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36章 軍改方案 文 / 龍騎士

    阿道夫與丘吉爾的秘密會議,原本定在盧森堡召開。

    但由於在凡爾登附近出現了一批法國游擊隊,活動頻繁。為安全起見,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才建議元首將會面地點改至法蘭克福。

    沐局長並不知道,正是由於帝**情局扶持起來的法國**領導的「內地軍」的活躍,才導致希姆萊親臨法國,並最終促使會面地點更改,也使得軍情局六處錯過了一次得到重要情報的機會。

    法蘭克福會議的召開,讓大漢帝國在外交層面上陷於了被動,整個盟軍的行動也因此被捆住了手腳。除非……漢皇可以無視國際壓力,強行登陸不列顛。

    但無論是墨索里尼還是佛朗哥,甚至是土耳其伊諾努都公開對和平曙光的出現表示歡迎。這一次,德國人在站在了大義之上,很多被迫裹挾進戰爭的國家都願意盡快結束戰爭,就連老牌法西斯墨索里尼也因為國內的動盪和重現羅馬帝國光榮的幻想破滅,也及時變臉,揮起了嚮往和平的小旗。

    本來十拿九穩,已經可以憧憬勝利的「霸王」行動一下子變得寸步難行。在西班牙西海岸貝坦索斯河口地區集結的兩百多萬盟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而這麼多軍隊駐紮在西班牙,佛朗哥也開始略有微詞。

    但未央宮遲遲沒有發出新的指令,既未讓盟軍撤退,也沒有實施「霸王」行動的準確時間。大軍集結卻隱而不發,一直很淡定的蔣雲志也逐漸煩燥起來。

    時間就這樣推到1943年5月中旬。

    北方葉為洵元帥指揮的遠東方面軍逐漸開始後撤,並在《哈爾濱條約》中雙方協定的停火線上開始修建永久工事。

    北海總督府的霍路總督也開始正式履行其職責,在新華東北局的協助下,妥善安置分散到遠東各國的中華移民和一大批強制遷移的以朝鮮人和日本人為主的東瀛拓荒團。

    擠壓俄羅斯族人,徹底黃化西伯利亞,是未央宮改造西伯利亞計劃中的第一步。不管是原住民的蒙古族人還是拓荒團的朝鮮和日本人,都將被強制學習漢化。

    說漢話、寫漢字,是在撒哈王國、埃基王國和北海總督府直屬區可以找到更好工作的前提。漢語在西伯利亞就相當於後世的本科憑,不懂漢語?得,你去看看旁邊那挖礦的還招人不!

    遠東方面軍總指揮部,也在威爾森與傅春雷多次會談之後,搬至赤塔。東三省的所有工廠將原封不動的移交給新中華政府。

    5月17日,在衛青閣召開的戰時軍委擴大會議上,陛下正式宣佈:免去葉為洵元帥遠東方面軍總指揮職,出任帝**總參謀長。

    當然,在帝**機構改革方案實施之後,這個總參謀長與葉知秋和蔣雲志時代相比,權利縮水很多。在之前,無論葉總長還是蔣總長,都可以稱為帝**的副統帥,總領三軍。總參是帝**各軍種的領導機關。

    在這次帝國軍隊機構改革方案中,除漢皇仍為帝國軍隊最高統帥之外,帝**統帥部被劃分為四總部和國防部。而其中的四總部即: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

    四總部皆常駐衛青閣,為帝**統帥部的常設機關,掌管全軍的軍事、政治、後勤和裝備工作。保證統帥部關於作戰和建軍的戰略決策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實現。

    而總參謀部仍是帝**主重要的指揮機構,負責組織領導帝國武裝力量的軍事建設,組織指揮帝國武裝力量的軍事行動。設有作戰、情報、通信、軍訓、軍務、動員、裝備、機要、測繪、外事、管理以及各兵種業務部門。

    換而言之,就是帝國的領導機關分工更細,將思想政治、後勤供給和裝備保障等工作都分化出去,總參謀部就只是負責各級軍隊建設和軍事行動的指揮工作。

    蔣雲志就曾對葉帥笑言:「我和知秋當總參謀長那時候,都是當爹又當媽,既管擴軍、作戰,又管吃喝拉撒。你這個總參就輕鬆了,上來就當大老爺——下面有一幫子丫環家丁們使喚呢!」

    除了葉帥這個高配的總參謀長,其他三總部的總長也皆為帝國上將軍。

    而帝國的首批七位元帥則全部是最高統帥部成員,除戰時外,並不會出任具體某支軍隊的主官。

    在之套方案中,在軍隊系統中威望最高的元帥們將與部隊分離,除非是戰爭期間,否則元帥們並沒有機會接觸到具體的某支部隊。

    明升暗降,鍾義的想法很簡單。當某位軍方將領威望達到一定程度,或者有可能威脅到皇室權威時,就晉陞其為元帥,使其脫離作戰部隊。沒有兵權,就沒有威脅;沒有威脅,就沒有殺害。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炮轟狀元樓,甚至……在中華歷史的每朝每代,開國元勳們也往往是皇權最大的威脅者。

