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官路民權

正文 第252章 感覺不錯 文 / 望霓裳

    六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田里的莊稼都已經成熟,儘管今年並不是一個豐產的年份,田間地頭的人們臉上也都洋溢著真誠的笑容,回收歡送和他們一起勞作了整整一天的常務副縣長於江海。

    這幾天於江海的心情大好,一個接一個好消息傳過來,讓他有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是忙碌而充實的,是充滿成就感的!

    曹紅兵駕駛著歸安縣委三號車行駛在崎嶇不平的田間小道上,趙凡川目不斜視的注視著前方,於江海百無聊賴的從衣服上拍去麥芒和泥土,儘管此刻他的額頭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整潔的西裝和潔白的襯衣上已經被汗漬和泥土弄髒,但是眉眼之間的笑意可以看出他心情極好。

    於江海搖下車窗吹拂著晚風,盡情地聞著空氣中泥土的氣息,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半個月的時間沒有鍛煉,今天才割了兩畝麥子就累的腰酸背疼的,看來還真是業精於勤荒於嬉啊!」

    趙凡川知道於江海只是在自己感歎,是以並沒有接他的話茬,心裡卻是叫苦不迭,我的大縣長啊,一天不到的時間你竟然割了兩畝麥子,還是在沒有記者採訪,沒有電視台跟隨的情況下,你要是再在地裡呆上一兩個小時,我估計今天就交代這裡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趙凡川,畢竟華夏國的國情放在那裡,但凡農業大豐收的年份,各級領導總要舉著鐮刀對著鏡頭擺出一個非常迷人的微笑,然後象徵性的割兩把麥子,以此來顯示對農業的重視和親民的形象。

    趙凡川曾經就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某縣農業大豐收,縣長興致勃勃的去體驗生活,在一番高談闊論之後就從汽車後備箱中取出來一個做工精美的高爾夫球桿擺出一個自以為很迷人的割麥子poss給攝影師拍照,結果攝影師一激動給了球桿一個特寫,晚上播新聞聯播的時候縣長差點沒有把縣電視台給砸了!

    像於江海這樣一下到地裡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拿起鐮刀就蹭蹭往前割,一個小時都不抬一下頭直一下腰的縣長簡直是領導中的奇葩、奇葩中的戰鬥機啊!

    領導都這麼賣力了,秘書還不得往死裡拚命啊?可是於江海是在戰火中千錘百煉過的特種兵,而趙凡川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一番拚命下來小命還真給搭進去半條,不過看到領導意猶未盡的樣子,他哪裡敢停下啊?

    如果不是遠處的炊煙和西斜的落日幫了忙,趙凡川能夠爬上車估計都是一種奢侈!

    其實不但是他,就連在部隊錘煉過的曹紅兵也累得夠嗆,現在開車的時候手都還直打哆嗦呢,這也難怪於江海覺得回去的路好像比來的時候還要顛簸幾分。

    不過於江海這個時候顯然沒有精力關心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他在思考遠更重要的事情。

    據周然和任冬雨兩人的匯報,由省水電集團建造的位於灤河上游猿跳峽段的水電項目主體工程已經接近完工,儘管在配套設施選擇過程中與明丘村村民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不過現在已經順利解決,剩下的就是發電設備的安裝和配套設施的完善,建成之後不但能夠解決歸安縣以及臨近縣區的用電緊張狀況,甚至能輸送到附近的幾個市。

    從上面爭取到的農田水利設施補貼款也已經發放到各個鄉鎮裡面,從親自下去視察和各鄉鎮反饋上來的情況看,補貼款大部分都用在了刀刃上,不過這些設施的作用一時半會兒還體現不出來!

    張森林的建築集團贊助老干局的住宿大樓也已經完全竣工,裝修之後就能夠正式入駐了,於江海想到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夏威嚴的邀請在竣工儀式現場的講話時候就想笑。

    那是他從一本很古老的雜誌上看到的一段話,經過加工之後信手拈來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連宣傳部長武石磊後來知道之後都對於江海讚口不絕。

    在老干局全體員工以及老幹部代表大會上,於江海以縣委副書記的身份發表重要講話,聲情並茂的對老干局的工作進行了表揚,並對老幹部們對歸安縣做出的貢獻表示了感謝,最後還專門向夏威嚴提出了四點要求。

    第一是認真落實各級組織部門以及縣委縣政府的政策待遇,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安排專人對老幹部們進行慰問,讓這些為歸安縣的發展嘔心瀝血的老幹部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懷;承諾每年撥出轉向的醫療經費,定期對老幹部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做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使老幹部們老有所依。

