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88章 血戰卡內森 文 / 龍騎士

    在衛青閣最高統帥辦公室中,有一個神秘件箱。這是在分基地的基礎上,改建衛青閣時,基地主腦天涯鳥特意留下來的。沒有鑰匙,沒有機關,打開這個件箱的唯一條件就是最高指揮官的指紋。

    這是一個連陛下的前後兩任秘書都無法染指的神秘所在。饒是武佳儀撒嬌放刁,嘟嘴賣盟也沒能探其究竟。甚至武女神的行為還引了陛下的警覺,在隨後不久,負責亞洲事務的軍情二處就接到沐局長親自發電下達的最高級別秘密行動:重新調查武記者在中華時期的一切人際關係和履歷。

    無情最是帝王家,純屬恃寵生嬌的武佳儀並不知道,她差點就被陛下「打入冷宮」,好在軍情局的絕密報告中,除了10歲開始就接到無數情書;15歲後就一直被譽為校花等讓陛下忍俊不禁的雞毛蒜皮之外,武記者的履歷還是禁得起推敲的。

    實際上,新華方面也的確沒有在這上面做什麼手腳。和親或是在陛下身邊安置一個可以幫新華說話的人,在新華迫切需要帝國援助的年代,無非就是要表達一個示好的態度。就算是有些法,也只是一些長遠打算。無論是太祖還是伍豪,心知肚明,一個出自新華的女人,漢皇不管是多麼的寵愛,也必定會將其身世調查個清清楚楚。

    大漢軍情局的赫赫威名或者說是凶名,在抗戰時期,在中華就已經深入人心。將在委員長重兵保護下,將張漢卿截走南華,就已經證明了,只要他們想做,就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

    這個評價是對帝**情局極高的讚譽,但如果能被身在休斯敦的沐局長聽到,則肯定不會表示贊同。說什麼「只要想做,就沒有做不到的」,至少在美國嚴防死守的「曼哈頓工程區」面前,軍情局是碰得頭破血流。

    自1944年年初以來,幾個月內至少已經有數十名軍情局特工對橡樹嶺滲透失敗而犧牲。在美國境內的軍情局力量已經受到了嚴重損害,即便是沐局長親自坐鎮,集中一切精銳力量,但「曼哈頓工程」對於帝國來說,依然只是海市蜃樓般的存在。陛下對於美國核工程的一些推斷,居然是軍情局手中所能掌握的最靠譜的情報,其他則是一無所獲。

    這讓沐雨很是沮喪,在陛下已經為「曼哈頓工程」圈定了範圍之後,軍情局依然無法進行有效的滲透,美軍的防護措施嚴密的令人髮指。

    在休斯敦的一棟效區別墅中,沐局長有些目光渙散的望向窗外的人工湖。此次行動恐怕是會辜負陛下的希望了,在多個計劃全部失敗之後,損兵折將不說,還會讓美國人對橡樹嶺的保護更加嚴密,對核工程計劃更加重視。

    打草驚蛇的代價也許就是美國人會不顧一切的,加快核研究的速度。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帝國已經盯著橡樹嶺。

    三天,沐雨打算,在休斯敦再等待三天。因為,對於「曼哈頓工程區」的滲透,帝**情局還有一個最後的希望,那就是超級間諜德爾馬。

    喚醒信號已經發出去一個星期,連續在美國主流報紙上刊登相同的內容,是會引起美國情報部門的注意的。這樣的諜報手段,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那幫傢伙同樣是行家裡手。

    如今之際,沐雨也只能等待。等待德爾馬接到喚醒命令之後,能夠及時的傳回有價值的情報。

    但是對於在薩克拉門托已經完成集結的盟軍山地集群來說,已經不能夠再等待。張後群中將乘坐專機,在四十八小時內,飛到長安接受了陛下的面授機宜後,又一該不歇飛回了舊金山。空中飛人的滋味不好受,但拿到了陛下關於山地作戰的錦囊妙計,也算不虛此行。

    美國人對於內華達防線寄予厚望,但在盟軍方面,又何嘗不是要在這裡突破,為印第安王國贏得更多的空間。

    麥盧斯隘口爭奪戰的慘烈,已經為其他盟軍部隊提了醒,戰鬥絕不會如想像般那樣簡單。海岸軍團102師幾乎在每一天的戰鬥中,都會缺失十架「獵鷹」,美軍的「毒刺」防空導彈已經形成系列式的發展。武裝直升機這一漢軍獨有的武器,遭遇了它面世以來最大的挑戰。

    但盟軍總指揮葉為洵元帥仍不為所動,堅持不降低攻擊強度。在空軍和裝甲部隊的戰鬥力發揮極為有限的山區防線中,盟軍與美軍相比,沒有任何的優勢。

    張後群中將明白,在防線南部區域流血犧牲的友軍,就是在為自己的山地集群創造機會。為了能將美軍的預備部隊全部牽制在內華達防線的南部,甚至不惜付出102空中騎兵師的重大損失。

