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263章 組建內閣 文 / 七匹孤狼

    1897年初,任超脅迫光緒帝下旨裁撤軍機處等機構,公佈訂內閣官制,組成新內閣,任命李鴻章為內閣總理大臣,任超,張朝儀等為協理大臣。但是李鴻章藉故托病,拒絕回北京就職,暫由任超署理總理大臣一職。

    新成立的內閣宣佈廢除原六部,新成立外務、民政、度支、學務、陸軍、海軍、司法、農工商、郵傳和理藩院十部。任超兼任陸軍部尚書一職,海軍部尚書由丁汝昌出任。北洋水師和蛟龍艦隊整編為蛟龍艦隊,由於鯤出任司令官一職。其餘各部尚書,侍郎等要職,雖然大多都由清朝舊臣出任,但是這些人也都是任超挑選出來的一些據有維新意識的還算開明的一些大臣,另外為了加大對新政府的掌控力度,任超還提撥起一大批系統人才,安插到各部之內擔任要職。同時康,梁等維新派領袖人物,也都得到了任超的重用,被安排到各部之中擔任要職。在慈禧發動政變的時候,康,梁等人早就得到了消息,一發現不對,立刻逃離的京師,譚嗣同等人之前倒是被慈禧派人給抓了起來,本來打算立刻問斬的,但是隨後任超攻破了北京城,這些後世所謂的戊戌六君子也就沒能英勇就義,被虎賁軍解救了出來,這些人也都在新成立的各部之中擔任了要職。

    這個時候國內的局勢仍然不是太穩定,李鴻章等各地督撫暗中結成聯盟,雖然沒有公開反叛。但是對於新成立的政府,也大多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任超的政令也只能傳達到山東,直隸,以及剛剛佔領的遼東等地。至於其他各地,基本上算是處於半獨立狀態。不過任超現在也沒有心情顧及這些不怎麼聽話的各地諸侯們,所謂槍打出頭鳥,按照任超的計劃當然還是先將東北這些叛軍消滅了。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付他們的要好。

    於是新內閣成立之後不久,在奉天已經準備就緒的幾萬虎賁軍隨即發兵北上進軍吉林。在吉林,從奉天逃出去的依克唐阿,以及吉林將軍郭布羅長順等人,糾集叛軍近十萬人,企圖將突入吉林的虎賁軍一舉全殲。但是這些叛軍又怎麼能夠抵擋的住如狼似虎的虎賁軍的進攻,一番激戰之後,虎賁軍大敗叛軍於吉林。十萬叛軍被徹底擊潰,依克唐阿,長順等人僅率少量叛軍逃入黑龍江境內。虎賁軍成功收復吉林。並很快佔領了吉林的各主要城市。

    但是就在虎賁軍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將叛軍打的落花流水的時候,沙俄老毛子終於做不住了。沙俄政府秘密和黑龍江將軍恩澤,吉林將軍長順,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在齊齊哈爾簽訂條約。恩澤,長順,依克唐阿代表清政府,將黑龍江大部及吉林部分領土割讓給沙俄,將旅順港永久租借給沙俄。作為回報。沙俄政府發面答應出兵東北,幫助清政府平叛,當然了在他們的口中,所謂的叛軍自然是任超的虎賁軍。

    任超在接到消息之後。氣的暴跳如雷,立刻通知外務部,對沙俄政府提出強烈的抗議,指責沙俄政府蠻橫干涉華夏內政。同時指出恩澤等人為大清叛將,其無權代表政府與外國簽訂任何條約,所簽訂之所謂《齊齊哈爾條約》。清政府絕不承認。

    同時任超命令東北的虎賁軍,盡快出兵收復黑龍江,將叛軍一舉殲滅,以絕後患。

    但是沒想到沙俄政府的動作同樣很快,早在虎賁軍出兵東北平叛之初,沙俄政府便任命海軍上將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阿列克塞耶夫為遠東總督兼駐軍司令和太平洋海軍司令。

    阿列克塞耶夫到任之後,隨即命人和恩澤等叛軍取得聯繫,一番威逼利誘之下,雙方簽訂了所謂的《齊齊哈爾條約》,同時駐守遠東的沙俄部隊也開始秘密備戰,隨時準備武力干涉。

    條約簽訂之後,阿列克塞耶夫隨即下令遠東各省駐軍全部進入戰爭狀態。阿穆爾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同時實行軍事動員。

    海蘭泡位於黑龍江左岸、精奇裡江右岸兩江匯合處,原是中國的一個村莊。1858年,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將海蘭泡強行佔領,並改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為「報喜城」),後來成為阿穆爾省首府。至1897年海蘭泡約有居民4萬人,居住在城內的中國人主要從事商業,其中大商號有近240家,此外還有大量的流動的雇工、小商販和手工業者,在郊區也住著很多農民,中國僑民總計近1.5萬人。

    在阿列克塞耶夫的授意下,1897年2月,駐守海蘭泡的俄軍開始大搜捕開始了,全副武裝的沙俄士兵闖進中國人的住宅和商店,不分男女老幼,一律逮捕押走,「就連懷抱的嬰兒也被強拉了出來」。1500多中國人逃到城外躲藏,也被俄兵搜出,許多人被刺刀活活捅死,被捕的中國人隨即被押往江邊,隨即被揮舞著刺刀的俄國兵趕入了江中,俄軍開槍射擊,數千無辜百姓慘遭殺戮。

    另派出軍隊撲向江東六十四屯,對中國居民舉行了「多次掃蕩」。俄兵「驅各屯居民聚於一大屋中」舉火焚燒,大部分被活活燒死」。俄兵又「沿村發火」,毀盡房屋,槍殺居民,僅博爾多屯一地就殺害了上千人。俄軍將中國居民的村莊「全部搗毀乾淨」,除少數人趁亂逃脫,倖免於難之外,其餘數千居民慘遭殺戮。

    但是這些僅僅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隨後阿列克塞耶夫調集十幾萬大軍,編成四個軍,大舉入侵我東北地區。最為可笑的是,明明是為了侵佔東北而發動的侵略戰爭,阿列克塞耶夫竟然非常無恥的聲稱,俄軍是應清政府之邀請,出兵幫助清政府平叛,為自己的侵略行為尋找一個光明正大的借口。阿列克塞耶夫甚至非常囂張的提出了,「攻破北京城,誅殺任超的!」的口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