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六十七章 大炮主義者 文 / 雨天下雨

    奉軍裡的一大群將領和當代的其他將領一樣,都是堅定的大炮主義者,認為大炮是越多越好,不過諸多軍官們對裝備什麼大炮也是會有這不同的意見。

    有人傳統的軍官們,尤其是老一代的將領認為軍隊應該多裝備中口徑的野戰炮、過山炮,也就是五十七毫米、七十五毫米這兩個口徑的火炮,理由是這兩個口徑尤其是七十五毫米的口徑已經滿足支援步兵的需求,並且列舉各國陸軍都是如此。

    一戰前後絕大部分國家的陸軍裝備的師屬支援火炮其實都是差不多,都在三英吋這個級別上,英國、法國、俄國、日`本、美國、、意大利等都是如此,德國雖然已經開始裝備105毫米的榴彈炮,但是依舊保有大量的75毫米野戰炮、過山炮。

    諸國陸軍的大量裝備以及過去數十年來的裝備歷史,就讓很多人,包括徐邦傑在內都堅定的支持讓部隊裝備更多的75毫米口徑的火炮,甚至試圖讓奉軍恢復到老北洋時代一營十八門的火炮編製。

    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則是支持裝備更多的迫擊炮,尤其是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擊炮,認為在奉軍缺乏大口徑重炮的情況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裝備大量的大口徑迫擊炮。

    至於說大口徑的遠程重炮,都是大家都是支持的,但是也僅僅是口頭表示支持而已,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大口徑的遠程重炮價格不菲,就算奉軍耗盡家當也裝備不了幾門。

    如今奉軍裡頭裝備的七十五毫米口徑火炮已經達到兩百多門,各口徑迫擊炮更是已經達到近六百門,但是遠程的重炮卻是只有十二門一百毫米的加農炮而已,這麼低的比例就可以看得出來,這玩意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起的。

    但是哪怕價格昂貴,但是看到了這個重炮營在唐山戰役裡一舉壓制了直軍的七十五毫米口徑師屬火炮後,讓諸多的高級將領搖身一變成為了堅定的重炮支持者,以至於讓方壁永這樣的人在軍事會議上直接就是開口說出了建議加大重炮裝備數量的話來。

    不過今天這場會議的重點並不是討論應不應該加大重炮的裝備數量,主要說的還是唐山戰役的戰後總結,比較敵我傷亡,然後還有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儘管大量將領們對第九師突破銀豐一線還存有大量的疑問。

    戰爭並不是打贏了就行,對於趙東雲來說,第九師為什麼能夠迅速擊潰第一旅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乎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作戰處、督練處、戰略處諸多部門的大量參謀們翻閱著第九師的戰鬥報告,試圖尋找出第九師能夠短時間內取勝的關鍵點。

    但是然他們失望的是,第九師的一系列戰鬥似乎並沒有不同尋常的地方,徐邦傑的指揮以及第九師各級軍官們的指揮都是中規中矩,並不存在什麼意外的地方,而這對於這一大群參謀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他們之所以大規模調查第九師擊潰敵人第一旅的事,為的就是找出不同之處,然後把這種不同支出迅速推廣到全軍。

    然而他們卻是沒有發現什麼不同的地方!

    第九師在重炮營壓制了第一旅的支援火炮後,就是開始了迅速的進攻,但是第九師後續之所以進攻順利絕對不是因為直軍火炮被壓制了的原因,因為在歡喜莊一線奉軍同樣佔據了火炮優勢,當時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手裡不過十多門山炮而已,然而第三師和第十師以及兩個**迫擊炮營相加,七十五毫米火炮近百門,一百二十毫米的迫擊炮六十多門,這火炮優勢可以說是比銀豐一線更大。

    但是歡喜莊為何沒能形成和銀豐那邊一樣的大規模突破,進而造成敵軍大規模崩潰呢?

    「我們認為第九師之突破雖然有炮兵支援的原因,但是此舉卻並不是決定性的理由,根據我們的初步調查結果,我們發現敵軍第一旅之崩潰最先是發生在我軍第九師第三十七團之第三營陣地上。

    該營在戰鬥中彙集了該團幾乎所有的重武器裝備,戰鬥中,隨著三十七團的第一營由於傷亡過大臨時後撤休整,第二營也由於部署在較後方向,所以第三十七團的的雷安林上校將上述兩營之迫擊炮、輕機槍臨時抽調到第三營,從而讓該營之輕機槍、迫擊炮數量達到定額之兩倍以上。

    尤其是輕機槍的數量增加,雖然沒有平均分配下去,但是擔任先鋒進攻的第一連卻是有著額外九挺輕機槍的支援,輕機槍數量的大量增加,讓該連在進攻時極大的壓制了敵軍的攔截火力,進而突破了敵軍某連的陣地,而該段陣地的突破迅速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導致敵軍第二團防線的徹底崩潰,進而引發整個銀豐防線的崩潰!」

