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進駐山海關 文 / 雨天下雨

    一時間,軍陣中的大量中低級軍官們也是一個個翻身上馬,個個抽出了指揮刀發出了各種口令,士兵們開始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唱著軍歌踏出了校場!

    而更遠處,第三騎兵營的士兵們也是各自策動戰馬,數百騎就是相繼呼嘯而出,一時間校場內的聲威好不驚人,仍憑誰看了都會大呼威武之師。

    不過這些東西在那些高級將領們看來,卻都是面子貨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給自己人壯膽,鼓舞士氣,要不然也不會弄這些花哨玩意搞出一個出征儀式來了。

    相對於女兒鄉校場這邊的花哨的出征儀式,錦州火車站內進行的真正的入關出行,一隊一隊的士兵們走上軍列,炮兵們吆喝著把火炮推上火車,機槍兵們把機槍也是搬上火炮。而輜重部隊還有那些民夫們則是把更多的炮彈,彈藥以及各種後勤補給品裝滿了列車,然後這些軍列就會載著士兵們和裝備一起南下。

    除了趙東雲親自率領的這些步兵和炮兵為主的主力部隊外,昨天上午,孟恩遠率領的奉天第一騎兵協已經提前南下,他們將會成為奉天陸軍的前鋒隊,為大軍的西進開出一條安全的通道來。

    等出征儀式完了後,趙東雲也是帶著一群高級將領們登上了軍列,隨同他一起入關的除了第三鎮以及第一騎兵協的軍官和士兵們外,還有奉天陸軍司令部的大量人員,主要是參謀部為主,輔以部分軍需部的人員,這些人員都是趙東雲入關後司令部的主要構成人員,以方壁永為首。主要工作就是為趙東雲提供各種戰術方案以及解決各種後勤補給方案。

    而留在奉天的,則是有奉天第一鎮和第二鎮的主要軍官們以及奉天陸軍司令部的其他留守人員!

    由於奉天是自己的老巢,所以趙東雲是不可能把所有大全都交給某一個人,他而是把權力均分給徐邦傑和林永權,他臨走前任命林永權為奉天陸軍司令部『署理會辦』,而這個奉天陸軍司令部督辦是趙東雲,至於總辦沒有設立,所以林永權的這個『署理會辦』的話,其實就是臨時負責人了。

    但是他又命令錦州防務歸屬徐邦傑負責!

    如此就造成了責權之間互有重疊和矛盾,避免任何一家獨大!

    同時他又抽掉了奉天第一鎮一個步兵標,以作為奉天第四混成協的編練基礎,還抽調了奉天第二鎮的一個步兵標,以作為奉天第五混成協的編練基礎。

    而這兩個混成協的主官何宗蓮和曹錕都算是後來者,他們兩個人可都是孤零零來錦州投靠趙東雲的,和奉天裡頭的原有將領沒有太大牽連,所以也可以進一步分化徐邦傑以及林永權等人手中的權勢。

    同時他還嚴令任何擴軍,財政事宜都必須報備他到的司令部來,錦州不可自決。

    以上的諸多手段就是為了讓奉天內部不至於在自己入關後發生混亂,要是說趙東雲一走,錦州就亂掉甚至弄出什麼背叛的事來,趙東雲就得哭死了。

    就當趙東雲率軍從錦州出發的時候,王英楷也是已經率領第一鎮北上,不過行程有些緩慢,因為他不能自己一個人就跑過去攻打京師了,得等到段祺瑞的第四鎮和趙東雲的第三鎮來了以後再打。

    畢竟現在京師裡有著王士珍的第六鎮和馮國璋的第七鎮呢,其中的第七鎮因為存在大量其他派系的北洋軍官,尤其是蘇系內的軍官眾多,原先的兩個大協統都是蘇系的人,然後中低層軍官也有不少是蘇系的。所以馮國璋為了保持對第七鎮的控制權,清洗了大量蘇系軍官,然後抽調了自己的門生擔任第七鎮要職。

    這裡得說一說,第七鎮雖然還擁有大量旗人,但實際上滿清的代表也就是鐵良從頭到尾都是沒能掌控這一支軍隊的,以前是蘇系和王英楷,段祺瑞等多個派系相爭,現在則是被馮國璋奪了過去,基本沒鐵良什麼事!

    這個第七鎮由於中高級軍官的調動,對戰鬥力也是會有所影響!

    不過王士珍的第六鎮問題就不大了,王士珍的第六鎮原先是以武衛右軍為核心整編的,而武衛右軍乃是正兒八經的老北洋部隊了,現有的所有北洋中高級將領,包括王段趙馮等人都是出自於武衛右軍。

    這一次動盪第六鎮由於不存在什麼旗人問題,加上第六鎮乃是王士珍的基本盤,所以變動不大,只是和其他部隊一樣把非自己派系軍官調走而已。

    而這種事也不僅僅只有他王士珍這麼幹,王英楷,段祺瑞和趙東雲都是這麼幹的,趙東雲架空王占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其他派系也是沒對蘇系將領留情,大量在其他派系任職的蘇系軍官被調離要職或者乾脆是免職,然後這些被排擠出來的蘇系將領會怎麼辦?大部分都是和曹錕、何宗蓮他們一樣,會跑到錦州去投靠趙東雲這個蘇系老大!

