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草原特種兵

正文 第五章 山東益都 文 / 雪山神獒

    賈瑀說道:「是你救了我們,既然你這麼說,我也只好贊同。但是留著這些惡人繼續作惡,我實在是不甘心。」

    巴根台說道:「如果我們現在殺了他們,也許將來我們會後悔。」

    楊妙真說:「棟樑兄弟說的對,我們雖然是武人,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該殺人。這些人已經被我們制住了,手無寸鐵,殺這樣的人不是男子漢行徑,饒了他們吧。」

    楊安兒恨恨的吐了一口,說道:「殺了這幫狗賊髒了我的手,四妹說的對,咱們不能幹讓老娘們家都看不上的事情。讓他們滾吧!」

    巴根台說:「兩位完顏大哥,你們怎麼說?」

    完顏斜烈說道:「你們漢家有好男兒,我們女真漢子也不是小肚雞腸的孬種,就按你說的辦吧。」

    說罷解開了何掌櫃夫婦和他幫兇的綁縛,說:「你們滾吧,但願你們心裡還有一點人味,沒有完全變成野獸。」

    李全等人沒想到事情竟然是這樣的結果,一時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真的留住了性命。楊安兒大喝一聲:「還不快滾!」眾賊趕忙走出店裡,抱頭鼠竄。李全忽然回身,沖巴根台一拱手,說:「這位姓王的兄弟,好漢子!」巴根台厭惡的扭過頭去,看都不想看他一眼。李全呆了半晌,終於沒有再說什麼,轉身離去。

    外面已是天光大亮,雨也停了,紅色的朝陽正從東方冉冉升起,一切已經真相大白,分別的時刻也要到了。一夜驚魂,眾人從一開始的各懷心事,到同遭劫難,到相互幫扶,到推誠相待,濃濃的友情在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人之間瀰漫,眾人都覺得有些難分難捨。

    楊安兒說道:「天亮了,咱們這一晚死裡逃生,可說是終生難忘啊。來,咱們一起吃一點再各自趕路吧。」

    楊妙真說道:「好!我來給咱們生火做飯。」

    眾人各自拿出乾糧,湊到一起,亂世之中也是一頓不錯的飯了,一邊吃飯,眾人一邊閒談。楊安兒說道:「咱們放了李全,恐怕賈先生的行藏也暴露了,金軍和官府必然會四處搜捕你,不如你就到我們山裡暫避一陣吧。我們可以到山裡老營好好談談,如果南朝都是你這樣的好漢,我們怎麼就不能重回故國。」

    賈瑀說道:「既然是楊大哥美意,我自當從命。」

    楊安兒又對完顏兄弟說:「完顏家的兄弟,我知你們都是血性的漢子,也是金國的忠臣,我也不強留你們。」說著取出自己的乾糧麵餅,包成包袱遞給完顏兄弟,說道:「此去汴梁何止千里,老哥哥沒有什麼東西相送,只有這點乾糧,省著吃也許能到汴梁。希望你們將來在朝為官,不要做禍害百姓的事。」

    完顏彝接過象金子一樣珍貴的糧食,說道:「楊大哥,大恩不言謝。你的話我們都記住了,我們到汴梁是去保國為民,怎麼會禍害百姓呢?」說著取出一支箭一折兩段,說道:「我們兄弟今生絕不害一個百姓。」

    楊安兒讚道:「好!果然是正人君子!」

    楊妙真美麗的眼睛看著巴根台,說道:「王兄弟,這一晚的生生死死,四姐對你十分敬佩啊。雖說你智勇不同常人,可是你這人心太善,這兵荒馬亂的,你一個人無依無靠,怎麼到得了南朝。四姐我實在是放心不下,跟四姐和你楊大哥到山裡去吧。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我們就一起在這亂世之中討生活,我就不信老天不給我們這樣的人一條活路。」

    楊妙真的話說的真誠懇切,離開草原之後巴根台的心頭一次感到溫暖。他默默的點點頭,楊安兒大笑說道:「這就對了,王兄弟,這叫做合兵一處,將打一家。」

    吃罷早飯,終於到了分手的時候,眾人收拾行裝,走出野店。雨後的益都山川壯美,幾個朋友精神都一振。完顏彝對巴根台一行人說:「亂世春秋,誰也不知道將來是什麼樣子。如果有一天老天安排我們在戰場上相見,不管勝負如何,我絕不害諸位的性命。」

