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將門毓秀

正文 第136章 斗茶大宴3 文 / 黃老邪的玉簫

    懷袖正在這些人中間搜尋,月牙卻拉著她的胳膊直奔樓中而去。

    月牙行入樓中,問都不問,直接撿了孝莊下垂手的位置坐了,才落座便有宮女過來給她二人獻茶。

    這一路行來雖然是坐轎,天氣卻已經初顯炎烈之象,懷袖確實口有些渴,端起茶盞淺呷一口,潤了潤咽喉。

    旁邊有幾個跟著阿瑪額娘進宮來的小郡主與月牙年紀相仿,很快熱鬧交談起來,懷袖獨自坐著,神情閒遺地打量眼前這座富麗堂皇的華美殿堂。

    約莫過了半盞茶的功夫,外面響起了太監嘹亮悠長的聲音「皇上駕到……」隨之一聲接著一聲地傳了進來。

    四下人等聽見這聲音,慌忙跑著回歸各自的座位,紛紛跪地齊聲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由司儀侍衛以及眾多宮女太監擁簇而入,免了禮,便先問道:「我剛瞧見太皇太后的的肩輿停在外面,老祖宗呢?」

    旁邊有人趕忙上前回了話,康熙便轉身上樓去了,不多時親自挽扶著孝莊的手臂從樓上走下來,先服侍著孝莊落座,康熙親自宣佈茶宴開始。

    眾人紛然落座,懷袖的目光落在康熙身側另設出的那張方桌上,遲遲捨不得移開,原來容若與顧貞觀,常寧,張廷玉,陳廷敬等幾人,被康熙欽點為茶藝評判官特設了位置。

    容若自然也看見了懷袖,擱著幾張桌子,遠遠地定定看了她一眼,眉梢眼角的相思便全映入懷袖眼底,只是唇角的淡淡笑意中,透著些許疲倦。

    懷袖心思何等細膩,怎會沒有體察出這細微的不同,心弦撩撥之時,回想起前日常寧說起的明珠之事,想他定是為此時操心勞神,便無一點心思看眼前為助興而演奏的曼妙歌舞管弦。

    一曲終了,茶宴正式開始,懷袖總覺得還有另一雙眼睛注視著自己週身不自在,目光下意識地飄向對面後宮嬪妃席位,卻沒想到正巧與惠妃的目光碰了個正著。

    惠妃見懷袖察覺到了自己注視的目光,也不躲閃,對懷袖微微笑了下,端起杯緩緩示意,懷袖也端起酒杯擱著空氣對惠妃敬了敬便仰起臉一飲而盡。

    放下酒杯,目光無意間瞄見康熙正和容悅色地看著她,懷袖莫名地心中一悸,臉上飛上兩朵紅雲。趕忙低了頭稍緩和心緒,偷眼再看時,只見康熙的目光已經移向場地中央,陸續擺放上來的用以茶藝表演的茶具。

    懷袖用手輕輕在臉頰上捂了捂,肌膚依舊有些燙熱,剛才與康熙對視的那一眼彷彿是她自己的錯覺一般,既然是錯覺可為何如此真切地緊張……

    「師父,你沒事吧?是不是暑熱」月牙公主發現懷袖臉通紅,關切問道。

    懷袖搖了搖頭:「我沒事。」

    月牙公主端過木蘭清露,給懷袖滿滿斟了一杯說:「這個清爽的很,師父喝瞭解解熱。」

    懷袖點點頭,繼續觀賞茶藝。

    第一日原本安排的是斗茶,但康熙覺得第一天應該安排些助興的演繹更熱鬧些,斗茶講靜,氣氛便壓下去了,因此常寧便把茶藝表演安排在了第一天。

    正如懷袖此前所說,滿洲的八旗貴族子弟自隨了皇太極入關之後,紛紛開始崇尚漢家化,尤其先前已故的順治帝,對佛,禪甚是推崇。

    因此滿族八旗貴族中對漢家經史茶韻的研習之風日益風盛,康熙之前羅列出的數項茶宴項目之中,茶藝競技一項報名者居首。

    隨著一陣古琴悠揚的高山流水之音潺潺飄搖於殿內,由幾個宮女款款端出各色的茶藝所需茶具,此次競技所使用的茶具可事先稟明所需器物由宮內準備,也可攜帶自家的茶具。

    因茶藝競技是臨時決定之舉,因此多數王侯臣子們都沒有帶了自家的茶具,大半皆由宮中御茶房準備,順便連同所需的茶葉也一併預備下,任由各人挑選。

    市井茶坊所精茶藝以烏龍茶居多,而烏龍茶中又以鐵觀音居首,先前上來表演的一位是鑲黃旗海寬的福晉萬琉哈氏,另一位是郎中施爾弼的側福晉戴佳氏。

    二人皆用宮中的茶具進行演繹,所演示的茶藝也選得皆是福建莆田進貢的鐵觀音。

    鐵觀音原本是康熙最為鍾愛的茶品之一,最佳產地卻並非莆田乃是安溪,康熙見此二人皆選中的是莆田所產的鐵觀音,故問及與安溪的鐵觀音不同之處,二人卻都未說出緣故,康熙便也不為難,令退下去了。

    月牙看的興致極高,見這二人都未說出道理,便回頭問懷袖其中的緣故。

    懷袖原本心緒不在此間,聞聽月牙如此詢問才轉回精神,說道:「自我大清立國以來,南方進宮的茶品眾多,但就鐵觀音一種而言,還當屬福建安溪一帶最為聞名,其地盛產的四大茶品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蜚聲南北,被譽為『烏龍之都』。這些都是莆田所無法與之堪比的。」

    月牙聽得興致甚高壓低了聲音,翹起大拇指說:「師父太厲害了,月牙佩服至極!」

    說的興奮時,月牙忍不住提高了音量,被懷袖輕輕彭了一下手背,才醒悟過來,看了看上座的皇上和太皇太后,見康熙正笑顏望著她,月牙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此間,陸續又有幾位臣子的侍妾上來演繹茶藝,皆為烏龍茶之類,且其中諸多步驟尚不完整,或有的緊張忘了詞兒的,因是為討得太皇太后歡心玩的,眾人也不甚在意。

    直到下午半場,上來了一位女子乃是內閣學士張少仁的侍妾韓氏。

    韓氏出身淮陽書香世家,江南

    本就盛產茶品,江南人更喜以茶飲會友,因此對於茶藝比滿族女子更精通些,此番參加宮中舉辦的茶藝競技,韓氏為了不如俗流,選了別具江南特色的茉莉花茶茶藝。

    隨著一首涓涓古曲《山之高》韓氏徐步走至正殿中央,江南女子本就生的清靈秀,韓氏便是典型的南國嬌柔玲瓏的女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