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追擊和拖延 文 / 雨天下雨

    蚌埠城內,段祺瑞看起來和往常一樣,並沒有太多因為蘇北戰事的失利而顯得有多沮喪,在他身上看不出一絲落寞的跡象,在諸多部下的眼中,段祺瑞依舊和當初南下兩江時一樣充滿著自信。

    但是這只是表面的,而內心裡的段祺瑞卻是有著諸多複雜的感想,只是身為一個領袖,他和趙東雲一樣,非常善於把這些內心的想法藏於心底,在外人尤其是在下屬面前展現的永遠都是一副平靜淡然的模樣,彷彿眼前的困局對於他來說不值一提。

    也正是因為的段祺瑞的這種表現,才讓一路從徐州逃到徐州的皖軍主力諸多將領們多少感到了一絲心安。如果說段祺瑞在這個時候表面的驚慌失措或者是憤怒如雷的話,那麼就會極大的影響皖軍上到高層將領,下到普通士兵的信心,進而動搖軍心士氣。

    所以不管段祺瑞內心是什麼想法,但是表現出來的只能是一個,那就是讓別人,尤其是下屬們知道,他段祺瑞有能力也有信心帶領他們走出困局。

    這種素質也是一個領袖的必備素質了!

    作為一名合格的領袖,十餘萬大軍的統帥,段祺瑞在情緒上的控制說實話比趙東雲還要強得多,至少趙東雲在前線部隊作戰不利的時候,通常都會黑著臉,可是段祺瑞卻是不會如此。

    所以當段祺瑞用著充滿自信的話語說著:「慌什麼,如今我軍主力仍在,只要第四師還在,就算把蘇北讓給他趙子楊又如何。再說奉軍那邊久戰數月,軍心士氣和補給都已經相當匱乏,這種情況下他們就算勉強繼續南下來攻,我們以逸待勞,必定能夠在蚌埠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讓他們知道,我們第四師才是北洋的頭號王牌,我等才是北洋的真正支柱!」

    話雖然這麼說著,但是內心的段祺瑞卻是很清楚,對面奉軍疲憊不堪,缺彈少糧,但是自己的情況同樣好不到那裡去。

    自從徐州突圍以來,後面的奉軍就一直緊追不捨,逼得他連宿州都不敢去,直接拋下張懷芝快速南逃,而當張懷芝發現段祺瑞的第四師不但直接把徐州給放棄了,而且還跑到了自己後頭的時候,也是帶著第五師那萬人不到的主力一股腦的溜了,雖然說在宿州還留下幾千人,但那斷後部隊根本就不頂用,說是直接把宿州丟給了奉軍也不為過。

    而張懷芝這一逃,更是讓段祺瑞試圖讓張懷芝拖住奉軍主力的期待落空,而奉軍主力裡的顧藍玉第三師更是絲毫沒有停頓,一直追在段祺瑞的第四師身後。

    為了阻擋奉軍追擊的步伐,段祺瑞又是被迫放棄了剛收攏回來的幾千兩江陸軍各部殘兵,讓他們充當斷後部隊以掩護第四師繼續難逃。那些充當斷後部隊的兩江殘兵自然是不知道被段祺瑞再一次拋棄了,不過也是成功阻攔了第三師一天的步伐,得以讓段祺瑞的第四師和顧藍玉的距離從之前的二十多公里拉開到了四十多公里。

    自從徐州突圍而來,他們一路向南狂奔了一百六十多公里,終於是抵達蚌埠,這個時候第四師上下也是精疲力竭,再不讓士兵們停下來休息的話,估計沒被奉軍打崩潰,他們自己就得累到崩潰了。

    段祺瑞看第三師還在北面至少五十公里外,也就是下令在蚌埠暫時休息,一方面是讓士兵們恢復體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補充軍需。

    在蘇北戰事裡頭,皖軍的後勤供應就不及奉軍,不過因為皖軍的後勤補給線相對來說要短一些,前中期依靠京杭運河等手段也能勉強保證前線大軍的供應。

    但是自從宿遷失守,他段祺瑞帶著第四師以及兩江第一旅突圍而出的時候,只帶了少量彈藥,後續突圍轉進到蚌埠後。

    糧食方面還好,士兵隨身攜帶的好好幾日份,撤退的時候第四師輜重部隊也帶了部分的糧食,這抵達蚌埠之前,軍中還沒有斷糧,不過就算斷糧了問題也不大,沒糧了可以就地採購。縱觀中國近代軍史,就沒見過那支近代化軍隊是被餓死的。

    民初時期的中國可不是明末,民初雖然混戰頻繁,但是基本的生產,尤其是農業生產並沒有被大規模打斷。

    辛亥後的數十年軍閥戰爭雖然頻繁,規模也不小,但實際上對當地民生的影響,尤其是對農業生產影響並不大,因為民初的軍閥不是流民頭子,他們是軍閥,視自己的地盤為爭霸的根基,對轄區裡的民生、經濟發展其實還是比較關注的,閻錫山、張作霖兩人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他們不會和李闖等明末流匪一樣把農民的青苗踐踏一空,不會把農民的房屋一把火燒光,然後把這些失去家園的農民納入自己的流民大軍裡,然後再喊出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也不會和太平天國裡的那些人一樣喊出什麼均田地的口號,然後把所有的財物都收刮到宮中在享用,更做出什麼男女分營的荒唐事來。