    在大漢,其實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紅警軍團對最高指揮官的絕對忠誠,避免了可以共患難吃苦打江山,卻不能同享樂和諧坐天下的悲劇。

    但紅警基地還有兩年就會能量耗盡進入休眠,鍾義不知道在基地休眠後,紅警軍團士兵的屬性會不會發生變化,更主要的是,在有了兒子之後,鍾義突然想的更多了。

    曾有一次,陛下與沐局長酒後醉談,鍾義突然說「我很懷念在基地只有一個團兄弟們的時光」。

    那次,沐局長沉默無語,因為紅警部隊只有一個團時,還沒有他呢!

    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軍隊越來越多了,帝國越來越強大了,紅警軍團並沒有什麼變化。在所有近衛軍團士兵的心目中,忠於最高指揮官仍是他們唯一的信念。

    bsp;變化的其實是鍾義!

    不知道已經有多久,陛下再也沒有提過他只個裝甲少尉。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已經有四位妃子的陛下卻依然將愛情演繹深情浪漫。

    對於那些曾經崇敬和仰視的大人物,陛下可以拍桌子喝斥怒罵;對於百姓和士兵們的山呼萬歲,陛下也可以坦然處之。

    被陛下在電話中大罵訓斥後的南洋總督錢志豪,就曾委屈跟沐局長表述:以前陛下也無數次的訓罵過我,可每次罵完,我還是會笑嘻嘻的喊老大,心裡不曾有過任何怨恨。只是現在,我覺得陛下已經離我們好遙遠,那一聲「老大」我再也喊不出口。

    這番話,沐雨也婉轉的轉述給了陛下,也許是沐局長說的太「隱晦」了,陛下不曾做過任何的表示。

    金錢和權利都是最可以迷惑和改變一個人的東西。

    能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不迷失自己,這世界有這樣的人嗎?如果有,就不會有玄武門之變,手足相殘;如果有,就不會十龍奪嫡,冷血無情。

    至少,紅警軍團對最高指揮官的忠誠,可以讓大國崛起、大漢中興的過程中,雖然血腥依舊,但卻少了許多悲劇。

    大漢帝**軍事機構改革過程,沒有大肅反、大清洗的殘酷;沒有秘密警察和恥辱的內部爭鬥。只是在陛下嚴肅又冷峻的目光中,依條推行。

    陳庶康上將接任了葉為洵元帥的職務,大聯盟遠東方面軍也改稱為大漢北海軍團。也正是這次會議中,四大總督及帝國海外軍團的名稱開始廣泛流傳。

    東瀛總督全國林、南洋總督錢志豪、西域總督水墨、北海總督霍路。

    東瀛軍團司令石原莞爾(日本人)、南洋軍團司令蘇加威(東印度人)、西域軍團司令進勇(越南人)、北海軍團司令陳庶康。

    其中水墨是因為在非洲戰役中的優異表現得以成為四大總督之一,而南洋軍團司令蘇加威在吉拉希耶戰役被美軍俘虜,在漢美夏威夷談判開始後,曹汝霖老爺子在陛下的授意下,堅持美方必須釋放蘇加威將軍表示誠意才可以開啟談判。

    最後用兩名美軍的中將換回了被俘時還只是少將的蘇加威。重獲自由後,蘇加威成為了海外軍團中,首位被授予金龍勳章的將軍,並晉陞為中將,出任南洋軍團司令。

    至於北海軍團司令,由陳庶康上將高配,是因為雖然與蘇聯已經停戰,但帝**仍需要在西伯利亞留有足夠兵力以保持對蘇聯紅軍的威懾力。加之在「黃化」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不可能再由俄羅斯族人出任軍團司令。

    由紅警士兵出身的軍官出任帝國海外四大總督,此次會議之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慣例。

    海外軍團成為了帝**常設單位,其士兵也與大漢十三軍團的士兵一樣,享受相當的津貼和福利。

    這是對殖民區部隊在一系列戰鬥中英勇表現的獎勵,同時也成為了帝國收攏殖民區民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會議開始後,就一直處於「數茶梗」狀態,不敢面對不遠處冷局長熱切目光的蔣雲志元帥一開始還聽的挺來勁,可直到陛下宣佈了多條任命之後,才覺察不對頭來!

    「不對呀,這軍隊機構改革挺不錯,海外軍團的成立也非常及時。可問題是現在並不是和平時期呀!二百多萬盟軍還在西班牙那扔著呢?這說來說去,咋沒有關於大西洋作戰的內容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