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255章 一箭雙鵰 文 / 龍騎士

    1860年開始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沙俄以探險、採礦為名,對唐努烏梁海進殖民和經濟侵略。在那個年代,唐努烏梁海地區就已經有了大量俄國移民,並對當地的中華居民進行了血淚的「種族滅絕」!

    1912年,乘外蒙叛亂之際,沙俄出兵直接吞併了唐努烏梁海。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土瓦人民共和國」成立。但中華政府一直不予承認。

    因為外蒙的獨立,唐努烏梁海地區在並不與中華接壤,實際上成了中華的飛地,王鐵漢在離開烏蘭巴托之前,陳庶康曾有過特別的交待:無論日後陛下如何處置這片廣闊的土地,身為軍人,開疆裂土和收復失地是同樣重要的!

    王鐵漢將軍心領神會,鄭重的向陳副司令敬禮:「放副司令放心,鐵漢保證完成任務!」

    在兩位將軍看來,這是一次精神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行動,這是一次榮譽大於軍事上的行動。

    蘇聯在中亞地區的駐軍大多被抽調到歐洲前線,只在阿拉木圖有少量駐軍。所謂的圖瓦人民共和國首府克玫勒距大軍雲集的伊爾庫茨克有近八百公里。幽州軍的軍事行動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陳庶康交待給王鐵漢就是別有一番心意了!攻戰唐努烏梁海,那是收復失地!開疆裂土……中亞地這方,別的沒有,地盤有的是!

    送走了幽州軍,陳庶康要考慮的是主力軍團西征後,如何利用手中的兵力完成總指揮部交給左路軍的任務。

    左守指揮的中路軍有並、青、翼三個主力軍團,還有近衛第二裝甲軍和近十個師的東瀛部隊。

    近七十萬的部隊兵分兩路,一路是青州軍為主,北上安加爾斯克,那個貝加爾湖最北端的城市,那個蘇聯東部地區的最大的煉油和石油化工城市。

    中路軍的主力則離開烏蘭烏德,沿著蘇蒙邊境向敗逃至此的外貝加爾軍區殘部發起進攻。而烏蘭烏德則更恢復為歷史上哥薩克最初在此建城時的名稱——烏爾金斯堡,它將成為遠共王國的首都。

    這個決定也讓科瓦廖夫將軍惱怒萬分,這不擺明是瞧不起人嗎?在赤塔復國,現在又來烏爾金斯堡定都,合著我們外貝加爾軍退一步,你們就追一步是吧?

    在苦等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科瓦廖夫倣傚日本,給莫斯科發了一封訣別電。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法西斯軍隊對我部步步緊逼。紅軍戰士英勇作戰,但因敵軍勢重,我部已退至伊次庫茨克。

    我決意率領紅軍戰士們再不後退一步,死戰到底!

    蘇維埃萬歲!布爾什維克萬歲!」

    但這封電報如泥沉大海,鐵木辛哥元帥在加爾科夫的失敗,造成了三十多萬紅軍被倫德施泰特指揮的德國南方方面軍消滅,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的失陷,使得斯大林格勒暴露在了德國裝甲部隊的面前。

    忙於向頓河流域增兵,並部署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紅軍最高統帥部,根本無力顧及貝加爾湖邊上的戰鬥。

    「伊次庫茨克?距離莫斯科還有幾千公里呢!可以斯大林格勒如果丟掉,格羅茲尼和邁科普就會丟掉,沒有高加索的石油,我們的裝甲部就不能開動,那我們拿什麼去阻止德國人的進攻?西伯利亞甚至是中亞都沒什麼,那裡還有很大的空間讓我們的紅軍繼續抵抗!告訴科瓦廖夫同志,要堅持住!只要堅持到美、英在歐洲登陸,我們的情況就一定會好轉!好了,就這樣,給我接頓河方面羅科索夫斯基同志的電話……」

    斯大林很忙,小鬍子很在乎在斯大林格勒,大鬍子更在乎能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更何況在烏克蘭煤礦產區被德國佔領之後,高加索地區的油田就成了蘇聯最重要的能源地!中亞和西伯利亞倒是有大量的能源儲備,可是在戰前,那些地方開發緩慢,連輸油管道都沒鋪設完。

    所以外貝加爾軍區和遠東軍區的節節敗退並不是讓斯大林十分掛心,或者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掛心那裡!

    一百多萬的德、意、羅等國聯軍已經逼近頓河,紅軍的東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部隊、伏爾加河區艦隊都已先後被調集到斯大林格勒周圍佈防,最算是最高統帥部也拿不出更多的部隊去支援中亞和西伯利亞。

    但最高統帥部的參謀人員犯了一個更致命的錯誤,在斯大林不耐煩的打斷關於中亞戰局的匯報後,年輕的電訊參謀以為斯大林同志沒有給外貝加爾軍區回電報的命令,也隨手將科瓦廖夫的訣別電扔在一邊!

