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旗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愚蠢 文 / 楚禹

    陸清做了一個愚蠢的選擇。

    讓這些女人去死,才最符合這支明軍敗兵和陸清的利益,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帶著這些女人南下。

    這世上沒有那麼多兩全齊美的事,活己又想活人,只是存在書本之中的美好幻想,殘酷的事實往往只給出一個選擇——你是想自己活下來還是一塊死。

    大多數人在面對這個選擇時,通常都會選擇前者,因為這是理智的選擇,人性大多是自私的,沒有人會願意為了一幫素不相識的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選擇後者的通常被稱為英雄,悲劇的英雄,不識時務的英雄,他們在被人歌頌讚美時,往往都已死去——為他們違背理智的選擇付出生命的代價。

    陸清失去了理智,他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他要帶這些女人走,或者說,他要保護這些女人。

    來到這個時代,陸清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去改變即將到來的「土木堡之變」,想著如何去挽救數十萬大明軍民的性命,想著如何去改變正統皇帝朱祁鎮被俘的命運,這是一個多麼高尚而偉大的目標,為此他不惜死保郭敬,甚至做好投靠王振的準備,為的就是那個他認為自己必須去做的事。

    漢人,我是一個漢人,所以我必須這麼做。

    陸清不止一次如此告訴自己他要這麼做的原因,因為他是一個漢人,他甚至告訴自己,若是自己能夠改變土木變之堡,他就將成為漢人的英雄,成為大明的英雄。只有成為英雄,他才能在這大明王朝真正的立足,繼而呼風喚雨,威風一時。

    可是為了成為英雄,為了日後的權勢,就要接受幾百孤苦無依的女人在自己眼前投河而死嗎?

    為了幾百個素不相識的女人而失去改變土木堡之變的機會,失去可以通向權勢的大門,這又是否值得?

    捫心自問,陸清認為不值得,幾百人的性命和幾十萬人的性命絕對不是等同的,選擇前者而放棄後者的做法,在後世通常被稱為「聖母心」,這是一個絕對的貶義詞。

    但這畢竟是幾百條活生生的性命,因為無助,因為絕望,她們才會選擇去死,如果有活下來的機會,她們難道真的願意就此去死嗎?

    被韃子糟蹋不是她們去死的理由,大明朝的禮法還約束不到這邊鎮的女人們,如果僅僅是因為貞節有辱或為死去的丈夫守節就要去死,這邊鎮就沒有女人了。

    夫死改嫁在九邊再正常不過,身為軍戶的女人,她們早就做好丈夫身死的那天,她們不會為了所謂名節而刻意的去守寡,因為她們要活下去,要將丈夫留下的骨血扶養長大。而要活下來,有能力將前夫留下的孩子養大成人,她們就必須改嫁,讓另一個男人撐起這個破碎的家。

    可以說,在這宣大境內,十個女人中就有兩個是改嫁的婦人,因此,這些女人們絕不是因為貞節被辱去死,而是她們意識到她們根本沒有活路,這才在絕望之下採取如此極端的做法。

    自殺,是她們能夠自保,不再被韃子污辱的唯一手段。

    很多女人都聽到了陸清的聲音,聽到了他的保證,她們本能的停下了腳步,錯愕的回頭看去。

    「你們都不必死,我們會保護你們,絕不會讓你們再被韃子擄去!」

    陸清再次大聲的保證,唯恐那些離得遠的女人聽不清楚,他又大聲重複了一遍。

    「你真的會保護我們嗎?」一個孱弱的女子因為激動,聲音都有些發抖了。

    「會,一定會!」

    陸清一臉堅定的看著這個女子,重重的點了點頭。

    女子相信了陸清,她哭喊起來:「姐妹們,回來吧,他們會保護咱們的。」

    哭喊聲中,女人們騷動起來,在猶豫之後,一些人終於回頭走上了岸,畢竟她們並不想死,既然這些明軍不會拋棄她們,她們自然不會再尋短見。

    很快,上岸的女人越來越多,趕來救人的明軍也為此高興,可是宋邦德等軍官的臉上卻是陰沉無比。

    遠處堡牆上的郭太監則是閉上了雙眼,長長的歎了口氣

    「娘,那個叔叔叫我們回去。」

    「娘知道。」

    「那我們為什麼還站在水裡呢,娘,你不冷嗎?」

    「娘冷。」

    「那為什麼不上岸?」

    「娘」

    女人並不想回頭,她真的想去找自己的丈夫,可是望著女兒期盼的臉,女人的心如何也狠不下去,終於,她輕咬了咬唇,抱著女兒扭頭向岸上走去。上岸那刻,雖身上濕漉漉一片,可是不知為何,這心卻是踏實了許多。

    巧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只知道母親不冷了。

    雖然大多數女人因為陸清的保證上了岸,但還是有十幾個女人已經溺死在河中,她們的屍體不知沉在何處,也許,明日她們就會漂到下游的某處吧

    女人們是被救了回來,可是千戶所的大堂內卻也吵成了一團。

    「我們絕不能帶著她們南下,不然,大伙都得死!」

    爭吵了半個時辰,陸清仍無法說服宋邦德他們同意帶這些女人上路,站在他一邊的除了周雲義、蔣通等人,大多數人都不同意帶女人上路,內中很多人剛才還急著救人,

    這會卻異口同聲的站在了宋邦德一邊。

    救人不代表要救到底,或許,在這些人看來,不讓這些女人投河自殺和帶她們上路是兩回事,一個只是良心不安,一個則是事關自家性命,可不能主末顛倒,不然,可是要出大事的。

    郭太監沒有參與這場爭吵,只讓小田寅過來告訴陸清,等他們商量出結果來通知他一聲便是。

    陸清知道這是郭太監委婉的在表達對他的不滿,但事已至此,他也無法再說什麼,既然他給了那些女人一個活下去的承諾,他就一定不會食言,更不會再將她們拋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