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將門毓秀

正文 第205章 禪宗解語 文 / 黃老邪的玉簫

    康熙微微搖了搖頭,淺笑:「手冷,不彈了,你陪朕說說話吧。」說完這句略頓了頓又輕笑著搖頭道:「不對,應該是『黃三爺』。」

    懷袖聽見,不覺唇邊也露出淺淺的兩枚梨渦。

    「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鴻鵠志遠!」康熙目光雖望著池塘中的殘荷,口中卻一氣說出這些來。

    懷袖聞聽康熙這幾句,心中驚詫不小。

    她萬沒料想到康熙只憑借三段便已經辨出這首《落雁平沙》,她自幼年習音律撫琴至今,只有少時教她琴棋書畫的老師吳漢槎與容若倆人能辨出此曲,再無旁人。

    懷袖沒想到眼前這位終日埋首於奏折國政之中的康熙皇上,居然對音律也頗為精通,不禁暗自欽服其經歷之充沛。

    「此聽得是逸士之心胸,也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鴻雁飛鳴,孤絕長空。」懷袖接道。

    康熙聞聽點了點頭,繼續說:「此曲韻律起伏綿延,雖然基調靜柔,卻又伏有律動,恰如秋雁翱翔於平沙之上的長空,遼遠而清寂,正應此情此景。」

    康熙邊說著,目光尋著天際孤月,臉上流露出落落清孤的味道。

    懷袖也抬頭望向天邊的勾月,此時康熙又喃喃道:「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這首邵雍的《請也因》頗有禪宗裡所將的「指月」見性的味道,忍不住開口問道:「三爺也喜歡讀禪學?」

    康熙笑道:「沒有特別的喜歡與否,我因隨著外祖母長大,幼時常見外祖母看經書,便隨意翻翻。我認的許多漢字都是從經捲上識得的,親政之後便沒有那多時間讀佛經了,不過當年看過的還依稀記得,有的現在回味起來,還覺得頗有味道。」

    懷袖點頭道:「其實禪學中對月有特殊的情分,例如《楞嚴經》中就講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後來明人翟曾稷編纂了六百五十則禪門的歷略以及機緣語句,竟合稱為一部《水月齋指月錄》,可見這『以手指月』可堪『以指譬教』了。」

    康熙點頭讚許道:「我也記得曾在《碧巖錄》中看到過:好雪片片,不落別處,無風起浪,指頭右眼。看見最後這一句『指頭右眼』,當下便有醍醐頓悟之感,當時讀的時候,真為之驚詫。」

    懷袖笑道:「所以古人詩詞中,多受禪宗影響,月之地位便顯而可見了,你剛才吟的是一首,我記得王陽明還有一首《蔽月山房》云: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康熙聽得興致高亢,連連點頭道:「朕曾看過寒山子的一首境界極高的詩詞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懷袖點頭道:「確實境界高遠,禪師的詩詞通常直截了當,出語天然,自然不可與一般的詩人同觀,先前提及的指月錄中也有一首雪竇禪師的詩云:聞見覺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

    康熙聽見此一句,不覺心思又被鎖回現身之中,低頭,水中燭影搖曳,再向下望去,卻只望見自己一人的清孤身形,不自覺口中輕聲誦道:「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誰共……照影寒……」詩最後幾句竟成了歎息的語音。

    這一次,康熙語境中的孤單意味已十分濃重,懷袖再無法忽略而過,高處凌寒的味道,恐怕當是他如此境遇了吧。

    高貴在萬萬人之上,寂寥同樣也在萬萬人之上,享幾分尊榮,便添幾許寂寞。

    「月之華有光明,清淨,溫柔,平等,廣大,遍照,無私,永恆,空遠之質,正如皇上,其心豁然,得大無礙。」懷袖溫聲說道。

    康熙回轉目光,凝注於懷袖的面頰之上,見她平靜溫和的神情正恰似月光,無限地溫柔卻又仿似隔著無法觸及的距離,忍不住輕歎:「朕其實也常關照自性,只覺得山河之大,卻也可影現其中,然而,人心之深,有時候,即便是虛空粉碎,也不可朗然照見。真可謂:山河易管,人心難收!」

    懷袖細想了一時,淺笑道:「其實,未必要去『管』,要去『收』。禪偈中講過: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萬歲爺便是那輪當空皓月,那片朗朗晴天,下臣付昂之間,即可照見自身,也可照見自性,心中晦暗者必無處可藏,自現其形,或惶惶中自會收心斂性,不過是時間而已,我們等待一朵花開尚需一年的光景,何況人心。」

    康熙聽進這番話,心中豁然澄淨寧和,其實這些理論他並非不懂,只是在心情鬱鬱時無人如此暢聊以疏解,此夜經與懷袖暢聊過後,猶如痛飲醇釀般的清烈暢快胸中悶氣一掃而空。

    康熙再回眸望向懷袖,只見欄杆處,雲如影,花如面,香霧般的雲鬢,清逸如玉的身姿,心中悵然暗慨:「這樣一朵空谷幽蘭,難道不服於帝王家的水土麼?」口中不自覺地漫聲吟誦出:「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懷袖乍聞此句,心中莫名,轉目回顧時卻見康熙目光熾熾注視著自己,心中那份侷促不安又忽地竄上來,她心中害怕康熙如此明瞭的眸光,卻迴避躲閃皆不是。

    康熙見懷袖又垂了臉,心知自己剛才又有幾分失態,收斂回目光,心中暗自起誓:如此美好的人兒,即便要用去許多的光陰,朕也願意等,絕不以帝王身份強加於她,朕定要等得她的真心!

    正想著,耳畔傳來遠遠的更聲,康熙起身道:「時候不早了,朕有些乏了,你也早些回去歇著吧。」

    懷袖點頭,

    ,將琴收入琴匣內,躬身施禮,目光著康熙緩步走回清寧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