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系初顯 文 / 雨天下雨

    從辛丑年開始,中國的新政改革已經持續了四年,在袁世凱,張之洞等漢族權臣的大力推行下,清末的中國正在以一種過往千年都無法想像的速度變化著,尤其是科舉被正式廢除後,也就宣告著中國正式邁入了一個新時代。

    1905年,儘管東北的日俄還在進行著殘酷的消耗戰,國內不少人對此依舊輿論紛紛,但是發生在東北的日俄戰爭並沒能影響到中國的新政改革,相反還進一步刺激了國內的新政改革。

    在國內各省都推行新政的背`景下,就任盛京將軍的趙東雲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上任就是頒布了諸多新政改革的措施。

    為了發展經濟,他先後成立了財政局、鹽務局、農林局、礦務局、工商局以及奉天官銀號。

    隨後為了配合經濟上的改革,他又先後整頓盛京五部事務,為後續的進一步行政機構裁撤做準備。

    和經濟改革並行的還有極為重要的軍事改革!

    五月中,趙東雲成立巡警局,總辦乃是王治馨,前年就曾經和趙秉鈞一起在天津籌辦巡警,不但有豐富的經驗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北洋人,見趙東雲出任盛京將軍後並且還要辦理巡警,所以就走了趙晨亮的路子自薦,趙東雲看他能力還不錯,所以也就接納了他的投效並任命為巡警局總辦。

    會辦由同樣是老北洋派系、徐世昌的義子朱啟玲擔任,而且朱啟玲能過來奉天巡警局擔任會辦,還是徐世昌親自舉薦的結果,徐世昌的面子趙東雲自然不好退卻,所以就把他要了過來擔任會辦。

    成立巡警局後,趙東雲就是下令奉天省內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八旗制兵、防軍、捕盜營、縣隊等舊式軍隊力量一律歸並巡警局整頓編練,老弱一律裁撤,絕不留情,整頓後編練各隊,駐紮府縣維持治安。

    為了避免地方出現團練這種尾大不掉的東西,趙東雲特地下來各地巡警必須由巡警局統一編練、派遣,所需經費、裝備也由巡警局統一配屬、發放。

    為了減輕財政壓力,巡警局所轄的巡警在招募兵員的時候條件比較寬鬆,餉銀也會減少,裝備暫時以奉天省內庫存以及收繳上來的舊式槍為準,主要型號則是單裝的老毛瑟以及馬蒂尼步槍兩種為主,其他的雜亂型號則是不繼續用了。

    此外這個巡警看上去似乎像是後世的警察,但實際上不是,清末的巡警實際上是一種輔助性的軍事力量,主要對付轄區內的民眾以及作亂的土匪等。

    如果說第三鎮、錦州巡防營是野戰軍的話,那麼這個巡警就是地方守備軍了。

    編練巡警的最主要目的並不是說為了獲得區區幾千人的巡警,而是為了整頓奉天省內的大量舊軍,從而把這些舊軍的經費給騰出來,然後趙東雲才好編練新軍。

    在編練新軍上,趙東雲的動作就非常大了,首先他奏報朝廷,說是為了響應全國各省編練新軍的號召,預期準備編練兩個鎮,但是奉天貧瘠沒錢沒糧,所以就先準備弄兩個混成協用著先。

    「錦營無需多動即可改為奉天第一混成協,奉營原部可整編騎隊一營,步隊兩營、炮隊一隊,擬調第三鎮步隊一營,炮隊一隊,再新募步隊一營,炮隊一隊,工程、輜重、軍樂各一隊,可成一混成協。」

    趙東雲要搞兩個奉天混成協可以說難度不小,第一混成協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第二混成協的話難度就比較大了。

    首先是奉天巡防營的整編工作也比較麻煩,這個奉天巡防營原來的部隊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好歹也是增祺花了心思弄出來的軍隊,打打土匪還是可以的,所以不能和其他舊軍一樣一股腦裁撤了。

    這挑挑練練的話,估計也能夠整編出來幾個營,按照趙東雲的計劃,這奉天巡防營之前一共有四路,但是其中的一路是張作霖現在已經被趙東雲幹掉了,剩下的三路中有一路是空架子,所以實際上只有馮德麟一路,增祺親自率領的一路,加起來大約三千餘人。

    可以從裡頭抽調馮德麟手下的馬隊成立了一個騎兵營,然後馮德麟手下剩下的步隊以及另外一路的步隊進行整編,勉強也能夠湊出兩個步營出來。

    此外奉天巡防營原來還有八門火炮,雖然都是老舊的架退炮,但是也勉強可以拉出來湊一個炮隊先用著了,以後再陸續換新式火炮。

    這樣就能夠從奉天巡防營裡整編出一個騎兵營、兩個步兵營、一個炮隊,當然了只靠他們是形成不了多少戰鬥力的,為了讓這個混成協盡快成軍,趙東雲打算從自家的第三鎮抽調一個步兵營、一個炮隊過去,這樣就能夠依靠這個步兵營和炮隊形成核心戰鬥力,以後再慢慢訓練以及招募新的步兵營,預計到下半年就能夠勉強把這個奉天第二混成協給弄出來了。

