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86章 堅決打回老家去 文 / 龍騎士

    每個州的軍分區要組建一個常備師,作為日常執行各種軍事任務的部隊存在,在常備師中實行士官制,即常備師的每一名士兵都是士官。同時這個常備師還要負責州內的其他適齡人群的軍事訓練,無論工人、農民甚至是政府官員,只要是處於服役年齡範圍內的人,都必須參加每月一次的正規軍事訓練,掌握射擊、格鬥等軍事技能。

    每個季度,各州要舉行師一級的預備役力量軍事比武大賽,優勝者參加每半年一次的全國預備役比武大賽。比賽的成績將作為各州軍、政長官的重要政績指數。

    這就是總參制訂出來的「藏軍於民」的計劃,得到了軍方高層的一致認可。以南華較少的人口基數,在不影響非戰時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還要能夠在戰時迅速組建一隻強大的軍隊,也只能藏軍於民了。

    在計劃中,一旦爆發戰爭,各州軍分區將以常備師為骨幹,擴編為軍團,每個軍團都將達十萬人以上,由三個軍的戰鬥部隊來組成。大漢十三州,就有十三個軍團的陸軍,加上常駐直隸首都特別行政區的近衛軍團,近一百五十萬的軍隊可以在兩個月內組建完畢,這足以應付大規模戰爭的第一階段了。

    當然專業技術較高兵種的不在此列,水兵尤其是航母上的水兵,還有海、空軍的飛行員都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培養出來的,也不可能只依靠紅警士兵——數量太少了,陛下對湊足五千萬人口不報太大希望,好在這次任務的時間限制是五年。

    海軍組建了三大艦隊:東西兩大洋和北部的南華海艦隊。作為一隻內海艦隊,北部艦隊反而三隻艦隊中實力最強的。以公瑾號和子敬號兩艘常規動力但卻是斜角甲板的二代航母為首的南華海第一航母戰鬥群有三十餘首大小戰艦,還有十艘潛航排水量超過兩千噸的大型潛艇。

    而北部艦隊的第二航母戰鬥群則是以子明號和伯言號航空母艦為首,驅、護艦的數目基本與第一戰鬥群相當,只是潛艇的數量略少,只有六艘,這是因為主基地作戰實驗室正在研發二代潛艇。這四艘航母不同於大漢第一代輕型航母孔明號,它們的排水量達了五萬噸以上,已經具備了彈射起飛噴氣式艦載機的能力。

    但這兩隻航母戰鬥群並沒有駐紮於南華灣的各個海軍基地內,北部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東萊市的軍港,也只是停泊了排水量兩萬噸的重型巡洋艦興霸號。為了躲避其他國家的窺探,對外宣佈的大漢皇家海軍依然是戰列艦和重型巡洋艦為主,四萬三千噸的奉先號戰列艦將在珀斯皇家造船廠於1938年初下水。

    南部廣闊的大漢灣成了航母戰鬥群訓練場所,秘密建造的東部群島海軍基地,成了這些暫時還未曝光的航母們的母港。大漢的各大造船廠都在加緊建造戰列艦與巡洋艦,沒有人知道,袋鼠島上的巨型船塢已經建造出了八艘元帥級航母和三艘君主級指揮艦,至於噸位較小的猛將級驅逐艦和校尉級護衛艦更是以每月六艘的速度狂爆。

    最讓鍾義擔心的艦載機問題也順利攻關,代號j37-c的海龍艦載戰鬥機、jh37-b毒龍艦載殲轟機都已順利上艦、彈射起飛。艦載型的專用重型轟炸機也正在試飛當中,預計下半年也會登艦訓練。因為各種先進的雷達與電子瞄準設備的應用,大漢皇家海軍的艦載機機種中,並沒有在這個時代應該大放異采的俯衝式轟炸機,淘汰這種殺傷力巨大機種的另一個原因是作戰實驗室中,多種型號的導彈已經被提上研究日程。

    比海航更早換裝的陸基空軍部隊也告別了殲-五和轟-五包打天下的年代,這也是導致殲五和轟-五大批量出口外銷的原因。

    後掠式的j36飛龍戰鬥機及其各種改進型成為了制空戰鬥機的主流,雙發的h36呼嘯者重型轟炸機和四發的h37-b地獄犬遠程戰略轟炸機相繼列裝大漢皇家空軍的轟炸機部隊。

    春節前,葉知秋從中華回到了南華,不過葉總長並未乘專機飛回來,那架在政變中立了大功,接回蔣中正有著特殊意義的hf-707經漢皇批准,贈予了南京政府,重新塗裝後成為了宋美齡的專機。蔣夫人現在視葉知秋為大恩人,因為在西安進行的四方談判中,蔣中正並未同意張學良的八條要求,但得知第三國際已經命令那邊釋蔣中正後,張學良也明白悔之晚矣,加之蔣夫人親口承諾若放委員長回南京,將絕不為難漢卿。葉知秋也答應將盡全力,為已被視為叛軍的東北軍安排好出路——在南華重新建軍。尤其是最後這一點,張學良頗為意動,入關以來,張少帥背負罵名,苦心維持,仍無法讓東北軍將士過得衣食無憂,就連軍餉也時常不能全額發放,裝備、人員更是得不到補充。如今政變之後本就是無根之萍的東北軍何去何從?

    葉知秋來到西安與蔣中正見面後已達成協議,只要委員長能安全回到南京,只要張漢卿能夠給他、給全國一個交待,他就同意放東北軍一馬,允許其全部退役後移民南華。其實既使沒有政變,軍令相對獨立的東北軍也依然是委員長心中大患。在這種時局下,既能安全脫險,又能徹底解決困擾已久的東北軍問題,蔣中正當然會滿口子答應葉知秋。

    晚風習習的華清池芙蓉園邊,張學良與葉知秋相對而坐,沉吟許久的張少帥突然將杯子中的清茶一飲而盡,「罷了!一人做事一人當,就捨張某一人,換十萬將士安危吧!也許這就是我唯一能為這些忠心跟隨我們張家兩代的將士們,所謀之最好歸宿了。」張學良凝望著在冷風中被吹皺的一池綠水,「葉將軍,漢卿願親自護送委員長回南京!」

    是夜,蔣夫提出返回南京,張學良親自相送,藏於少帥衛隊中的蔣中正得以與蔣夫人一同登機。楊虎城聞訊後率軍追擊,與負責阻擊的漢軍衛隊發生交火,周先生怕造成更大衝突,及時制止了楊虎城,才沒有讓事態擴大。事後交戰雙方都稱因天黑髮生誤會,雙方都無傷亡。

    淺藍色的hf-707客機順利在大營盤起飛,蔣中正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是為在西安機場犧牲的兩名漢軍特戰隊員主持安葬儀式,徵得葉知秋同意,將他們安

    安葬在南京玄武湖畔。而後,回到總統府的委員長宣告西安政變和平解決,討逆軍各部與西安各軍全部原地待命,不得擦槍走火,等待軍事法庭對政變案的仲裁。

    數日後,東北軍將領王以哲、於學忠、何柱國、董承斌等宣佈服從軍事法庭判罰,東北軍退出國民革命軍現役,將武器裝備留在西安,然後全部坐火車至福建,登船移民南華。

    葉知秋堅持與東北軍士兵一同乘船回國,並於船上親自給漢皇發電報,反應了東北軍將士提出的三個問題:一、還能否有機會打回老家去?二、親人家屬怎麼辦?三、以後將如何面對中華?

    漢皇的回電只有一句,但已足夠穩定軍心:堅決打回老家去,建盛世大中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