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255章 定國是詔 文 / 七匹孤狼

    任超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如此,但是我們也不能輕敵大意。立刻傳令全軍,秘密備戰準備應變。」

    「得令!」眾將齊聲應道。

    「另外通知朝鮮的周泰,命他做好一切戰鬥準備,國內一旦有變,隨時準備回國,尤其是加強對朝鮮王室的掌控力度,必要的時候可以採用一些強硬的措施。通知王靖,要密切監視日本人的動態,這幫小鬼子老實了一年了,但是也難保他們不會趁機出來搗亂,告訴王靖,一旦日本人趁機發動進攻,可以適當的放棄大隅群島等地,但是一定要守住琉球群島。」任超接著命令道。

    「是!」楊繼昌恭敬的應了一聲。

    「現在局勢還有些不太明朗,我們也不必太過張揚,一切靜觀其變,暗中做好準備就是。」任超最後說道。

    「是!」眾人齊聲應道。

    隨後眾人又討論了一下具體的細節問題,完了之後,楊繼昌臨走之前又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大帥,那些呂宋人提出向我們採購10萬支步槍和150門大炮等軍火,您看?」

    「給他們,賺錢的買賣為什麼不做,只要他們有錢,要多少就給多少。」任超隨口說道。

    呂宋也就是菲律賓,此時這菲律賓還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這時的西班牙已是日薄西山,昔日的龐大帝國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亞洲的菲律賓這三塊殖民地了。而且就是這三塊殖民地也都不安生,這時候無論是古巴還是菲律賓都在鬧著**戰爭。大大小小的起義接連不斷,已經將西班牙搞的焦頭爛額了。任超早就有進軍南洋的準備,英國佬任超還得罪不起,但是這西班牙嘛就不一樣了,於是任超的第一個目標便選定了菲律賓。正好這時候的菲律賓正在鬧著**,於是任超便派人秘密趕往菲律賓,暗中支持菲律賓人民鬧**。當然了任超也不是活雷鋒。自然不會白白的幫助他們,要軍火,可以呀,只要你有錢就行,要多少有多少,沒錢用東西換也行,什麼橡膠呀!糧食之類的都可以。

    「是!我明白了。」楊繼昌點了點頭說道。

    光緒帝突然拿掉了李鴻章,將他打發到了兩廣,就連任超都看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自然也引起了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警惕,本來光緒帝想要任命一名親信擔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的,但是在慈禧的壓力下,最終卻任命了榮祿為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光緒帝深知此時自己的勢力還無法和慈禧正面對抗,所以為了換取慈禧的讓步,只能暫退一步,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

    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清光緒二十二年農曆六月二十七(既1896年8月6日)。光緒帝發佈《明定國是詔》。

    上諭:

    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邇者詔書數下,如開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學堂,皆經再三審定,籌之至熟,甫議施行。惟是風氣尚未大開。論說莫衷一是,或托於老成憂國,以為舊章必應墨守。新法必當擯除,眾喙嘵嘵,空言無補。試問今日時局如此,國勢如此,若仍以不練之兵,有限之餉,士無實學,工無良師,強弱相形,貧富懸絕,豈真能制梃以撻堅甲利兵乎?朕惟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極其流弊,必至門戶紛爭,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積習,於時政毫無裨益。即以中國大經**而論,五帝三王不相沿襲,譬之冬裘夏葛,勢不兩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後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采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襲其皮毛,毋競騰其口說,總期化無用為有用,以成通經濟變之才。

    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著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王大臣會同妥速議奏,所有翰林院編檢、各部院司員、大門侍衛、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後裔,其願入學堂者,均准其入學肄業,以期人材輩出,共濟時艱,不得敷衍因循,循私援引,致負朝廷諄諄告誡之至意。

    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變法正式開始,變法期間,光緒帝先後發佈上百道變法詔令,除舊布新。

    政治方面,開放言路,光緒皇帝下詔,允許報紙「指陳利弊」,「中外時事,均許據實昌言,不必意存忌諱」。又下詔,凡院、部司員欲條陳意見,可以上書,通過本衙門的「堂官」代傳。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遞;精減機構,撤銷詹事府(主管皇后、太子家事)、通政司(主管內外章奏)等六個衙門,各省也要做相應精減;任用新人,維新派楊銳、劉光第、譚嗣同都被光緒任命為「軍機衙門章京上行走」(秘書),參與新政。倣傚康熙、乾隆時的舊制,在紫禁城內開「懋勤殿」,使之實際上成為皇帝與維新派討論制度改革的機構。

    經濟方面:康有為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另因為官辦企業多弊病,故也著重鼓勵民辦企業、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並在各省設分局、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採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頒發製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在各地設立工廠、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名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倡辦實業,促進生產、鼓勵私人開辦工礦企業。

    教育方面,舉辦京師大學堂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鼓勵私人開辦學堂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派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設譯書局頒發著書及發明給獎章程,保薦格致人才。

    軍事方面,

    改用西洋軍事訓練;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頒發興造槍炮特賞章程;籌設武備大學堂;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槍炮。(……)

    ps:萬分感謝書友「三拾有三」投出的寶貴月票,孤狼感激不盡。

    今天是12月13日,相信每一個國人都不會忘記77年前在南京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深切哀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殺戮的死難同胞,讓這段不屈抗爭的歷史,成為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成為捍衛和平的強大意志,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