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初識鰲拜才 文 / 弘毅知難

    一個時辰之後,弘毅、福全和鰲拜三人,一前一後都登上了皇帝所在的點將台,而且都是被別人伺候著上來的。弘毅自然毫髮無損,但是不到一歲半的貝勒爺太矮,只能是被親兵背著上來,福全也是這個待遇;鰲拜中了三四鳥槍的石子,還從馬上摔了下來,鼻青臉腫腿腳酸痛,也完全可以被抬上來,但是作為滿洲第一圖巴魯,鰲拜還是咬著牙,在親兵的攙扶下自己登上了高高的台階。

    所有人都是出奇的安靜。剛才發生在眼前的一切,雖然不是實戰,卻一樣觸目驚心。一千八旗精銳,在第一圖巴魯鰲拜的率領下,對付區區三百鳥槍兵和兩個毛孩子,居然在一個時辰之內幾乎全軍覆沒,敗得一點脾氣也沒有!這種震撼,不亞於泰山崩於前!

    鰲拜走到皇帝御座面前,奮力將兩名親兵退到一邊,噗通一聲跪在石板上,大聲說道:「皇上,奴才無能,全軍覆沒,請皇上治罪!」接著就鼻子貼在地面上,再也不抬頭了。

    旁邊的弘毅也是同樣的動作,但是一言不發,就是陪跪而已。此時此刻,所有的語言都比不過剛才那一場出人意料的演武!

    沒有人再說話,只有四周的龍旗軍幡,在中秋的涼風中獵獵招展,不是發出清脆的聲響……

    此時的弘毅稍微偏了偏眼神,看到幾行大汗珠正從鰲拜的脖子上往下成串兒的流著,那黑黑的臉龐要不是還裹著一圈大鬍子,現在估計一定是醬紫的顏色了,只是不知道是因為傷痛,還是羞愧的緣故。

    過了好久,弘毅看到福臨的那雙明黃戰靴出現在自己面前,而後就是一隻大手扶住自己的胳膊,輕輕把自己拉了起來。

    「都起來吧。」福臨有些無趣的說道。

    「謝皇阿瑪!」弘毅痛快的說道。此時他是十分理解這些滿洲關外走來的八旗貴胄的複雜心情。當年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滿洲健兒刀光劍影衝殺出如今的天下,入關不過十幾年,就被後世的熱兵器戰術打得落花流水,這種痛楚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消弭乾淨的。但與此同時,弘毅對這個方興未艾的統治階層還是有信心的,他們不是二百年後的沒落貴族,死抱著祖宗的基業不求進取,對於一個剛剛大爭天下、定鼎中原的少數民族來說,學習就是最有用的利器!更何況今天的事情就那麼擺在眼前,毫無遮攔,只有直面這令人難堪、令人懊惱、令人痛徹心脾的痛苦,才能激發他們迎難而上的雄心壯志!

    「皇上,奴才小看了兩位貝勒爺的本事,小瞧了二阿哥的神機妙算,奴才輸的不冤枉!請皇上下旨降罪,奴才絕無二話!」還是鰲拜率先打破了沉默。

    「不,皇阿瑪,這也不怪鰲大人。兒臣這戰法,是借鑒了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和他兒子的創立,只不過又聽了羅剎降兵頭目別科托夫的供述,這才勉強為之的。今日雖然小勝,卻也是機緣巧合罷了,大清八旗的威風猶在,鰲拜將軍的虎威猶在,我大清軍力的披靡猶在!」弘毅太知道這種場合下,一把手領導的面子十分下不來,那就一定要先主動給領導找好台階架好梯子,然後把自己盡量放低,如此一來,一把手就會順理成章的順便肯定一下各方面的優勢,安排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皆大歡喜了。我那十幾年機關工作的經驗呀,照樣能為穿越大計服好務呢!

