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將門毓秀

正文 第369章 紙鳶佳節 文 / 黃老邪的玉簫

    懷袖則隨月牙共坐於公主鑾轎內。緊隨在孝莊的儀仗後面。

    孝莊的鑾駕剛走至英華門。迎面正遇見康熙的儀仗。後面跟著幾位嬪妃的錦轎。

    兩處儀仗相遇。所有的宮妃嬪娥包括皇上在內。紛紛落轎。相互請安見禮。

    月牙與懷袖也從公主的鑾轎內出來。與康熙磕頭行禮。並與諸位嬪妃問安。

    康熙免了二人的禮。懷袖與月牙才起身。便瞧見旁側正與孝莊駕前見禮的裕妃和惠妃。

    惠妃仍如平日般端和嫻熟。款款淺笑。

    裕妃今日則與往日稍有不同。給孝莊行禮時候。雖然低身垂目。但似心存餘悸般偷偷抬目細查孝莊顏色。見孝莊一如平日面帶慈和淡笑。似才稍顯安心。

    懷袖心細地察覺出裕妃似心中揣有心事。第一時間更新突然想起清晨時候竹青來傳話時說起菊青由鍾粹宮回來生病一事。不禁微蹙黛眉。不由自主便想起了至今仍暗藏於廢宮中的宮女映蓮。

    儘管清晨聽渙秋那麼說。懷袖覺其語出魯莽。可細想來。她也覺鍾粹宮中的宮女似比旁處的事端多了些……

    再舉目時。裕惠二妃已於孝莊處請安完畢。各自回轉身欲登錦轎。懷袖的目光劃過裕妃依然殷紅如血的嬌唇。只覺那唇畔勾著的盈盈笑意直懾人心。

    康熙與孝莊的儀仗合併做一處。比先前的更謂壯觀。不多時便來在了圓明園的茗湘苑。

    之所以選中此處。只因這地方有一座湖心島嶼。呈葫蘆形。由蜿蜒木橋與陸地相連。島上地勢平坦開闊。且有水面微風徐徐吹拂。是放風箏的上選佳苑。

    待孝莊與康熙的駕攆一到。內務府早備下了精心準備的各式風箏。幾十個小太監手牽各色風箏。由島嶼中央向兩邊跑。五彩繽紛的風箏齊齊升上天際。都是一色的火紅福字。

    月牙興奮地跳腳。指著天空道:"皇叔父快看。是鴻福齊天。"

    康熙仰望天際。連連點頭笑贊。

    懷袖側立於孝莊身畔。抬首望向湛藍天際。見後宮中眾嬪妃做的風箏多為鶴、燕、蝶、蟬這類見慣了的。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只有裕妃的鍾粹宮中放的是一架哪吒鬧海。畫面生動艷麗。頗為精緻。

    此時。水面風起。吹著衣襟飄擺。孝莊回頭向懷袖笑道:"眾人的風箏都放起來了。你趁著這陣子風起。也將風箏放起來吧。"

    懷袖點頭。展開手中的蝶戲牡丹風箏。大蝴蝶的翅穗子已迎風翩然飛舞。只待懷袖鬆了手。那團花蝴蝶便翩翩然緩緩向空中升起。

    月牙見懷袖的風箏起來了。笑道:"看。我師父的風箏。雖然也是蝴蝶樣式。但畫的卻比旁的好看。"

    孝莊。康熙等眾人見懷袖的蝶戲牡丹確實畫工精巧。也不由紛紛讚歎。而此時。內務府又放起了一套梁山一百單八將。天上一時奼紫嫣紅。紛繁繚繞。

    正當眾人紛紛觀賞興致正濃時。遠遠由蜿蜒木廊處走過來一行幾人。正是奉旨進宮陪寶蘭的索額圖及福晉。後面跟著一等公頗爾噴及少王爺官千翔。

    幾人來至近前。給孝莊和康熙紛紛磕頭禮畢。略寒暄了幾句。索額圖便攜福晉同往寶蘭居住的緋華宮行去。

    懷袖先前正專注放風箏。此時見索額圖與福晉漸漸行遠的背影。不自覺便想起了遠在疆北的阿瑪與福晉。

    卻不知自己何時。能與他們相聚……

    "哎。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師父。師父。快扯線啊。你的風箏掉了……"月牙指著垂直隕落的風箏叫道。

    原來懷袖方才走神時。不小心放多了線。已經放至半空的風箏竟直直向著遠處一個小山黝後面跌落下去。

    懷袖見此時收線已經來不及。便索性將手中的線鬆了。笑道:"是我一時手誤放多了線。幸好沒飛太遠。我去撿回來便是。"

    月牙想跟著懷袖一起去。但手中的紅蜻蜓也已飛上了半空。只得任她帶著翦月過了木橋。向那山黝後行去。

    懷袖與翦月二人過了木橋。踏在鵝卵石路上。向風箏飛落的小山黝走去。

    康熙遠遠望著懷袖的背影。原想派御前侍衛隨著。又一想她素來喜歡清靜。或許是為躲清靜才刻意去了。第一時間更新便由著她去。但方纔索額圖來請按時候。她眼中濃切的慕色以致失神放走了風箏。卻映入康熙眼底心間。不覺微皺起一對好看的劍眉。

    懷袖與翦月邊走邊仰看漫天繽紛的風箏。繞過數株開得正豐艷的海棠。漸漸接近風箏飄落的山黝。

    方纔的湖心島上。衣袂與風箏同艷。歡笑和清風共揚。場面好不熱鬧。而此處。遠離了那些衣香鬢影。只有幾聲鳥語輕鳴和著樹葉搖曳。反而顯得格外寧和恬然。

    翦月仰臉望著漫天的風箏。忍不住笑問道:"姑娘。你說這風箏是誰做出來的。好生靈巧的心思。"

    懷袖笑道:"最早傳風箏是由兩千多年前墨家的墨翟所做。當時的風箏是木質。後來造紙漸發達。便改用紙來做了。"

    翦月輕輕點頭。笑道:"做出這等巧宗的那位墨翟一定想不到。他的一舉為兩千多年後的人們帶來如此多的歡笑。"

    懷袖卻道:"古時人們放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兩人邊走邊敘。漸漸接近了風箏飄落的地方。

    &nb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