    第二是關心老幹部們的日常生活,免費為離退休老幹部訂閱各類報刊雜誌,使老幹部們對國家和縣裡的政策有所瞭解,並且使他們老有所學。

    第三是要豐富和活躍老幹部的物質化生活,提高老幹部的生活質量,通過舉辦各類體活動,陶冶老幹部的精神化生活,使老幹部老有所樂。

    第四是加強對老幹部隊伍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完善老幹部座談會機制,虛心向老幹部們徵求意見和建議,讓他們能夠順利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看法,使老幹部老有所為。

    發言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於江海臉上就洋溢起了燦爛的笑容,不僅僅是因為開心,更是因為對自己的演講感到好笑。

    以前的演講稿都是由秘書趙凡川一遍又一遍校對審核之後敲定的,這天他照搬了別人的演講稿還真有種信馬由韁的感覺,這也讓他明白了為什麼很多領導都喜歡在大會小會上滔滔不絕大說一通,被眾人矚目的感覺那不是一般的好啊!

    隨著車子劇烈的扭動,然後爬上一個土坡之後進入平坦的柏油馬路,於江海的心思也回到了現實,自小在農村長大的他自然明白夏收秋種的道理,夏忙過後農民們就要開始忙碌的種玉米,這個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全縣的穩定工作。(註:春種秋收是對於長江以南種植水稻的地方而言的,古時候有「春種一粒

    粟,秋收萬顆子」之說,而對於位於北方的齊魯省來說,則是夏季種玉米秋天收穫,秋天種麥子夏天收穫,如此循環往復。)

    想到這裡他倏地睜開眼睛對趙凡川說道:「凡川,你記一下下面的問題。」

    「一是徵收農業稅問題,俗稱交公糧,一定不能再出現基層幹部工作粗暴,打傷農民這樣的事件,畢竟現在歸安縣的情況極其敏感,一不小心就會被有心人整出來大事兒!

    二是收購糧食的價格問題,儘管今年不算是豐收年,但是也要預防某些黑心商人趁機胡亂彈壓收購價格,要不然農民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連化肥錢都裹不住,還談什麼脫貧致富奔小康。

    三就是玉米種和肥料問題,一定要督促下面的鄉鎮嚴格把關,堅決杜絕假種子假化肥,一經發現必須嚴懲不貸!」

    畢竟那個時候還沒有免除農業稅,更沒有所謂的糧食收購制度,種子話費的選擇農民並沒有多大的自主權,於江海思考的這些問題也都是實實在在面臨的問題。

    趙凡川迅速的掏出筆記本將於江海講話的重點記錄下來,心裡卻佩服不已,這才幾天的功夫,縣長的講話水平就有這麼大進步,不但重點明確,還有條有理,可比那些整天胡吹亂侃的幹部強多了,跟著這樣的領導就是有前途啊!

    趙凡川卻不知道於江海這廝最近還真的沒有閒著,他在研究國務院和省裡面的件以及報道呢,裡面正有國務院副總理褚廉明在一次農業問題座談會上的期許,而齊魯省的反映也不慢,萬明堅在全省農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與之遙相呼應。

    於江海自然不介意剽竊一番褚廉明的講話,畢竟他就是以農業起家的,還因為三農問題的論受到過高層領導的關注,嘴裡如果說不出來個一二三的話豈不被別人給笑死!

    再說了,人嘛,要學會與時俱進!

    當然了於江海可不會傻到告訴趙凡川說這些話是我在哪裡哪裡看到的,你回去摘抄下來就行了,那樣的話領導的威風何在啊?

    還有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原因,就是這些項目工程都是於江海親自跑下來的,理應享受最後的成果,這次可不會像在雙流鎮時候被人摘桃子了!

    於江海並不是一個居功自傲的人,也不是一個取得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的人,他這一次之所以對這些工作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就是因為有了雙流鎮的教訓。

    他在雙流鎮的工作十分出色,就不僅僅是可圈可點這麼簡單,要圈的話估計得全部圈起來,要點的話估計就被點的體無完膚了,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被別人憑空摘了桃子,理由還冠冕堂皇,這可以說是他心中的一個結,現在能夠在歸安縣把這個結解開,心中殘存的一絲陰影也就蕩然無存了!

    在官場中人最怕心裡有陰影,有結解不開,否則的話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放開手腳,而一畏畏縮縮的話,就不能成就大事!

    而現在於江海終於可以在心底說一聲:「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