    「皇上,奴才以為,鰲拜將軍之敗,不在八旗戰力不堪,亦不在於鳥槍火器之利,而在於貝勒爺火器運用之法的巧奪天工!假若我八旗將士能夠在弓馬騎射的看家本事上,再習得這火器運用之妙,合二為一,那就是天下無雙了!」說這話的,正是安郡王岳樂。弘毅終於等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答案,忍不住在心中高讚:清初改革派就是不一樣!

    「皇上,奴才也以為安郡王所言極是。奴才在呼瑪爾城下與羅剎四百匪兵惡戰,也沒有遭到這種戰法,那些羅剎鳥槍兵,在我八旗鐵騎面前,一樣是不堪一擊,只不過依仗著城高溝深才勉強支撐了三月有餘。奴才以為,是貝勒爺的戰法精妙,可大力更張才好!」這位是明安達禮了,看來弘毅不知不覺中又為大清培養了一個對火器使用有點心得的重要將領。

    「奴才(臣等)附議!」終於,所有受邀觀看此次「木蘭演武」第一場的滿漢重臣,都對火器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新的認識。

    「鰲拜,你以為如何?」福臨心下已經有了主意,但還是追問一直跪伏在地上敗軍之將,畢竟,此時此刻他的態度才是最有代表性的。

    「回皇上,奴才輸得心服口服。」鰲拜沒有抬頭,但言辭鑿鑿,沒有絲毫閃爍。

    「哦?服在何處?」

    「回皇上,奴才服在三處。其一,西洋鳥槍發火裝藥過程流暢,齊射間隔用時較短,奴才佩服。其二,壕溝不拒戰馬而藏兵,形如土遁,來去無蹤,奴才敬服。其三,鳥槍兵臥於散坑之中,看似散亂,實則章法規矩,面面俱到,所向之地無有遺漏之處,奴才信服。總之,對於二阿哥此次對於西洋鳥槍的純熟運用、對於羅剎降兵的排兵佈陣,奴才都是真心的心服口服,絕無二話!」鰲拜說完,在地上轉了半個圈,對著旁邊的弘毅又是一拜。

    弘毅心裡也是十分讚歎。畢竟,短短一個時辰的演武,作為臨陣指揮,鰲拜居然將西洋燧發槍的優點、戰壕與散兵坑的排布特點都大差不差的概括了出來,真可謂是一員良將!

    先不說原本幾百年之後才會出現的戰壕和散兵坑,單說能夠一眼看出這燧發槍的優勢就不簡單了。明末清初之際,中國的所謂火槍,大多數還停留在火繩槍的認識範圍之內。這火繩槍的結構特點,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

    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鐵炮)。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視仿製火繩槍,製成了鳥銃(鳥銃是明朝對新式火繩槍的稱呼,因為槍口大小如鳥嘴,故稱為鳥銃,又稱鳥嘴銃)。

    到了1620年左右,法國的馬林·布爾吉瓦發明了利用金屬片與燧石互相敲擊點火的燧發槍並廣泛應用到歐洲軍隊之中。類似的中國燧發槍,是在明末的1635年,由畢懋康發明的自生火銃。自生火銃射擊前先將輪弦轉緊,瞄準後扣下扳機時弦輪快速旋轉摩擦燧石點火。但在清代製出實物後,只供於皇帝打獵使用,並未使用在戰場上。

    這一次假借羅剎人之手,竟然讓鰲拜看出了火繩槍和燧發槍之間的利弊差距!看來還要再試探試探這位鰲拜大人的真水平才好……想到這裡,弘毅開口說道:

    「玄燁不敢領受鰲拜大人如此謬讚!」弘毅急忙往旁邊挪了挪,算是閃過鰲拜的大禮,接著說道:「還請鰲大人教我,如若異日賊兵有此戰法,我軍如之奈何?」

    「貝勒爺過謙了!不過若要奴才說,以今日陣仗,騎兵不可首發,以免平白受損,而是先用紅衣大炮齊射鳥槍兵陣地,毀其陣前拒馬,傷其溝中士卒,奪其銳氣,而後一鼓作氣發起總攻,直取一面之敵。一面壕溝奪下,則兵勇入其內,以短刀弩箭推進。壕溝寬不過丈餘,鳥槍無法方便掉頭,自然不如八旗將士的刀箭兇猛。如此一來,四面皆可下!」鰲拜果然不是白給的,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讓弘毅又是一陣佩服。

