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混成協的野望 文 / 雨天下雨

    第六十一章混成協的野望

    第三協異於尋常步兵協的情況自然會被很多人看出來,但是能看出來又如何,因為造成第三協出現這種情況的理由有二:

    第一個就是北洋常備軍右鎮翼長之位的爭奪,為了這個位置除了王英楷之外,其他的人比如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劉永慶、吳長純等人呢都已經是親自上陣,企圖掌控北洋新軍裡的第二支常備軍,誰要想擊敗眾人登頂右鎮翼長之位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二就是錢的問題了,如果袁世凱有錢的話,他就不會是只編練一個第三協那麼簡單了,的人是會直接編練一整個右鎮,第三協和第四協都一起上馬了,但是袁世凱現在錢就那麼一點,但是處處花錢,搞的袁世凱想要再弄一個第四協都難。

    而第四協沒弄出來,談何建立北洋常備軍右鎮啊!

    所以在第四協沒編練出來之前,北洋常備軍右鎮就不可能出現,而在北洋常備軍右鎮成軍之前,這個第三協就會繼續保持現在的這個狀態,除了承擔第三協自身的編練任務外,還得承擔北洋常備軍右鎮司令處的諸多任務,包括管轄編練機槍第二營、馬隊右標,甚至不用多久估計還會有炮兵、工程、輜重等部隊陸續加入第三協的管制範圍之內。

    對於這種情況,趙東雲雖然累的要死,肩上的責任也是壓的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但是內心裡卻是極為興奮的,甚至都希望第三協管轄的部隊越多越好,最好是如果能夠就地升級為北洋常備軍右鎮,自己來當這個右鎮翼長的話那就更好了。

    只是第三協直接升格為北洋常備軍右鎮的可能性太小,趙東雲對此幾乎不做任何期待,不過直接升格為右鎮不可能,但是要弄成混成協的話,估計還有點可能性!

    把北洋常備軍的編制和後世的現代軍事編制進行對比的話,那麼大體上可以認為師類似於鎮,旅等同協,團等同於標,營倒是不用變,一樣都叫『營』而連的話在清末新軍裡是隊,排和營一樣,名字相同,而下面的班則是棚。

    這混成協就是後世人所說的混成旅。

    而在北洋現在的體系下,建立混成協的可能性雖然也很小,但並不是沒有,因為考慮到北洋內部派系對右鎮翼長之位的爭奪太過激烈,同時也考慮到短時間內袁世凱也拿不出更多的錢來建立第四協以及炮隊右標。

    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防務需求,就有可能把先編練起來的第三協調往前線,讓第三協承擔起獨立作戰的任務,而要讓第三協承擔起一個方向的作戰任務,那麼就必須給它配屬各種輔助部隊,其中就得有炮兵、騎兵、機槍、工程、輜重等。

    然而有意思的是,現在第三協已經轄有騎兵、機槍部隊了,甚至第三協內部已經有了非正式編製、小規模的工程以及輜重部隊,也就是說只需要袁世凱再給趙東雲一個炮兵營,那麼他的這個第三協就是實打實的混成協了。

    當然了,以上只能算是趙東雲自己的野望,純粹是屬於一廂情願的想像,事實上北洋就算再窮,這北洋常備軍右鎮也得建立起來,頂多就是推遲幾個月而已。

    這從趙東雲的第三協的建立就可以看的出來,去年冬天的時候袁世凱一樣窮的要死,但左騰右挪,這裡摳幾萬兩,那裡幾萬兩愣是讓他把第三協的編練經費給湊了出來。

    所以不要懷疑一個軍閥為了擴軍而撈錢的決心。

    但話又說回來了,現在的北洋常備軍右鎮說根到底還是沒能建立起來,而且趙東雲預計著至少也得大半年時間以後才能有改變。

    而在這段時間裡,不管是馬隊右標還是機槍隊第二營都是歸屬第三協管理,如果這幾個月裡頭袁世凱要再練一個炮兵營的話,估計也會直接劃歸趙東雲暫時管理,那麼到時候這第三協就成為了實際上的混成協,至於這種狀況能持續多久,完全取決於袁世凱的錢袋子什麼時候能夠寬鬆一些。

    「按照我看啊,那第四協要建起來估計得今年年底了!」身為趙東雲手下的二號人物,第三協的參謀官兼新兵營總辦,林永權對於第三協的前途同樣關心。

    「不過不是說東三省那邊局勢又開始緊張了嗎,聽聞要擴大我們常備軍的規模!這樣的話,估計第四協也快了!」裴連英如此道:「其實右鎮建立了也好,到時候我們的統領未必就不能爭一爭右鎮翼長之位。」

    聽到這裴連英直接說自己也有機會爭奪右鎮翼長之位,趙東雲不由得呵呵一笑,難不成自己在這些下屬心中已經成為了可以和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一較高下的大佬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雖然趙東雲現在已經算是北洋高層軍官之一,但也僅僅是高層軍官之一而已,並不是那少數幾個人北洋大佬之一,他的整體地位其實和陳光遠並沒有太大差別,都屬於北洋第二梯隊的角色,只是他比陳光遠要更得袁世凱信任和重用,因此算得上是第二梯隊裡排位比較靠前的幾位軍官之一。

    距離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王士珍,劉永慶,吳長純等第一梯隊的這些北洋大佬來說,其實距離還很遙遠!

