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奉天軍事改革 文 / 雨天下雨

    趙東雲拿著馮德麟的十萬兩銀子調回了孟恩遠的剿匪東進支隊,但是並沒有把自己的所有軍事力量都撤了回去,而是把呂雙槍和石陽給了留了下來,其中石陽所部駐紮盤山,呂雙槍駐紮台安。

    這兩人裡都是在去年先頭投誠趙東雲的悍匪,在這麼多土匪裡頭趙東雲能夠接受這兩個人的投誠也是有理由的,首先是呂雙槍,此人在其屬下的威望非常高,而且非常擅長於鼓舞士氣,導致該部的經常能夠死戰不退,不管是和俄國人打還是對抗趙東雲進剿的過程中,都做到了傷亡率達到四成都不奔潰。

    這種傷亡承受率在當代絕對是屬於逆天級別的,別說尋常土匪了,就算是列強的一流精銳部隊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水平,而他呂雙槍卻是能夠在他的那支數百人的土匪部隊裡做到這一點,這讓趙東雲非常好奇,同時也是高看了他一眼。

    至於石陽,此人名聲遠不如呂雙槍那麼大,乃是錦州北部活躍的一名巨匪,手下也有上百號人的他在面臨孟恩遠進剿的時候,連抵抗都不抵抗就直接投降了,而且還順帶拉攏了其他幾家小土匪投降。

    當時趙東雲已經接受了呂雙槍的投降,想著反正手下已經有一個呂雙槍了,再來一個石陽也沒有太大問題,而且把他們都放在錦州巡防營裡頭去,也可以相互牽制,所以也就接受了石陽的投誠,招撫為錦州巡防營馬隊第二隊的領官,繼續待他的那些老土匪以及其他數十名零散投誠的土匪。

    呂雙槍和石陽的第一馬隊、第二馬隊在後續的持續剿匪作戰中獲得了部分兵力的補充,尤其是在剿滅杜立三的過程中,孟恩遠根據趙東雲的指示把俘虜人員平均分配給呂雙槍、石陽、張作霖,此舉讓他們兩人手下的實力迅速擴張到將近三百人。

    此舉自然也是引起了張作霖的嚴重不滿,但是這個時候的張作霖在趙東雲心裡頭也就是暫時有些利用價值的土匪而已,當幹掉了杜立三之後張作霖對於趙東雲而言已經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所以趙東雲很乾脆的違背了他先前對張作霖的承諾。

    他並沒有把台安、盤山等地盤順利交到張作霖手上去,而是把呂雙槍以及石陽留在了這兩個地方駐紮。

    趙東雲的這種安排雖然讓張作霖極為不滿,但是卻是引來了增祺的極大歡迎,因為自從杜立三被剿滅,馮德麟也接受招撫,成為了奉天巡防營前路。從此之後,奉天一省的數大悍匪勢力在短短兩年之內就相繼被招撫,成為了增祺政治生涯裡的難得的一個亮點。

    盛京將軍增祺自然也知道能夠順利剿滅並招撫奉天省內的多股土匪和趙東雲有著諸多關係,再加上趙東雲在錦州還編練了一個錦州巡防營,擁有採用全新操法編練的步隊一營,馬隊兩隊,算是給奉天省開創了編練新軍的歷史。

    這錦州巡防營雖然說為了方便協助第三鎮鎮守錦州,所以是由趙東雲親自督辦,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錦州巡防營都算是奉天省的地方軍隊,錦州巡防營的編練成功,增祺自然是理所當然的把它視為了自己的政績工程。

    在一月份給朝廷的奏章中,增祺說奉天局勢艱難,臣任勞任怨四處籌借,又得第三鎮趙東雲鼎力相助,已練新軍錦州巡防營千人,成效顯著云云……

    此外還說奉天將會倣傚直隸以及南方各省編練常備軍,用以鎮守東北邊疆,還往朝廷給予編練經費支援。

    歷史上的東北軍事改革,是在日俄戰爭之後才開始,然而趙東雲的到來,尤其是編練錦州巡防營的行為卻是大大提前了東北地區的新軍編練進程。

    不過增祺手底下沒錢沒人,要練常備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只能先從編練巡防營,招撫土匪慢慢來。

    為此他頻繁給趙東雲寫信,除了求教編練新軍相關事項外,也是想讓趙東雲幫著他編練新軍。

    畢竟練新軍這種事情普通人還真的辦不來,必須是科班出身有著近代化軍事技能的專業軍官才能辦成,而這種新式軍官人才大多集中都北洋體系裡,趙東雲的第三鎮身為北洋嫡系,裡頭自然有著大量的合格軍官,增祺如果要想練新軍,找趙東雲幫忙是必須的。

    對於增祺的請求,趙東雲顯得極為慎重,首先他不可能一股腦的直接答應,他得考慮到奉天和直隸的關係,得考慮袁世凱的反應,更加需要考慮到如果這支奉天常備軍一旦成立,將會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到時候自己的第三鎮是不是會灰溜溜的滾回關內呢?