    「皇阿瑪,鰲大人所言,句句在理,兒臣也是心服口服!假若二次對陣,兒臣必敗!八旗必勝!」弘毅跟著擺出了一個高姿態。福全跪在一旁,早已經抬頭聆聽了半天了,雖然一隻眼睛失明,可雙目卻異常炯炯有神,流露出對這沙場之事的極大興趣。

    「好,你們說的都有理!我大清騎射得天下,但不能僅憑騎射治天下。士農工商,兵田工桑,都有定理,不能一味抱著關外的舊例去排布華夏的臣民。這沙場戰事更是如此!朕以為,今日木蘭演武可謂精彩!兵部尚書噶達渾可在?」福臨大喜,問道。

    「奴才在!」

    「爾部可速將今日演武經過詳細記錄,將多羅貝勒玄燁之法整理成例,待朕過目之後,以《大清火器御守戰法例》頒行天下!」

    「奴才領旨!」

    「皇阿瑪,兒臣有奏。」弘毅突然前行一步,大聲說道。

    「好,朕的小貝勒也有事稟奏了,說吧!」福臨按照弘毅腹排的步驟肯定了八旗的勇猛和火器的堪用之後,心情不錯。

    「兒臣感念皇阿瑪的褒獎。不過,兒臣還是以為,這《大清火器御守戰法例》雖然可以勘定,但是不可頒行天下!」弘毅直截了當。

    「為何?」福臨一愣,難道這天資聰穎的小玄燁剛才傷著腦袋了,居然忘記了自己這皇帝可是「金口一開、駟馬難追」的?竟然讓朕收回成命不成?

    「皇阿瑪,只為兩個字——保密!」弘毅依然執著。

    「皇阿瑪,為何羅剎人鳥槍配備齊全,卻敗在了明安達禮和沙爾虎達兩位的手下?因為他們現如今還沒有參透這火器使用的精髓。但若我朝頒行《大清火器御守戰法例》於天下,羅剎人和那些西洋蠻夷定會知道。那些人裡面,可未必都似湯老瑪法等西洋教士一樣終於我大清!」弘毅望了一眼湯若望,目光柔和卻語氣沉重的說道。

    「到那時,以西洋火器之利,助之以我大清戰法之能,豈不是平添八旗將士的勁敵?《孫子兵法·用間》有云:事莫密於間。據此,兒臣建議,於兵部要衝之所設『密局』,自今日起,所有涉軍之策,刊行天下之前,需密局校驗,行則不失密,失密則不行,宜改為密授。」說完,弘毅有意識的將目光尋向了明安達禮。

    「皇上,奴才曾主事兵部,貝勒玄燁之言確實可行!」明安達禮現在對這位小皇子那絕對打心裡一百個敬佩,差不多到了言聽計從、附耳聽命的程度了。

    「也好,兵部可將二阿哥所奏拿出一個章程來報!」

    「奴才遵旨!」噶達渾領旨。

    「好!各位愛卿,今日演武可謂所獲頗豐!西洋火器之利、八旗騎射之精,各位都可瞧得仔細了?朕意自今日起,於景山北麓設火器營,專職製造西洋鳥槍及各色火藥、彈丸。另可在上三旗設立神機營,皆配西洋鳥槍,選善射之士入役,兵部、工部可速做安排。玄燁,你可願意將你那個羅剎包衣別科托夫貢獻出來,充作教頭可好?你可別忘了,他的鑲黃旗旗藉,朕雖然允了你,但還沒有讓安郡王給入冊呢,哈哈……」福臨在做出重大部署的同時,有意無意的點出了這件事情,就是要告訴玄燁,你的那些看似隱秘的安排,其實都在你老子我的眼皮子底下呢!

