,戰鬥力甚至都比不上奉軍主力第三師的一個旅。第二騎兵旅更是只有千騎不到的戰馬,其他各支部隊在南下作戰過程中也有著或多或少的損失。

    不過在去年十二月後,經過統帥部推行的休整補充計劃,奉軍裡的多支主力部隊已經恢復了滿編製,通過補充新兵以及吸收篩選後的投誠士兵,包括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在內的多支主力部隊已經恢復人員的滿員。軍械補充上,一方面是就地補充繳獲的武器,另外一方面也是補充後方運輸上來的武器,使得這些主力部隊也是逐漸恢復了身管火炮、迫擊炮、機槍等重武器的數量。

    截止到1908年一月底,也就是新春之前,奉軍的正規野戰軍總兵力(包括嫡系主力和投誠部隊以及巡警騎兵部隊)已經膨脹到了約十七萬人,其中有著約一萬兩千的騎兵部隊。

    上述部隊轄有二十六門一百毫米加農炮,約三百五十門新舊各型號的七十五毫米火炮,五十門繳獲的五十七毫米火炮,另外還有各種亂七八糟老式火炮幾十門。重機槍以馬克沁機槍為主,另有部分日造的哈奇開斯重機槍,總數約六百多挺。輕機槍雖然也存在進口、繳獲、自造多個途徑,但都是統一為麥德森輕機槍,總數約一千五百挺。

    迫擊炮的數量更多,各師旅所轄再加上四個**迫擊炮營,一共轄有一百五十門左右的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另外有八十毫米迫擊炮約五百門,而六十毫米的迫擊炮就更多了,達到了一千三百門之多。

    除了上述的重武器外,作為輕武器的步`槍自然也不少,騎兵和步兵所用的步`槍總數加起來十五萬支,其中以福造88式步`槍為主,另外還存在著大量繳獲、投誠所帶來的漢造88式步`槍、江南製造局生產的88式步`槍以及日`本的三十年式、三十八年式步`槍,雖然蘇系奉軍的來源比較複雜有好幾個,但是正規軍的步`槍目前只裝備88式步`槍和日式步`。

    裝備88式步`槍自然是因為這款步`槍是蘇系的主力步`槍,至於大量裝備日式步`槍,那純粹是因為繳獲的太多。

    之前直軍可是清一色的日械,直軍戰敗後不管是投誠還是被俘虜繳獲,基本上這些武器裝備都落入了奉軍手中。皖軍之前乃是和奉軍一樣,使用德械為主,但是去年也是大量購入日`本的軍械,所以皖軍裡也是日械和自產的88式以及進口德國原裝88式一起用著。對於繳獲的這些日式步`槍,奉軍自然不能不會浪費,基本上都是集中配屬幾個師使用。

    因此目前的奉軍裡頭,是可以找到好幾個裝備日式步`槍的部隊,包括盧永祥的第一師、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新編之第十一師、第十一混成旅這幾支部隊都是使用清一色的日式步`槍。

    實際上除了88式步`槍和日式步`槍外,奉軍裡還有諸多的雜亂步`槍,包括奧匈的曼利夏步`槍,俄國的莫辛納甘步`槍,甚至還有少量的德國最新式的毛瑟98步`槍。此外還有諸多老式的單裝步`槍,比如毛瑟單裝步`槍、馬蒂尼步`槍等,這些雜亂、老式的步`槍有部分是原來東三省的庫存,而更多的則是南下作戰後的繳獲。

    不過這些雜亂的步`槍一般不裝備正規部隊,出於後勤統一的因素,蘇系統帥部早已經明確下令,正規部隊的制式步`槍為88式步`槍,對於繳獲的大量日式步`槍則是可以集中到有限幾支部隊使用。而其他步`槍統一收繳後,集中各型號配屬給各巡警部隊。

    這也造成了奉軍裡頭的數十個巡警團裝備是多種多樣,非常繁雜的,有些裝備福造88式步`槍,有些裝備日式步`槍,而有些乾脆是裝備俄國人的莫辛納甘步`槍,不過也有裝備馬蒂尼、老毛瑟這些單裝步`槍的。

    總之亂七八糟,凡是中國當代能夠找出來的槍支,基本都能夠從奉軍的數十個巡警團部隊裡找到蹤跡。

    讓巡警部隊大量裝備這些雜式槍支,自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奉軍的擴張速度過快,儘管福廠早就開始加班加點,但是生產出來的槍支依舊遠遠不足奉軍所需,甚至都還被迫進口槍支以補充缺口,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無法騰出多少精力了來給巡警部隊統一換裝了,只能是先有什麼就用著什麼。

