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五十九章 福元造步槍 文 / 雨天下雨

    基於東北的局勢持續緊張,袁世凱再三向朝廷上奏說手中兵力不足,請求朝廷撥付更多的資金用以添練新軍。

    袁世凱哭著喊著說窮,最後雖然拿到手的不多,但是也從朝廷身上割了一塊肉下來用以編練新軍。

    以直隸一省的稅收而言,是絕對無法負擔起眾多北洋新軍所需的軍費的,所以這北洋新軍所需的經費並不是如同後世人想像的那樣是袁世凱一手支撐的,而是有半數都是清廷戶部所撥,有三成左右是從南方各省支援的,直隸這邊其實只拿出了兩成左右而已。

    有著袁世凱撒潑打滾籌集軍費,下面的那些北洋軍官們練起兵來自然也就更放心了,至少不用擔心士兵沒有餉銀,軍械方面也不用擔心繼續用老式的單裝步槍了。

    而在北洋新軍所用的諸多新式軍械中,除了日`本軍械、德造軍械外以及江南、湖北各製造局所出的火炮、槍支外,也是第一次出現了福元機器廠上的軍械產品。

    1902年底,袁世凱正式對福元機器廠下了第一批訂單,訂購了兩千枚手榴彈以及兩百支88式步槍,這雖然只是小批量的訂單,但依舊讓北洋新軍第一次出現了福元機器廠的產品。

    這點訂單雖然說利潤極其有限,但是卻讓福元機器廠的管理層看到了未來的盈利希望,一方面是加大了對88式步槍的改進設計投入,同時也是投資進行了迫擊炮的研發。

    而更重要的是,福元機器廠不滿足於現有的設備規模,並且把眼光投向了北洋機器製造局裡的大批機器設備,並且趙晨濱等人是直接找上了趙東雲,讓他想辦法把這一批設備給買下來。

    這個要求卻是讓趙東雲有些頭痛,因為那可是北洋機器製造局的設備啊,雖然說因為庚子事變北洋機器製造局已經被毀了,但是去年開始袁世凱也是打算重建北洋機器製造局,甚至還打算再加幾十萬兩銀子購置設備擴大規模呢。

    只是後來因為趙東雲搞出來一個福元機器廠,所以袁世凱暫時也就放下北洋機器製造局的重建工作。

    然而就算是放緩了重建工作,但是這北洋機器製造局終歸是要重建的,在這種情況下趙東雲想要說服袁世凱放棄北洋製造局的重建工作,並且把設備賣給福元機器廠,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福元機器廠現在還沒進入量產吧,這購置設備擴產所需的銀錢那裡來?」袁世凱並沒有和趙東雲想像的那樣直接拒絕,而是問起了福元機器廠的資金問題。

    在袁世凱的心裡頭,這福元機器廠的錢來的也太容易了吧,去年夏天的時候不用一個月功夫就不湊齊了八十多萬兩銀子,然而現在半年多時間過去了,這福元機器廠每一天都在賠錢進去,但是半點利潤都沒能產生。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想要再一次購置設備擴大生產,這讓袁世凱有些懷疑了,莫非趙東雲的錢都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趙東雲也是有些尷尬,這福元機器廠雖然說他是大股東,別人都說這福元機器廠是他擁有的,但他卻是個不管事的甩手大掌櫃,福元機器廠的具體管理是由董事會進行管理的,真正主事的是董事長趙晨濱和總經理道格爾等人。

    他們說現在還一毛錢都沒有進賬的福元機器廠前景良好,急需擴大投資規模增產,趙東雲也不好說直接拒絕。

    只能道:「福元那邊是準備向幾個銀行和票號進行借款!」

    袁世凱聽罷卻是皺眉:「借款,如果向外商借款的話,難保福元不會落入外人掌控!」

    他一邊皺眉一邊說著:「如今福元根基未穩,即便是借國內票號的銀錢也需要慎重!至於購置機器的話,我再詳細問問,到時候會給你一個答覆的!

    不過話說在前頭,如果北洋的設備被福元賣了又遲遲無法供應彈藥的話,屆時就不是區區幾十萬兩銀子的事情了!」

    袁世凱並不介意那些福元買走這些機器設備,實際上現在的北洋機器製造局重建比歷史上已經困難許多,歷史上袁世凱是投入了幾十萬兩銀子購置新設備後加上那些老設備才能把北洋機器製造局重建起來,而由於福元機器廠的出現導致他沒有給北洋機器製造局投資,所以單憑那些老設備要重建的話,難度非常大,而且重建起來後也無法生新式產品了。

    所以賣給福元機器廠也是可以的,問題是福元機器廠必須形成產量,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供應北洋軍所用。

    福元機器廠的擴張行動非常快速,當得到了袁世凱的默許後,福元機器廠出資三十萬兩現銀購置了還在天津內維修的北洋機器製造局的老舊設備,這些老舊設備主要用於黑火藥、栗色火藥、無煙火藥、子彈、炮彈以及各種半成品的生產。

    這些東西對於剛成立不久的福元機器廠來說主要是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使得福元機器廠可以生產黑火藥,同時也可以擴大無煙火藥的產量,同時擴大子彈的產量,增加炮彈的生產!