    楊安兒抱拳說道:「就是這樣!我向蒼天起誓,我也絕不害你們兄弟性命。」

    完顏彝對賈瑀說道:「賈公,認識了你,我們知道了南朝也有好漢子。我們兄弟的敵人是韃靼人,我們今生不會與宋人為敵,不管皇上怎麼安排,我們絕不領兵與南朝作戰。」

    賈瑀操著濃重的南方口音說道:「我們都是為了江山社稷,黎庶百姓,但願我們還能活到再相見的一日。」

    巴根台一拱手,說:「二位完顏大哥,前途珍重,將來再會的時候但願已是天下太平,那時我們再痛飲。」完顏兄弟和巴根台緊緊擁抱,灑淚而別。

    巴根台、賈瑀主僕三人跟著楊氏兄妹一路西行,繞過雲門山向南,沿著劈山西麓又走了一日,到了鳳凰山腳下。翻過鳳凰山,一片廣闊的盆地展現在面前,楊安兒的老營就紮在鳳凰山西側山腳下。

    說是老營,其實就是個聚居的大村落,大約有千幾百戶人家,住在茅草搭成的屋子裡。一群衣裳破爛的孩子們正在嬉戲,幾個曬太陽的老人默默的看著楊氏兄妹一行進入村莊。楊安兒把巴根台和賈瑀安排住在兩個相鄰的茅屋,離楊家的茅屋很近。晚上有人送來飯菜,無非是粗茶淡飯,老營每戶人家都是這樣。

    第二天天色未明,巴根台就一個人深入附近的山裡,下午回來的時候背著一長串的野雞和野兔,還用衣服包著的一大包野山菌,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打到的。

    當晚巴根台和村落裡的幾個首領一齊聚到楊家,一邊吃著噴香的山雞燉野菌,楊妙真一邊給巴根台和賈瑀介紹紅襖軍的主要首領們,棘七、史潑力、汲政等人。這些人多是破落的農民出身,大字不識卻膽大包天,對楊氏兄妹忠心耿耿。

    &nbs

    p;楊安兒說道:「現在咱們最要緊的是糧食問題,春天青黃不接啊,沒有糧食,這山裡我們終究還是呆不下去。我們只能去攻打青州城,那裡有糧食,但是官府防禦甚嚴,我們沒有勝算。」

    巴根台說:「山上有野豬,還有獾,狐狸,野兔什麼的,還有麋鹿。明天我要10個人跟著我去打野豬。」

    楊妙真說道:「這山裡的野物早被我們打光了,還有野豬嗎?」

    巴根台說道:「我聞到了野豬味兒,還不少呢。」

    楊妙真說道:「好,明天我就帶10個人跟你進山。」

    要說巴根台打獵的本事,可是說是冠絕天下,在蒙古人裡也是出類拔萃的,什麼野物也逃不脫他的追蹤。但是正是春季,獸類孕育繁殖的季節,蒙古人在這個季節是不打獵的。可是山裡的糧荒太嚴重了,老營每天只有一頓飯,老人孩子和病人孕婦兩頓。

    巴根台決定捕而不殺,將誘捕的野豬群和鹿群蓄養起來,這就需要人手了。第二天楊妙真帶著10個精壯獵人跟隨巴根台進山捕獵,巴根台用了幾天時間追蹤畜群,巧設圈套,把兩群野豬和一群鹿從深山裡誘到離村莊不遠的地方圍起來。這樣他們就有了蓄養的肉食,雖然不多,但是暫時能解燃眉之急。巴根台又教村民結網,在西面的淄河和東面的彌河捕魚,糧食又有了不小的補充。

    糧荒暫時緩解了一些,但單靠打獵顯然不是長久之計,老營上萬人都要吃飯,根本的辦法還是要開荒種田。當巴根台向楊氏兄妹提出要在群山之中開荒地種莊稼的時候,楊氏兄妹和幾個農民首領都認為他失心瘋了。

    楊安兒說道:「棟樑兄弟,你是獵人,沒有種過地。我們可是祖祖輩輩的農民。這盆地是不小,但是沒有水,是沒法種莊稼的。」

    巴根台拿著一枝小木棍在地上畫了一個大略的本地區地圖,指給大家看。這些天巴根台打獵的足跡踏遍了這片土地,憑著他深厚的地形學知識,他對這裡已經瞭如指掌。益都地區的地形簡單的說是東西兩條河夾著一群山,群山中間是一個方圓數百里的盆地,而楊氏兄妹的老營正是在這塊盆地的中部偏東方向的鳳凰山。

    在東面是南北走向的彌河,河面寬而水流舒緩。彌河西面大約30里就是雲門山和劈山。雲門山和劈山繼續向西是一系列山丘,由北而南依次是黑山、王子山、金斗山、大龍山、鳳凰山、鳳凰峪、黑山、青山、雙山子、玲瓏山等。這些山峰西面就是他們現在紮營的一塊廣闊盆地,盆地的西側由北而南依次是蛤蟆山、鷹山、仙西頂、馬山、大寨、土泉嶺、桃花峪頂等等,這些山嶺的外面就是淄河,也是沿南北方向流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