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皇商嫡女醫動天下

正文 219. 219.天倫之樂,是他給不了她的幸福 文 / 乙夢

    219。天倫之樂,是他給不了她的幸福

    「雙生子?那麼那一年與朕賞花之人,該是妹妹孫蓉兒嗎?」錯了,就這麼錯了幾十年啊。「蓮兒跟我說,為得能入宮選秀,遍尋天下名醫,才將後脖頸處的胎記祛除。」

    「是啊,只有入宮選秀,才有機會嫁給身位太子的您。花微雨,花公子。」是嗎?戚老夫人、不、現在該稱呼孫蓉兒了,這就是宇玉玨找的理由,一句什麼都不知道,容貌一樣,胎記的理由也說的過去,所以順理成章的便娶了孫蓮兒為妻。

    杏花微雨,花微雨花公子,這是宇玉玨當年瞞了自己的身份而臨時起意給自己起的名字,那年的那個女子還笑話他這個像是女兒家的名字,笑容可掬淡然清香。

    「你跟你姐姐,並不像是一對雙生子。」會叫他花公子的只有那個姑娘,而那個姑娘並不是他的妻孫蓮兒,而應該是站在自己面前的孫蓉兒,只是當年的錯過,今日的重遇亦不能改變什麼。

    「不過仔細瞧著,你們的眼睛還是一樣的。」幾十年的歲月,一個富貴榮華,一個粗茶淡飯,每次見孫蓮兒都是精緻的梳妝打扮,就算是現在的年紀依舊瞧著不到四十歲的樣子,眼前的孫蓉兒相比來說年歲的痕跡多了些,或者說是更真實。

    「當年,為何不是你?為何蓮兒也能說出那段相遇?為何連恩師都說蓮兒才是那個人?為什麼?」宇玉玨微微仰頭,滿目的杏花兒如今看來是那麼的刺眼,當年在宮中一眼認出孫蓮兒的模樣時,他的心是那般的欣喜,當孫蓮兒說出杏花林中相遇之事時,他更是喜出望外,再加上孫大人有意無意的遊說,他就這樣等著孫蓮兒入宮參加選秀,然後他選中了她成了太子妃。

    「民婦之前說過了,因路遇劫匪,幸被戚家所救,但到底是跟一男子相處過一陣,傳出去也算做是失節,這樣的女子還有資格入宮選秀嗎?所以除了報恩嫁入戚家,沒有更好的歸宿了。」孫蓉兒的回答淡淡的,好像很平常一般。

    「可她不是你……」細細想來,除了一樣的容貌,總覺得有些什麼不一樣,在御花園裡種下這片杏樹送給蓮兒時,臉上的表情更多的驚訝而不是驚喜。幾十年來,這片林子,蓮兒一次都沒有來過,只有他自己默默的來看過幾次,原來自己並非想留住當初邂逅時的那份心動,而是想在這裡尋找著什麼。

    「皇上與皇后伉儷情深這麼多年,相濡以沫,終究能陪伴皇上白頭到老的人,才是對的那個人。」

    孫蓉兒舒展的一笑,幾十年來她早已經不是當年懵懂的少女,早些年她怨過爹娘、怨過姐姐,甚至怨過自己那個只顧著高興的夫君。

    並不是嫌棄戚家的落魄與偏遠,富貴榮華始終抵不過一個真心愛護自己的丈夫,可以吃得簡單些穿得簡單些,只要心也是簡單的快樂,就夠了。

    她問過自己,如果當年知道花公子其實就是太子宇玉玨,自己是否還會一心嚮往。身上的胎記是一回事,對於皇宮,是她始終不願意去的地方,不然也不會幾次在姐姐面前表露不願意入宮選秀。

    憑著姐妹二人出眾的容貌與才學,必定是能在選秀中脫穎而出的,要麼被選為皇帝的妃子,要麼就是嫁給某一個皇子,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是榮華與艱辛並存。

    所以到後來,孫蓉兒也不去怨姐姐了,她不過是為了給自己選一條最好的路罷了,姐姐有姐姐的榮華,而自己這幾十年來過的日子亦是幸福的。

    戚老太爺終身沒有納妾,哪怕她只替他生下一男一女。若說一開始是忌憚著孫家可能是京城裡的權貴,但之後自己再沒有跟娘家有任何聯繫,爹爹給她的只有戚家老宅附近的幾座礦山,就算戚老太爺真的納上幾房妾室,她這個不會有娘家眷顧的正妻也無可奈何的。

    一生一世,只有一夫一妻,是戚老太爺給她的幸福,之後玉石生意越做越好,在古粟城成了一方富貴,戚老太爺依然對她關愛有加,說起來兒子戚候儒對妻子冉兒的癡情挺像他爹的。

    如果是嫁給了宇玉玨,那麼孫皇后現在過的日子,也將會是她過的日子,當年杏花林中的偶遇再如何的讓人情根深種,為了子嗣,宇玉玨不也是納了兩房側妃嗎?再怎麼去說愛,也抵不過帝王家的責任,這份愛,不要也罷。

