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494章 黃島經驗 文 / 望霓裳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儘管之前已經初窺煙城市城東新區的風采,今天於江海再次到來的時候還是嚇了一跳,這裡哪裡有一點全國宜居名城的樣子,到處都是大紅的「拆」字和扒掉一半的房屋,路兩旁挖著深溝,污水和垃圾胡亂的堆在樹下,在十月份還算炎熱的時候,蒼蠅蚊蟲肆虐滋生。

    也許是業已成為煙城市一員的緣故,於江海對這裡的環境又有了別樣的感觸,上次來的時候是因為置身事外,雖然看到散亂的街區和凌亂的土石,但是更多的是對這座「宜居城市」的冷風和嘲弄,而這次更多的卻是痛心和憤怒,所謂全國最先進的新城區建設完全是一副空架子,讓他這個剛剛接手的副市長都感到臉紅。

    「譚局長,這就是你們城建局做出來的成績?」於江海一腳踢開面前的土塊,側過身冷著臉盯著譚漢宇慘然的臉色問道。

    土塊不偏不倚的落在不遠處的污水溝中,濺起濃黑濃黑的污水,驚起無數只蚊蟲嗡嗡飛著逃開,刺鼻難聞的氣息順著略帶腥味的海風向三個人湧過來,譚漢宇這個時候心中也是痛苦不已,他沒有想到才被撤職幾個月的功夫,梁成珍竟然把城東新區弄成了這副樣子,當然把責任歸到梁成珍一個人身上是不實際的,關鍵還是市委市政府那些大佬們互相扯皮,沒人願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這幅爛攤子實在是爛到了極點。

    譚漢宇臉紅脖子粗的低下頭,不過他並沒有爭辯,而是憋著一股氣說道:「市長,您批評的是,城東新區搞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城建局的責任,我譚漢宇沒有話說!」向來自認為是煙城市城建局的權威專家,目睹這樣一番場景之後譚漢宇哪裡還有心思反駁推卸責任,如果不是心裡憋著一股氣的話他自殺的心思都有了,這是明擺著自己打自己的臉啊!

    於江海倒是有些疑惑,他盯著譚漢宇一陣青一陣紫的臉色好一會兒,才緩緩地開口問道:「敢於承擔責任是不錯,不過發現問題之後能夠迅速總結教訓、找出解決方法的幹部才是優秀的幹部,不知道譚局長這個城建專家有什麼高見?」

    於江海的話沒有別的意思,但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他這聲「城建專家」叫的譚漢宇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鑽進去,幸虧昨天被於江海一陣痛批之後他回去痛定思痛,按照自己原來的思路重新整理了一番他對煙城市新城區建設的建議書,本來想著上午去於江海辦公室匯報工作時候遞交上去的,沒想到於江海直接把他拉到了現場,包裡厚厚的策劃意見書都沒來得及掏出來。

    這個時候聽到於江海問對城東新區建設的意見,譚漢宇急忙擦了一把汗不讓自己在領導面前顯得太過狼狽,這才咬咬牙說道:「市長,城建工作要想順利開展下去,首先市委市政府必須重視起來!」

    煙城市城東新區的概念是前書記項光沛提出來的,由李鵬偉親自操刀實施,在如今項光沛入濟州、李鵬偉被雙規的大背景下,新任市委書記李新傑自然不會去為他們倆擦屁股,他寧願站在一旁看笑話,所以市長焦長達上任之後,雖然多次提出新城區建設重新動工這一茬,但是卻沒有在市委常委會上通過。

    這也是項光沛留下來的癥結,因為城市建設原本就是市政府這邊的事情,城東新區因為規模太投入太多,項光沛想要把它抓在手中這才在市委常委會上通過了「大項目上常委會討論」的決議,沒想到他走了之後這個決議反而成了李新傑掣肘焦長達的手段。

    原本焦長達完全可以把城東新區建設規劃分成小塊項目逐個推進,但是李鵬偉卻胡亂搞了一通招標工程,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說,也讓豪豐建設集團這樣的吸血蟲企業賺足了黑心錢。

    於江海也只是從焦長達那裡聽了一點有關工程招標暗箱操作的消息,具體情況卻不得而知,這個時候也知道譚漢宇話裡的意思,不過也許是因為譚漢宇級別不夠、被梁成珍排斥的緣故,好像他並不知道豪豐集團其實並不是李鵬偉一夥的,要不然也不會擔憂李新傑會在這方面動手腳,不過於江海並沒有說破這層,而是點點頭說道:「城東新區這麼大的項目,肯定要市委常委會的支持,要不然僅僅憑城建局肯定是不夠的,不過具體的規劃工作可是你們城建局的責任啊!」

    譚漢宇聽於江海的口氣好像對市委常委會寄予很大的希望,心中就有些不以為然,想要出言提醒但是想到他這才是第二次和於江海打交道,就欲言又止了,低著頭想了一會兒才回答道:「市長您說的是,昨天聆聽了您的教誨之後,我回去連夜趕製出了這份新城區規劃方案,您過目一下幫忙把把關吧!」說著從包中掏出一份整整齊齊的材料,恭恭敬敬遞到於江海手中。

    譚漢宇和李鵬偉、梁成珍兩人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當初他提出來的新城區規劃方案儘管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是最後卻沒有被市裡所採納,而是採用了另外一個相對落後、工程量大、透支額度高但是卻能夠讓很多人利益均沾的方案,這個時候有了將原有方案推倒重來的機會,譚漢宇自然不會放過,當然他知道像市建築集團、路橋集團和豪豐集團這些承包新城區建設主體工程的大企業,背後都有好多雙手操縱、好多雙眼睛關注,他這個被停職的市城建局副局長、小小的副處級幹部絕對無法撼動,只能通過於江海這個新來的、與煙城市瓜葛不深的副市長達到目的。

    於江海讚許的點點頭,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從譚漢宇手中接過材料粗略的翻了一下,轉手遞給身後的趙蘇城。說實在譚漢宇這個策劃做的確實不錯,對煙城市的實際情況考慮的十分到位,道路、建築、電力、供水、排水、公園等都有比較詳細的規劃,卻不知道可行性到底有多少?

