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抱犢寨(1) 文 / 中原布衣

    畢進是最晚到達應天府的將領,又是最早離開應天府的將領。因為他距離應天府最遠。他所鎮守的真定府抱犢寨處於大宋邊緣,出了抱犢寨往北數十里,就是故遼邊地。也就是宋人念茲在茲的燕雲十六州。

    自從兒皇帝石敬塘把燕雲十六州割於契丹,河北西路隨時都處於遼人兵鋒的威脅之下。從燕雲攻中原,幾乎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自兒皇帝割讓燕雲,中原有識之士就沒有放棄過收復之志。燕雲漢人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反抗。

    五代十國最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在平定中原之後,不攻富足而闇弱的南唐,不攻有殺子之仇的後漢,而是親率大軍北伐燕雲,正是瞄準了契丹在燕雲立足未穩之勢。北伐大軍勢如破竹,一日而攻拔三關。可惜天妒英才,眼看燕雲光復在即,柴榮卻暴卒於軍中。等到趙匡胤黃袍加身,卻誤信書生王樸之策,釆用了和柴榮截然相反的戰略,先南後北,用了十幾年時間滅南唐,滅吳越,滅南漢,滅後蜀。

    等到宋太祖平定江南,回首北望,卻發現燕雲已成了契丹人的糧稅重地,浴血抗爭的鐵血漢子盡被殺光,活下來的卻成了契丹順民。

    宋太祖雖在戰略上不及柴榮,但也不失為百戰出身的帝王。他看出了契丹在燕雲大勢己成,不可急圖,只能蠶食,所以設置封樁庫,每歲都把稅收放進一部分,以作來日收復燕雲之用。宋太祖有句話,「契丹健兒不過二十萬,我以十貫買其一頭顱,不過二百萬貫,足以滅掉遼國。」宋太祖鼓勵中原遊俠兒到燕雲一帶獵殺遼兵,每個頭顱十貫錢。

    高額的賞勵之下,民間敢戰之士或獨行,或結伴,橫行燕雲間,殺得契丹軍馬不敢獨行城外。可以說宋太祖這個方法也不失高明,若是持續實行二十年,也許契丹軍馬真的會撤出燕雲十六州。

    無奈燭影裡斧聲一響,宋太祖歸天,善玩陰謀卻志大才疏的趙光義繼位。趙光義因為得位不正,再加上好大喜功,欲以收復燕雲之功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於是在滅掉後漢之後,率領二十萬禁軍長驅而入燕雲,試圖畢其功於一役。

    趙光義離成為唐太宗也只差一道城牆,一道燕京城的城牆。二十萬禁軍殺到燕京城下,燕京留守韓德讓死守堅城。韓德讓雖是漢人,卻是蕭太后的姘頭。趙光義連這點事都沒弄明白,還寫了洋洋灑灑的一封信投進燕京城,試圖勸降韓德讓。結果韓德讓只回了兩個字。「不降!」

    二十萬禁軍強攻燕京城,連攻七日不下。契丹軍神耶律休哥率領五萬皮室軍從大遼北部日夜兼程殺到了燕京城下,一場衝殺,宋軍大潰。二十萬精銳折損大半。

    趙光義不服,過了數年,再次重整大軍,三路攻遼。結果又是他負責的東路因為孤軍深入,被遼國重兵攻擊,先行潰敗回真定府。連累另外兩路大軍慘敗而回,名將楊業戰死沙場。

    精銳消耗殆盡的宋國開始落了下風。從此不再是中原遊俠兒去燕雲獵殺契丹人,而是契丹人時不時越過宋境打草谷。

    到了懦弱的宋真宗時,宋人的骨頭都被契丹打斷了,送歲幣而求太平。

    哪怕到了宣和年間,在女真人的打擊下瀕臨亡國的契丹,依然在耶律大石的指揮下,在白溝河邊,以四萬烏合之眾擊潰了大宋的二十萬北伐精銳。那一戰不但讓女真人看出了宋的虛弱,也讓燕雲漢兒從內心深處鄙視宋人。

    等到金兵滅遼破宋之時,遼地天崩,中原大亂,燕雲漢兒蜂擁入河北西路,嘯聚為賊,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作的惡不比金狗少多少。其中為害最烈者就是郭藥師率領的常勝軍。

    郭藥師是燕雲一帶赫赫有名的梟雄。十餘年前,燕雲大旱,流民遍地。郭藥師以一介流民之身,不數年就成了燕地巨寇。後受遼帝招安,殺義兄董小丑,並其部曲,駐紮涿州,號為常勝軍。後叛遼歸宋,再叛宋歸金,乃是不折不扣的三姓家奴。

    宗望攻宋時,郭藥師是攻宋的急先鋒。圍攻中山府的主力也是常勝軍。這支以劫掠為生的軍隊裡多是亡命之徒,戰力強悍。無論是燕雲一帶,還是河北西路的義軍都對常勝軍恨之入骨,卻奈何不了常勝軍。

    劉義芸是郭藥師的手下敗將。劉裡忙是郭藥師的手下敗將。馬擴是郭藥師的手下敗將。鐵骨縣令張龔也是郭藥師的手下敗將。

    擁有十萬義民的抱犢寨卻被區區三千常勝軍打得閉門不出,逼得張龔南下太行山,厚著臉皮找岳飛借將,借來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都頭畢進。