    王英楷慢慢北上的同時,段祺瑞也是開始率領大軍西進!實際上在數天前,段祺瑞就已經派出了一個標的部隊前往唐山。

    主要是為了保護位於唐山的福元機器廠!

    眼看著戰爭即將爆發,不用趙東雲說呢,段祺瑞就是立馬派兵先把唐山控制了起來,並且斷絕了福元機器廠的對外軍事訂單。

    不過他還是考慮到了趙東雲的反應,所以沒有直接拉走福元機器廠內的大量軍火,而是給了錢後才拿走軍火,只是段祺瑞手頭上本來沒什麼錢,這給出的錢自然是連成本價都不夠的。

    看著趙晨濱發來的哭訴電報,趙東雲不以為意,現在局勢那麼亂,這福元機器廠又處於段祺瑞的勢力範圍之內,人家沒有直接強行徵召就算是給他趙東雲面子了。

    「福廠之事還是要慎重,按照我來看,還是盡早把福廠搬到奉天來好!」趙東平如此道:

    「畢竟唐山地處四戰之地,將來一旦發生戰事好不好辦!」

    趙東雲面對福元機器廠的處境也是有些頭痛,當初建立福元機器廠的時候他可沒有想到自己會跑到奉天來當東北王,要是他能未卜先知的話,他早就把福元機器廠建在錦州了,何至於像這樣那麼麻煩。

    而現在的話,如果自己入關能夠掌控唐山,這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到時候局勢不秒,比如打了敗仗到時候被迫退回關外的話,估計自己就要把福元機器廠拆了帶回奉天來。

    至於現在如果僅僅因為未雨綢繆這四個字就要把福元機器廠搬到奉天來,那樣是非常不可取的。

    現在戰爭時期,不管是他趙東雲還段祺瑞甚至王英楷的部隊,都是需要大量軍火的時候,福元機器廠這個時候不能動,一旦動了還怎麼生產軍火啊?

    這搬遷說的簡單,但可不僅僅是挪個地方那麼簡單,這搬遷的話一兩年內都別想恢復如今這個產量,所以能不搬還是不搬的好,尤其是這種關鍵時刻。

    至於說入關後戰敗,被別人趕回關外,那就另外一回事了,到時候少不得要當一回拆遷辦,把整個福元搬回奉天去的。

    「老孟的騎兵到那裡了?什麼時候到山海關?」趙東雲放下趙晨濱的電後,然後抬頭問方壁永。

    方壁永道:「孟將軍都騎兵協已經過了綏中,預計明天就能到山海關了!」

    孟恩遠的騎兵提前兩天出發,不過比以為孟恩遠的騎兵就是直接騎著馬西進了,其實不是,孟恩遠的騎兵和後邊的步兵們一樣,同樣是乘坐火車進行機動,要不然的話長途騎馬行軍馬匹會受不了,走個幾十公里估計就得死一大片的戰馬,如果是牽著馬步行,那行軍速度估計比步兵還要慢了!

    古代裡頭的那些騎兵,尤其是蒙古騎兵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機動數百公里,主要是依靠一人三騎甚至四騎。

    趙東雲手下的騎兵都是單人單騎,進行機動的時候主要還是以中短距離的機動為主,近代騎兵所說的機動性,一般是指中短距離的戰術性機動,尤其是抵達戰場後的戰術機動,並不是小說家言所說的那種千里奔襲!

    這孟恩遠的騎兵也不是什麼天兵神將,可沒辦法兩三天之內就從錦州跑到山海關去,還得依靠乘坐火車!

    僅僅從趙東雲入關的行動來看,就可以進一步證明了鐵路在當代戰爭中的重要性,入關沒有關內外鐵路,趙東雲根本不可能兩三天內就從錦州抵達山海關,只能老老實實的靠腿走過去,而且現在初冬來臨,等到山海關的時候估計都是大雪紛紛了。

    十三號上午,山海關內,孟恩遠帶著華振基等一票騎兵將領們走下了火車,而前頭則是一大群前來歡迎的第四鎮將領,孟恩遠走近了一看,沒有發現段祺瑞等人,很明顯段祺瑞已經帶著他的大軍提前南下了。

    前來迎接的不過是第四鎮的一個營管帶,只見他上前道:「孟將軍,現在這山海關叫交給你了!」

    這第四鎮在山海關內留下的部隊已經只有一個步兵營了,如果不是為了守住這山海關讓趙東雲進來,估計段祺瑞這一個營也是不會留下來的。所以把山海關的防務交給孟恩遠後,那第四鎮的這個步兵營立即就是開拔南下,追趕段祺瑞的主力部隊去了。

    孟恩遠看著相繼下火車的士兵們,然後轉頭對華振基道:「先讓兄弟們把戰馬安頓好了!」

    然後他又對手下副官道:「給司令去信,就說我部已抵達山海關,請求後續指示!」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