    「蘇城,你這個華東城建學院的高材生也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不用擔心說錯或者說不好,只管說出你心裡的真實想法!」趙蘇城所表現出來的青澀完全沒有沾染官場習氣,這讓於江海十分滿意,這樣的秘書剛開始用起來也許並不十分順手,但是只要有悟性、肯學習再加上悉心培養要不了多久就會成

    為自己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趙蘇城是城建方面的高材生,在這個大學生都是稀缺品的年代,能夠找到一個專業對口的大學生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趙蘇城沒想到於江海竟會在這個時候考察他,在他印象中還從沒有見過這樣隨意的領導,但是越是這樣他卻越是不敢大意,所謂大道理往往寓於小事情中,能否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也是從很多小事情而來,而且於江海這個考察還是與城市建設有關,這麼對口的問題回答不好的話,估計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

    趙蘇城雖然沒有城市建設的具體經驗,不過在大學四年的專業知識也不是白學的,譚漢宇這份規劃方案中有很多地方都暗合了導師所教授的很多規劃至理,可謂說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典範代表,他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還真提不出來什麼好的建議來。

    越是這樣想趙蘇城心裡越是緊張,所謂關心則亂就是這個道理,在關乎自己未來命運的機會面前,他毫無懸念的激動了起來,這一激動心裡僅有的那些專業知識也跟著飛出了腦海,飛到了爪哇國去,一時間更沒有什麼專業性的建議和意見可說,更是讓他焦急不已。

    不過趙蘇城在市政府秘書科五年的冷板凳不是白坐的,五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他冷眼旁觀煙城市城頭變換大王旗,對市裡面很多錯綜複雜的關係有深刻的認識,這個時候驟然被於江海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他心中略一緊張就恢復了平靜,大不了再回到秘書科坐冷板凳就是了,難道還有比著更慘的結果嗎?

    人本身就是很奇怪的動物,趙蘇城這樣一想心裡反而平靜了下來,五年時間所累計的點點滴滴也如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飛快的放映出來,到最後的時候他心中突然一動,想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市長焦長達不是從黃島市常務副市長的位子上調任煙城市市長的嗎?而黃島市城市建設中排水系統的成就在華夏國可是絕無僅有的啊!煙城市是不是可以有所借鑒?

    煙城市和黃島市都是齊魯省的沿海城市,兩個城市有很多相似之處,趙蘇城在上大學時候聽老師講過黃島市出色的排水系統,為此他還專程去參觀了一番,一想到德國人所修建的足以跑汽車的下水道他心中就油然而生敬仰之情,這可比之華夏國其他城市所修建的一個人爬過去都困難的地下排水道先進了數百年啊!

    「市長,譚局長這份策劃做的非常好,不過我想是不是能夠在地下排水系統、城市供水系統和道路放射系統這三方面有所改進?」也虧得趙蘇城對官場中的各種彎彎繞繞不熟悉,這才敢當著譚漢宇的面直接說出策劃中的三點不足。

    譚漢宇老臉又是一紅,他沒想到自認為做的完美無缺的策劃在面前這個有些熟悉的年輕人眼中竟然有這麼多不足,心中就有些來氣,正準備出言辯論的時候,那邊於江海卻已經發話了:「哦,怎麼改進?蘇城你詳細說一說。」

    於江海並沒有任何城市建設的相關經驗,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對這些一無所知,當初輾轉世界各個國家地區執行任務的時候,鑽下水道、攀爬高樓都是每天的開胃菜,平心而論譚漢宇的策劃比著島國雖然略有不如但是在華夏國已經是十分先進,只是他沒想到趙蘇城竟然真的能夠說出來頭頭道道來。

    「市長,譚局長,咱們煙城市是沿海城市,經常容易遭受暴雨侵襲,所以地下排水系統應該規劃的再寬再大一點,而且煙城市多丘陵,城區也是高低不一,這樣能夠保證在暴雨來臨時候及時排水;另外咱們煙城市的供水目前集中在老城區那邊,新城區這邊尚沒有上規模的自來水供水樞紐,將來建成之後勢必會有更多的人遷過來,那時候現有的供水系統一定會面臨很大的壓力;至於道路放射系統,可以在原本環形道路的上面通過兩條貫穿城區的對角線道路連接起來,能夠減輕交通壓力,同時也能夠與新城區很好的聯繫起來!」一說到煙城市,全市城區版圖就像是畫面一樣在趙蘇城面前浮現出來,令譚漢宇都有些佩服。

    於江海並不清楚煙城市到底是放射狀道路還是環形道路,但是看到譚漢宇一副深以為然、是不是點頭的樣子,也知道趙蘇城不是信口開河,心中頓時暗自高興,看來這個秘書自己挑的沒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