    「白頭到老。是啊,我們都已經老了。如今我是大宇皇朝的皇上,而你已經是皇商戚家的戚老夫人,算起來似乎是你的日子過得更舒坦些。」宇玉玨閉上雙眼,如果他不是身位太子,孫蓉兒身上有沒有胎記、是不是被人劫持過都影響不了他娶她,可惜這個如果不存在,這麼多年陪著他經歷了所有的是蓮兒,所有的富貴背後有多少苦痛也是蓮兒與他一起擔著。

    「戚老太爺,是什麼時候過世的?可有納過妾室?」也許他該慶幸,不是蓉兒承受這些,跟著戚家過,商賈之家地位是低些,但也是衣食無缺兒女雙全,孫子考上榜眼、孫女兒戚明鸞又是那麼個古靈精怪的,尋常人家的天倫之樂,是他給不了她的幸福。不像他,嫡子才十多歲,將來的路,還有很長一段。

    「過世有快二十年了,兒媳進門之後第二年過世的。成婚二十多年,並未有納過妾室。」

    「他,一定對你極好吧。」

    「是。」

    「京城中一直有說,戚候儒對夫人敬愛有加,看來戚家的癡情是代代相傳的。」

    對於皇商戚家的傳聞,宇玉玨也聽過不少,尋常人家三妻四妾的不在少數,但戚候儒府上的妾室聽說都是正妻許氏做主娶進門的,後來是關於戚家嫡女如何受寵的傳言,讓宇玉玨覺得大宇皇朝繼東侯海沛之後

    後,又出了個寵愛女兒的奇葩。

    「戚少成年歲也不小了,可有中意之人?想必嫁給他為妻的姑娘,必定會過上甜蜜的日子。」他記得,當年考中榜眼時戚少成十七歲吧,先皇還一直想著要把皇室中的姑娘家挑一個配給戚少成,不過都被戚少成婉拒了。

    「民婦也一直為他的事兒操心,前段日子說是已經有了意中人,家中長輩也不會去替他盲婚啞嫁,等過些時候見過姑娘家,也許婚事就定下了。有勞皇上掛心了。」

    孫蓉兒福了一福身子,想起宇玉玨底下的子嗣,長孫女兒也不過過了及笄沒幾年,要這樣比起來,似乎的確是她的福氣多了一些。

    「還有你家的那個戚明鸞,我一直瞧著很喜歡,原來是你的孫女兒,仔細看她的長相,有那麼幾分像你的。」圍繞著戚府的幾個孫輩,宇玉玨在說著他想說的話題,宇懿德那孩子對戚明鸞一眼定情,就好像他對孫蓉兒那般。

    「明鸞那孩子被老身與他爹娘寵壞了,只有這一個嫡女,又是最小的,從小就是討人喜歡的,讓人不寵她都難。」

    說起小明鸞,孫蓉兒面上的喜悅之色是藏不住的,小明鸞那樣的性子也不知道是像誰,腦子裡總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再如何的寵愛都覺得不夠。

    「我的兒子,懿德那孩子,對小明鸞也是親近得很,比起老六家的懿允那孩子,應該還是我家懿德更親近些。」宇玉玨已經不再是自稱朕,改稱我,幾十年前的錯過當不成一生一世相守的人,如今就當是一個認識多年的好友吧。

    「蓮兒要給懿德配親的時候,懿德拒絕了很多次,還鬧起了離家出走,到後來還是到戚府上去找小明鸞了。也不知道那孩子存了那樣的心思存了多久了。」當然他是知道的,要是真說了已經八年多了,蓉兒也是不相信的吧。

    「這……」孫蓉兒不是沒聽到過風聲,只不過小明鸞還小,她也沒往那個方面去想。

    「蓮兒不同意懿德去找小明鸞,現在我算是明白為什麼了。要是照我的意思,小明鸞是極好的一個姑娘家,你的孫女兒,一定是極好的。」

    宇玉玨的言語中不僅是對戚明鸞的滿意和喜歡,更多的愛屋及烏的那種情感,毫不掩飾的表露在孫蓉兒面前,著實的把孫蓉兒驚了好一會兒。

    這算什麼意思,既然知道孫皇后跟她是姐妹,那麼五皇子與小明鸞之間的關係就是有血緣的表叔與表侄女兒,如果只是表哥表妹的還好說,這還差這一個輩分了。

    怎麼聽宇玉玨話中的意思,宇懿德喜歡小明鸞,他也同意宇懿德喜歡小明鸞?這可是怪不得姐姐孫皇后會極力反對的了。

    努力這個月的全勤的指望貌似又失敗了

    努力這個月的全勤的指望貌似又失敗了

    …………………………

    推薦、收藏、打賞、紅包、月票,親們有什麼就給什麼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