    如此的趙東雲如果當一協統領還好一些,但要是不知天高地厚直接和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打擂台去爭奪右鎮翼長之位,那純粹是活的嫌命長了。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的北洋常備軍右鎮翼長之位的爭奪,這就是一場北洋大佬之間的戰爭,而趙東雲他只是這場戰爭裡的一個前鋒大將而已,他背後的段祺瑞才是北洋常備軍右鎮翼長的有力競爭人選。

    可惜段祺瑞從去年爭到現在也沒能把右鎮翼長之位給拿下來,這並不是說他資歷

    不夠或者袁世凱不信任他,而是段祺瑞在北洋體系內的地位本來就是屬於第一梯隊裡的第一人,要是再讓他掌控一個北洋常備軍右鎮的話,那王英楷、馮國璋、王士珍他們還不得天天看著段祺瑞的臉色過日子啊。

    所以在這一場北洋常備軍右鎮翼長之位爭奪的戰爭裡,王英楷和馮國璋以及王士珍他們都非常有默契的聯合起來反對段祺瑞,對於他們來說段祺瑞是大敵,先把段祺瑞給掀翻了,然後再來瓜分北洋常備軍右鎮。

    這從他們一股腦的支持陳光遠來任職第五標統帶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個陳光遠可並不單單屬於某一派系的人,他算得上是一個中間派,和王英楷、馮國璋、王士珍甚至吳長純的關係都不差,他來第三協任職第五標統帶,就是來和段祺瑞派系下的趙東雲打擂台的。

    不過陳光遠受限於官沒趙東雲高,職位也沒趙東雲高,所以在第三協和趙東雲打擂台也佔不了多少便宜,甚至稱得上被打壓。

    然而他卻依舊阻擋了趙東雲一手掌控第三協的企圖,第三協兩個步兵標裡頭,趙東雲兼任統帶的第六標不用說了,除了第三營管帶孫翰臣是王英楷的人外,其他的兩個管帶、三個幫帶以及大小隊官清一色的趙東雲嫡系,而孫翰臣算得上是徹底被架空了。

    然而第五標雖然也被趙東雲用各種手段弄進來諸多人馬,但是在陳光遠的強力反擊下使得趙東雲並沒能徹底掌控第五標,充其量也就是劉富有的第一營還算是屬於段祺瑞、趙東雲派系的,然而另外兩營則是雙方派系的人都有,趙東雲和陳光遠都沒能徹底掌控第五標的第二營和第三營。

    趙東雲和陳光遠在第三協斗的不亦樂乎,為的是什麼啊,不就是為了給背後的那些大佬們創造機會嘛!

    所以說,趙東雲就算這兩年風頭大一些,但也沒資格和段祺瑞等人去爭奪右鎮翼長之位的,不客氣的說,他還沒到那個層次!

    趙東雲向來都自認為是有自知之明的,就跟他從來沒指望過自己會變成救國救民的偉人,更沒奢想過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後然後隨便動動嘴皮子就把中國建設成為超級列強了。

    他所想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定下的理性目標,而在今後不數年或者說十幾年內,趙東雲的目標就一個,那就是爬的更高一些,在北洋體系內掌控更多的權勢和力量。

    現在也如此,奢想翼長之位是浪費腦細胞的事,相反他是更希望北洋常備軍右鎮的翼長之位爭奪繼續僵持下去。

    這樣他的第三協就可以繼續保持一個超然的獨立性,畢竟誰也不希望來個人騎在頭上指手畫腳不是!

    「第四協那邊還沒影子呢,不用去操心那些事,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先把我們第三協自己的兵先練好了,到時候不管是成立第四協還是右鎮,在座諸位也都不用擔心被人說什麼了!」趙東雲說著的時候,拿起茶杯,小喝了口熱茶後繼續道:

    「現在練軍保陽馬隊和淮軍元字營的整編事務繁多,而且外頭也很多人在看著我們,所以還望諸君不要輕怠了!」

    「現在從練軍和淮軍裡整頓而來的馬隊右標也差不多搭起架子了,只是不知道上頭為什麼還不定下統帶官呢?」已經轉任馬隊右標第一營管帶的華振基疑惑著。

    趙東雲聽罷卻是道:「此時自有督憲大人他們決定,我們不用操心!」

    他雖然這麼說,但是內心裡也一樣疑惑,這也有那麼多天了,為什麼上頭還沒有決定馬隊右標統帶的人選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