    這些裝備亂七八糟、戰鬥力也強不到那裡去的巡警部隊目前一共有三十個團以及十八個**營的編制,各團人數有多有少,多有如駐紮蘇北的第五巡警團兩千八百多人,少的只有千把人,各**營的人數也是多則上千,少則五六百不一而足。

    這些巡警部隊(不包括巡警騎兵營)的總額大約在七萬人左右。

    正規部隊和巡警部隊相加,嫡屬於蘇系掌控的軍隊總額約在二十四萬人上下。

    相比去年入關之處,兵力番了一倍不止。

    但從兵力總數來說,奉軍不算多,而段祺瑞麾下的皖軍雖然在蘇北折損了好幾萬,但是現在的皖軍和去年相比,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是數量進一步增加,按照統帥部情報處的推測,皖系掌控的各類部隊加起來將近二十萬之巨,並不比蘇系的軍隊少多少。

    另外南方聯邦的

    的各支部分比較分散,但是趙爾巽、張之洞等人的部隊加起來,至少也有三四十萬,單單張之洞在武漢三鎮部署的部隊就超過十五萬之巨。

    因此只單純比較部隊的總兵力,蘇系掌控的奉軍也佔據不了多大優勢,但是事實卻不能這麼比較的。

    蘇系的二十四萬軍隊裡,能夠拉上戰場的就有十七萬之多,其中主力部隊就有大約十萬人左右。

    反觀皖系呢,雖然軍隊也有二十萬之巨,但是能夠和蘇系奉軍主力部隊對抗的滿打滿算只有一個第四師和第一混成旅,其他的部隊要想對抗奉軍之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這三大主力師,那是非常困難的事。

    南方聯邦也差不多,別看軍隊總數很多,但實際上能打的數來數去也就那麼幾支,無非就是趙爾巽之第十九鎮、張之洞掌控,北伐第一軍軍長張彪親率的第一鎮、北伐第五軍軍長黎元洪親率的第二鎮而已。至於南方聯邦另外的兩支主力部隊已經是消失不見,錫良麾下的第十鎮已經在廣東潮州被皖軍全殲,端方麾下的第三十八鎮也是在廣州被重創,只剩下五千不到的殘部退往廣西,並被編入第十七鎮當中,現在連番號都是被撤銷了。

    所以別看奉軍兵力總數不算太多,但是主力部隊卻是遠超其他軍閥,甚至皖系和南方聯邦的主力部隊加起來,都不一定能夠打得過蘇系的十萬主力。

    這裡頭光看大家的重武器對比就能夠清晰的看見彼此的差距了,那些迫擊炮就不比了,畢竟皖系和南方聯邦都沒有大規模裝備這種武器,只說身管火炮和機槍,蘇系奉軍以十七萬正規軍,就擁有了三百五十門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其中絕大部分都還是最先進的管退式火炮。重機槍六百多挺。

    而皖系大小火炮能夠有兩百門就不錯了,重機槍也就兩百多鋌而已,南方聯邦大概也是差不多這個數。至於輕機槍的差距就更大了,因為皖系和南方聯邦有錢都買不到,麥德森公司的產能有限供應歐洲列強都不足,那裡會賣給皖系他們啊,而奉軍則是前期購買儲備了一大批輕機槍,後期則是依靠福廠生產,這才能夠積攢起這一千多挺輕機槍來。

    正是上述的諸多差距,才帶給了蘇系的諸多將領們信心,積極籌備起南下渡江作戰計劃來。

    奉軍準備要渡江,對面的皖軍要守住長江,於是乎在1908年初的一個月裡,雙方都是緊張的進行準備著,任何對國內局勢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不用多久蘇皖之間就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一場戰爭會決定北洋之主的真正歸屬,甚至能夠決定未來誰能夠統一中國。

    對於這樣的一場戰爭,無數人都是睜大了眼睛緊盯著皖軍和奉軍的動向,就連湖北和山西那邊的吳鳳嶺、王士珍、張之洞、趙爾巽等人也是不約而同的停下了大規模的戰事,繼而把視線投向了長江。

    而就在這種一片緊張的氣氛下,在京師西苑中海也是迎來了新春的第一場大規模政治宴會!

    大年初六,趙東雲夫婦廣發請柬,邀請身在京師的軍政要員以及外國公使前往西苑中海參加新春遊園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