    弘毅心頭一驚,福臨啊福臨,你可知道這火器營是我孫子弘歷、乾隆皇帝的首創呀!神機營更是到了咸豐年間才有呢!你搶了歷史的戲碼了你……算了,歷史既然改變了,那就心安理得吧!

    「兒臣願意!謝皇阿瑪成全此奴!」弘毅心甘情願的叩謝聖恩。

    「奴才(臣等)恭賀皇上龍威天助!祝神機營早日成軍,揚威四海!」所有滿漢大臣齊齊跪拜。

    「都起來吧,明日還要演武這火炮攻城一項,今夜眾位愛卿先隨朕去歡愉一番吧!」福臨一抬手,樂呵呵的先

    先走了。弘毅急忙攙扶起旁邊的鰲拜,一邊伸手拍打著他戰袍上的塵土,一邊笑臉說道:「鰲大人,我下手重了些,今日全憑您故意放水,成全我了呢!」

    「貝勒爺哪裡話,奴才真的是全力以赴的演武,也就輸得心服口服了。貝勒爺天資聰穎,戰法天成,奴才佩服,也絕無放水之說!」鰲拜急忙躬身答到,抬頭看弘毅的眼神裡,也全是實心實意的敬佩。

    當晚,在木蘭演武場臨時搭建的宴樂大帳之中,福臨下旨今夜不醉無歸。群臣紛紛給皇帝祝酒之後,又三五成群的過來給兩位貝勒爺、特別是玄燁敬酒。於是,弘毅先後認識了一等公遏必隆、一等伯索尼、一等子蘇克薩哈等幾名內大臣,而二等公鰲拜,更是連敬三杯,一臉敬畏……

    燧發槍,由1547年(16世紀中葉)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錶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1848年,足足裝備了200多年。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它的構造和性能與以前的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這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裡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濕,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隨時都可發射。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在中國火器史上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

    清朝火器營分內外兩營,專職製造炮彈、槍藥和各種戰鬥所需的火器,平時也演習弓箭、槍炮技術,擔負京師的警戒任務。外火器營建於乾隆35年(1770年),有各種營房、官房1700多間,建成後命本營八旗滿洲弁兵移駐,俾群聚環居,便於演習。營房西門外,辟有大教場,為八旗火器營兵合練之地。內有演武廳、抱廈、配殿、看守房、月台、門樓等高大建築。事實證明,在以後的歷史上,我們看到外火器營的設立為清統一國家,平準噶爾、定回部、掃金川,降緬甸、鎮安南、屏衛關隴,鞏固邊疆,維護祖國統一和安定起了重要作用。

    上三旗為鑲黃、正黃、正白。每旗設滿、蒙、漢三軍,分別為鑲黃滿、鑲黃蒙、鑲黃漢,正黃滿、正黃蒙、正黃漢,正白滿、正白蒙、正白漢。皇帝可任命皇子統領。原則上都為皇帝親軍,但實際上只有滿、蒙上三旗才能充任,漢軍上三旗實缺額。由滿、蒙上三旗中選拔郎衛,負責宮廷內侍衛。其中優秀者,則日侍禁廷,供驅走,稱御前侍衛,稍次者為乾清門侍衛。內廷侍衛人員必須由上三旗滿洲、蒙古軍中選任,漢軍不得與。「上三旗」實行郎衛制,紫禁城內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內務府選出侍衛,由領侍衛內大臣六人統領。分成內外兩班宿衛。內班宿守乾清門、內右門、神武門、寧壽門等內宮,多用滿人。外班宿守太和門等外朝,兼用滿人、蒙人。

    神機營,軍隊名。明代京城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清代沿明制,神機營常守衛於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時亦扈從。清政府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建立「神機營」,神機營是清晚期在內憂外患的壓迫下創建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衛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