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葫蘆島工業區 文 / 雨天下雨

    「本官今天邀請諸位的用意,想必諸位或多或少也都聽說了!」趙東雲開了口後並沒有說的很快,反而是語速比較緩慢,而且只說了個開頭後就是停頓了下,這麼說話自然不是為了好聽,而是屬於講話的一種技巧。

    說的慢了就代表著即將出口的話會在腦海裡多停留那麼幾秒,講的慢就代表講錯的可能性會小,再者這種一頓一楊的講話非常有利於帶動聽眾的氣氛,容易讓旁人沉浸到自己的演講內容中去。

    趙東雲略微停頓了後會繼續道:「沒錯,我邀請諸位前來就是為了錢,但是諸位放心今天我們不談捐獻只談招商!」

    趙東雲既然開了頭,那麼接下來自然是口若懸河說起了他構思的招商引資計劃來,而這趙東雲對在座諸多商人的招商引資以什麼為核心呢,不外乎兩個字:政策!

    「眾所周知,如今日俄混戰對我奉天民生經濟影響極大,聽聞各地商家,尤其是營口和盛京等地的商家更是如此,為了民生,更為了讓諸位商家有一個安全而便利的生產和經營地區,我已經奏請朝廷,把寧遠廳之葫蘆島一地設為『葫蘆島工業區』,並特請該工業區為通商口岸,准許外商進出港口購入貨物。」

    眾人一聽葫蘆島工業區還有所謂的通商口岸,說實話他們只聽懂了前面的三個字但是後面的工業區三個字卻是沒聽懂,至於對所謂的通商口岸也不怎麼在乎,當即一旁的李邇堅就是充分發揮了配角的角色:「不知這工業區是什麼章程?」

    趙東雲道:「這工業區顧名思義,自然是辦理工業之地,當然你們也許會問辦實業何處都可以,但是為何要到這工業區來?

    首先我要說的就是:免稅,任何商家不管國內外只要來這個工業區設廠,頭三年一律免除任何稅費,第120章到足夠的工人。」

    後面的幫忙招募工人那些商人們還不怎麼在乎,這年頭只要給足工資招人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趙東雲口中的免稅卻是讓他們無法忽略了。

    清末可不是明末,明末的商人可以說一毛錢商稅都不用交,但是清末商人的稅賦卻是?卻是非常重的,一件商品從生產到運輸以及銷售,朝廷都會從中收取大量稅賦,如今趙東雲喊出了免稅的口號,自然是讓他們心動不已。

    此外他們也是有些驚訝,這工業區到關內外鐵路的支線鐵路雖然不用多少,但是沒有幾十萬兩也是修不起來的,此外那個葫蘆島港嘛,就算它原本的條件比較好,但是要想吞吐現代化的貨輪和客船成為近代化的港口,這沒有幾十萬扔下去也是搞不起來的。

    而這些錢都是由將軍府拿出來?

    這個時候商人們就有疑問了,這朝廷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好了,扔出來至少上百萬兩銀子支持商人們辦實業也就算了,竟然還不收稅?這樣朝廷不得虧死啊?

    這不是他們的經濟理論認知不夠,而是顛覆了朝廷在他們心中的傳統形象,按照人們的觀念,朝廷要辦這種事的時候,肯定是貪圖商家口袋裡的銀子,會想盡辦法讓商家捐獻的同時也會課以重稅,那裡會有倒貼錢還不收稅的好事啊?

    但是他們不知道,趙東雲的眼光卻不僅僅是看著這個工業區,而且他也沒打算過由將軍府直接投資興建葫蘆島支線鐵路以及葫蘆島港口,不管是鐵路還是港口,這些都是能夠長久盈利的大項目,國內不少大商家對投資鐵路等大型項目都是有著不少興趣的,到時候發行債卷建設就行了。

    至於不收稅也沒有什麼,不收稅他還可以賣地呢,比如工業區裡建設廠房的用地,你們商人得拿錢賣吧,就算不算賣錢,大不了趙東雲自己先建好廠房,然後出租給商人們,反正不管是租還是賣,都是要錢的。

    其次,工業區一旦發展起來,工人多了自然會帶動周邊地區的商業發展,工業區裡的住宅用地以及周邊地區的住宅用地多少也能賺一些,當然了在清末搞房地產除非是去上海租界裡玩,不然要想賺大錢也比較難,真正的大頭還是來自稅收。

    趙東雲給那些工廠們免稅,但是他有不準備對工業區內的各種商舖、服務產業免稅,相反不但不免稅反而還是準備課以重稅的。

    只要工業區內湧進去幾萬的工人,如果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如果發展的話五六萬人甚至超過十萬人都是有可能的,屆時這些人每個月都是會有各種花銷的,這些花銷就代表了消費市場,到時候趙東雲就能夠從這些工人的消費環節中收取稅收。

    如果對經濟稍微有些理解,那麼就會知道你購買一件商品的價格,其中大概有一半都是各種名目的稅收,比如生產企業的營業稅,運輸環節中的關稅,銷售商家的營業稅等等。

    所以只要有了消費,那麼趙東雲百分百就能夠收取到稅收!

