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增祺的招攬 文 / 雨天下雨

    但是這句扯淡的話卻是明顯的透露出了袁世凱的意思,那就是他增祺要練奉天常備軍可以,但是不能挖我北洋的牆角!

    面對趙東雲和袁世凱的齊齊反對,朝廷諸公自然是打消了要把兩者整合到一起的心思,反正他們也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能成了最好,不成也沒所謂,反正這錦州巡防營在誰手裡都不是在朝廷諸公的手裡!

    但是增祺卻是依舊沒有死心,增祺之所以一門心思要搞新軍,這倒不是他和袁世凱、趙東雲那樣想要當大軍閥,他實在是被庚子年給嚇怕了。

    當年他被俄國人打的抱頭鼠竄,把整個東北丟了不說而且損失慘重,雖然依靠他多方活動沒被撤職查辦,但是也變成了『署理』。

    現在日俄就在邊上打著,他最怕的就是日`本和俄國那天跨過遼河然後揮軍西進,要是到時候自己沒能擋住的話,估計就不是自己的政治生命到頭,而是自己的小命到頭了!

    前幾年開始他就是想要加強奉天省內軍隊的戰鬥力,前期是採取招撫土匪的方式,比如說招撫張作霖就是這種策略下的產物,然而自從他看到了趙東雲手下的第三鎮後,就一門心思想要練新軍。

    當初他支持趙東雲編練錦州巡防營也是因為這個,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卻是不滿足只有一支名義上屬於奉天的錦州巡防營,而是希望可以編練更多的新軍,這才想要一門心思弄奉天常備軍。

    不過編練奉天常備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才想要把錦州巡防營整合進來,進而奠定奉天常備軍的基礎,然而在前期的操作中,增祺一直都是小看了趙東雲以及袁世凱對軍權的渴望和重視程度,這才導致現在這種情況。

    然而雖然說上次的提議失敗了,但是增祺對此並不介意,因為他這個時候想通了一件事,對他而言最為重要的是什麼?

    那就是奉天省內需要更多的新軍!

    只要他是盛京將軍,那麼奉天省內編練的新軍名義上都是屬於他的,而他要的就是這個名義,這份名義就已經代表了政績,同時奉天省內如果有更多的新軍,將來日俄進軍遼西的時候也能夠抵擋的更久一些不是,至於誰領軍對於他來說是不重要的。

    基於這樣的情況,他就是做出了趙東雲從來都沒有預料過的情況!

    七月二十號,增祺派人攜帶私信抵達錦州,信上說籌辦奉天常備軍乃是大勢所趨,然要辦常備軍需先辦奉天督練公所,並且直言邀請趙東雲出任奉天督練公所總辦!

    這不應該啊,趙東雲對增祺的出招感到有些疑惑了,要知道幾天前他給練兵處的電裡還大罵增祺庸碌無能呢,這增祺沒有生氣反而還邀請他擔任奉天督練公所的總辦?

    趙東雲放下信,儘管他還有些猜不透增祺到底是怎麼想的,但是他卻是被這個邀請打動了!

    去年冬朝廷以北洋軍政司為班底成立練兵處,然後袁世凱把北洋軍政司殘留的機構和人員改名為北洋督練公所,而後各省紛紛倣傚設立督練公所或者督練處,乃是清廷推動全國編練新軍的一個重要措施。

    而各省的督練公所作為統轄、整飭全省新軍的機構,實際權力是非常大,不過這個督辦一般是由總督和巡撫兼任,一般來說都是不管具體事務的,事務一般會落到總辦頭上。

    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是『總辦』掌管這個機構甚至該省新軍的全部權利,現在增祺把總辦的位置拿出來,幾乎就是要直接說我把全省新軍交給你了。

    儘管奉天一聲本來就沒有多少新軍,唯一個一個錦州巡防營還只是名義上屬於奉天的,,而且所謂的奉天督練公所估計現在連一個人都沒有,不管怎麼看增祺都只是拿出了一個空頭銜給趙東雲而已。

    然而事情不能這麼看,增祺給的是什麼?他給趙東雲的是名義以及後續的財政支持,名義和軍費,這兩樣東西這對於一個做夢都想著擴軍的軍閥來說,那簡直是夢寐以求的!

    只是這個總辦之位看上去那麼美妙,趙東雲就不得不懷疑增祺此舉是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了!

    不得不說,哪怕是前世活了幾十年,這輩子也在北洋高層混了好幾年,但是他的政治敏感性依舊遠遠不如袁世凱,增祺這些玩了幾十年官場的人。

    增祺此舉對於趙東雲而言好處很大,但實際上壞處也是一籮筐,首先是趙東雲去當奉天督練公所的總辦後?袁世凱會怎麼看待?會不會認為趙東雲拋開了北洋另尋東家,此外他要去當這個總辦,以後管奉天一省的軍務,同時他還能不能繼續當第三鎮的統制?