    畢進率五十名背嵬軍抵達抱犢寨時,因為身材矮小,頗受寨中義民輕視,稱之為小畢將軍。

    但畢進很快就用實際表現折服了義民。他率領五十名背嵬軍突出寨門,打了常勝軍一個措手不及。畢進陣斬常勝軍千戶趙君實。五十名背嵬軍至少砍殺近二百常勝軍,自身無一傷亡。

    當畢進提著趙君實的人頭回到寨中,迎接他的是數千義民的歡呼聲。「畢將軍神!畢將軍神!」

    畢進一戰立威,當即從十萬義民中汰選出八千青壯,按照背嵬軍的標準進行訓練。是的,你沒看錯。畢進是按照背嵬軍的標準訓練青壯。達不到標準的淘汰。

    訓練三個月,八千青壯只剩下三千餘人。青壯們每天都要頂著常勝軍的叫罵訓練。

    郭藥師得知趙君實被殺得消息,頓時大怒,親率五萬常勝軍攻打抱犢寨。無奈抱犢寨地勢險要,常勝軍來得再多,也只能一次派千餘人仰攻。連不通兵事的張龔都能守住抱犢寨,更不要說畢進了。

    整整三個月,畢進堅守不出,一次反擊都沒有。當常勝軍認為畢進要做縮頭烏龜時,畢進率領三千精銳突然斬關而出,一戰就把五千圍寨的常勝軍全殲。畢進再次陣斬郭藥師的副手甄五臣。

    &n

    bsp;二戰皆勝,畢進一改保守戰法,以三千精銳邀戰常勝軍四萬餘,一個月之內,七戰七勝,打得郭藥師退回了老巢涿州。

    女真三路攻宋,中原危如累卵之時,三姓家奴郭藥師在宗望的嚴令下,鼓起餘勇,率五萬常勝軍再攻抱犢寨。

    畢進不守堅寨,領八千青壯截擊郭藥師於獲鹿北部。仇人相見,各外眼紅。兩軍展開了一場生死廝殺。

    戰到酣處時,梁興梁小哥神兵天降,五千鐵騎從側翼殺入常勝軍。常勝軍大崩。五萬常勝軍被殺萬餘,逃萬餘,其餘盡降。有梟雄之名的郭藥師也被小哥梁興擒斬。

    郭藥師的死一下子讓燕雲馬賊記住了畢進的名號。「畢將軍神!」也讓真定府的治安一下子好了起來。無論是太行草寇,還是燕雲馬賊,全都不敢再到真定府來擄掠。抱犢寨裡的十萬軍民也不再終日困守寨中,開始侍弄拋荒的田地。

    從宣和四年開始,真定府就一片兵荒馬亂,到得靖康年間,本地居民或死於兵亂,或逃往他鄉,可以說十不餘三。這也是張龔能把河北西路的流民安頓在真定府的原因。

    畢進佔了真定府,梁興佔了大名府,河北西路最北端的兩個重鎮都掛上了護民軍的旗幟。梁興畢進時不時還會率精銳兵馬殺往燕雲地帶,更和劉義芸劉裡忙的怨軍連成一片,讓駐紮燕京的宗望憂心忡忡。

    宗望不得不憂心。他派出的契丹降軍根本不是梁興畢進的對手。他派出的金兵萬人隊只能把梁興畢進逼回真定府,而不能擊敗。這證明這支護民軍的偏師已經成了精銳部隊。畢進和梁興可不是以前的懦怯宋將,他們都是銳氣正盛的年輕人。畢進年方二十三,梁小哥年方十九歲。像他們這樣年輕的將領,金兵中也有,但不是太多。如今執掌金兵大權的,依然是那批跟隨完顏阿骨打的老將。和護民軍那幫子年輕得不像話的將領相比,女真軍明顯露出了暮氣。這正是大局觀極強的宗望憂心的原因。

    畢進離開應天府時,是和小哥梁興一起離開的。他們二人來汴梁時,都各帶了數十名親衛。出城的時候,依然只帶了數十名親衛。可是他們這數十名親衛裡面,卻有兩個將讓燕雲金兵聞之色變的大漢。一個楊再興,一個韓常。

    此次擴軍,楊再興和韓常都沒被岳飛提為師長。可是在會議結束的晚上,岳飛就把楊再興和韓常單獨喊到金營,交給他們一個重要任務。

    岳飛鄭重地說道,「護民軍目前實力有限,只能集全力對付河東的宗翰。宗翰會用兵,想擊敗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是我們不能再犯太祖趙匣胤的錯誤。我們不能只顧攻打河東,卻讓金兵穩住了燕雲十六州。我會給你們三千精騎。而我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殺入燕雲十六州,充當最凶悍的馬賊。你們可先攻打涿州雄州檀州,若金兵大舉來襲,則退入真定大名。反正你們的任務就是穿州過縣,殺光那些小股金兵,殺光那些民憤最大的豪族世家,毀掉女真的統治基礎。怎麼樣?再興,韓常,有信心把燕雲攪個天翻地覆嗎?」

    楊再興哈哈大笑,「岳帥,我中原好漢百餘年未踏足燕雲故地矣。能成為第一個殺入燕雲深處的中原好漢,再興敢不盡力!」

    韓常也直接表了忠心。「岳帥,燕雲漢兒軍極多。我會盡全力輔助楊將軍,勸那些漢兒軍來歸護民軍。」

    此次北上燕雲,韓常是楊再興的副手。向來自認武功僅次於岳飛的韓常在見到楊再興時,當即和楊再興切磋了一翻。結果楊再興把韓常給打服了。無論是步戰,還是馬戰,韓常都不是楊再興的對手。所以韓常心甘情願地擔任楊再興的副手。

    岳飛說道。「我希望二位將軍歸來之日,也是名震天下之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