    民**閥們大多是野心家,而一個理智的野心家,是不會幹這種自毀根基的事。

    段祺瑞也是這種軍閥的代表性人物,雖然在地盤上大肆搜刮金錢養軍擴軍,不過這種搜刮可不是說直接把整個城市給屠殺了,而是通過加重賦稅,設立關卡徵收稅款等手段。

    因此之前處於段祺瑞控制下的蘇北地區,基本的民間生產活動並沒有被打斷,尤其是農業生產還保持在正常水平,這種情況下,第四師就算自身沒有軍糧了,也能夠從民間徵集到足以供應大軍的糧食。

    實際上不僅僅皖軍這麼做,後勤壓力更緊張的奉軍同樣在戰區大肆徵集糧食,這倒不是奉軍在後方沒有糧食,而是後勤運輸量有限,奉軍的後勤部門更願意把這些運力用在彈藥等物資的運輸上,至於糧食則是通過就地採購,或者向那些大糧商採購後由糧商自行運輸到戰區。

    對於奉皖兩軍來說,糧食問題都不算大,真正影響他們作戰能力的後勤因素不是糧食,而是彈藥的供應。

    第

    四師從徐州撤退的時候,雖然帶了少量彈藥,但是一路上消耗了不少,為了恢復部隊的彈藥儲備,段祺瑞早在徐州突圍的時候,就已經通過電報命令留守金陵的軍政官員緊急從金陵、上海等長江沿線調動了大量補給北上蚌埠用以補充第四師的損失。

    如今第四師抵達蚌埠後,也就可以得到這些補給了。

    這也是第四師在蚌埠停留的主要原因!

    然而儘管如此,段祺瑞內心裡已經是有著擔心的,別人或許對他有信心,但是在他的內心裡,他對守住江北地區已經是沒有了信心,如果不是為了拖延奉軍南下的步伐,好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抽調部隊北上的話,他都不會在蚌埠停留,而是直接逃回金陵,然後依靠長江天塹部署防線了。

    只是雖然已經決定後續會放棄整個江北,但是如今的他還需要時間,需要一個抽調江西、浙江等方向部隊北上,構築長江防線的時間,要不然的話自己直接跑到長江對岸去,奉軍後腳就能夠追上來,屆時偌大一個長江防線沒有足夠兵力的如何防守?

    而一旦讓奉軍找到薄弱地點渡過長江的話,那麼長江天塹就會成為笑話了。

    所以他不能撤,至少短時間內不能從蚌埠撤退,他需要在這裡把奉軍南下的步伐阻擋一段時間,留給後方足夠的時間構築長江防線。

    段祺瑞如此做,也終於是讓後頭追的氣喘喘的顧藍玉稍微送了口氣,說實話段祺瑞真要是一股腦繼續逃到金陵去的話,他還真不好繼續追。

    他的第三師可不是第四師啊!

    第四師是逃命,除了帶上火炮外,其他的那些輜重基本都扔掉了,然而他的第三師卻是不能這麼做,他顧藍玉得繼續帶著這些輜重部隊一起上路,更加不敢派出部隊輕裝追擊,要不然的話被段祺瑞殺一個回馬槍可就不妙了。

    人家的第四師雖然是一路逃竄,但那好歹是老北洋部隊,而且還是一個一師三旅兵力超過兩萬人的部隊,輕敵冒進的話可是會死的很慘的。

    所以儘管一路追著不放,但是顧藍玉卻是極為謹慎,部隊主力一種都集中在一起,並且也帶著大量的火炮等輜重一起追擊。

    得知第四師在前面蚌埠停下了後,顧藍玉也終於是鬆了口氣,前面第四師逃的疲憊不堪,他追的也是夠嗆。

    面臨著來自居仁堂趙東雲的親自命令,他可不敢放鬆,這要是讓第四師完好無損的逃到長江南岸去,這對於奉軍後續的兩江攻略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次日晚間,奉軍第三師的前鋒部隊第六旅的一個步兵團已經抵達,一時間蚌埠城內外都是燈火通明,奉軍的步兵團不知道對面有多少皖軍,而皖軍也不知道追上來的奉軍有多少,再著這是晚間,而夜戰對於雙方而言都是極為陌生的。

    基於當代士兵的通訊指揮能力,玩大規模的夜戰,尤其是進攻戰通常都是舉著火把給人當靶子,如果不舉火把,百分百的還沒走到敵人面前,自己就潰散了。

    想要看夜襲的話,可以看古代各種演義小說比如三國演義啊什麼的,現實戰爭裡,尤其是近代戰爭裡一百個戰例也找不出一個夜襲戰來,偶爾有幾個也是悲劇無比的那種,而那些被常人熟知的夜襲戰之所以被人大書特書,就是因為這種成功夜襲幾百年才出現那麼一兩次,不大書特書簡直對不起無數在夜襲裡還沒走到敵人面前自己就先崩潰了的軍隊。

    皖軍和奉軍雙方的將領都還算正常,也沒有什麼妖孽的牛人,所以雙方都是火把通明,直接把晚間變成了白天,然後就是開始玩靜坐。

    經過一晚上的對持後,第二天一大早,城外的奉軍卻已經是從一個團變成了一個旅,而第三師的其他主力部隊包括第五旅、炮兵團已經是正在趕來的路上了。

    一個想要追擊,一個想要拖延時間,不可避免的奉皖兩軍之間新一輪的戰鬥即將在蚌埠打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