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二十六章 財政困局 文 / 雨天下雨

    十二月低,剛抵達瀋陽的趙東雲首日就是召開了東三省防務會議,並確定了未來之東三省的防務部署以及後續的軍隊整編、擴軍計劃。

    其核心內容就是保障現有三師五旅的齊裝滿員計劃,司令部之參謀部樂觀預期在未來半年內就能夠做到把現有部分做到齊裝滿員,屆時蘇系之野戰總兵力將會達到七萬三千人,其中包含八千餘人的騎兵部隊、兩百餘門七十五毫米身管火炮、各口徑迫擊炮五百多門、重機槍近四百挺,輕機槍六百餘挺。

    此外還有將擁有十二個團的巡警部隊。

    軍方方面甚至提出在明年的下半年,也就是等現有部隊都齊裝滿員後,再編練一個步兵師,當然了這個師還只存在計劃書裡。

    而這一系列的整編和擴張都是需要花錢了!

    負責全軍軍費花銷的軍械處總長趙東平在財政會議上,提出了要求在明年獲得一千兩百萬銀子的要求,同時表明這是最低要求,如果下半年還需要再擴張一個師的話那就得額外再支出大約三百萬兩左右的軍費。

    這個軍費支出實際上已經不弱於袁世凱時代的七鎮軍費支出了,以前袁世凱每年投在軍隊上也不過一千多而已。

    奉軍的軍費開支之所以高,其中很多成都上都是因為擴編部隊需要採購大量的軍械,同時為了準備戰爭而囤積大量的炮彈和子彈等。

    面對如此龐大的軍費壓力,趙東雲連續召開了三天的財政會議,商討1907年的財政情況,核心的議題就一個,那就是該如何在明年弄到足夠的錢以供養軍隊。

    財政局的熊希齡在第二天的會議上,提出了1907年度財政預算計劃,該計劃裡的支出情況很簡單,陸軍、巡警這兩塊共同組成的軍費佔據了大頭,其次是東三省所轄的三省一區(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直隸東部奉軍控制區)關內外的行政經費、包括各級官員、公務員、警察等政府機構僱員的薪資以及辦公經費。排第三的則是經濟發展費,這一塊包括招墾經費、交通建設經費以及市政建設經費等,排第四的則是教育經費、主要是用於維持以及新辦各類學校以及提供官派留學生的經費。

    還有其他一堆亂七八糟的各種名目的支出,最後得出的總額是三千二百萬兩銀子的支出!

    這是最低限度的支出,也就是說建立在奉軍不和其他勢力爆發大規模戰爭,沒有什麼天災**,甚至不擴軍的前期下。

    而作為對應的財政收入是多少呢?

    農業稅、商稅、鹽稅等各種稅收加起來大約是兩千六百萬銀子,預期的收入和支出相差高達六百萬兩銀子。

    造成收支相差如此巨大的原因固然有趙東雲維持了一直龐大軍費的原因,但是也和接受了黑龍角、吉林、熱河以東地區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包袱有關。

    目前蘇系掌控的三省一區裡頭,貢獻財政收入的主要是奉天一省,唐山地區也有一定數量的貢獻,大約能夠貢獻數百萬這樣,吉林那邊雖然少但是一年也有四百萬左右,黑龍江則是典型的財政弱省,往年收入幾乎都是依靠戶部撥款和各省的協款,現在清朝都完蛋了,這些收入自然也就沒有了,所以黑龍江自身貢獻的財政收入竟然只有區區百多萬而已!

    而以上諸省的1907年度各種花銷中,黑龍江和吉林以及承德地區卻是一分都不能少!

    換句話說,現在的東三省財政是用唐山以及奉天兩地財政養著整個蘇系控制區!

    如此也就造成了巨大的財政缺口!

    清朝時代的東三省財政是如何維持的?遠的不去說了,就說1905年到1906年期間,黑龍江和吉林幾乎都是嚴重依賴戶部撥款和各省的協款,就連趙東雲剛擔任盛京將軍的時候也不例外,那時候他還厚著臉皮向戶部以及南方各省請求協款呢。

    說白了,1906年度的東三省除了奉天和唐山外,其他地區都是缺乏自力更生的經濟能力,嚴重依賴中央撥款的地區!

    這也是好在趙東雲在奉天經營了好幾年,尤其是1905年後奉天經濟呈現爆發式增長,年收入達到了兩千多萬兩銀子,這個收入在國內雖然還不如江蘇、廣東這些財政大省,但是在中國裡也算得上財政大省了,要不然趙東雲也搞不出來五六萬大軍來。

    所以從經濟角度而言,接受了吉林和黑龍江甚至熱河東部這些都是虧本的買賣,非但沒有給蘇繫帶來多少的經濟收益,反而每年還得支出不菲的經費以維持當地的統治以及扶持當地的經濟發展。

    但是很多問題也是不能用單純的經濟角度去考慮的,總不能因為維持在熱河的統治和駐軍是虧本買賣就把這地方讓給王英楷吧,更不能因為黑龍江、吉林兩省的財政入不敷出,甚至需要財政局補貼就乾脆把他們讓給俄國人吧!

    東三省的財政情況如此惡化,趙東雲召集了手下的諸多官一連召開三天的財政會議也就不奇怪了。

    三天的會議裡,各部門的頭頭腦腦們是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試圖開源節流!

    比如黑龍江的程德全表示,黑龍江多金可以加大當地金礦的開發力度,不過這建議短時間內也沒啥作用,為什麼?黑龍江尤其是漠河有金礦又不是什麼秘密,而且這都不是第一天開採了,就算是加大了開採力度也不會比現在多出多少來,至於找新金礦?要是能找到新金礦還用說?他早派人去挖黃金去了,但是趙東雲手頭上沒有從後世帶來一份中國礦產詳細分部圖,沒辦法金手指在地圖上隨便一指就告訴下面的人:這裡有金礦,這裡有銀礦!