    趙東雲聽罷後沉思會然後道:「你是想說此戰之勝利,並不是因為火炮,而是因為輕機槍?」

    方壁永道:「火炮優勢乃是取得勝利的必備因素,而輕機槍卻是讓我軍火的勝利的優勢因素!」

    方壁永的這話其實還是把火炮的重要性置於輕機槍之上的,奉軍打仗可以不要輕機槍,但是絕對不能沒有火炮。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奉軍發起進攻作戰的時候,輕機槍卻又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多次的戰事已經表明輕機槍的重要性已經不遜於重機槍。

    第九師在擊潰直軍第一旅,其實前後緣由相當簡單,那就是前線的奉軍,準確的說是第三十七團集中了大量的技術兵器到某一段戰線上,把平均分散的力量給集中了起來,然後集中突破敵人的某一步,這說上期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這種創造機會集中己方兵力以達到對敵人的絕對優勢兵力是每一個軍事指揮官的畢生追求,而能夠做到的則是少之又少。

    這輕機槍的戰術應用發展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快許多啊,趙東雲心中沉思著,這第三

    十七團臨時把全團的輕機槍加強到第三營,尤其是擔任前鋒的第一連原有三挺輕機槍,再加上臨時配屬的九挺輕機槍,就達到了十二挺之多,足以讓每一個步兵班擁有一挺輕機槍之餘還有三挺多餘的。

    十二挺輕機槍所形成的密集火力足以打的對面的敵軍抬不起頭來!

    而這種前線部隊把輕機槍臨時集中起來使用的事情也是出乎自己原先的預料之外的,過去的半個月戰鬥裡,諸多前線奉軍指揮官,尤其是基層的連、營級指揮官就是非常喜歡把輕機槍集中起來使用,並直接配屬給擔任進攻任務的下屬部隊。

    一個營的輕機槍集中起來給一個連使用,一個連的輕機槍集中起來給一個排使用是經常的事情,但是像第九師第三十七團那樣把全團的迫擊炮和輕機槍都集中起來給一個營使用這種事還是頭一次出現。

    先不提這種狀況的好壞,但是也是直接證明了奉軍所裝備的輕機槍數量嚴重過少的事實,如果奉軍的部隊能夠做到每一個連配屬九挺輕機槍,那麼今後的進攻戰中絕對不會像之前的唐山戰役一樣久拖不決,進攻無力的情況。

    但是依照目前輕機槍的昂貴價格,大規模裝備也是不可能的,當代輕機槍的價格雖然比重機槍便宜一些,但是也便宜不到哪裡去,這麥德森輕機槍可是出了名的貴,哪怕是福元機器廠根據專利授權仿製生產的麥德森輕機槍,出廠價格雖然便宜一些,但是也便宜不到那裡去。

    現在可不是一戰以後,而是1907年,大規模普及性裝備輕機槍對於奉軍甚至整個中國來說是不可能承受的,南方一個軍閥一個師能夠裝備二三十挺機槍就算不錯了,如今奉軍一個師的重機槍就有近六十挺,輕機槍近一百五十挺,這加起來可就是兩百一十多挺的機槍啊。

    這重機槍的數量雖然還不無法和各國呈現爆發性的重機槍裝備數量相比,但是輕機槍的裝備比例絕對是最多的,到目前為止,各國都是在大規模裝備重機槍,至於輕機槍只是少量實驗性裝備而已,畢竟對於列強來說,重機槍是經過了日俄戰爭考驗的,是需要大力發展的裝備,至於輕機槍嘛,這玩意還沒經過大規模戰爭的檢驗呢。

    「輕機槍一事,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步子走,先把現有部隊的每排一挺的編制補滿,不過考慮到前線部隊對輕機槍的迫切需求,可以讓少量部隊提高輕機槍的裝備數量,嗯,先讓第三師之第十二團作為試點,每一個步兵班配屬一挺輕機槍,至於具體編製和應用戰術,你讓編製科、作戰處還有督練處的人在三天內拿個方案給我!」

    趙東雲去年定下的給每個步兵排配屬一挺輕機槍的決定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這裡頭不僅僅涉及到軍費、財力問題,而且還涉及到部隊戰術安排、彈藥供應等一系列的問題,先不說所需要的大量軍費,就算是天上掉下來一大批的輕機槍能夠讓奉軍人手一挺,但是奉軍目前的後勤體系也是無法滿足這些輕機槍的大量子彈需求。

    編製的改動以及裝備的改動影響的方方面面太多,趙東雲是不可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進行變動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