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戰哥薩克(十二) 文 / 弘毅知難

    已經緊張萬分的鑲藍旗騎兵沒有功夫再去搭理馬背上趴伏的俘虜,而是死盯著周圍已經形成包圍圈的哥薩克敵人的動向,這給了兩位羅剎人進行交流的絕好時機。

    「葉爾馬克,我的朋友……快下令讓你的騎兵將這些作亂的布裡亞特人消滅乾淨,回去我的伏特加酒都賞給你了……我的腸子都快斷了……哎喲……」彼得隊長估計的確沒遭過這個罪,一面衝著近在咫尺的草叢嘔吐者,一面十分迫切的許諾道。

    「別急,我的隊長,他們跑不掉的……哎喲……」小葉爾馬克還想著多說兩句,自己的後背也結結實實挨上了一下,急忙閉嘴。

    烏恩其更沒有功夫去「照料」這兩個已經興不起任何風浪的俘虜,因為他要密切注意對面的動靜。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

    看來這兩個羅剎軍管的確是這群羅剎騎兵的頭目,否則自己這二十餘騎,還真不夠周圍的敵人一頓風捲殘雲的。也不知道手下其它的弟兄們怎樣了。很明顯,此刻包圍住自己的敵人並非他們的全部,從中可以判斷,自己的主力也已經牽制住了敵人的主力!

    對面的羅剎人,在那個翻譯的一番傳達解釋之後,果然出現了不小的躁動,甚至有幾個騎兵立刻被安排向不同的方向跑去。

    「哦……現在才去偵查,豈不是太晚了點?」烏恩其自言自語道。

    過了好一會兒,那個翻譯終於再次回到陣前。鼓足勇氣高聲喊道:

    「中**人,你們越界了!這裡是羅斯的國土,是托木斯克督軍府的轄區。請你們放下武器,放還我們的軍官,否則你們將被我們消滅乾淨!」

    「哈哈哈哈……」

    烏恩其聞聽突然大笑起來,那笑聲似乎都有殺傷力一般,惹得翻譯胯下的頓河馬忍不住焦躁的打起響鼻,有點要往回跑的意思。好在駕馭它的人還有理智,使勁拽住它的馬韁,避免了一次大大的醜聞。

    「笑話!來啊。給我展開我軍戰旗!」烏恩其突地停止了笑聲。頭也不回得喊道。

    「庶!」身後他的親兵呼應一聲,隨之而來的是「呼啦啦」一陣旗幟迎風飄動的聲音。此時,烏恩其才自得的扭頭瞧看。

    只見這面四方大旗迎風招展,旗上藍底紅邊。繡著金色祥雲。映襯著西伯利亞的藍天白雲、蒼翠密林。更顯磅礡氣勢!這是一面當下典型的鑲藍旗戰旗!

    與後世多數人的理解不同,順治年間的滿蒙漢八旗,採用的乃是皇太極當政期間更改過後的旗幟。並非八旗草創之處的樣子了。

    這些旗子與努~爾哈赤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任何一旗的旗面之內都沒有「龍」的形象!這種情況始於皇太極,直到康熙年間才給八旗旗幟內都繪上了金龍。即使在努~爾哈赤時期,據明朝將領的戰報所述,只有四「正(整)旗」旗幟才繪有龍紋,而且是「黃旗畫黃龍」、「赤旗(紅旗)畫青龍」、「青旗(藍旗)畫黑龍」、「白旗畫黃龍」,而四「鑲(廂)旗」也是沒有龍型圖案的純色旗子。

    以至於我們常說的「八旗」長、「八旗」短的,但到底「八旗」制度起於何時呢?很多似弘毅對清史一知半解的人,都會想當然的脫口而出——努~爾哈赤時代!其實,這還真需要普及普及了。

    清代八旗的產生時間和旗幟顏色,中外史學家歷來因襲《清太祖武皇帝弩兒哈奇實錄》、《八旗通志》等官書所載:產生於1615年(乙卯)的建州汗國努~爾哈赤時代。顏色是正黃、鑲黃、正紅、鑲紅、正白、鑲自、正蘭、鑲蘭的正(整)、鑲(廂)八旗。可是,據一些獻資料記載,並對之分析之後已經證明:上述八旗產生的時間和旗色,是在清太宗皇太極時代。