    如果讓其他北洋大佬以此為借口想要謀奪他的第三鎮統制之位,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別以為現在趙東雲的第三鎮統制之位很穩當,但實際上北洋內部一大票人都盯著那幾個統制之位呢,趙東雲屁股下的第三鎮統制之位自然也在下面人的窺伺之中。

    現今北洋內部具有當統制資格的人不少,馮國璋,王士珍這兩人先不說,其他幾個也是想著過一把統制的癮頭呢,比如張懷芝,吳鳳嶺,趙國賢、曹錕、王占元等人。此外趙東雲麾下的陳光遠實際上也具備了繼續升一步的資格!

    對於增祺的大轉變,趙東雲並沒有第一時間給他任何答覆,而是先壓下了此事,反正奉天常備軍和奉天督練公所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弄起來的,他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此事的得失。

    而在這之前,他還得先把張作霖給解決掉!

    當趙東雲因為錦州巡防營、奉天常備軍等事務和袁世凱,朝廷以及增祺打交道

    道的時候,他的一群手下們也沒有閒著,其他人繼續訓練第三鎮以及擴編錦州巡防營暫且不說,卻說那孔眺北率領三千大軍進軍新民府一事。

    孔眺北帶著三千多軍隊奔襲新民府後,華振基的前鋒部隊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很快就是把新民府的幾個外套方向給封鎖了起來,並且封鎖期間多次和金萬福、王小辮子的騎匪交戰,至少打死打傷土匪上百人。

    至於張作霖的那上千人卻是始終沒有動作,沒有主動突圍外逃,也沒有派兵前出抵抗,而是一直龜縮在老巢。

    對於張作霖的做法趙東雲是理解的,他想要逃除非不要那上千人的部隊了,不然在華振基的騎兵封鎖下,他的部隊根本就逃不出去,至於前出抵抗就更不靠譜了,唯一剩下的選擇就是利用老巢的工事進行頑抗。

    當然了,張作霖還有另外一條路子那就是他試圖向投降,說實話張作霖從到頭尾就沒有反叛的心思,所謂的降而復叛那是趙東雲的一面之詞而已。

    面對張作霖的投降,趙東雲卻是不感興趣,說實話他對張作霖沒有什麼好感,這和原有的歷史沒有關係,而是這大半年來張作霖的為人處事讓他很不爽,這人手段太多,當初竟然把自己當刀子玩借刀殺人的把戲,而且野心也太大,這都想要投降了竟然還想要保持獨立性的編制和地盤,也不想想他趙東雲又不是增祺。

    他趙東雲手下的部隊雖然在北洋體系內算是獨立自主的一個派系,但是他自身對第三鎮以及錦州巡防營的掌控卻是非常強的!

    其中非常重要的招兵權、財政權以及軍官的任命等權利可都是被趙東雲把控在手裡,第三鎮的教育處可是全權負責新兵的招收以及訓練,不僅僅承擔著第三鎮的新兵需求,更承擔著錦州巡防營的新兵招募和訓練。

    同時軍需處也是直接負責各部士兵的餉銀髮放,其他北洋部隊一般都是部隊主官拿了銀子回去自己發,但是在第三鎮以及錦州巡防營,卻是由軍需處直接派人發放,部隊主官是不經手的,有時候趙東雲還會擠出時間來親臨發餉部隊主持發餉,為的就是讓士兵們知道:是我趙東雲養著你們!

    同樣軍械也是如此,由軍械科負責統籌全軍的軍械彈藥的供給,各部是不能直接採購軍械的。

    軍官任命上基本管帶以上的任命都是他親自負責,下屬只有建議權而已。

    這種掌控實際上比袁世凱對北洋新軍的掌控還要更嚴格一些,袁世凱掌控北洋各鎮,基本上是依靠對部隊主官的掌控,依賴的是個人威望以及平衡之術,但是缺乏制度上的約束。然而趙東雲對第三鎮以及錦州巡防營的掌控卻是以制度上掌控為根基,個人威望和馭下之術只是輔助而已。

    這種情況下,趙東雲才能夠做到牢牢掌控第三鎮以及錦州巡防營,然而現在張作霖說要投誠,竟然還想要保持獨立的編制以及諸多權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投誠也不是不可能,把人馬都打散了整編過後,至於張作霖到時候給你一個管帶當當基本也就到頭了,是別指望繼續當新民府的國王了。

    「大哥,這趙東雲實在是欺人太甚,我們都要降了,可是他們呢,竟然是還要我們無條件投降,這是絕對不能答應的!」張作相如此狠狠道,旁邊的湯玉麟也是道:「大不了我們也他們拼了,那孔眺北手下也不過兩千多人,我們一千多號人就不信打不疼他,只要把他打疼了他們才會跟我們好好談!」

    張作霖也是皺著濃眉:「如今也只能這麼辦了,先打一陣,得讓趙東雲知道我們也不是軟柿子!」

    一群人商定了後,一個個都是滿臉激動的出來叫嚷著要和孔眺北的人馬大幹一場,但是這出了門不久,湯玉麟卻是和王立有並肩走著,只見王立有歎著氣道:「要像把孔眺北打疼,談何容易啊!」

    湯玉麟道:「只是不打這一陣,外頭的那孔眺北怎麼會看重我們,怎麼會開出招撫的價碼來?」

    只是他們都不知道,不管是趙東雲還是孔眺北,他們就沒有想過開出任何的價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