    趙東雲在葫蘆島搞的這一套,說的好聽些就是以發展第二產業帶動第一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當然了這話是官場用語,實際上他玩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戲,用政策換取實打實的稅收!

    趙東雲當晚拋出了葫蘆島工業區的言論後,次日趙東雲就是宣佈正式成立『葫蘆島工業區』,該區方圓將脫離當地府縣管理,嫡屬於將軍府直轄,調趙東雲交情匪淺的趙鄂擔任總辦,同時擁有豐富洋務新政經驗的熊希齡擔任會辦。

    工業區一旦成立,那麼後續自然會有一大堆後續跟進的內容!

    包括宣佈全面的優惠政策,不管是國內民資還是洋資又或者官資等所有類型的企業,只要在工業區內落戶並能夠享受到豐厚的免稅政策。

    有了這些政策上的支持後,還得有配套支持,畢竟現在葫蘆島現在還只是一大片荒地呢。

    配套方面的建設,主要由福元紗廠的全資

    子公司福元建設公司負責,該企業將全權負責葫蘆島工業區的平整、廠房修建、港口建設、葫蘆島支線鐵路、周邊住宅建設,基本上工業區內的所有基建工程都是直接包攬給了福元建設公司,至於外包與否就得再看情況了。

    這直接一股腦的全部讓自家的福元建設公司來做,一方面是趙東雲真的找不到其他人或者企業有能力融資上百萬兩銀子用於建設葫蘆島工業區了,第二個方面嘛,這些建設工程可都是很賺錢的,讓別人賺不如讓自家企業賺。

    為了支付這些建設資金,工業區專門發行了建設債券,為了取信於工商界,這些債券的發行以及發行後的資金托管都交給剛成立的奉天官銀號來負責,以避免讓葫蘆島工業區衙門吞沒。

    至於說玩建設項目吃回扣之類的,要知道負責建設的可是趙東雲手底下的福元建設公司,誰要是敢吃回扣他第一時間就能夠知道,然後就會毫不猶豫的揮起大刀砍掉他的腦袋。

    而債券的償還將會由未來的葫蘆島鐵路運營盈利、葫蘆島港的運營收入以及工業區用地租售收入、工業區政府的其他稅收收入來償付!

    同樣作為配套的還有工業區衙門特地設立的『勞務處』,該處將會從遼西乃至直隸宣傳招募農村人員,為入住企業解決最基本的勞動力需求,至於技術人才就麻煩了些,勞務處除了盡量宣傳外,就只能依靠各企業自己去挖牆腳了或者自行培養。

    當有了這些後,雖然葫蘆島以及是一片荒地,但算是把架子給搭起來了,而後為了進一步刺激這些商人,在他的指示下,福元紗廠總經理趙晨亮,也就是趙東雲的三叔正式和錦州李家的家主李邇堅簽訂合同,雙方將會共同出資在葫蘆島工業區投資建設『葫蘆島紡織公司』,初始投資金額就是高達四十萬兩銀子,將會涵蓋紡紗、織布兩大業務,成為了第一家進駐工業區的超大型企業。

    李家想要和福元紗廠合作投資紡織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1903年就開始計劃了,但是一直沒能成功,這一次葫蘆島工業區開辦之際,福元紗廠為了支持趙東雲主政奉天,就算是虧得血本無歸也得拿錢出來投資的,不過福元紗廠近年來投資方向太多,尤其是去年到今年為了支撐福元機器廠那邊的附屬的煉鋼廠,佔用了福元紗廠的大批資金,所以這一次到葫蘆島投資自然也就拉上了一直想要插足紡織業上流的李家,商定福元出技術、管理以及技術人員以及少部分資金,而李家負責銷售渠道、大部分的前期資金投入,以福元紗廠佔百分四十九,李家佔百分之五十一的方式,共同組建了葫蘆島紡織公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