    這裡頭所涉及的問題太多,所以一時間他也不好做決斷,而是給袁世凱發去了電報,詢問袁世凱的相關意見。

    而在得到袁世凱的意見之前,趙東雲也是隨手給增祺提了幾個意見,比如說建議他把奉天現有的諸多亂七八糟的舊軍整頓一二,先不求練成新軍,但至少部隊番號之類的要統一起來吧,不然那些亂七八糟的番號叫起來都麻煩的很。

    這倒是簡單,增祺二話不說就是採納了趙東雲的建議,把奉天省內的由他掌控的幾股練軍,包括盛字營等以及各地巡防營等一律編入奉天巡防營,至於剩下的那些旗兵、綠營之類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所以乾脆就先不管了。、

    最後弄出來的這個奉天巡防營一共有四路,前路就是剛剛投誠的馮德麟所部千餘人,左路就是張作霖所部六百餘人,右路乃是原盛字營等練軍整合而來的一千餘人,後路則是其他幾個捕盜營、巡鋪營等整編而來的上千人。

    這樣雖然還沒有改變奉天內的整體軍事力量,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了一支統一稱呼得到巡防營部隊了。

    再加上名義上歸屬奉天管轄的錦州巡防營,那麼奉天一省就有兩支巡防營,總兵力將近五千人。

    bsp;

    至於還有上萬的旗兵、綠營之類的亂七八糟軍隊,不管是趙東雲還是增祺都把他們給直接忽略了,甚至連整編他們的興趣都沒有。

    1904年初的奉天省所擁有的軍事力量,不算趙東雲的第三鎮以及錦州巡防營裡的那個步兵營外,其他部隊可以這麼形容:制兵如民,防隊如盜!

    別說指望他們和日俄大軍對抗了,連剿匪都很勉強,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欺壓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了。

    對於這種看情況,趙東雲也沒有說想去刻意改變什麼,他可沒有興趣去幫別人練兵擴軍,自從年初一月份的剿匪活動結束後,趙東雲又是一股腦的埋首第三鎮的編練擴軍工作去了,什麼東北局勢,什麼奉天軍制改革之類都已經被趙東雲拋之腦後。

    「現在這些德制火炮已經到達,你的炮隊要加強訓練,不用怕浪費彈藥,多展開一些實彈訓練,我已經讓軍械處那邊再從福元機器廠那邊訂購了一批訓練用炮彈,就是準備給你們訓練用的!」趙東雲如此說著:「這一次為了和第一鎮那邊爭這一批火炮,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劉廷貴道:「大人放心,我部已經初訓數月,就等這火炮來了,現在火炮抵達後我部再有月餘來熟悉火炮性能,就能夠形成初步的戰鬥力!」

    趙東雲點頭:「對你的能力,我還是比較放心的,不過現在東北局勢緊張,眼看著日俄就要打起來來,這個時候也有無數人看著我第三鎮,就等著我們出洋相呢!」

    第三鎮所需的火炮,是去年下半年就從德國訂購了,而這一批火炮和先前第二鎮所用的火炮都是相同的,野炮都是克虜伯專門用於出口的1903型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山炮也是十四倍口徑的速射山炮。且這幾個型號火炮都是克虜伯廠大量出口的火炮,有著大量庫存,所以這一談妥合同支付了定金後,德國那邊立馬就開始裝船運過來了,所以才能夠短短幾個月裡頭一次性購買了幾乎上百門火炮,幾乎把克虜伯廠的這幾款出口火炮的庫存給搬空了。

    導致今年年初日`本人前往德國緊急訂購克虜伯的該款火炮時,克虜伯原有的庫存都被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買了個乾淨,導致他們根本找不到庫存出貨,只能重新生產,這麼一來估計都能夠拖到明年甚至後年去了。

    這一批火炮在一月份回國後,有一批被段祺瑞的第四鎮給拿了去,但是原本準備給第三鎮的幾十門火炮卻是被王英楷盯上了,說是要用第一鎮原有的日式架退炮來換這一批最先進的德式管退炮,此舉自然是遭到了趙東雲的嚴重反對。

    為了這一批火炮,他甚至專門回了保定一趟找到了袁世凱府上,說錦州防線需要最先進的火炮,而第一鎮好端端的呆在後方,要那麼先進的火炮幹嘛。

    一時間,王英楷和趙東雲因為這一批火炮矛盾頻出,甚至一度把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也牽扯了進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