    相對於黑龍江都督程德全的話,吉林都督趙鄂的建議就要現實的多,他說如今奉天的招墾已經上了規模,未來的招墾可以繼續往北擴張,也就是吉林、黑龍江兩省地區,在這兩個省份裡有著大量荒蕪的土地,只要有移民願意來,當地政府甚至願意免費分發這些土地給移民,當然了該繳的農業稅可不能少,要不然地方政府分給移民土地圖什麼啊,不就是圖個農業稅嘛!

    而移民這事,趙東雲也是一直在辦,從他上任盛京將軍成立農林局,農林局已經在直隸、山東、河南甚至山西設立了數十個招墾站,以招募無地的農民前往東北墾殖,這個工作甚至在十月份開始的北洋內戰裡都沒有停止,每天都有數量眾多的移民坐上火車,或者是拖家帶口步行千里『闖關東』。

    如今蘇系控制區裡多了吉林和黑龍江,這兩省的招墾工作提上日程也是正常的。

    不過此舉依舊不能短時間內給東三省財政提供大量的收入!

    唯一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現金收入的,也只能是依靠奉天銀行發行紙幣了,只要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超額發行紙幣,那麼就等於憑空多了一筆錢來,只要這紙幣信用維持下去那麼就可以一直拿來花!

    此外財政局下屬的造幣局也能夠貢獻不少的現金收入,這個造幣局製造奉天官方發行的銀元、銅元,這可是很賺錢的事,一年少說也能撈個百來萬。

    這造幣局製造發行的銀元、銅元,因為正面有著『奉』字樣,北面是的『一圓』,當地百姓稱之為『奉洋』『奉圓』。

    現在共和了,這種銀元邊緣的『光緒三十二年奉造』字樣就是換成了『共和元年奉造』不過在人口眼中,這依舊是『奉圓』。

    這種奉圓也是即將發行的紙幣的實體貨幣,一圓紙幣兌換一塊奉圓。

    除了造幣、發行紙幣外,財政局還提出了其他幾個辦法,比如倣傚奉天,也在吉林、黑龍江、唐山地區整頓農業稅以及各項雜稅,而奉天的農業稅也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繼續整頓。

    這個農業稅整頓是趙東雲主政奉天後的核心財政措施,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整頓稅務,增加財政收入那麼簡單,也不僅僅是為了減輕農民肩負的各類雜捐雜稅的負擔,整頓農業稅就和整合商稅一樣,乃是趙東雲把財政權力收歸到中央的一大舉措。

    甚至可以說,這項政策的政治意義大於它的經濟意義!

    當然了,這是對於趙東雲來說的,而對於財政局來說,在吉林、黑龍江、唐山等地區施行農業稅以及商稅的整頓,其最大動機還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稅收。

    稅務改革、紙幣發行,貨幣和金融等方面的改革,扶持工商上、招墾等諸多措施這些都算是長遠的計劃,這些措施可沒辦法短時間內,尤其是在這幾個月內讓財政局獲得大量的資金。

    軍方的整編計劃基本上都集中在上半年,尤其是一月份到三月份這三個月時間裡,急需大量的資金用於採購軍械以及支付招募新兵所需的各項花銷,軍方的代表,軍械處總長趙東平提出,在這三個月內,軍方至少需要獲得八百萬兩的資金,其中的大部分都得用於採購各種軍械。

    別的不說了,現在軍方可是欠了福元機器廠一屁股的貨款,前頭的六十萬貨款還沒給呢,而後續幾個月裡福元機器廠又會提供價值百萬以上的軍械,這些錢軍方要是不拿出來,福元機器廠那邊就得破產。

    福元機器廠那邊的董事長趙晨濱都親自找到趙東雲這邊來了,趙晨濱沒有埋怨軍方不給錢,他只是說:如果這個月奉天軍方還不給拖欠的貨款,那麼他們就沒有活動資金用於採購各種原料了,如果拖上三個月,福元機器廠就得破產!

    福元機器廠被拖得破產的話,誰最心疼?不是福元機器廠的股東們,而是奉天軍方的那一大票將領們,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咬著牙先從小金庫裡掏出了兩百萬用於軍械採購。

    同時也是一二再,再而三的向財政局甚至整個官體系施加壓力,要求政府方面解決這批軍械貨款,要是等軍方小金庫裡剩下的兩百萬都花光了而政府那邊還沒有籌到足夠的資金,估計軍方的那一票將領都能揮舞著軍刀殺上熊希齡的財政局去。

    而軍方的那一票將領們看見政府的那群人開了幾天的會都沒什麼好辦法解決這燃眉之急的時候,一邊是喊著**、熊希齡該死之類的口號提出了所謂的『軍票計劃』

    說既然沒錢咱們就印錢,也不要多,印他個幾百萬的軍票,然後充當軍餉發出去,並強迫社會各界承認並收支這些軍票,等軍方以後有錢了再一一贖回。

    這個軍票計劃一經拋出就是遭到了官體系,尤其是熊希齡為首的財政體系人員的一直反對,認為這會給東三省經濟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創。

    趙東雲對軍票也是不太感冒,作為一個有野心的軍閥,嗯,不對,應該是說有理想的政治家,趙東雲對自家的地盤還是比較在乎的,這要是弄個軍票下來估計東三省的百姓得把自己罵死。

    不過軍票計劃不行,這軍費缺口,尤其是最近兩三個月的軍費缺口總得解決不是,最後趙鄂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很簡單,就一個字: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