    「徐兄,這第二混成協我可就拜託你了!」趙東雲握著徐邦傑的手,用著慎重無比的聲音說著。

    「大人放心,我徐邦傑必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只要經費充足,頂多半年時間我就能夠給您練出一支強軍來!」徐邦傑看著這個比自己小得多的趙東雲,心中雖然感歎事事無常,1901年的時候他們兩人都還是武衛右軍的統帶,然而後續幾年兩個人的機遇卻是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

    1902年他有著段祺瑞和趙東雲的力推,都沒能當上第三協的其中一個統帶,1903年第三鎮成立,趙東雲再一次要招攬他過來就任第五協統領,然而又是被王占元搶了位置,數年過去後他雖然也在第六鎮那邊當了個統帶但是算得上是過的非常憋屈了。

    趙東雲其實一直都想推他上位,但是一直沒能成,至於想要拉攏他的理由倒不是因為他練軍打仗多厲害,而是徐邦傑乃是趙東雲派系的中堅人物!

    1901年的時候他們兩人就

    就是兄弟相稱了,後續幾年一直保持良好關係,尤其是趙東雲率軍抵達錦州後,留在保定的徐邦傑幾乎是一有什麼大事發生就給趙東雲發密電。而他也同樣因為趙東雲的緣故一直被打壓,要不然以他在北洋內的深厚資料,估計比趙東雲都能早當上一協統領,何至於曹錕、王占元這些後輩都當上了統領,而他依舊是個統帶啊。

    正所謂投桃報李,不管他能力如何趙東雲都是要把他捧上去的!

    所以這一次他親自給袁世凱發去電報要人,說自己麾下缺少一員大將統帥奉天第二混成協,請袁世凱放人,袁世凱對這些事自然是不會反對的,大筆一揮就把他調往奉天侯用,這樣趙東雲才是把他提拔為奉天第二混成協的統領。

    在當今北洋中,已經有不少人會私下說什麼『蘇系』『趙系』,從這些稱呼就可以看的出來這是趙東雲所領導的北洋內部派系。就跟段祺瑞是安徽人被稱為皖系、馮國璋是直隸人被稱為直系,張作霖是奉天人被稱為奉系一樣,趙東雲是江蘇徐州人,他的派系自然也會被稱之為蘇系。

    所以按照現在發展下去,以後佔據東北的趙東雲等人,是不會被稱之為奉系的,而是會被稱之為『蘇系』。

    而如今還不明顯的蘇系裡頭有什麼人呢,第三鎮裡的第五協統領陳光遠、以及各標統帶,奉天第一混成協的孟恩遠以及下屬統帶,奉天第二混成協的徐邦傑以及其他人員,官上有趙鄂、林永權、趙東平等人。

    這些說的都是在奉天內任職的,然而作為北洋的一個內部派系之一,實際上蘇系還在保定以及北洋其他部隊裡有不少人,比如曹錕,這個人早年和王英楷走的非常近,但是辛丑年以後他就經常和趙東雲廝混了,此人雖然長期呆在保定看似和趙東雲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其他北洋人,甚至在袁世凱的眼中,這個曹錕就是趙東雲派系的人。

    然後還有北洋軍內部很多少年輕派的軍官,尤其是留學回國的那些軍官們大多以趙東雲為首形成了北洋內部的少壯派,這些人在其他人眼中也是『蘇系』

    然而還有官方面,如果說趙東雲手下的頭號嫡系是林永權,那麼在外人眼中和趙東雲關係密切的官實際上是周學熙!

    雖然這兩個人私交沒有多少,但是你看看周學熙搞的那些洋務產業和福元紗廠有多密切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周學熙和趙東雲也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天津官銀號可是給福元紗廠貸了至少上百萬兩銀子,福元洋灰廠的第二大股東是誰?就是周學熙。

    而且今年開始福元紗廠就是和周學熙一起籌辦灤州煤礦,那可是預期資本投入高達六百萬兩銀子的大生意。

    可以說在經濟領域,周學熙和趙東雲的合作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儘管他們兩人連見面都沒有多少,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的盟友關係,所以在外人眼中,這個周學熙實際上也是蘇系的。

    以上這些人就是以趙東雲為首、以第三鎮為核心,形成北洋內部的趙東雲派系,或者說是蘇系。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