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 利益拆分 文 / 雨天下雨

    夜色已經降臨,西苑總統府已經是燈火通明,這些燈火並不是國內各處常見的煤油燈,而是極為新潮的電燈。

    電燈這玩意雖然在中國民間普及的非常晚,但是在宮廷裡應用卻是非常早,當西方還沒有普及電燈的時候,電燈就已經進入滿清宮廷,滿清皇室先後在西苑、頤和園、寧壽宮安裝電燈以及發電設施,成立了三大電燈公所,等到趙東雲入住西苑後,又是購入了數套電力設施,擴大了西苑電燈公所的規模,並和頤和園電燈公所以及寧壽宮供電公所合併為供電所,嫡屬於總統府秘書處內務科管轄。

    該供電所為整個西苑總統府、紫禁城以及其他各政府部門的提供電力供應,不過卻不對民間供電。

    民間的電燈發展比較緩慢,京師這邊雖然1905年就已經有了第一家民營供電公司,不過如今規模還比較小。

    居仁堂趙東雲的辦公室內,同樣是電燈通明,絲毫沒有煤油燈的那種昏暗感。

    明亮的燈光下,趙東雲一個人站在窗前看著夜空思考!

    至於朱爾典已經在數個小時前離去,而走之前自然也是給趙東雲留下了他的條件!

    然而英國人提出的條件卻是讓趙東雲大感頭痛,雖然說朱爾典沒有再說出之前那些太過於苛刻的條件,但是趙東雲依舊不敢擅自答應。

    朱爾典提出的要求不算多,首先第一項就是未得英國同意,不能以任何形式割讓領土給外國,尤其是俄國。

    第二就是承認英國和前清簽訂的一系列條約,並繼承之。

    第三就是未得英國之同意,不得出讓路權給其他外國。

    只要答應上述三條,那麼英國就會正式宣佈承認北洋蘇系共和政府為中國唯一之政府,當然了,此外還有善後借款,對於善後借款,英國方面放棄了原先的諸多條件,縮減為三項。

    第一是要求用中國之鹽政、關稅作為抵押。

    第二就是該款項必須優先償還前清時代拖欠英國的各項欠款,剩餘部分才可讓中國方面自行動用。

    第三項則是,如需該款項進口各類物資,必須優先從英國進口。

    只要答應這三條條件,英國方面就可以**提供高達一千五百萬英鎊之善後借款,折扣為九折交付,利息五厘,分三十年還款。

    和之前英國人提出的善後借款要求相比,這一次提出的要求毫無疑問是極大的降低了要求。

    此外還有隴海鐵路、津浦鐵路方面,英國方面提出可以不直接築路,改為貸款給中國官方,由中國自行修築,但是必須以鐵路運營權作為抵押,築路所需的鐵軌等物資除了中方可以自行供應外,所需進口物資一律由英方指定洋行供應。

    為保證鐵路順利修築,鐵路建築期間,總工程師由英方指定。

    在貸款償還完畢之前,該鐵路之運營由英方負責,同時提出未得英方同意,上述鐵路不得用作運輸外國之兵。

    說實話,後面的善後借款、鐵路借款的條件對於當代的中國實力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優惠了,甚至比美國人提出的條件都要優惠的多。

    然而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中國必須答應英國提出的前面那些條件,蘇系共和政府得到英國的正式承認後,才能簽訂後續的借款條約。

    而前面的三條表面看起來問題不大,但實際上卻是包含了極大的主權利益。

    比如未得英國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割讓領土給他國。這表面上看似英國是為了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但實際上趙東雲一旦答應,則是公開宣佈中國已經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至於承認前清和英國簽訂的各項條約問題不大,畢竟趙東雲本來就打算繼承這些條約,不是他想要這麼做,而是必須這麼做,以當代中國的實力,給趙東雲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撕毀那些條約。

    思索著這些條件,趙東雲心中歎著氣,他可算是體會到了原時空辛亥袁世凱的處境!

    原時空辛亥後,袁世凱為了獲得英國人的承認,可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包括宣佈不干涉藏地內政、不往藏地駐軍等內容,而這還是袁世凱在當時已經表面上統一中國的情況下。

    如今趙東雲尚未取得中國的統一,那麼只是名義上的都沒有,奉軍正在南方和皖軍作戰,同樣名義上效忠北洋蘇系共和政府的王士珍、吳鳳嶺還在湖北、山西和南方聯邦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要讓英國人承認北洋蘇系共和政府為中國唯一之政府,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要比歷史上更為龐大。

    代價龐大到讓趙東雲有些心怕!