    但是這些設備也不是那麼好拿的,這福元機器廠剛接手設備呢,趙東雲就是接到了袁世凱的話,要求福元機器廠盡快建立6.5毫米子彈的生產線,以供應北洋軍內的日式步槍的子彈消耗。

    同時也是給福元機器廠下了一批五十七毫米、七十五毫米炮彈的訂單!

    要是能夠生產出來是你好大家好,如果搞不出來袁世凱可就要生氣了,隨著福元機器廠的規模擴大,隨著德州北洋機器製造局重建化為泡影,袁世凱已經是把福元機器廠視為北洋的核心兵工廠,至於它是商辦還是官辦對於他來說都沒有區別。

    在福元機器廠接受北洋機器製造局老

    舊設備的時候,時間也就邁過了1903年!

    年初,袁世凱花了大價錢從日`本採購的大批軍械終於抵達,並成批量給北洋常備軍左鎮、京旗常備軍換裝,看著成堆的軍火趙東雲只能流口水了。

    他的第三協雖然也招了兩千多人,但是手下的士兵都還在用各種老式步槍呢,而且是亂七八糟的什麼槍都有,他手下兩千多人現在裝備主要以馬蒂尼步槍、單裝毛瑟為主,此外還有少量的黎意步槍和快利步槍。值得一提的是前面三種都是後裝單發步槍,而後面的快利步槍卻是中國批量生產的第一款新式連發步槍。

    這種槍是江南製造局在曼利夏等步槍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而來,不過儘管有著中國第一的名頭,但其設計非常糟糕,質量又差,導致很多部隊寧願使用老式的單裝步槍也不願意使用這種快利步槍。

    江南製造局這二十多年來以生產垃圾貨色聞名,1884年到1890年生產的林明登步槍就以價格昂貴不說,還容易走火聞名,積存一萬多支都沒人肯用。然後1890年到1892生產的黎意步槍也不咋地,隨後生產的快利步槍也是款沒人肯用的坑貨,最後被迫停產快利步槍,轉產88式步槍,只是生產出來的88式步槍在可靠性上也遠不如湖北槍炮廠的產品,更不用說和原裝貨相比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其實這幾年漢陽廠那邊生產的88式步槍質量也不咋地,歷史上評價是價高質次。

    而趙東雲這邊也是沒辦法,他手裡頭也沒有更好的槍支了,現在只能先用這些破爛貨訓練著先。

    畢竟第三協不可能裝備太長時間的舊槍,不用一兩年功夫肯定是要換裝新式步槍的,而預定換裝的步槍都已經確定了下來,那就是福元機器廠生產的88式步槍,現在的話只是用老槍訓練新兵勉強也能湊合。

    二月份下旬,趙東雲的第三協終於是接受了第一批的福元機器廠生產的88式步槍兩百支。

    這兩百支步槍是福元機器廠那邊小規模試生產的產品,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一切是沿用德國原裝88式步槍的設計,也就是後世人所熟知的那種款式:老套筒。

    「終於領上新槍了,這以前用慣了連發快槍再用那些老槍可真不習慣啊!」林永權熟練的拿起一隻88式步槍,裝填子彈,然後連續開槍射擊,動作非常流暢。

    「怎麼樣?打起來還順手吧!」一旁的裴連英也是過來試用新槍:「這種88步槍我以前也用過,雖然打起來畢竟費勁,不過好歹是新槍,比那些單裝的老槍強多了!」

    「這後坐力是大了點,比日`本的三十年式要大多了!」林永權放下手中的槍,此時還在揉著肩膀,顯然對88式步槍的巨大後坐力還是有些不太滿意。

    此時,一旁的陳光遠也是過來:「現在福元廠那邊既然已經開始生產了,估計我們不用多久能全部換上新槍了吧!」

    陳光遠雖然和趙東雲算是死對頭,但那不管怎麼說也算是第三協的內部矛盾,而且還是被段祺瑞、王英楷等人挑動起來的外部矛盾,而現在的槍支換裝問題卻是關乎第三協成軍的整體利益,他關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光遠道:「據我所知,這福元廠乃是統領您家的廠子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量產啊?」

    趙東雲對陳光遠並沒有個人上的厭惡,而派系之爭也不是天天掛在臉上的,當即也和氣道:「福元廠那邊現在還只是小規模的試生產,要真正的量產恐怕還得明年,不過就算是試生產,從這個月開始也能出槍三四百支了,而且是一個月比一個月多,按照我們第三協所需的量來看,頂多也就半年!」

    趙東雲的話讓一群下屬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從得知福元機器廠開始小規模試生產後,袁世凱就已經是把擴軍的步伐再一次加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