    科瓦廖夫在伊爾庫茨刻苦等數日,也沒有等到回電!司令員同志甚至懷疑統帥部已對他不滿,政委應該已經接到秘密處決他的命令!在大肅反時期,很多軍中將領就是在這樣不明不白中被槍斃的。

    直到有參謀報告:「司令員同志,漢軍一個摩步化師繞過我軍的防線,連夜偷襲了烏達河邊的下烏金斯克,當地守軍一個團的紅軍全軍覆沒,我們已經被包圍!」

    幾天來被電報問題折磨的有些神志恍惚科瓦廖夫這才反應過來!為了等統帥部的電報,整個方面軍僅餘的兩個集團軍居然在在伊爾庫茨克原地等待了三天!

    科瓦廖夫狠狠的一拳錘在桌子上!這三天,也斷送掉了外貝加爾方面軍最後的生路,如果早做決斷……

    如今唯一的撤退就只剩下了勒拿河與安加拉河之間這條狹窄的通道了,可是……科瓦廖夫想起了被調走的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和在空點中被消滅殆盡的空軍第12集團軍,沒有裝甲突擊力量,又被盟軍奪取了完全制空權,這條路是一條生路還是一條亡命之路呢?

    科瓦廖夫不是庸才,國

    國內戰爭期間脫穎而出的他,在對白俄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一次,他的判斷也完全準確。

    陳庶康派出的幽州軍算是在無意間一箭雙鵰。當左守得知蘇軍在伊爾庫茨克在原地死守的跡象時,就判斷這將是一次大殲滅戰的好機會。尤其是瞭解到王鐵漢的幽州軍已經在數日前就抵達庫蘇古爾湖,兵發克玫勒時,立刻請示葉為洵調整作戰方案,將追擊戰改為殲滅戰!

    所以才有了幽州軍摩步第75師夜襲下烏金斯克之戰,在科瓦廖夫還在等電報之際,便切斷了他撤向新西伯利亞方向的退路。迫使二十多萬蘇聯紅軍放棄在伊爾庫茨剋死守的想法,繼續向北撤退。

    可正如科瓦廖夫所想,攻佔安加爾斯克煉油城的青州軍,在林國煒中將的指揮下,正日夜兼程烏斯季庫特,欲搶先關上圍殲外貝加爾方面軍的最後一扇門。

    而蘇軍的逃亡之路也絕不平坦,如果說西伯利亞糟糕的路況對於雙方都是公平的話,那天下沒完沒了的轟炸就絕對是蘇聯紅軍的噩夢。

    盟軍遠東方面軍總指揮部,調集了六百多架轟炸機在遠東王國和外蒙境內的機場起飛,不間斷輪番對蘇軍轟炸。

    更讓科瓦廖夫討厭的是有些轟炸機上投下的並不是炸彈,而是宣傳單,是安娜女王致俄羅斯人民的一封信。

    尼瑪,這信寫的就跟情人呼喚上了戰場的男人回家似的!讓科瓦廖夫看了都有些眼角濕潤,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再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政治委員們每天都要前跑後追的收繳這些「法西斯邪惡傳單」,甚至處決了幾名偷藏傳單的士兵。司令員同志看的出來,士兵們已經對那些堅定的布爾什維克不滿了,在漢軍這樣猛烈的轟炸和精神攻勢雙重打擊下,這些由農民和工人被強迫穿上軍裝的紅軍戰士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烏斯季庫特的爭奪戰無疑就是壓垮他們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青州軍司令林國煒中將親率摩步化第16軍,輕裝突進,並在空軍的支援下強渡勒拿河,要四千多人的傷亡代價攻佔蘇軍北逃的唯一門戶——烏斯季庫特!

    外貝加爾方面軍已經陷入了盟軍的包圍。政治委員濟明提出背水一戰,依靠勒拿河岸堅守,等待莫斯科的救援。可就在他聲嘶力竭的大喊:「我們發揚革命精神,堅決抵抗到底……斯大林同志一定會派兄弟部隊救援我們」時,會議室內的各級指揮員都以看白癡的目光望著他!

    「越堅定的布爾什維克就越是瘋子嗎?二十萬失去補給,被人家炸得毫無士氣的步兵,在無險可守的包圍圈內抵抗?還背水一戰?」

    科瓦廖夫站了起來,作為主官,這個時候他必須要擔當!不讓能讓二十萬俄羅斯青年為那幫瘋子陪葬。

    「莫斯科已經沒有能力救援我們了,我決定……」

    「不行!你這是背叛偉大的蘇維埃……砰……」

    一聲槍響,堅定的布爾什維克濟明同志撲倒在了簡陋的會議桌上!而他的手,剛剛摸到腰間的槍,他本打算掏出佩槍槍斃科瓦廖夫這個叛徒的,但比軍事素質,比拔槍速度,無疑,這位大學講師出身的政委,差著人家好幾條街呢!

    1942年6月1日,科瓦廖夫率領外貝加爾方面軍23萬紅軍向盟軍投降。葉為洵答應了他只向遠東王國投降的要求,並在盟軍的「幫助」下,接受改編後,搖身一變,變成了俄羅斯遠東王國第二集團軍,科瓦廖夫仍舊出任該集團軍司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