    憑心而論,趙東雲並不介意出賣些許的國家利益以換取英國或者其他列強的支持,然而出賣國家利益也得有個底線的。

    他之所以願意付出些許國家利益的代價,是為了換取自己統一中國,加固擴大自己的權勢。然而如果出賣的國家利益過於龐大,那麼就會引起國內的極大反彈,到時候別說統一中國了,估計蘇系內部都會對他極為不滿,到時候自己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面對英國人的條件,趙東雲第一次猶豫不決了!

    趙東雲向來是個果斷堅決的人,做事不會拖泥帶水,該做出決定的時候不管好壞都會迅速作出決定,然而這一次,他猶豫了!

    就在趙東雲猶豫不決的時候,列強們卻是並沒有停下和北洋蘇系共和政府的談判,繼美國人、英國人陸續上門提出了條件後,同為四國銀行團的德國人和法國

    人也是陸續找上門來,提出了各種條件。

    而面對這些國家提出的各種條件,趙東雲一時間也是不好做出決斷,為此他特地召見了內閣的陸微祥以及熊希齡等人,試圖商討出一個對策了。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各人的意見卻又是不盡相同,有支持和美國人達成協議的,有支持和英國人達成協議的,也有支持和法國或者德國借款的,更有人想要拋開四大強國,只找比利時、瑞士等歐洲小國借款。

    「單純從條件上來看,美國那邊是要優惠的多,根據我們和他們的近期談判,他們的善後借款條件已經縮減為只要鹽政、關稅抵達,不要財政監管,只是要求築路權,如此條件比起和英國人的條件來說,毫無疑問主權的損失要小得多。」

    一旁的熊希齡卻是道:「但是英國人的承認更加重要,雖然我們要為此付出些許代價,但是英國人給予的貸款利息較低,一旦有英國人承認我等,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在內都必須看英國人的臉色,屆時極有可能迫使日`本放棄支持段祺瑞的,這對於我們後續的統一是具有極大戰略價值的,而美國人那邊有這個能力嗎?」

    聽著下面的人爭論,趙東雲久久都沒有說話!

    爭論在繼續著,等到眾人口乾舌燥的時候,趙東雲才是抬起頭來環視一圈,然後緩緩開口道:「有些條件是可以答應的,但是有些條件是不能答應的!」

    趙東雲開口說話了,低下的一群人都是齊刷刷的盯著趙東雲在看,他們知道,這個時候的趙東雲已經是做出了決定。

    「英國之承認要價過於苛刻,事關主權不容有失,此事先放下!築路權一事同樣關涉主權,不管是誰來談,一律都不允許答應!」趙東雲說出了這一句話後,算是給這一場會議定下了基調。

    那就是主權和路權決不能談!

    趙東雲的話還在繼續:「而鹽政抵押嘛,這個可以暫時鬆口,但是要注意,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提出的新設立的鹽政機構,其管理工作必須由我們承擔,外國人可以監督、建議,但是決定必須讓我們來做。

    鐵路那邊,我還是那句話,借款修路是可以的,但是路權卻是絕對不能出讓的,鐵路之借款可以用運營權作為擔保,但是償還貸款之前,外方可以派員監督、建議,運營權必須由我方管理。」

    「另外,我們之前陷入了一個誤區,雖然是我們自己提出的一攬子計劃,但是那時候是為了應對四國銀行團,如今四國銀行團已經名存實亡,接下來我們完全可以各個擊破,分別和他們達成相關協議,他們不是要修鐵路嘛,我們就讓他們一方修一條,他們不是要借款嘛,那麼我們就一方借一部分。」

    說到這裡,趙東雲再一次看向諸公,然後道:「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此時,陸微祥試探著問道:「大總統的意思是,把善後借款,鐵路借款分開來談!」

    趙東雲點頭:「沒錯!」

    趙東雲做出了這種決定,那些官員們自然是只能應聲稱是,在這種情況下,北洋蘇系政府再一次和各國進行密集的談判,而這一次,他們沒有提出什麼一攬子的計劃,而是把諸多計劃都是分了開來。

    此舉讓英國頗為不滿,他們為什麼要私底下找趙東雲談啊,一方面是想要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的影響力,最好是能夠一舉讓中國變成英國的保護國,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獨吞善後借款和鐵路借款這個超級大蛋糕啊,如果趙東雲把這個蛋糕切了開來,這裡頭自己固然能夠搶到一份,但是那裡有比獨吞一整個蛋糕那麼爽啊。

    然而有人不爽,也有人高興啊,尤其是美國人以及比利時等小國。

    以他們實力要想和英國人直接競爭,那難度真的很大,然而現在趙東雲把善後借款和鐵路借款都是拆分了開來,這代表著不管多少,他們都有機會爭奪到其中的一部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