    「八旗制度」肇建於建州汗國努~爾哈赤時期,這沒有錯。但努~爾哈赤時的八旗旗色,是黃、紅、白、青(藍)色「畫龍的四旗」和黃、紅、白、青(藍)色「無畫龍的四旗」。由這樣的「八旗」變為皇太極時的「正、鑲八旗」,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形式上的旗色更換,還寓有滿族社會性質變異的深意。也就是說,由努爾哈赤時代不發達的奴隸制「後金」,迅速演變為皇太極時代封建制的「清」過程中,它體現著滿族最高統治者意識由「原始軍事民主制」趨向「封建中央集權」的一種重大轉變,而且也反映在努~爾哈赤時代的「八旗共主」、「八王理國政」和「四大貝勒俱南面坐受國人朝見」等制度,終於被皇太極以「議政王大臣會議」和他自己「南面獨坐」所取代。

    這一社會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反映到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八旗制度上,也就隨之發生了質變。原來由於滿洲社會發展的特殊性,而殘留的軍事民主思想所反映的「八旗共主」、「四大貝勒」輪流執政,並由此產生的畫四條龍和四幅不畫龍的八旗旗幟,也必須改換。像「八王」不能理國政、「四大貝勒」不能「按月分置」理政權一樣,四條龍取消,旗色不變,只把其中的四旗鑲上邊就行了。因為封建國家的「大清」,只能有一個真龍天子——皇太極。

    但在當下,所有清兵是不會有心情、更沒有時間去理會這旗纛更迭之事的幕後深意,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得以繼續存活,而且是極有尊嚴、極為給力的繼續活下去!

    「大清威武!」二十人的小部隊瞬間高呼起來,氣沖雲霄的震撼之勢令人咂舌。

    原本,這面小一號的鑲藍戰旗只被允許在參領一級的軍事行動中配備使用。但因為烏恩其的營中有羅剎使臣阿勃林,為了彰顯軍威,大將軍濟度這才破例給了他一面。剛才縱馬追擊,窮極速度,親兵自然無法展開大旗。如今「兩軍對陣」,正是到了「大張旗鼓」的時候了!烏恩其十分滿意此時的戰場氛圍,氣勢十足的重新回過頭來,衝著對面的翻譯喊道:

    「你回

    去告訴你的頭領,這裡早就是我們中國的土地了,世世代代在這裡的布裡亞特人,也永遠是大清的子民。至於你說的什麼羅斯,本官從未聽說,想來一定是個蕞爾小國罷了。倒是有個羅剎,可它不是在那個遙遠的西方嗎?你們怎麼敢隨便說出一個不知名的邦國,就叫囂這裡是你們的國土?可笑之極!」

    其實,他這點可憐的地緣政治概念,還是賴於濟度對烏恩其的一次無意提及。好在烏恩其是個有心之人,聽到之後就記在心下,沒成想今日終於用上了。

    「還有你那個什麼『拖不死』的督軍,本牛錄更是從未聽說過!別說什麼『拖不死』了,他招惹上我們大清八旗,就讓他死無葬身之地!不過,你們的督軍,他要是尊奉我大清為天朝上國,大清自然待他不薄。要是效忠錯了人,不用幾天老子就去給他清理門戶!」烏恩其高聲回復,大聲嘲弄著……

    「算了,我也不要你們投降了。過一會兒,你們的腦袋將湮沒在這高高的草叢中,你們的黑血將會澆灌我們腳下的黑土,你們的纍纍白骨,將成為這裡永遠屬於大清、屬於中國的墓碑!哈哈哈……」

    「哈哈哈哈……」身後二十幾個鑲藍旗士兵也跟著狂笑起來,果真是將翻譯的那番話當做笑話了。

    烏恩其不知道,他的這番話,將在中華歷史上留下自己深深的印記,成為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管轄這片領土的第一次宣示,以及之後多次宣誓的樣本!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