    拉森峰,海拔3187米。在內華達山脈中,海拔超過四千米的高峰並不少見,拉森峰的名氣和它的高度一樣,在北美西部屋脊中,名不見經傳。

    但是,美軍的內華達防線北部區域,卻正是以拉森峰為至高點和防守中樞,扼守著加利福利亞地區通往內華達州的交通咽喉。想要越過內華達山脈進入大盆地地區,拉森峰山腳下的卡森小城,是必經之路。

    就在被稱為血腥無底洞的麥盧斯隘口依舊在吞噬著盟軍士兵的生命,就在內華達防線美軍司令官邁克中將不得不將手中的預備兵力,填到隘口陣地中,以保證在盟軍猛烈的炮火下,仍有足夠的力量堅持隘口時,4月5日,張後群中將指揮的盟軍山地集群正式打響了卡爾森戰役。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人欲斷魂。借問大炮轟何處,將軍遙指拉森峰。

    張後群搖頭晃腦的樣子,讓參謀們捂著嘴強忍著笑。對於以優勢兵力拿下卡森城,打通進入美國中部地區的咽喉要道,張中將是滿懷信心的。

    在漢人傳統的清明節這一天,盟軍的炮兵就將數千噸炮彈傾瀉在美國的陣地之上。在大淘金時期興起的卡爾森小城,幾乎在是首輪炮擊之後,就已經被抹平。

    但美軍依托山體修建的堅固工事在炮擊中

    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拉森峰至高點的存在,也使得美軍炮兵的還擊,精準而猛烈。

    兩個「黑寡婦」火箭炮團陣地,被美國的155毫米榴彈炮群在瞬間摧毀。陣地上巨大的爆炸聲讓十幾公里外的集團軍司令部都可以清晰的聽見。

    甚至,在爆炸後的濃煙中,還可以看到被蹦飛上天的拖載火箭炮的卡車。

    美軍的炮兵陣地,居高臨下,在首日的戰鬥中,就使得盟軍遭受了重大損失。

    張後群臉上嬉皮笑臉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對於這場戰役可能遭受到的巨大的傷亡,在戰前,盟軍指揮部就有相當的心理準備。但在第一回合就吃了這麼大的虧,絕對不是心氣極高的張軍長所能忍受的。

    「聯繫空軍,給我炸平那幾個山頂!」

    美軍在戰前便將許多m114式155毫米榴彈炮運到了山頂,利用地勢轟擊盟軍,不僅射程可以遠很多,還使得盟軍的火炮無法對本方陣地造成威脅。這讓盟軍很是頭疼。

    第一天就要請空軍幫忙,不是張中將的性格,但被陛下緊急調回長安,一番叮囑之後,張後群對多兵種協調的意識增加了許多。

    在奧克蘭和伯克利起飛的盟軍「猛龍」機群率先抵達卡森城上空,它們並沒有裝備對地導彈。用空軍司令雲九的說話來講,就是「猛龍」的身上,如果有一絲用於對地攻擊,那都是浪費。

    作為標準的重型轟炸機,「猛龍」也是目前的皇家空軍中,唯一可以在與美國先進戰機交戰中,能夠擁有絕對優勢的制空戰機。

    從非洲、歐洲轉移到北美的天空,短短的兩三年之間,空戰的趨勢已經由速度制勝,轉變為了視距外打擊決定生死。優秀的戰機不是比誰飛的更快,而是比誰的航電更先進,誰的雷達能更早的發現和鎖定對方,當然更主要的是誰的導彈的可以打的更遠。

    「監獄」空空導彈的出現,使得美國空軍與皇家空軍的戰力被無限拉近。「鎖定即擊落」不再是「龍鳳呈祥」的特權,aim-120的初始版本同樣可以在視距外對敵方戰機發起追蹤式攻擊。

    在經歷了戰爭初期西海岸被漢軍瘋狂轟炸的苦痛之後,臥薪嘗膽數年的美國空軍,終於在得到英國的先進航空技術並大力創新之後,迎來了對大漢皇空軍對決天空的時代。

    但在卡森城的上空,在比拉森峰更高的天空之上,有「棘背龍」預警機指揮的「猛龍」機群,依然是這片空域的霸主。22比3,在1944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漢、美空軍在拉森峰附近奪取戰場制空權的空中戰役中,大漢皇家空軍以三架「猛龍」被「監獄」擊中的代價,擊落了22架美軍的f-107a終極佩刀。在終結了北美公司佩刀系列戰機在美國空軍中唱主角的歷史的同時,也為本方轟炸機和攻擊機部隊掃清了障礙。

    為了取得卡森戰役的勝利,葉帥親自下令,在夏威夷的空軍司令搬遷至奧克蘭,並在戰役發起的第二天,即4月6號,便出動了兩個飛行團的「威龍」攻擊美國的山頂陣地。

    在不惜血本的對地導彈攻擊中,拉森峰及附近一個又一個被標住的美軍炮兵陣地被掀翻。洪氏企鵝-3及長冠-5空地導彈彷彿不要錢般的落在了美國大兵們的頭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