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翻譯重要性(一) 文 / 弘毅知難

    簡單一個詞「信念」,就讓湯若望如獲至寶。看著洋老頭眉飛色舞、目光炯炯的溢於言表的那個興奮勁,弘毅十分滿意自己剛才的一番巧妙暗示。

    「呵呵,老瑪法,『信念』在您這裡自然有您的理解不是?再說了,羅馬學院的見習修士們,也不一定將來都能『晉鐸』不是?是不是還有好多人成為了數學家、天學家、藝術家?您的兄弟鄧玉函不就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嘛!既然如此,學生中出來幾個軍事家也就不足為奇了!是吧?」弘毅笑著闡釋道。

    「啊!老臣替我的教區裡那些貧苦的平民孩子,感謝您的恩典!說實話,他們之中的確有許多聰慧的小傢伙,除了衣著吃食,他們並不比貴族的子弟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強一些!」湯若望大喜過望。

    「好,您就多多費神,抓緊督辦此事吧。爭取……爭取在來年開春就興辦起來咱們的大清火器營之火器教習研究院,招收齊了這第一批四十名學員!」

    「庶,老臣絕不辜負您的希望,一定讓天主和聖母的意願在大清得以兌現!哈哈,到那時,沙皇就等著後悔成為什麼『正教』的信徒吧!哈哈!早晚,沙皇還是要皈依公教的!」看得出來,湯若望是真的很開心!

    這是因為,要追求所謂的「信念」,在他的理解中,首選就是天主教教義!況且還會有一些天主教徒的子弟通過他的幫助得以進入大清火器營的「火器教習研究院」,成為天子門生。進而取得官身。假以時日,這一批教徒就會大有作為的……

    但就在此時,他卻不得不停下來,因為小玄燁有些不滿的插話了:

    「沙皇?什麼叫做沙皇?這拉丁語caesar的轉翻譯音倒罷了,可這意譯卻十分不准!您作為西來之人更是要精準啊!唉,我的老瑪法,您的漢語學得還是不夠精妙啊!」

    「這……老臣知錯!」

    弘毅慍而不怒,心中暗自盤算著,準備再一次提點提點有些飄飄然的老神甫,進而安排意見同樣十分重要的具體工作!

    說到這個「沙皇」一詞。其實還真是複雜。很多人認為。此詞中的「沙」字來自拉丁語中凱撒(caesar)的轉翻,原本的確有中「皇帝」的某些含義。後來中對此譯名則采半音半意,譯為了「沙皇」。

    沙皇一詞最早出現在歐洲是10世紀的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大帝西蒙一世(西蒙大帝)於913年將「大公」首次升格為「沙皇」,國號即變更為保加利亞王國。並在925年迫使東羅馬帝國給予「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的皇帝」頭銜。即成為皇帝。國號也一度被稱為保加利亞帝國。特別注意的是:「希臘人的皇帝」是東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

    據此,有些後世的學者認為,說沙皇是凱撒的俄語音譯。其實是一種附會。西蒙大帝一生與東羅馬帝國交戰,自然不會去崇拜羅馬帝國的事實開創者凱撒,更不可能用凱撒一詞作為自己的頭銜作為國王的地位來使用。西蒙大帝后來被東羅馬帝國奉為皇帝,也表明沙皇是國王,而不是皇帝。

    中世紀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早期俄羅斯人認為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是宇宙的中心。俄羅斯人尊稱拜占庭的君主為「沙皇」,而認為俄羅斯的大公們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們也稱呼舊約的人物為沙皇。13世紀,蒙古韃靼人的駭人聽聞的統治,加上強盛的蒙古大汗娶了拜占庭的公主為皇后,使俄羅斯人轉而尊稱蒙古大汗為「沙皇」,俄羅斯大公即又是蒙古「沙皇」(即蒙古大汗)的大臣了。

    但隨著蒙古人的衰落,俄羅斯人不樂意再尊稱蒙古大汗為沙皇了。15世紀,俄國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拜占庭帝國及其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但他們尚且不敢正式「自稱沙皇」。

    直到1547年1月16日,有著一半兒蒙古人血統的莫斯科大公國大公伊凡四世認為「大公」的稱號實在是不夠「高大尚」,於是發表了一番重要講話,其主旨就是將「大公」升格為「沙皇」,國號即被稱為「沙皇俄國」。伊凡四世打破了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領主政體改為了沙皇**政體,於是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

    後來,俄國的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於1721年放棄「沙皇」作為君主的主要稱號,改用「皇帝」,俄羅斯才正式成為「帝國」,但一般沿用「沙皇」、「沙皇俄國」作為其君主和國家的呼稱,而不是「皇帝」和「俄羅斯帝國」。

    至1906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頭銜全稱居然是:「蒙上帝恩典,全俄羅斯、莫斯科、基輔、弗拉基米爾、諾夫哥羅德的(imperator)和(autokrator),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蘭沙皇,西伯利亞沙皇,陶立剋剋森尼索沙皇,格魯吉亞沙皇,普斯科夫的領主,兼斯摩稜斯克、立陶宛、沃裡尼亞、波多利亞和芬蘭大公;愛沙尼亞、立窩尼亞、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薩莫吉希亞、別洛斯托克、卡累利阿、特維爾、尤格拉、彼爾姆、維亞特卡、保加爾以及其他區域的王公;下諾夫哥羅德的領主和大公,切爾尼戈夫、梁贊、波洛茨克、羅斯托夫、羅斯拉夫爾、別洛焦爾、烏多利亞、奧勃多利亞、孔迪亞、維捷布斯克、姆斯齊斯拉夫國君和所有北部區域的君主;伊弗裡亞、卡塔林尼亞、卡巴爾德尼亞土地和亞美尼亞區域的君主;切爾卡斯亞和山地王公及其他的世襲領主和統治者;突厥斯坦的君主;挪威王位繼承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施托爾曼、迪特馬爾申和奧爾登堡公爵,等等,等等,等等。」

    可見,末代沙皇的頭銜從「皇帝」到「沙皇」,再到領主、大公、王宮、君主、繼承人、公爵,極至「等等」,把咱們傳統意義上的公爵以上的頭銜湊到一起,一股腦用了個遍!

    />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現如今十七世紀的中國有了小玄燁+曾弘毅,彼得一世還能不能成為自己的「皇帝」,可就兩說了!

    *

    *

    「老瑪法,語言不通是天朝與藩邦交往的一大障礙。這一點,我想不用我說,您自然清楚。當年您曾經滯留澳門的聖?保祿學院長達三年之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正是仔細研習我中華語言?否則,今日的您又如何會時常被我皇阿瑪委任做西洋來使的通譯呢?還不是因為您忠於大清,又精通歐滿漢語言和羅巴諸國語字?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弘毅情真意切的說道。

    「小爺,老臣慚愧啊……」聞聽此言,忽然回憶起當日在**下小玄燁怒斥斯捷潘諾夫的那一番說辭,湯若望終於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

    「老臣不該只憑借拉丁之音和俄語之意,就簡單將二者相合,叫做什麼『沙皇』,充其量,這羅剎國主只不過是個『大公』罷了!不僅如此,亞當我違背了天主意願,他羅剎國主根本就沒有好好侍奉天主,也沒有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的認可,又如何能夠和大清皇帝共享一樣的皇帝尊號呢?還請貝勒爺責罰啊!」

    湯若望還真是能夠舉一反三,一股腦抬出了天上的「天主」、日落西山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大清皇帝來指摘自己的疏漏。

    但,這還不夠,火候不到!

    (本章待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